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度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妍  周玉书  刘洪敏 《昆虫知识》2007,44(6):837-840
采用大樱桃叶片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组建其在15,20,25,30和35℃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温度对二斑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二斑叶螨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二斑叶螨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85℃和170.39日.度。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等种群参数。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20、24、28和32℃5种恒温条件下以竹裂爪螨为食料对竹讯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 E-hara)进行饲养,观察其生长发育各螨期的存活及成螨繁殖情况,进而组建竹盲走螨在5种恒温条件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并用Morris模型和Weibull频数分布函数探讨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雌平均产卵量在24℃时最大,为32.26粒,低于或高于24℃平均每雌产卵量均呈下降趋势。种群趋势指数(I)温度(T)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I=-98.7747 9.6914T-0.2033T^2),理论上当温度为23.83℃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繁殖一代后种群数量为上一代数量的16.74倍。通过Morris模型分析,表明每雌产卵量是影响该实验种群趋势指数的最重要因子。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竹盲走螨实验种群存活曲线均属Deevey Ⅰ型。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深点食螨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5种温度下观察了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及成虫产卵的情况,由此拟合了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4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并算出了内禀增长能力、稳定年龄组配、瞬时出生率和瞬时死亡率等参数值。  相似文献   

4.
王文娟  贺达汉 《昆虫知识》2006,43(6):851-853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近几年在葡萄园内暴发为害,通过室内饲养,组建其取食葡萄叶片时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室温(21~28℃)下,该虫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种群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0.2066,1.2295,39.5929,17.8d和3.35d。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28±1℃,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室内以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连续观察3个世代,世代平均历期25.12 d,其中卵平均历期4.34 d,幼螨平均历期2.01 d,若螨平均历期4.66 d,雌螨平均产卵历期14.16 d;组建朱砂叶螨实验种群连续3个世代的生命表。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表现在缩短了雌螨的产卵历期,使雌螨的产卵高峰期提前,提高了种群的死亡率,降低了种群的净繁殖率、内禀增长率以及周限增长率。同时发现朱砂叶螨实验种群对世代历期、单雌卵量、性比具有极强的保持能力,孤雌生殖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6.
棉田朱砂叶螨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峰 《昆虫知识》1992,29(4):199-201
用分代隔离观测的方法消除世代重叠的影响,来研究棉田朱砂叶螨自然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获得8个世代的数据。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表明,降雨和天敌捕食是影响棉田朱砂叶螨种群消长的主要自然因素。大暴雨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影响最大,是造成其峰值消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苹果全爪螨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种不同温度和16h/d光照长度的条件下组建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Koch)实验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实验种群的一些特征和生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适于苹果全爪螨实验种群增长的温度在26~30℃。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饲养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最适温度,了解其对高温的耐受性,组建了异色瓢虫在15,20,25,30和35℃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5℃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65.5d),而30℃时仅为22.4d,20℃和25℃时分别为39.0d和23.0d。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8.2,11.6和8.5℃,有效积温分别为41.1,225.6,81.6,432.6日.度。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5℃时最长,为77.7d,在30℃下最短,为36.3d;单雌产卵量在25℃时最高,平均为2193.0粒,15℃时最低,为626.0粒。在25℃下,异色瓢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力均较高,分别为916.7和0.15,表明25℃是异色瓢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
王冬生  马恩沛 《昆虫学报》1992,35(4):493-499
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 Oudemans,1931)是叶螨科中较大的一个属。自1931年建属以来,种数不断迅速增加,目前已知种数达150余种,仅次于叶小爪属(OligotetrangchusBerlese)。国内自60年代开始研究,迄今已发现30种。作者在研究华东园林叶螨时,发现了该属叶螨四新种,兹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植保系。文中测量单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柑橘害虫,叶面肥在橘园的应用很普遍。本研究是为了明确柑橘施用尿素和复合氨基酸2种叶面肥对这种害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及柑橘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用尿素(0.50%)和复合氨基酸(0.17%)2种叶面肥喷施盆栽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atangju苗,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探究叶面施肥对柑橘全爪螨生命表参数[净 增殖率(R0)、平均代时(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趋势指数(I)]及柑橘苗生长参数(叶长、宽和面积, 茎长, 株高, 新梢的长度和数量)和叶片养分(N, P和K)含量的影响。【结果】柑橘全爪螨未成熟螨态的发育历期没有受到叶面肥的影响,但施用0.50%尿素的柑橘苗上第2若螨的存活率(95.40%)显著高于施用清水的对照(78.26%)和喷施0.17%复合氨基酸的处理(75.61%),其雌螨的繁殖力(42.1/♀)也显著高于对照(33.1/♀)。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9.5 d)显著长于尿素处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4.8 d)和对照(14.5 d),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雄螨寿命(17.6 d)也显著长于对照(13.1 d)。总体上,在尿素处理的柑橘苗上柑橘全爪螨的净增殖率(R0)(17.88)和种群趋势指数(I)(18.08)值最高,2个参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10.08和11.17)。施用2种叶面肥显著促进了柑橘苗叶片生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其N, P和K含量以及氮钾比(N/K)也显著增加。【结论】柑橘苗叶面喷施尿素和复合氨基酸都可促进柑橘苗生长,喷施尿素会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的显著增长,而喷施复合氨基酸没有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显著增长。因此,推荐使用复合氨基酸代替尿素作为柑橘的叶面肥施用。但是,喷施复合氨基酸可显著延长柑橘全爪螨成螨的寿命,所以在使用时还应该加强对其种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西花蓟马在6种蔬菜寄主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宇  郅军锐  孔译贤 《生态学报》2012,32(4):1249-1256
自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传入我国后,该虫对蔬菜寄主的危害趋于严重,组建了25℃条件下,西花蓟马在黄瓜、甘蓝、莴苣、茄子、芹菜和大蒜叶片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研究西花蓟马的危害差异性,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等在不同寄主之间有明显差异。西花蓟马在黄瓜上发育最快,其未成熟期为11.43 d,同时在黄瓜上最先开始产卵,产卵前期为1.22 d,在芹菜上发育最慢,为16.11 d。其每雌每天在甘蓝上和莴苣上产卵量最大,分别为2.88粒和2.48粒,在大蒜上最小,为0.77粒;每雌每天产雌率、子代雌性比在甘蓝和莴苣上都大于其他寄主。雌虫寿命在甘蓝上最长(29.06 d)、雄虫寿命在莴苣上最长(13.22 d)。西花蓟马在黄瓜、莴苣、茄子、甘蓝、芹菜和大蒜上的内禀增长力rm值分别为0.1318、0.1228、0.1154、0.1197、0.0860和0.0791;净增殖率R0分别为19.1248、30.8523、17.9322、34.5322、8.9491和8.3536。种群趋势预测指数(I)在甘蓝(34.17)、莴苣(30.09)上明显高于其它寄主,在芹菜(8.00)和大蒜(8.22)上最低。  相似文献   

12.
在15~35℃、RH80%~85%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Amblyseius) californicus (Mcgregor)以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为猎物时,不同螨态的发育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该螨能适应35℃的高温条件,雌性的发育历期最短仅为6.14d。平均产卵期和平均寿命均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缩短。20℃~25℃时,该螨的平均产卵量最大,达53.73粒/雌。净增殖率在20℃时最高(48.2525),且雌雄性比最大。1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低,分别为0.0638和1.0659,种群倍增时间最长(10.8669d),3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0.1954和1.2158,种群倍增时间最短(3.5477d)。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懿  赵苹 《昆虫学报》2002,45(1):86-90
在15、18、21、24、27和30℃恒温下,观察了温度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1℃和499.4日·度。27℃时发育历期最短,产卵量、产卵率和卵孵化率最高。24℃时雌虫怀卵量最多,3~5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最高。6种温度下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种群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8.5%、25.2%、50.3%、68.2%、49.8%和38.1%。24℃时世代存活率、种群趋势指数、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力均高于其它温度处理。24℃和27℃时种群加倍时间只需12天。18℃时种群出现负增长,15℃时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不产卵,不能繁殖下一代。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洪  王召  金道超 《生态学报》2012,32(16):5184-5190
采取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毒力,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实验种群的影响,为协调水稻害虫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若虫LC50和LC10分别为83.5mg/L和61.3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成虫LC50和LC10分别为64.3 mg/L和39.0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若虫和成虫的LC10分别大于和接近于大田使用剂量40mg/L。以大田使用剂量40 mg/L氯虫苯甲酰胺稻茎浸渍法处理黑肩绿盲蝽3龄若虫后,其产卵期、寿命和产卵量降低了4.3 d、3.0 d和22.0粒,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当代成虫寿命与生殖力影响较大;药剂处理后次代种群的成虫前期延长了2.3 d;存活率、平均日产卵量跟对照相比明显降低;种群净增值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跟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21.0(对照63.3)、18.8(对照19.2)、0.16(对照0.22),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为4.3(对照3.2);这些结果表明,在40 mg/L浓度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黑肩绿盲蝽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王秀梅  陈鹏  张锡珍  阮长春 《生态学报》2014,34(13):3629-3634
为正确评估广谱杀虫剂烯啶虫胺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影响,采取滤纸接触法测定了烯啶虫胺(防治蚜虫田间推荐用量)对异色瓢虫影响,并使用生命表研究了烯啶虫胺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为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剂量烯啶虫胺对异色瓢虫当代(F0)取食具有显著影响,药剂处理后7d内,成虫取食量显著降低;对F0代成虫寿命及雌虫繁殖能力未见负面影响;烯啶虫胺处理对异色瓢虫初产卵、F1代幼虫及蛹的历期没有显著影响;卵孵化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幼虫存活率及蛹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F0代种群净增值力、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12.66粒(对照899.73粒)、1.084(对照1.093)、0.081(对照0.089),药剂处理种群加倍时间为8.557d,与对照7.888d相比没有显著延长。这些结果说明,大田中使用烯啶虫胺防治蚜虫时理论上对异色瓢虫种群繁殖及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施药初期会影响异色瓢虫的取食量。  相似文献   

16.
骆颖  凌冰  谢杰锋  张茂新 《生态学报》2012,32(13):4173-4180
应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人工饲料混合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3龄幼虫后对其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旨在为探明苦瓜叶提取物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以及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苦瓜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虫体重的增长也随着减慢,发育历期明显延长,死亡率也随着提高。用提取物浓度为0.032%、0.04%、0.08%和0.16%的人工饲料饲喂3龄幼虫,2d后的体重增长抑制率分别为76.3%、79.9%、97.6%和111.2%。0.16%浓度处理的幼虫化蛹率明显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和产卵量也明显下降。苦瓜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的种群趋势指数值(I),与对照相比,0.032%、0.04%、0.08%和0.16%浓度处理的种群控制指数(IIPC)分别是0.59、0.56、0.29和0.20。说明苦瓜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仅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斜纹夜蛾的繁殖及其种群增长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海洋  金晓玲  沈守云  张日清 《生态学报》2012,32(24):7738-7746
在湖南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主要分布区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样方法对珙桐群落的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规律.结果表明:(1)两个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都近似于倒金字塔型,并且珙桐种群幼树死亡率高,珙桐种群有衰退迹象.(2)珙桐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阶段的个体数量少,并且多为萌生苗,实生苗很少;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也较少,种群趋于Deevey的Ⅱ型和Ⅲ型曲线之间.(3)珙桐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5龄级阶段出现一个高峰;珙桐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上升,累计死亡率单调下降,生存率上升趋势前期低于后期,累计死亡率则相反.(4)珙桐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和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荔枝蝽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笼罩试验 ,排除天敌等生物因子的作用 ,建立了荔枝蝽实验种群生命表 ,分析结果表明 ,荔枝蝽产卵期可持续 1 8周 ,产卵概率呈明显的偏态分布 ,且出现 2个产卵高峰 ;各虫态自然存活率很高 ,均在 95 %以上 ,其实验种群趋势的指数约为 84 0。  相似文献   

19.
刘雪凌  韩诗畴  曾玲 《生态学报》2007,27(8):3527-3531
为了研究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 Hewitson))能否在广东省室温下顺利繁殖以及探讨其繁殖的最适温度,研究通过观察建立了室温和恒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在温度18~35 ℃之间,相对湿度85%左右时,安婀珍蝶从第1代到第4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2.78、34.28、12.53、19.47;其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287、0.0308、0.0250、0.0282,表明在室温下安婀珍蝶实验种群的世代繁殖力较高.在14~26 ℃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中,安婀珍蝶23 ℃时,内禀增长率rm为0.0401,最高,说明23 ℃是安婀珍蝶的繁殖最适温度.这些都为安婀珍蝶能否在广东地区顺利建立稳定的种群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