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能显著改善手术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何芳  黄桂桂 《蛇志》2017,(3):368-369
目的探讨强化输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84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模式,观察组采用强化输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输液护理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3)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而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20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不同术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小切口无缝摘除白内障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术后1、7、30天在视力恢复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式在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好,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医疗费用高于小切口无缝线摘除白内障手术方式。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继红 《蛇志》2017,(2):224-226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运用细节护理对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手术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耐受性、肌肉放松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整体手术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2%,对照组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UI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治疗的125例UI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和72 h的VAS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治疗UIF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Kofoed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能有效减少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何云梅 《蛇志》2014,(3):313-3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90.91%的患者掌握白内障相关知识,7.58%的患者基本掌握,观察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相比传统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眼压变化、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及24 h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体位干预联合康复锻炼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5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体位干预联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腰背肌功能恢复效果、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优良率为89.83%高于对照组的7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1.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联合康复锻炼能有效促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腰背肌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生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1例,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1例,年龄均65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82例)。研究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两组同时配合功能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配合功能训练能够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韦群慧 《蛇志》2016,(2):185-18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5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S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S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丙泊酚结合优质护理对无痛胃镜治疗青少年上消化道异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治疗的青少年上消化道异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泊酚2mg/s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异物取出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后5~10min清醒,无患者检查过程有记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P0.05)。观察组异物取出率为97.5%(39/40),对照组异物取出率为95.0%(3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无痛胃镜治疗青少年上消化道异物,并给予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异物取出率,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的不良情绪,还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LIF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P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活动功能(ODI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与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改善腰背部疼痛程度与腰椎活动功能中的疗效相当,但TLIF手术有助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0.3±2.8)m L,对照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1.1±3.0)m L,两组之间术后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2.8±15.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125.4±16.1)分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8±5.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1±5.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3.0%,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及ADL比较:两组治疗后NDS及ADL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及A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评价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