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自然免耕下的稻田生态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免耕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法,通过人为改变地表微地形,建立了一个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萍、鸭周年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自然免耕促进了土壤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水、热、气、肥谐调.并通过环境网络效应,强化了环境与生物区系间的缓冲-调节力.提高了土壤自调能力和土壤有序度. 相似文献
3.
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又称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运用为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尤其是稻田高产养鱼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它比较合理地解决了传统淹水平作水稻和传统稻田养鱼中存在的种稻与蓄水,种稻与养鱼,养鱼与晒田,养鱼与化肥、农药施用,水稻与杂草,水稻与病虫等方面的问题,水稻增产显著,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可达750—2250kg·ha~(-1),高者3750kg·ha~(-1)以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成倍增加,势必对稻田生境和土壤肥力产生影响。因此,搞清楚传统淹水平作稻田起垄后的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对指导开发稻田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吸收功能及其经济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植株吸收土壤中氮素并转化为秸秆中的氮素以及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过程是稻田氮素转化的主要过程。在2003年上海市郊五四农场田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吸收功能及其形成过程,然后运用替代价格法估算了稻田氮素吸收经济价值,同时还对不同地区、施氮水平和作物的氮素吸收物理量和价值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稻田植株地上部分氮素累积吸收量在拔节期至抽穗期之间增长最快,抽穗期至成熟期增加减缓,而在收获前有所下降。稻田植株氮素吸收经济价值随生育期不断提高,到成熟期显著增加。施加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物理量及其价值量都具有促进作用。就不同作物而言,水稻氮素吸收转化量及其经济价值高于小麦和油菜。几乎所有作物籽粒氮素吸收量及其经济价值都高于秸秆。 相似文献
7.
8.
福建稻田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纬23°26′—28°22′,东经116°—120°,依山面海。土地面积1.207×10~5km~2(折1.207×10~7ha),人口2800.82万,人均0.43ha。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0—2158m,地形复杂。耕地1.2439×10~6ha,占土地面积的10.1%,人均耕地0.045ha,为山多人多耕地少的省份。稻田9.56×10~5ha,其中75.4%分布于山区,多为中低产田,平均年产6165kg·ha~(-1);24.6%分布在沿海冲积平原,平均年产10042.5kg·ha~(-1)。现将稻田生态系统综合分析如下,为提高稻作产量,解决福建粮食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蛛治虫对优化稻田生态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稻田蜘蛛已知有 2 3科 1 0 9属 373种 ,其中东南、西南、华中、西北和东北稻区分别为 2 2 8、2 2 0、2 0 7、1 2 6和 97种 .田间优势种群较其它天敌相对稳定 ,蜘蛛与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和生态分布相关性强 ,彼此制约关系明显 .以蛛治虫 ,创造有利于蜘蛛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 ,大幅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保护了其它天敌 ,发挥多种天敌对稻虫的自然控制力 ,减少了环境污染 ,优化了稻田生态系统 ,使之呈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11.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蒸发蒸腾耗水量在同一生长季内基本相同.田间结构及调控管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实测水稻生育期田间蒸发蒸腾量与计算的可能蒸发蒸腾量相差不过5%。 相似文献
12.
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微生物在岩溶作用中的作用 ,需要考察土壤微生物在岩溶地区的生态分布和特性。本文对采自中国西南 4个不同岩溶地区 (重庆金佛山、六盘水米苏嘎、广西弄拉和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 )生态系统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数量测定 ,结果表明 ,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与赋予不同地形和植被特征的岩溶生态系统的特性高度相关。本文还分析了马山弄拉和岩溶试验场的优势细菌 ,并且进行了初步鉴定 ,结果显示 ,固氮菌科细菌在两个岩溶生态系统土壤中都占优势 ,表明其土壤肥力都在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中国稻田生态系统线虫营养类群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土壤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矿化及养分循环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 ,尤其是大气CO2 浓度升高能够产生正向、中性和负向的影响 .土壤线虫是这类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 ,因为它们在大多数土壤中分布是丰富的 ,而且营养类群是多样的 .应用自由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技术设计 3个处理水稻圈暴露在大气CO2 增高(浓度为 5 70 μmol·mol-1)条件下 ,3个对照水稻圈为环境中的CO2 浓度 (370 μmol·mol-1) .在中国无锡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生长期内 ,本项研究监测了 0~ 5cm和 5~ 10cm土层中线虫营养类群 .研究结果显示 ,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杂食 捕食类线虫在取样深度和取样日期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整个取样日期中 ,FACE处理 5~ 10cm深度中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在 0~ 5cm深度中 ,FACE处理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而杂食 捕食类线虫数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食真菌线虫在FACE处理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省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16S rDNA-PCR-DGGE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依赖细菌培养的16S rDNA-PCR-DGGE方法对福建省6个不同地区12个取样点的稻田土壤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对12份样品直接提取其总DNA,用F341GC/R534引物扩增16SrDNA基因的V3可变区,结合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分析样品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犬体上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西4个大类.同一地区的根际土和表土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差异相对较低,其中龙岩根际土和表土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大,永泰差异性最大.回收了DGGE图谱中11个条带,测序结果经过Blast比对表明其中10个条带代表的细菌是不可培养的,显示了DGGE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扁平溶度计考察了一个水青冈林(Fageta
paupera)的重力土壤溶液,该森林位于克里尼奇克 相似文献
17.
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品与服务。元阳梯田是一种特殊的稻田生态系统, 2013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具有提供产品、服务、旅游休闲等多重功能。选取元阳梯田坝达景区为评价区, 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当量因子法等价值评价方法, 构建评价模型; 研究该区域稻田生态系统产生的经济(初级产品提供)、生态(气体调节、气侯调节、水调节、环境净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景观旅游)等价值; 结果表明: 评价区域内稻田生态系统在2015 年产生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232.79 万元。在选择的七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中, 水调节产生的价值最大, 为10797 万元。稻田生态系统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分别为2796.80、17875.98 和560.00 万元, 生态价值要大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稻田生态系统是元阳梯田景观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可以为梯田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为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2002年在上海市奉贤县五四农场进行的稻田生态系统田间实验为基础,对尿素施用对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释放O2和温室气体调节)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稻(Oryza sativa)生长期间,施加尿素能显著增加稻田日O2释放量及其价值量;2)在水稻生长期间,施加尿素稻田综合CO2的通量及其价值并不比未施肥稻田存在显著优势,尿素施用能明显增强稻田N2O排放通量,降低稻田CH4排放通量。尿素施用对温室气体调节具有正效应,促进稻田对温室气体吸收。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源基因在土壤中的活性,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动物区系的影响,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导入的外源基因特性和土壤类型相关,转基因产物进入土壤后引起的土壤生物变化的程度依赖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评价不同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急需发展和完善以分子生物学为主的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群 (居民 )为核心 ,包括其它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和周围自然环境以及人工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8] 。近年来许多学者就城市中大气和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而对城市土壤的相关研究开展的相对较少 ,对于直接受土壤质量变化影响的土壤动物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研究也不多。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分解有机物质 ,促进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并通过群落及细胞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监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因此 ,开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研究 ,拓展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