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肝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殖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也是形成肝硬化的必要条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一种具有多效生物活性的炎性细胞因子,其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6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IL-6与病毒、药物、毒物、肥胖、酒精、胆汁淤积性及自身免疫等原因所致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做简要阐述,以期能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其预后提供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非创伤性肝纤维化检测对于评价肝炎进程、临床治疗以及药效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N末端标签的蛋白质组定量手段,从血浆中筛选肝纤维化分级相关的蛋白候选标志物.首先利用目前纤维化诊断黄金标准——肝穿病理检测,获得纤维化不同分级的合格样本血浆,并对肝纤维化各级间的血浆混合样本进行了蛋白质组定量比较分析,发现了72个与乙肝纤维化分级呈明显相关性的血浆蛋白,构成了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纤维化分级诊断的候选蛋白标志物库.用WB法进一步验证了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利用IPA在线分析后获得了4个生理代谢网络图,提示这些差异蛋白在肝纤维化进程中代表的不同功能影响.总之,利用N末端标签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全面定量挖掘了血浆中与乙肝纤维化分级相关的差异蛋白及变化规律,对于加深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肝脏纤维化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信息和参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在慢性肝损伤程度无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定量检测180例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105例,非病毒性肝炎75例)患者肝脏弹性特征值,对照病理,分析肝脏弹性特征值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慢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78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76.6%,特异度48.9%;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2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73.2%,特异度56.8%。1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97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69.2%,特异度67.1%;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1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80.0%,特异度57.8%。75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与肝纤维化和炎症程度不具有相关性。结论:LF指数可以反映肝脏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诊断灵敏度高,LF指数越大,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9例,其中未做病理组198例,病理组91例,正常对照50例,病理组患者行病理肝纤维化检测,未做病理组患者检查B超,全部患者及正常对照应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检测(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测量。分析未做病理组慢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及未做病理组慢乙肝组B超肝纤维化各级间LSM值的差异;病理慢乙肝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并得出各期诊断界值;根据该诊断界值对未做病理慢乙肝组进行FibroScan肝纤维化分期,分析其与B超肝纤维化分级的一致性。结果:LSM值在未做病理慢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及B超肝纤维化各级间差别显著(P0.05);其中病理组统计结果显示F1、F2、F3、F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ROC)分别为0.726、0.847、0.806、0.864,诊断界值分别为6.5、7.4、10.1、17.0 kPa,敏感性分别为69.62%、68.33%、66.67%、72.22%,特异性分别为66.67%、87.10%、85.71%、91.78%;肝纤维化的FibroScan分期和B超分级具有一致性(Kappa值=0.366,P0.05)。结论: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尤其是严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RTE)对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RTE检查及肝病理穿刺检查,将RTE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肝脏纤维化S分期的不断增加,RTE评分结果亦逐渐升高,RTE评分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65,P0.0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乙肝并肝纤维化的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6.36%、准确率为91%、阳性预测值为96.00%、阴性预测值为76.00%。结论:RTE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技术,对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根据肝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组39例、轻度肝纤维化组33例、中度肝纤维化组51例、重度肝纤维化组25例。比较各组患者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清AFP、GP73、GP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部超声联合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地增加,患者肝脏轮廓逐渐不清晰、表面不光滑、肝脏回声逐渐增粗增强、有结节感、肝内胆管走形逐渐模糊,脂肪肝和腹水比例逐渐增加,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为79.82%、特异度为76.92%、准确度为79.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AFP、GP73及GPR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664、0.779,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AUC最高(AUC为0.81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AFP、GP73、GPR升高,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学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透明质酸(H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的相关性,以探讨非创伤性检测血清蛋白和联合分析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5只成年健康的SD大鼠采用改良式复合因素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5、6个周后,进行大鼠肝脏穿刺活检病理学组织检查,HE、Masson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期,同时检测大鼠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透明质酸(H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纤维化的分期与炎症活动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而对于区分显著肝纤维化(≥S2)血清标志物指标诊断纤维化的ROC曲线分析发现,HA、TIMP-1、APR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732、0.905。HA+APRI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91.2%。TIMP-1+APRI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3.2%,特异度为91.7%。结论:利用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这种对患者无创的检测方法虽不能完全取代病理学活检,但预测肝纤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当联合分析两种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单独分析一种标志物要高。  相似文献   

8.
娄小嫣  于露  周莉  沈颖  田福运 《生物磁学》2013,(36):7116-7119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对于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32例,其中肝纤维化24例,肝硬化12例,均经过超声造影下的肝功能检测和肝穿刺病理证实。另选取10例到我院经检查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无任何肝脏病史。采用实时灰阶造影,经肘静脉注射造影SonoVue,记录测定造影剂进入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肝动脉到达时间(HAAT)及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结果:肝纤维化组超声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肝硬化组较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的超声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要明显缩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到达肝动脉的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较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AVT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缩短,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时间缩短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但是对于轻度的肝纤维化的诊断的准确性上有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损伤后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的一种修复反应。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对肝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既可深入全面地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又可为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基础研究。通过对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阐述,为肝纤维化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对于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的肝硬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ALT浓度分为三组:A组ALT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对肝脏弹性图像进行评分,并通过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探讨RTE评分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RTE以及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五项等实验室检查,随后肝活检获得病理学证据。比较RTE评分与实验室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90例患者中,S0期21例,S1期31例,S2期31例,S3期20例,S4期7例。RTE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9,P<0.05)。同样,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例指数(APRI)与肝纤维化程度也呈正相关(r=0.57,P<0.05)。RTE评分只与APRI呈相关性(r=0.667,P=0.000)。RTE评分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94.31%、特异度为78.65%、准确率为85.22%、阳性预测值为76.63%、阴性预测值为94.58%,均高于APRI。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有广泛的临床研究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8F-FDGPET/CT诊断的1例RP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以腹胀及右下腹部隐痛不适就诊,腹部CT表现为腹主动脉周围肿块,18F-FDGPET/CT显示腹膜后间隙中线大血管周围糖代谢增高肿块,经CT引导下穿刺及手术病理确诊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结论:腹膜后纤维化属罕见病,CT、MRI在诊断中有较重要作用,PET/CT在IRPF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在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晚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8F-FDGPET/CT诊断的1例RP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以腹胀及右下腹部隐痛不适就诊,腹部CT表现为腹主动脉周围肿块,18F-FDGPET/CT显示腹膜后间隙中线大血管周围糖代谢增高肿块,经CT引导下穿刺及手术病理确诊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结论:腹膜后纤维化属罕见病,CT、MRI在诊断中有较重要作用,PET/CT在IRPF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在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晚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P)联合透明质酸(HA)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纤维化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P、H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根据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金标准诊断方法肝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CP、H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外泌小体(exosomes)中微小RNA(miRNA,miR)的变化与肾纤维化的关系,以寻找早期诊断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行肾穿刺活检术并诊断为原发性肾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活检未发现肾纤维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存在轻到中度肾纤维化的患者作为纤维化组。收集20 m L晨尿,用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尿液exosomes,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miRNA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结果:超速离心获得的尿液沉淀物呈现exosomes的形态学特征。miR-21、miR-29b、miR-29c、miR-30e、miR-192、miR-200a、miR-200c和miR-429可在所有患者的尿液exosomes中被检出,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纤维化组患者尿液exosomes中,miR-21、miR-29b、miR-30e和miR-200c的含量显著增高,miR-29c的含量显著下降,而miR-192、miR-200a和miR-429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尿液exosomes中miRNA含量与纤维化肾组织中miRNA表达量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尿液exosomes中miR-29c和miR-21的含量在肾纤维化的病变中发生显著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验证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66例作为研究组、胆管扩张症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组织中TGF-β1及CD34因子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的TGF-β1及CD34因子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清TGF-β1浓度,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血清TGF-β1浓度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最后绘制ROC曲线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肝组织TGF-β1 IOD值及CD34因子表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TGF-β1及CD34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594,P<0.05;ρ=0.616,P<0.05)。研究组血清TGF-β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血清TGF-β1浓度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944,P<0.05)。血清TGF-β1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有诊断意义(AUC=0.917,P<0.001),诊断的最佳界值为436.4 ng/L(敏感度为0.879,特异度为0.867)。结论:TGF-β1及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可能通过抑制患儿TGF-β1及CD34表达进而阻止或延缓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进展;血清TGF-β1可用于诊断患儿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分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17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脂连素及其受体(AdipoQ)、瘦素(Leptin)、生长因子(PDGF)、骨桥蛋白(OPN)6项指标的含量,并利用ROC曲线对各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IMP-1、TIMP-2、Leptin在不同纤维化组中呈差异性表达,且AUROC高于其他指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TIMP-2、Leptin这3项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功能性非编码RNA,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miRNA的表达模式、调控网络以及参与肝纤维化的miRNA仍有待阐明.为了探讨与肝纤维化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的功能,为临床肝纤维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前期已采用胆管结扎法(BDL)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从大鼠肝脏中提取总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肝组织中miRNA和mRNA表达谱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中差异表达miRNA可能的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GF-β1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中miR-29a-3p、miR-194-5p和miR-22-3p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表明,与正常肝组织相比,纤维化肝组织中有48个差异表达miRNA (FC>2,P<0.05),其中36个上调,12个下调;筛选出18个预测靶基因参与与纤维化相关的生物过程;TGF-β1处理LX-2细胞中miR-29a-3p、miR-194-5p和miR-22-3p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筛选的差异表达miRNAs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在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将为miRNA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纤维化是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量沉积,最终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丧失。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特征在于以共价键形成封闭环状结构。circRNA在真核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生物稳定性、保守性以及组织特异性。近年来研究表明,circRNA在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circRNA的表达异常可能为纤维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以及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该文总结了circRNA的分类、功能、在纤维化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及其终极阶段肝硬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多种因素可以诱发肝纤维化,包括病毒、乙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胆道阻滞、代谢紊乱、基因缺陷以及组织缺氧等.在西方国家最主要的原凶包括长期乙醇消耗、丙型肝炎和非乙醇性脂肪肝,在我国则以乙型肝炎为主要原因.目前的肝纤维化治疗局限于有害因素的清除,不仅能阻止肝纤维化进程而且能使其逆转;然而并非总能去除肝损伤的起因,因此有必要开展肝特异的抗纤维化研究[1].尽管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措施,但是近来基于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