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Histcite、Bibexcel和Netdraw对国际植被物候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 060篇相关文献刊载于288种期刊,平均载文3.68篇; 共分33个研究方向; 3 380位作者(第一作者904位)、69个国家或地区、1 172个组织参与; 国际合作发文310篇,占比29.25%; 其中中美合作居第一(19次)。分析还表明:2002~2007年是该领域重要发展期; 国际植被物候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气候(climate)-物候的田间局地观测和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的大尺度物候研究。  相似文献   

2.
氮沉降是氮素输入生物圈的重要途径。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大气氮沉降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84—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大气氮沉降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氮沉降相关的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科领域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美国的研究实力最强,中国则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英国生态水文中心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等研究机构文章数量较多;Liu XJ、Mo JM、Verheyen K等为核心作者群;Atmospheric Environment、Global Change 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以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为主要载体。氮沉降特征、氮沉降的生态效应、氮沉降化合物溯源是氮沉降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大尺度的全球氮沉降动态研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协同响应氮添加的机制、氮沉降源解析及减排策略的制定是当前氮沉降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氮沉降领域学者凝练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秸秆微生物降解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研究的快速发展,秸秆的微生物降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客观分析当前秸秆微生物降解领域的发展态势,可为我国秸秆降解领域工作人员提供情报动态,推进我国在新型生物质能源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HisCit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工具,对世界范围内关于秸秆微生物降解领域的发文数量、高发文国家、高发文期刊及高发文机构等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秸秆微生物降解研究自21世纪以来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全球范围内对秸秆微生物降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微生物、农业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其中,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在秸秆微生物降解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美国的发文量和发文的影响力位列首位。我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位列第二名,表明我国在秸秆微生物降解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影响力较低,需要加强高水平的研究,带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 其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其研究态势与热点变化可为CForBio的长远发展以及其他生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2007-2017年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ForBio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2007年以来, CForBio发表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 从2007年的3篇增长到2017年的55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的增长较为明显(从2007年的1篇增长到2017年的34篇)。金光泽(70篇)、马克平(68篇)、郝占庆(68篇)等学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研究所(104篇)、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67篇)、华南植物园(59篇)等是CForBio中相对活跃的研究机构, 但各样地负责机构和学者间的合作仍较少, 跨机构间的协同研究还有待提高。CForBio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树木空间分布格局、植物功能性状、树木密度制约、群落系统发育等方面, 为揭示我国不同气候带森林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未来CForBio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机构间的合作创新并建立数据共享途径, 注重近地面遥感、多源数据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 在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多尺度与多维度解析、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树木冠层和根系的结构与功能等方向持续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红球菌上,很少有研究人员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回顾。【目的】为了探究国内外红球菌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便为后续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直观的参考。【方法】对近10年发表在Web of Science的红球菌领域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VOSviewer文献可视化软件绘制作者标签视图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结果】全球有关红球菌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表期刊多为微生物学领域的专科期刊,中国和美国的文章发表数和引用数远超其他国家,红球菌的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生物催化、生物降解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等方面。【结论】红球菌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家和研究机构应继续加强合作,推动红球菌领域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荒漠草原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中国该领域研究态势,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36年间国内外发表的3651篇论文,分析了发文量、发文来源、被引频次、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1)2000年后关于荒漠草原的论文数量增幅较大,年均发表超160篇,但篇均被引频次、高质量学术期刊发文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较少,整体发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具有创新性的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而利用荟萃分析方法对某一研究领域进展的分析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3)韩国栋、宋乃平、卫智军、周广胜等是荒漠草原研究的主要贡献者,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等单位在发文机构合作间的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荒漠草原研究的网络核心,但中文论文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英文论文离散程度高,特别是与国外机构的合作相对较少;(4)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荒漠草原植被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孢粉研究植被和环境变迁等方面。未来荒漠草原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机构和人员间的合作创新,从多尺度、多维度应用多学科知识、多技术手段,加强人类活动和气候条件相互作用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进化过程、地上与地下生态过程耦联关系、不同营养级之间内在机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深度挖掘荒漠草原基础数据,以促进高影响力、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实现科研成果量变与质变并举、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期望能给荒漠草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新方向,为中国草地建设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红玉  王明元  游晓朝  刘建福 《生态学报》2017,37(14):4913-4918
利用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文数据库检索2006—2015年间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文献,分别从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国家、机构的发文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及研究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10年来植物共生信号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2006—2015年间共有植物共生信号文献3724篇,近10年来文献量逐渐增多,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该领域内影响力大,中国近几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也比较活跃,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植物共生信号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进一步提高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易  谭娅文  江辉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7):2483-2489
许多临床上的重要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生产的非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或者聚酮-非核糖体肽杂合体类天然产物,本文选取了近5年Web of Science上关于非核糖体肽的国际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展示非核糖体肽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探究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蓝婷  唐立娜  徐智邦  贾玉秋 《生态学报》2022,42(4):1645-1654
城市是地球上扩张速度最快的栖息地,城市的无序扩张被称为城市蔓延,城市蔓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应对城市蔓延所带来的问题,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逐渐得到重视。城市空间紧凑度量研究是紧凑城市的主要内容之一,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法绘制城市空间紧凑性度量研究知识图谱,梳理城市空间紧凑性度量研究脉络,以期指导未来的紧凑城市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城市紧凑性度量指标的研究基本遵循由粗略到详细,由外部到内部,由形态到功能,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到三维的认知过程;(2)城市功能紧凑度研究相比形态紧凑度研究较为不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更加关注城市的功能效率;(3)新兴众源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作为遥感数据的重要补充以丰富未来城市紧凑度度量的研究。未来城市紧凑度度量指标应统筹微观和总体,并兼顾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of Science(简称WoS)核心数据库检索了1998-2018年间百合属植物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国家、机构、作者、期刊以及高被引文章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1998-2018年间共发表百合属植物文章1 058篇,2006年后中国发表文章数量居榜首并呈波动增长,中国科学院发表的文章数量在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排名前2位的作者均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文量及影响力最大的期刊是Scientia Horticulturae。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百合属植物的文章80%属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热点集中于形态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向。近5年被引频次最多的高被引论文集中在百合属植物活性物质的功能验证、活性成分及其在营养健康方面的功效等方向,这些领域成为百合属植物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根系分泌物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植物根系分泌物尤其是森林植被的根系分泌物在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SCIE、CPCIS、CCR、IC等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检索并分析了数据库中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论文(论文、会议论文和综述)产出,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工具和Aureka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表明,该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近年来在植物与土壤等学科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而在国家分布的主题领域,美国在该领域的论文产出量最高,为全部论文产出的28.93%,基金资助情况方面,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国国家基金委为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另外从主题词分布、年度研究主题变化等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国际国内关于植物尤其是林木(区别于作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态势。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植物病毒属之一,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危害.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地分析国内外Potyvirus研究的发展动态,为国内外Potyvirus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全球发表于1985-2012年的Potyvirus文献的国家、作者、机构、载文期刊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数量和质量分析.[结果]检索到全球60个国家发表的Potyvirus文献2 442篇,以及每篇文献的被引频次和每个国家、机构及作者的H指数.经分析得出:全球Potyvirus研究论文的产出量自1991年呈稳定上升趋势,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在统计的国家中,以美国最好,其次是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Potyvirus研究的热点是基因沉默和分子生物学,并随着研究技术方法的革新将不断深入;研究方向更多倾向于寄主方面的研究(如基因沉默、寄主抗性、与寄主互作等)及交叉学科;而中国在Potyvirus基础研究上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研究力量较少,有影响力的论文较少.[结论]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我国仍需加强Potyvirus基础研究力量投入,努力缩短差距.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95—2007年11月Web of Science收录的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研究文献,探讨了生物信息学文献研究的年代分布、语种、期刊分布、作者、文献类型、主题分布以及发文量前10名的国家和机构,以期了解世界各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由于虾青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近几十年来,虾青素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以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检索并分析了数据库中关于虾青素的所有专利产出,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工具和Thomson Inovation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高产机构、核心技术、专利布局、热点技术领域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了全球虾青素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发展虾青素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虾青素的应用集中在鱼类饲料的添加剂和疾病治疗两个领域。日本、美国和中国为排名前三的优先权受理国,日本公司的申请数量占主导地位,从专利布局看,杜邦和东曹公司几乎全部集中在发酵或使用酶的方法合成目标化合物或组合物或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分离旋光异构体和微生物或酶其组合物这两个领域,而排名靠前的日本公司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制备或加工处理以及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a cool desert ecosystem to examine the role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disturbance and composition on dissolved and sediment C and N losses. We compared runoff and sediment C and N losses from intact late-successional dark cyanolichen crusts (intact) to both trampled dark crusts (trampled) and dark crusts where the top 1 cm of the soil surface was removed (scraped). In a second experiment, we compared C and N losses in runoff and sediments in early-successional light cyanobacterial crusts (light) to that of intact late-successional dark cyanolichen crusts (dark). A relatively high rainfall intensity of approximately 38 mm per 10-min period was used to ensure that at least some runoff was generated from all plots. Losse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and ammonium (NH4+ )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rom trampled plots as compared to scraped and intact plots. Sediment C and N losses, which made up more than 98% of total nutrient losses in all treatments, were more than 4-fold higher from trampled plots relative to intact plots (sediment C g/m2, intact = 0.74, trampled = 3.47; sediment N g/m2, intact = 0.06, trampled = 0.28). In light crusts, DOC loss was higher relative to dark crusts, but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dissolved N. Higher sediment loss in light crusts relative to dark crusts resulted in 5-fold higher loss of sediment-bound C and N. Total C flux (sediment + dissolved) was on the order of 0.9 and 7.9 g/m2 for dark and light crusts, respectively. Sediment 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rst minutes after runoff from light crusts was 3-fold higher than the percent N of the top 1 cm of soil, suggesting that even short-term runoff events may have a high potential for N loss due to the movement of sediments highly enriched in N. Total N loss from dark crusts was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light crusts (dark = 0.06 g N/m2, light = 0.63 g/m2). Overall, our results from the small plot scale (0.5 m2) suggest that C and N losses are much lower from intact late-successional cyanolichen crusts as compared to recently disturbed or early-successional light cyanobacterial crusts.  相似文献   

16.
This investigation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chen symbionts (phycobiont and mycobiont) and the substrate on which they grow by examining the 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lichen-soil interface. These lichens form an integral part of microbiotic soil crusts. Fragments of three different lichen biotypes growing over gypsum crystals and marls were fixed and embedded in resin. The lichen-substratum interface was then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 In situ observation, microanalytical (EDS), and FT-Raman plus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the lichen-substratum interface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ycobiont were related to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nd Ca 2+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crust. Phycobionts were observed to mak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ubstratum and to be surrounded by a nondifferentiated thallus structure.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y can grow outside the thallu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ichen development in the semi-arid conditions of their habitat. The particular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lichen thallus and of the lichen-substratum interface appear to have marked effects on runoff phenomena and ponding generation of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