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MRI领域新兴的检查手段,弥散加权成像利用布朗运动原理,其实质是一种能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技术,通过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状态.表观弥散系数的提出为肿瘤的诊断和评价创造了条件.本文综述了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肝脏良恶性肿瘤以及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不同表现,以期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不同的肿瘤治疗手段改变了肿瘤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的构成度.由于凋亡小体和细胞缺失增加了间质间隙的空间容积,在损伤的肿瘤组织中增加了水的流动(弥散).MRI DWI基于水分子的流动性,可以提供治疗效果的分子指标.MRI DWI检测治疗所致改变的敏感性可以通过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来观察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100例,其中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各44、56例。对所有患者行PWI、DWI检查,比较肿瘤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不同级别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rADC、rrCBF,根据ROC曲线分析rADC、rrCBF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与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比较,瘤周水肿区及肿瘤实质区ADC、rCBF均显著升高(P0.05);与瘤周水肿区比较,肿瘤实质区ADC、rCBF均显著升高(P0.05)。高级别肿瘤实质区rADC显著低于低级别肿瘤实质区(P0.05),rrCBF显著高于肿瘤实质区(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与低级别瘤周水肿区rADC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rrCBF显著高于低级别瘤周水肿区(P0.05)。在对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级中,rADC、rrCBF的曲线下面积(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0.957、0.978,均0.9。rADC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的敏感度是90.12%,特异度是95.26%,诊断阈值是13.12;rrCBF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的敏感度是92.31%,特异度是98.57%,诊断阈值是2.62。rADC与rrCBF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敏感度、特异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WI、DWI能够为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佟金龙  王凯  刘放  刘芳  王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2):6369-6374,6361
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人体多脏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征。方法:对50例健康志愿者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20.30岁、30.40岁、40—50、50.60、60岁以上各二十例,每组内男女各十例。所得图像均经nDeMR后处理工作站(AW4.3)行MIP重建和黑白反转显示技术,并重建ADC图,观察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人体多脏器弥散加权图像的特点,并测定不同部位的ADC值,测量的部位主要包括脑灰质、脑白质、尾状核头、丘脑、桥脑、腮腺、肝脏、脾脏、T8椎体、T8—9椎间盘、L2椎体、L2.3椎间盘、前列腺、乳腺、子宫颈等,每个部位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单位为×10^-3mm^2/S。结果:1、WB-DWI的正常表现。2、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各组织器官ADC值的统计学分析脑白质、T8椎体ADC值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8.9椎间盘、L2.3椎间盘及女性乳腺ADC值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2椎体ADC值在男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部位ADC值平均值。结论:正常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弥散加权图像特点及ADC值受到性别、年龄的影响,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正常WB-DWI表现存在差异。了解健康成人正常WB-DWI的表现对于准确判断各组织器官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短暂性脑缺血责任病灶的敏感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连续的39例资料完整的住院TIA患者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检查,对比不同成像序列对短暂性脑缺血责任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在39例TIA患者中,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和FSET2WI)检出TIA责任病灶9例(9/39);翻转恢复序列(FLAIR)检出11例(11/39);弥散加权序列检出15例(15/39).不同序列检出率比较运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显示有明显差异(P=0.001),弥散加权序列检出率最高.结论:DWI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可为TIA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磁共振波谱成像有7类快速方法,它们都来自快速MRI成像方法。本文提出的奇异值分解波谱成像不同这7类快速方法,它是把MRI中任意轨迹图像重建方法用于波谱成像,这将有利于设计出速度更快的波谱成像数据采集脉冲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肾实质ADC值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12只,正常对照组(NC组)8只;DN组给予60 mg/kg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NC组按照相同方法、相同剂量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并对最终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并且存活的8只DN大鼠、8只NC大鼠进行MRI扫描,包括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及DWI扫描;扫描结束后收集血液送血肌酐及双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测量每只大鼠双肾皮、髓质的ADC值。结果:造模后,DN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尿量明显增加、体重明显减低,DN组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符合早期DN病理改变。DN组大鼠肾脏皮、髓质ADC值分别为1.522±0.913×10^-3 mm^2/s、1.268±0.388×10^-3 mm^2/s,较NC组肾脏皮、髓质ADC值1.276±0.341×10^-3 mm^2/s、1.011±0.217×10^-3 mm^2/s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ADC值可能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1H磁共振波谱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37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弥散加权成像及1H磁共振波谱检查,观察研究组新生儿普通MRI与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脑代谢化合物相对浓度。结果:与普通MRI检出率相比,研究组患儿的弥散加权成像信号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AA/Cr比值低于对照组,Cho/Cr、MI/Cr、Glu-Gln/Cr、Lac/Cr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弥散加权成像与1H磁共振波谱的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通过对代谢物浓度的分析有利于评价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莫旭林 《蛇志》2013,25(2):189-191
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率较高,早期明确骨折病因及其程度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技术能反映脊柱中的水分子扩散异向性的改变,从而显示脊椎的细微病理生理变化[1],为鉴别脊椎良恶性骨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1~4].本文就DWI的基本原理、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鼻咽癌颅底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复查的4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DWI检查,测量放疗前、后ADC值,根据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复发组(n=5)及未复发组(n=35)。结果:复发组放疗前ADC值为(0.797±0.031)×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前ADC值(0.805±0.028)×10~(-3)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为(1.097±0.091)×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1.705±0.128)×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鼻咽癌颅底放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通过DWI对ADC值的测量,可有效的预测患者预后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MRSI与DWI结合诊断为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患者共18例,术后确诊为前列腺癌16例、前列增生1例、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中度到重度炎症1例。其中3例已经确诊中央腺体癌为激素治疗后行MRI检查。比较患者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两组间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结果:无任何治疗的13例中央腺体癌区158个体素的CC/C值均值为2.684±1.7,非癌区196个体素的CC/C均值为0.49±0.08。(T值为2.778,P值均=0.0170.05),中央腺体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之间的CC/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激素去势治疗后癌区的CC/C均值为1.18±0.95,非癌区22个体素CC/C均值为0.46±0.255。(T值为1.196,P值均=0.3540.05)。激素治疗后中央腺体癌区与对侧非癌区之间的C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I结合DWI显著提高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腿肌肉注射法建立兔VX2肿瘤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14天及21天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不同时期MRI表现。并于造模后第21天对照大体标本测量结果比较DWI及T2WI图像肿瘤最大径,同时比较肿瘤实体部分与髂窝内转移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显示,造模后第7天,12只模型兔MRI常规及DWI图像均可见成瘤;第14天,2例肿瘤内出现坏死灶;第21天,12例肿瘤内均出现坏死,DWI图像可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灶,DWI及T2WI图像肿瘤最大径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髂窝内转移淋巴结的ADC值与原发肿瘤实体部分ADC值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WI可以监测兔大腿VX2肿瘤生长,有效区分肿瘤早期坏死成分,并判断相应引流区域淋巴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颅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例49例,按照WHO诊断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单体素或多体素扫描,点分辨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轻度下降,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显著下降,胆碱(Cho)显著增高.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与对侧止常脑组织的NAA、Cho、NAA/Cr、NAA/Cho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NAA/Cho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其中NAA/Cho和NAA/Cr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NAA/Cr、NAA/Cho值呈负相关关系,Cho/Cr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1H-MRS结合MKI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能对胶质瘤进行分级,反映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在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经我院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淋巴瘤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磁共振WB-DWI检查(淋巴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测量其淋巴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淋巴瘤组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及治疗前后不同疗效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ADC值差异。结果:淋巴瘤组平均ADC值为(755.37±48.42)×10-6 mm~2/s,低于对照组的(1185.92±66.53)×10-6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包括不同细胞来源)淋巴瘤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淋巴瘤患者的ADC值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不同疗效淋巴瘤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WB-DWI的ADC值较健康者显著降低,而且不同疗效的淋巴瘤患者具有不同的ADC值,因此,WB-DWI检查可作为淋巴瘤的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疑是脑血管病变患者行常规T1WI、T2WI、DWI、SWI序列及增强T1WI、MRA,探讨SWI序列在显示小出血灶、小静脉及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结果①海绵状血管瘤,SWI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小出血灶;②动静脉畸形,SWI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小静脉向大静脉引流;③急性脑梗死,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④脑肿瘤,SWI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⑤帕金森病,SWI能显示脑内多发异常低信号铁沉积。结论 SWI对低流量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多发细小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分作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0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30例。比较两组DCE-MRI相关参数[容量转移常数相对值(rKtrans)、速率常数相对值(r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相对值(rVe)]、入院时PLR、NLR以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此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PLR、NLR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良好组各项DCE-MRI参数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PLR、NLR、年龄以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PLR、NLR、年龄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DCE-MRI联合PLR、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单项预测。结论:DCE-MRI联合PLR、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扩散磁共振成像(d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能提供生物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相关信息的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测神经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dMRI的出现为大脑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检测手段.过去的20年中,dMRI在实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上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dMRI应用在基于动物模型的临床前脑成像研究中却并不常见.本文针对dMRI在临床前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建立了系列针对小动物高分辨dMRI数据的分析方法:a.构建了大鼠高分辨dMRI图像模板;b.实现了适用于小动物研究的基于体素的统计分析(VBA)方法与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c.实现了小动物脑白质纤维束的确定性与概率性跟踪.这些方法的实现不仅能为小动物脑dMRI研究提供统一的图像模板与完善的计算方法,还将大大促进dMRI技术在小动物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