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经济、快速的脱毛技术。方法:采用人用脱毛膏对常用的实验动物进行脱毛试验。结果:采用人用脱毛膏对常用的4种动物脱毛,小白鼠背部脱毛需10min;大白鼠背部脱毛需15min;家兔脱毛心前区需10min,颈部15min,股部10min;绵羊脱毛颈部需25min,股部20min。结论:显示人用脱毛膏对常用的实验动物的被毛有较好的脱毛效果,并无明显的充血和炎症反应,优于其他去除动物被毛的方法,值得一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饲养东北虎幼虎的行为时间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生  马建章  滕丽微 《生态学报》2003,23(8):1548-1553
1 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 30只幼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幼虎用于运动和卧息的时间较多 ,为 ( 32 .0 8± 1 2 .39) %和 ( 2 8.0 2± 1 0 .76) % ;用于睡眠、站立和嬉戏的时间次之 ,分别为 ( 1 1 .9± 2 5 .2 1 ) %、( 9.0 6± 4.71 ) %和( 1 4.49± 8.72 ) % ;其它行为最少 ,为 ( 4 .66± 3.2 8) %。步行区幼虎园和幼虎园的幼虎活动规律较为相似 ,与育成虎园的幼虎相差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幼虎不同个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龄组间的运动、卧息和嬉戏差异极显著 ,睡眠差异显著 ,站立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鹀的白色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1月5日,我们在太原汾河畔海拔770米的疏林杂草丛中,捕获一只白色小鹀(Emberiza pusilla)。其白色部位为:尾羽、尾下覆羽、腹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全为白色。背部白色并间杂少许栗褐色羽毛。腰部白色而羽稍具黑褐色纵纹。腹部和背部凡白色羽毛者,  相似文献   

4.
华南虎(Panthere tigris amcyensis),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如今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华南虎的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且野生数量已为数不多,鉴于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越来越少,人工哺育华南虎的繁殖更有其现实意义。 我园对华南虎的饲养与繁殖已有20余年历史,其中华南虎的繁殖也有几十胎的记录,但有关完全用人工哺育,从未吃过初乳长大的华南虎的繁殖资料尚未见报道。现将我园人工哺育华南虎的繁殖六例记录加以整理,为人工哺育华南虎的繁殖工作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5.
用消毒鲜牛奶全人工哺育美洲狮幼仔的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毒鲜牛奶先后2次对出生后即遭母兽遗弃的美洲狮幼仔进行全人工哺育。初步探讨了取出幼仔进行人工哺育的时机,人工乳的配制,幼仔的疾病防治以及保健护理等技术问题,并取得了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6.
中国幼虎生长和发育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虎和华南虎为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也列为国际上保护动物。对其幼虎的生长和发育至今未见报道。为管养好幼虎提供一些数据,并了解此二种虎在幼年时期个体发育的差別。我们就1980年繁殖幼虎在三个月龄内,对其体重、体尺、乳齿生长顺序和时间以及心率和体温作了初步观测。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分别在笼舍和洞穴环境条件下出生的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幼虎的警戒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幼虎的警戒行为多样;洞穴出生的幼虎警戒性整体高于笼舍出生的幼虎;在笼舍与半散放区连通的环境中,2组幼虎组内在每个测量时间点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警戒距离:df=18,F=5.690,P0.001;逃逸距离:df=18,F=4.875,P0.001),而2组幼虎之间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警戒距离:df=1,F=7.461,P=0.072;逃逸距离:df=1,F=3.288,P=0.167);2组幼虎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随时间增加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组幼虎的警戒距离与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笼舍组:R~2=0.082 0,P=0.235,n=19;洞穴组:R~2=0.084 2,P=0.228,n=19),而逃逸距离与时间显著相关(笼舍组:R~2=0.318 5,P=0.012,n=19;洞穴组:R~2=0.304 9,P=0.014,n=19)。  相似文献   

8.
圈养大熊猫母兽成功哺育双胞胎成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圈养大熊猫产下双胞胎后,母兽一般难以同时哺育二仔。2003年,圈养大熊猫母兽“梅梅”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本文对该首例哺育双胞胎成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满足母兽的营养需求、适宜的育幼环境及人工护理,特别是“梅梅”的母性好、有丰富的育幼经验、食欲强、泌乳充足等在同时哺育双胞胎成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梅梅”哺育的双胞胎与其哺育的另两只单胎幼仔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为圈养大熊猫成功哺育双胞胎,增加幼仔成活率,提供了有关借鉴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9.
果子狸在野生条件下一年产一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 ,为了提高果子狸的繁殖力 ,我们进行了年产两胎的试验和幼狸人工哺育的初步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年产两胎试验用母狸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果子狸驯养繁殖基地提供。人工哺育研究用幼狸为年产两胎试验的母狸所产的第一胎仔狸。1 2 催情药物 选用三合激素作为受试母狸第 2次发情交配的催情药物。1 3 方法1 3 1 年产两胎试验 选择 2 2只于 4月~ 5月初产第一胎的母狸 ,仔狸分别于不同的日龄进行人工哺育 ,5天以后母狸注射三合激素 1 5ml/只 ,并…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蜜蜂哺育蜂学习记忆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哺育蜂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在人工组建意大利蜜蜂蜂群中收集10日龄哺育蜂、21日龄哺育蜂、21日龄采集蜂,通过喙伸反应(proboscis extension reflex, PER)实验测定这3组样本之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利用RNA-seq技术对具有学习能力和不具有学习能力的10日龄哺育蜂和21日龄哺育蜂脑中基因表达量进行全面分析,筛选出与哺育蜂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qPCR检测随机选取的3个DEGs(上调基因TpnCⅢa和MED23以及下调基因Pkc)在具有学习能力和不具有学习能力的10日龄哺育蜂和21日龄哺育蜂脑中的表达量。【结果】PER实验结果显示,经过5次训练后,意大利蜜蜂21日龄哺育蜂的学习能力显著高于10日龄哺育蜂的,而21日龄哺育蜂和21日龄采集蜂的学习能力无显著差异;同样地,21日龄哺育蜂的记忆能力显著高于10日龄哺育蜂的,而21日龄哺育蜂和21日龄采集蜂的记忆能力无显著差异。RNA-seq分析筛选到88个与哺育蜂学...  相似文献   

11.
北京动物园分别采用全人工和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法,成功哺育6只雪豹幼崽。通过对育幼箱内外温、湿度的监测结果表明,幼崽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波动,9周后接近成年雪豹;幼崽体温0—87日龄呈逐渐下降趋势,50日龄后趋于稳定;排便和排尿量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70日龄增长量趋缓;幼崽体重直线增长。通过对两种哺育方式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哺育方式下雪豹幼崽体重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育幼箱内温度和幼崽自身体温对体重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体温与幼崽呼吸频率和进食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还应注意饲料转换时机及微量元素对幼年雪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金猫(Felis temminckii)产于我国南方各省以及东南亚地区,为一类珍贵动物。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森林或多岩石山区。性情凶猛,夜行性。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极少繁殖或繁殖不成功。 我园1对金猫,全年雌雄混养。1985年2月16日饲养操作时发现1仔娩出,卧于母兽腹部。母兽受惊后极度不安,叼起仔兽于舍内来回走动,即取出人工哺育。3个月后,幼金猫独立生活,人工哺育成功。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月30日,在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坑口保护站(119°40'23″E,27°42'37″N,海拔710 m)发现2只斑背燕尾Enicurus maculatus在靠近居民点的溪滩上活动。该鸟腹部白色,头部、胸部、背部和尾部以黑色为主,尾与躯干几乎等长,与本地常见鸟类白额燕尾E.leschenaulti相似。该鸟背部有白色的点状斑,与白额燕尾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动物园掠影     
《生命世界》2008,(2):12-15
北京动物园前身是皇家苑囿乐善园,也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动物最多的动物园之一,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北京动物园在野生动物的饲养繁殖和人工哺育方面都颇具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饲养下的华南虎(Panthera tigrisamoyensis)产仔后,有不哺育的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死亡。因此,人工喂养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国1969年以来曾人工喂育过两只幼华南虎并获得成功。而且生长发育良好,并繁殖了后代,现将人工喂育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5日,在我校发现1只罕见的花麻雀。这是只雄麻雀。它的头部、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除正常的外还有一些异色羽毛。这些羽毛有的是全白的;有的是半白的;有的仅有尖端边缘呈现白色。前两种羽毛在背部和翅膀上较多,后一种在翅膀上最多,背部有一些。因此,乍看起来,好象身上有积雪一样成了花麻雀。这种变异的确少见。这  相似文献   

17.
人工哺育欧洲棕熊一头,喂育达4.5月。哺育期间观测其外形,体重,乳齿,行为和体温等变化。初生仔兽某些形态发育不完善。26日龄出现初生的翻倍体重;57日龄两眼全开;乳齿萌出始于67日龄,全部萌出需111日龄;60日龄能较稳步地走动。研究表明幼棕熊在食肉目中为一种晚熟动物。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编写《中国动物志》食肉目卷鼬獾属的过程中,发现1964年3月采自广东高要县鼎湖山地区的3个标本,经鉴定为缅甸鼬獾Melogale personata Ceoffroy.系我国兽类新纪录。现将其形态特征简述于下。 体背酱棕,头部色调显深,耳前、眼下有一孤主的浅褐色斑,白色纵纹从头顶后部一直延至颈背部;背部针毛无白色毛尖,尾基向后至尾末端乳黄色毛尖逐渐加长,色泽加深。尾毛粗硬而蓬松,尾端呈扫帚状。  相似文献   

19.
绿背姬鹟     
正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姬鹟属(Ficedula)的小型鸣禽,全长约12 cm,成年雄鸟头背部橄榄绿色,具明显的柠檬黄色眉纹,眼圈黄色;胸腹部鲜黄色,两翼和尾羽褐色,具大块白色翅斑;腰部鲜黄色;嘴和脚均黑褐色;雌鸟头背部和腰部橄榄褐  相似文献   

20.
啮齿动物分类学的早期研究取决于外部形态和刚杀死的动物的头部和牙齿的特征,或保存标本的皮和头骨的形态。以毛皮的颜色,加其他形态差异来区分不同亚种。这样,黑家鼠(Ratus rattus)的三个亚种就被广泛承认了。凡背、腹部呈黑色或暗灰色的为rattus,背部呈褐色和腹部呈灰色的为alexaudriuus及背部呈褐色、腹部呈白色的为frugivorus。野外研究人员经常报道黑色和褐色的鼠分享同一栖息地,及同一窝幼鼠有腹部呈白色和呈黑色的两种个体。当前认为,R.ratus的亚种均考虑其色型,这并未达到亚种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