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57-464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组在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作用的调控序列,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异性高表达,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缺血性脑卒中诱导脑内大量lnc RNA表达改变,提示lnc RNA与缺血性脑卒中复杂的病理过程有关,这将有利于全面认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脑缺血损伤后的分子调控网络,并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尽管有少数研究报道lnc RNA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发展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综述目前已知的lnc 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与抗凋亡及损伤后神经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lnc RNA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与修复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成年人群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匮乏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原因。精氨酸既是一种营养物质,又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与药理作用,在早产儿和严重应激状态下精氨酸在维持正氮平衡与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常将精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精氨酸是生物体合成多胺的前体物质,同时精氨酸代谢也产生高活性自由基一氧化氮。精氨酸代谢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变可对脑卒中产生多种影响,如线粒体功能破坏、钙离子通道紊乱、血脑屏障损伤等。本文综述了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损伤和保护的双重作用机制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御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探寻其发病机制和保护策略一直是脑血管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外泌体作为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通过携带丰富的蛋白质、DNA、miRNA等生物大分子,在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枢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后期的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源性蛋白作为外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外泌体源性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由脑血管阻塞或出血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病,约84%的临床脑卒中患者由脑缺血引起。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参与并显著影响脑卒中病理生理进程。自噬是一个将陈旧蛋白质、损伤细胞器及多余胞质组分等呈递给溶酶体进行降解的代谢过程,其包括自噬的激活、自噬体的形成和成熟、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产物在自噬溶酶体内消化和降解等过程。自噬流通常被定义为自噬/溶酶体信号机制。最近发现,自噬流障碍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在自噬过程中任一步骤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自噬流损伤。本文重点对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的机制,以及该机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障碍的致病机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基于自噬体-溶酶体融合机制对神经元自噬流进行调节,进而诱导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本文可为脑卒中病理机制研究指明方向,为脑卒中治疗探寻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损伤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所面临的两大难题,而细胞炎症损伤是它们的共同诱因。丙戊酸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及保护神经的作用,所以丙戊酸可能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治疗药物。本文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以及丙戊酸的抗炎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可造成严重的脑部损伤,是人类第二大死亡原因。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的研究提示细胞自噬参与其中。自噬是一种通过自身降解异常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分解代谢途径,该过程受基因调控,可抵抗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缺血缺氧环境,维持存活状态,但过度的自噬也可直接导致细胞死亡。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可通过与mRNA反向结合,从基因水平上调控多种细胞活动。microRNA可通过对自噬过程的调节而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多种病理过程的调节。但microRNA在缺血性脑卒中自噬过程中的作用还未完全明晰。本文汇总近年来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由大脑局部血流中断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缺血侧脑组织的快速有效再生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措施,但在再生和复流过程中存在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作用机制复杂,其过程涉及多种病理环节及信号通路。铁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新型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形式,脂质过氧化与铁超载是铁死亡的重要环节,而线粒体铁蛋白可能在铁死亡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以中医药干预铁死亡可能是未来治疗CIRI的新方向。本文简要综述了铁死亡的特点及发生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细胞铁死亡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升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据近几年研究发现,能量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如AMPK、Sirt1、PGC-1α、NAMPT,在控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过氧化应激等损伤途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缺血性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分别介绍这些能量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在缺血性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铁死亡是一种铁代谢异常、脂质过氧化物累积构成的可调节性新型细胞死亡方式。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极高,其发生伴随着大量神经元死亡。现有研究证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与铁死亡关系密切。缺血性脑卒中损伤中出现的细胞内铁水平升高、脂质过氧化物增多和抗氧化能力下降的现象与铁依赖性非凋亡形式的铁死亡相一致。因此,阐明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有利于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本文将从铁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活性氧生成的调控等方面论述铁死亡发生的调节机制,着重探讨铁死亡发生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期望以铁死亡为切入点,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尿酸(UA)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0例记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本院健康新生儿5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MMP-9、MMP-2及UA水平,对比研究组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MMP-9、MMP-2及UA水平,采用Preason相关性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MMP-9、MMP-2、UA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病后1d、发病后3d、发病后7d血清MMP-9、MMP-2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MP-9水平先升高后降低,MMP-2、U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发病后3d的MMP-9、MMP-2、UA水平高于发病后1d,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reason相关性分析可得: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MMP-9、MMP-2、U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其血清MMP-9、MMP-2及UA水平不断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激酶之一,广泛地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因此,正确认识脑卒中后GSK-3β的功能并加以利用,由此寻求减轻组织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的方法是提高脑卒中治疗的重要途径。该文就GSK-3β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氧化应激、炎症、自噬、凋亡等病理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临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9(MMP-3、MMP-9)在升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幼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备升主动脉缩窄鼠模型.于术后3-5个月取升主动脉,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升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及MMP-3、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升主动脉瘤中MMP-3、MMP-9表达强阳性.结论 MMP-3、MMP-9在升主动脉瘤成因中有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ICAM-1及MMP-9的表达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用红霉素干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检查;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ICAM-1、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支气管肺组织中ICAM-1、MMP-9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中ICAM-1、MMP-9的表达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成正相关;ICAM-1与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ICAM-1、MMP-9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红霉素可降低ICAM-1、MMP-9的表达,可能是红霉素在COPD中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ICAM-1及MMP-9的表达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用红霉素干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检查;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ICAM-1、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支气管肺组织中ICAM-1、MMP-9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中ICAM-1、MMP-9的表达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成正相关;ICAM-1与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ICAM-1、MMP-9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红霉素可降低ICAM-1、MMP-9的表达,可能是红霉素在COPD中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MMP-9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中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MMP-9水平和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程度之闻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4例HIE患者发病后1天、3天、7天血清MMP-9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HIE患者发病后1天、3天、7天,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34.11±1.10)pg/mL、(37.50±4.96)pg/mL、(33.42±0.73)pg/mL,均高于对照组水平(31.48±3.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病第3天水平最高,此后呈降低趋势.重度HIE患者发病后第3天血清MMP-9水平高于中、轻度组(P<0.05).阿氏评分值与HIE发病后第3天血清MMP-9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692 p=0.000).结论:HIE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即升高,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病机制.病情越严重,血清MMP-9升高越明显,提示血清MMP-9水平可能是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效应分子以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会破坏血脑屏障,增加缺血区有害产物进入脑组织, 产生脑水肿,引起继发性脑损伤。所以,保护与维持脑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是脑卒中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从调节效应分子 和相关信号通路的角度出发,综述中药活性成分对模拟缺血性脑卒中的体内外脑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损伤模型的改善作用研究进展,以 期为进一步阐释中药活性成分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新药创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卒中病人中约有87%的病例为缺血性卒中。神经炎症是中风损伤的主要病理状态之一。CKLF1是2001年发现的非经典CC型趋化因子,对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现出很强的趋化活性。CKLF1在胎儿大脑中含量最高,但在健康成人阶段不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KLF1表达在成年卒中动物模型中,并被重新激活,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多个过程。然而,其生物活性和药物发现的发展仍缺乏系统的文献报道。因此,我们收集已发表的资料并做此综述,简要阐明CKLF1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并解释其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抗卒中药物,表明CKLF1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Na+/H+ 交换蛋白1(NHE1)选择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所致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内膜形成的作用,以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取标本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内膜、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为探讨相关机制,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3H] thymidine 检测 VSMC增殖; RT-PCR及实时RT-PCR检测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抑制蛋白κBα(I-κBα)的降解.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cariporide(0.1,10 mg/kg)能显著抑制AGEs所致新内膜增生(P < 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ariporide 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GEs 诱导VSMC中COX-2、MMP-2及MMP-9 mRNA 表达,同时显著抑制I-κBα降解及NF-κB表达.结果表明,cariporide 能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AGEs所致新内膜的形成,其机制与抑制NHE1活性从而抑制NF-κB活化,下调MMP-2、MMP-9及COX-2 mRNA有关.提示NHE1可能是AGEs致血管损伤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可调控性细胞死亡形式。与凋亡或坏死等细胞死亡方式不同,铁死亡主要特征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诱导细胞死亡。铁、脂质和氨基酸代谢是调控铁死亡的主要途径,这个过程能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和铁死亡抑制蛋白1 (FSP1)拮抗。铁死亡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揭示,铁死亡在脑卒中时能被诱导并加重脑损伤,铁死亡的抑制剂可以减轻脑卒中损伤,铁死亡成为脑卒中干预的潜在靶点。目前研究发现,干预铁死亡能改善脑卒中损伤,并且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存在异同:相同点是都通过增加细胞内Fe~(2+)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诱导铁死亡的发生,不同点是,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时与铁死亡有关的关键通路变化不同,Fe~(2+)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多的机制不同。目前,对于在脑卒中时铁死亡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铁死亡的关键通路,在调控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此,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目前关于铁死亡在脑卒中方面作用的文献,阐述当前铁死亡的发生机制,总结脑卒中时铁死亡相关的研究发现,为铁死亡在脑卒中治疗方法的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为明胶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其动态平衡对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脉的细胞外基质是主动脉中层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可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在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失衡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从而促进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同时,主动脉疾病也可导致血浆中MMP-2、MMP-9浓度的升高。本文对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主动脉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