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5E教学模式,即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的“表观遗传”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探究问题,分析科学研究资料并构建“表观遗传”概念,借助物理模型解释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针对社会性议题展开讨论,以及构建表观遗传概念模型等5个课堂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为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复杂情境中,实现知识的高通路迁移,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以“表观遗传”为例,将论证式教学融入5E教学法中,使学生在论证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这种融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简单的表层学习转变为全身心、全联结、全学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5E即“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问题链引导法驱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3个探究活动中实现表观遗传概念的构建;在模型与建模中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本质,深刻理解表观遗传机制;运用表观遗传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认同表观遗传的研究价值。本教学探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知识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拒绝饮酒”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计划重要组成的背景下,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及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初中生开展酗酒危害和拒绝饮酒教育的要求.基于5E教学模式设计了校本课程中“拒绝饮酒”这一课,并结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合作、讨论和交流中学习各种拒绝饮酒的策略和方法,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各种拒绝饮酒方法的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群落的演替\"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尝试采用5E教学模式,从沙盘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入概念;通过探究(构建模型)、解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致(归纳比较)凸显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内化概念,指向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从评价(分类、关键词联想)凸显概念的整合,指向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利用5E教学模式对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问题串引领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利用科学概念回应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增加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全面理解基因与性状间的复杂关系,丰富对遗传与进化观的认识,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发展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表观遗传”一节的教学定位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单元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落实本节的教学内容,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黎兴;黄俊文;赖建彬;黄胜琴 《生物学通报》2024,(8):87-91
从表观遗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着手,整理不同版本教材中对表观遗传概念的介绍,厘清概念的内涵,介绍自然界中生物的不同表观遗传现象与特点,完善概念外延。结合当前表观遗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对该概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疑难点进行分析,为中学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5E教学模式,设计探究活动驱动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稳态与环境\"模块\"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物理模型直观模拟微观生理活动,从而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同时配合问题串设计,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巩固深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邢跃;李昊成;李沁;岂泽华;穆丹;朱庆丰 《生物学通报》2024,(2):53-57
5E即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该模式辅以问题驱动法,以解决问题为明线,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有效应对学生自主性不强的现状。本教学探究运用5E教学模式,融入驱动性问题链,引发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概念的探索与构建,有助于推动探究性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落实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思维规律,探究在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分册的\"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单元中,应用论证式策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提出主张,经历为科学主张进行辩驳等论证过程,从而学会支持、评价和修正主张的方法技能.以此进行教学操作,有利于训练学生运用证据支持主张,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发展,加深其对遗传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梁家怡;王爱民;闫云侠 《生物学通报》2024,(2):68-71
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表观遗传”一节是新增内容,由于内容较为抽象,传统教学难以直观呈现教学材料。微课的出现给生物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本文精心设计微课内容,通过图片呈现和创设情境等形式展示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情境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生物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群落结构”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具有真实性、整体性、生本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细胞培养\"一节的教学设计中,以抗癌药物的研发为主线,通过观看视频、构建流程图、分析资料、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结果等环节,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多倍体植物的表观遗传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观遗传现象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化, 它存在于许多植物的多倍体化过程中,而且能够在代与代之间传递。表观遗传变异包括基因沉默、DNA甲基化、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基因组印记等方面。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基因组间的相互作用直接诱发基因沉默或基因表达改变所致;也可能由DNA甲基化之外的组蛋白编码的改变引起;或者与甲基化不足、染色质重组或转座子激活等有关。表观遗传变异在提高基因表达的多样性,引起遗传学和细胞学上的二倍化,以及促进基因组间的相互协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植物多倍体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现象及其在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表观遗传”一节教学设计为例,应用论证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提出主张、设计分析实验、为主张进行辩驳、归纳概括构建概念等活动,学会科学论证,促进科学思维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取舍、加工、整合,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过程,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科学史和生活经验对“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以重现经典实验引领学生体会科学探索,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分层次建构概念模型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佩玉;韩菲;饶婷婷 《生物学通报》2024,(3):62-66
原始科技文献兼具学术的真实性和科研的创新性,是训练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资源。参照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梳理—转化—应用”的方法将教材中“柳穿鱼花型变化”和“蜂王与工蜂生殖营养调控”2个典型案例的原始科技文献进行重新组织,给予学生完整的科学探究体验,达成从事实到概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同时,还补充了我国科学家相关的研究成果,落实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