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爬行动物胚胎化石中被详细描述过的还只有唯一的一个例子,即鱼龙的胚胎。最近,瑞士苏黎世大学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幻龙的胚胎化石,地点在瑞士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地质年代属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幻龙是一种小型的肿肋龙,成体总长只有230至370毫米,外形象蜥蜴,栖息于温暖的沿海浅水中。幻龙是该地区最多的化石爬行动物。目前大约有800号标本保存在苏黎世大学古生物学研究所和博物馆内。在97具制备好的标本中,24具属于幼年标本,它们从小到大,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长序列。其中大的标本已经达到性成熟。这些标本中最小的一个,体长只有51毫米,只有成体平均体长的22%,可能为已知的最小的爬行动物化石。现在这样大小的爬行动物在达到成体体长30%  相似文献   

2.
1960年曾在一短篇报导中简单地就产自贵州仁怀茅台、新桥月亮田两块石板中所含化石加以初步鉴定当作可能为幻龙化石,未定名称。这一文发表不久就接到瑞士愁内溪孔施乃德教授来信,指出这化石可能不是幻龙而为鱼龙。直到最近我有机会研究一些新的幻龙和鱼龙化石,才有机会把仁怀标本再为观察一下,结果认为孔施乃德先生的意见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湖北、贵州的幻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来,发见了一些新的保存比较好的幻龙化石。这些化石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幻龙的认识。现将这些化石在本文加以记述。化石描述亚目肿肋龙Pachypleurosauroidea 属贵州龙Keichonsaurus Keichousaurus yuananensis新种 (图版Ⅰ—Ⅱ) 正型标本一块石灰岩上的印模,保存有体躯的大部分。头、大部分颈和尾缺失。屑胛带和前肢,腰带和后肢的大部分可以鉴定。野外号F.19。室内编号V.2799。  相似文献   

4.
贵州关岭上三叠统的楯齿龙类化石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记述的新铺中国豆齿龙(Sinocyamodus xinpuensis gen. et sp. nov.)代表了齿龙目的一新属。这是齿龙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这类特殊的海生爬行动物在欧洲、北非和中东以外地区的首次记录。标本产自贵州关岭晚三叠世瓦窑组一段的泥晶灰岩中,与鱼龙类、幻龙类及海龙类等多种海生爬行类同时产出。这一化石组合表明,贵州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性质与西特提斯动物群(wstern-Tethyan fauna)的性质极为相似,这两个地区在晚三叠世早期有广泛的动物交流。  相似文献   

5.
自贡伍家坝恐龙动物群的蜥脚类已作了报道。本文论述的是本动物群中的剑龙化石。自贡伍家坝恐龙动物群中的剑龙化石经修复,整理出两个个体:其中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个体被选为正型:化石编号:02505(重庆市博物馆编号)。另一具作为副型标本,化石编号02506(重庆市博物馆编号)。这是目前在亚洲发现的最多、最好的一批剑龙材料。它们保存完好,层位确切,与之共生的蜥脚类和兽脚类丰富。这就为进一步确切了解剑龙类的形态特征、系统演化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贵州毕节赫章县松林坡乡踏土村黑寨组采石场发现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重点研究了具有时代鉴别意义的貘化石。貘上颌牙齿及下颌骨尺寸的大小比较发现, 它与华南早更新世的山原貘最接近, 其地质时代应该为早更新世。赫章松林坡黑寨采石场是贵州境内目前发现的第二个早更新世化石点。此外,地层中出土的一件动物骨片, 其形状及片疤分布特点疑似经人工加工的骨制品, 提示贵州毕节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兴义中三叠世 Nothosaurus一新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记述了贵州兴义法郎组竹竿坡段幻龙一新种———Nothosaurusyoungisp .nov .。新种以眶后弓窄 ,上颌骨和眶后骨在轭骨之后相连 ,外翼骨形成明显的腹向凸缘 ,下颌具清晰的冠状突 ,和夹板骨前端进入下颌缝合部等特征区别于幻龙的其他种。支序分析的结果表明N .youngi的原始性仅次于N .juvenilis。新种N .youngi具有Nothosaurus中的一些原始特征 ,短的下颌缝合部 ,短的上颌齿列和窄的眶后弓 ,新种在法郎组竹杆坡段的发现支持含化石地层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剑龙,是庞大的恐龙种群中最为奇特的一类,生活在约一亿多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剑龙是整个恐龙类最早绝灭的一支,其化石虽在世界不少地方都有发现,但大多保存欠佳,时代偏晚。在亚洲,剑龙化石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川和新疆两地,尤以四川发现最丰富,而素有“恐龙窝”之称的四川自贡,更是得天独厚。据初步统计,在自贡地区迄今已发现有至少两个层位以上,10余个个体及保存有5至6个完整程度不同的头骨的各类剑龙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9.
杨瑞东 《化石》2002,(3):10-11,F003
贵州号称“古生物王国” ,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一些具重要意义的生物群化石 ,如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比“澄江动物群”还早的“清镇动物群”和“遵义牛蹄塘生物群” ,5 2亿年前的“凯里生物群”和2 15亿年前的“关岭动物群”等等。这是贵州古生物化石宝库 ,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是解开寒武纪大爆发等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材料。大约在1990年 ,一些贵州的奇石收藏者为了获得精美的海百合化石标本 ,他们来到了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一带 ,进行大规模的海百合化石采集。随着采集规模的扩大 ,一个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邢台发现鸵鸟蛋化石1963年11月,华北铁路局工程局实验室在河北省邢台白马河地区内,发现了两个极为完整的鸵鸟蛋化石。其中的一个已送到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鉴定。此蛋化石由于发现地点之地质情况,目前还不甚了解,故难以确定其时代和层位,但经有关人员鉴定认为是安氏鸵鸟蛋(Struthio anders-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南雄、始兴,江西赣州的蛋化石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62—1963和1963—1964两个季度在广东南雄、始兴一带工作时,除发现大批的新生代初期化石外,还在南雄层中发现了一些恐龙化石和龟化石等。但最多的发现还是蛋化石。关于这一地区的这些化石采集和分布情况,已有初步报导(张玉萍、童永生1963)。第二季度的工作对前一季度作了一些补充,就蛋化石的分布与保存情况看,增加不多。但是两个季度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对于这一地区的蛋化石有了基本的了解,代表着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关于蛋化石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1989年,美国的两位业余化石爱好者在化石资源丰富的蒙大拿东部地区一座小山边,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后来,他们又在同一地点找到了一个,英尺长韵头盖骨、有着锋利牙齿的巨大的颚骨、蛇形的脊椎骨、髋骨、前肢骨以及巨大的腿骨。这是一具迄今止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专家们准备继续发掘遗留的化石,主要是胁骨和尾骨。这具恐龙化石的出土是古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成果。因为这种化石极为罕见,总共只找到过6具,而且都不完整。  相似文献   

13.
一曲《克拉玛依之歌》在六十年代风弥全国。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今天的克拉玛依已是高楼林立,有十几万人口,年产原油七百万吨的内陆重要石油生产基地。新疆是我国恐龙化石出土最多的省份之一,克拉玛依地区又有许多化石地点,最有代表性的准噶尔翼龙化石点位于该地区的乌尔禾玛纳斯湖畔。近几年,中国和加拿大古生物科学工作者,对新疆广大地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发掘又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蜥脚类化石的颈椎骨,大型肉食类单棘龙及大量的其它种属的似哺乳爬行类动物化石。1992年4月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相似文献   

14.
宋磊 《化石》2001,10(1):27-28
山东莱阳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而又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就曾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比较完整的谭氏龙,以后王恒升、周明镇、杨钟健等在这里采集过化石,其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刊物上发表。尤其是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西北沟挖掘出举世闻名的“青岛棘鼻恐龙”化石以后,对莱阳恐龙的研究达到了高峰,丰富多彩的化石,使专家学者兴奋不已,被誉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的杨钟健先生在仅仅对莱阳蛋化石进行研究之后,便向世人宣称“莱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全世界蛋化石最丰富的一个区域(古生物学报1954年12月第三卷第四期)。  相似文献   

15.
贵州剑河寒武系凯里组软舌螺化石丰富、埋藏形式多样,其中以脊状单臂螺Haplophrentis carinatus化石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过去有关学者对凯里组单臂螺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分类学方面,对脊状单臂螺埋藏特征及与其他生物共生关系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对324块脊状单臂螺化石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对比后发现,凯里组脊状单臂螺口盖化石埋藏形式有四类:口盖单独保存、口盖以内模或外模化石形式保存、口盖与锥壳完全绞合保存、口盖与锥壳不完全绞合保存;附肢保存较少;锥壳多以内模化石形式保存;脊状单臂螺内模化石与印痕化石上普遍出现类似软体保存形成的三分叉结构,这类三分叉结构属于后期埋藏因素造成的次生结构。文中还对脊状单臂螺与始海百合共生关系进行探讨,并将二者共生关系归为偏害共生。  相似文献   

16.
贵州睦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的鱼类微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贵州睦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上、下两个层位中所发现的7个属种的软骨鱼类、棘鱼类的牙齿和鳞片等微化石,建立了代化瓣齿鲨 (Petalodus daihuaensis, sp. nov.) 和贵州棘鱼 (Acanthodes guizhouensis, sp. nov.) 两个新种.通过研究,划分出两个鱼类微化石组合: 1.上泥盆统顶部(法门阶)以 Phoebotus politus 为代表的鲨类化石组合; 2.下石炭统底部(杜内阶早期)贵州棘鱼化石组合.睦化剖面根据牙形石的研究,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在 Siphonodelle praesuleata 化石带和 S. sulcata 化石带之间.本文记述的鲨类化石组合发现在睦化剖面代化组的最顶部 (GM1120, 1211), 相当于 Siphonodelle praesulcata 化石带;贵州棘鱼发现于格董关层 (GM1124), 在界线之上.在睦化,以及在其他各地, Phoebodus 和 Harpagodens Fero 这样的鲨类皆发现于晚泥盆世.而 Acanthodes 属则从 Siphonodelle sulcata 带起才出现,未发现于更老的地层中.因此 Acanthodes 属的最早出现可能也是石炭系底界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贵州剑河革东寒武纪凯里生物群中水母状化石属种单调,仅发现1属1种贵州拟轮盘水母钵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Zhao et Zhu,1994),但却有丰富的生态现象.近40%的标本与腕足类、三叶虫、金臂虫、棘皮动物或遗迹化石Gnrdia共存,是目前全球水母状化石中罕见的丰富生态现象.其中65件贵州拟轮盘水母钵盘体上、下或周围出现了背、腹壳分散保存的腕足类,说明腕足类与贵州拟轮盘水母钵共同埋藏;1块标本的丛状触手中还包裹有腕足类,说明丛状触手不是类似于植物根系的固着器.这种现象还证实贵州拟轮盘水母钵不是固着而是浮游生活的,其与腕足类壳瓣共存,主要是浮游的贵州拟轮盘水母钵死亡后沉落海底与腕足类壳瓣重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通报》2007,42(3):31-31
我国古生物学家与美国专家近日对在贵州瓮安发现的胚胎化石研究认为,这个距今约6亿年的动物胚胎化石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动物。  相似文献   

19.
贵州织金县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存義先生于1952年在贵州织金县境內收集了一批哺乳类化石标本渲幸徊糠质窃诟孟孛┤⒛ブ小⑾焖吹鹊氐纳蕉粗惺占?另外在织金县合作社收购了一部分。这一批收集品中所包含的种属较多,但保存都不完整,几乎全是单个的牙齿,少数的破骨片、脊椎骨、距骨等。我们在周明镇导师的指导下,将这批标本作简单记述:因为虽然过去已知道贵州洞穴含有丰富的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的堆积,但尚未有报告发表过。  相似文献   

20.
始新世晚期的哺乳类化石层位是我国发现化石种类最丰富、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早第三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之一,而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产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的地层,是我国除内蒙二连地区外在这方面研究最早和发现化石最多的一个地区。但是,有关这一地区主要含化石的地层和化石地点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而且有一些错漏之处,需要补充、修订和从地层及生物群方面进行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1)河南卢氏盆地始新统卢氏组剖面的描述、化石地点与发现的脊椎动物属、种名单及其动物群性质的讨论。(2)关于河南、山西间黄河岸边“垣曲盆地”始新世、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分布、层位和时代方面的修订和补充资料。(3)河南济源的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地点述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