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在氧自由基所致肺内动脉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测定法观察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对正常、缺氧(5000m,10d)Wistar大鼠肺内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发现X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产生的氧自由基可引起肺内动脉剂量依赖性收缩。正常鼠肺内动脉去内皮或加内皮舒张因子 (EDRF) 灭活剂后,此剂量依赖性收缩明显增强。慢性缺氧大鼠肺内动脉无论内皮完整与否,上述收缩反应均增强。提示缺氧使内皮细胞和(或)EDRF的功能受到损害。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SOD),在正常或缺氧鼠肺内动脉上可分别加强或恢复内皮细胞抑制氧自由基的缩血管作用。提示慢性缺氧时,内皮细胞和(或)EDRF受到超氧阴离子的严重破坏,这一机制可能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氧既可直接作用于肺血管,也可通过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影响肺循环。反射性影响在完整动物中多对抗缺氧的缩肺血管作用,使肺血流量增加。高山病与肺心病患者中常见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敏感性降低,使上述肺循环的反射调节削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缺氧既可直接作用于肺血管,也可通过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影响肺循环。反射性影响在完整动物中多对抗缺氧的缩肺血管作用,使肺血流量增加。高山病与肺心病患者中常见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敏感性降低,使上述肺循环的反射调节削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慢性缺氧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缺氧可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其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神经、体液因素,平滑肌细胞膜缺氧感受以及平滑肌收缩性三方面对可能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Ca~( )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对慢性连续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压及左右心功能的影响。将动物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的低压舱内,腹腔注射异搏定,剂量为4mg/kg BW,每日两次。实验结果表明:异搏定可以减弱缺氧15天所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功能加强的程度,对颈动脉压及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Ca~( )的跨膜内流是构成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还比较了异搏定对缺氧持续时间不同(15天、10天、5天)的大鼠肺循环的影响,并讨论了异搏定发生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细胞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氧直接作用于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而使肺血管收缩。缺氧使细胞膜Ca~(2 )通透性增加,K~ 电导降低、膜电位下降,产生Ca~(2 )依赖性动作电位,导致肺血管张力增加和肺血管收缩。缺氧还能使平滑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抑制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作用,降低磷酸势能,引起肺血管收缩。缺氧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而使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生改变,GSH/GSSG和NADPH/NADP~ 比值增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了半胱氨酸(CYS)与苯丙氨酸(FHE)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循环和脑血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CYS(300mg·kg ̄(-1)·d ̄(-1))与PHE(400mg·kg ̄(-1)·d ̄(-1))能缓解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和右心肥厚,并抑制慢性缺氧大鼠急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但对脑血流无显著影响;CYS还可减少慢性缺氧大鼠肺脑组织中的丙二醛。CYS的作用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PHE的作用不是通过减少中枢神经的正常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生物测定法观察了模拟海拔5000m高度连续缺氧20d对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缺氧明显抑制了肺内和肺外动脉对乙酰胆碱、ATP、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舒张反应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在浓度为10~(-6)mol/L时,缺氧组大鼠肺内动脉对乙酰胆碱、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反应分别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1.3%、75.9%和61.7%,对浓度为1.8×10~(-5)mol/L的ATP的舒张反应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4.9%。研究表明,ATP和乙酰胆碱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使肺动脉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分别通过直接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鸟苷酸环化酶和β受体使血管产生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缺氧同时抑制了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提示慢性缺氧可能抑制了正常肺内舒血管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理学报》2021,73(4):646-656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罕见病,以肺动脉阻力增高,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衰竭而使患者死亡为特征。肺血管花生四烯酸信号通路异常在肺动脉高压中发挥重要作用。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15-脂氧合酶(15-lipoxygenase, 15-LO)及其代谢产物15-羟廿碳四烯酸(15-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15-HETE)水平均升高。在缺氧条件下,15-LO/15-HETE引起肺动脉收缩,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促进肺血管外膜纤维化,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本文主要对15-LO/15-HETE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阐明15-LO/15-HETE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肺血流对大鼠肺血管结构及尾加压素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 JG  Du JB  Li J  Wei B  Tang CS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74-277,T002
目的:探讨新型血管活性肽人类尾加压素Ⅱ(hUⅡ)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1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力,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hUⅡ的表达。结果:分流术后11周,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结构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的上调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量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 ,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 (HO 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 ,探讨内源性CO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结果 :①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少量HO 1mRNA ,缺氧 5、10、15d大鼠肺组织HO 1mRNA含量分别增加 2 .3、3.6、4 .0倍 (P <0 .0 1) ,动脉血中COHb分别较正常大鼠增加 1.9、2 .6和 2 .9倍 (P <0 .0 1或P <0 .0 5 ) ,同时RVSP升高。光镜下可见IAPA血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②Hemin可使缺氧大鼠肺组织HO 1mRNA和动脉血中COHb保持在高水平 (分别高达正常对照组的 5 .2和 3.7倍 ,P <0 .0 1或P <0 .0 5 ) ,能部分地抑制缺氧时大鼠RVSP的升高 ,减轻IAPA的病理改变。结论 :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HO 1基因的表达增加 ,内源性CO生成增多。Hemin促进HO 1基因表达和内源性CO生成 ,可抑制肺动脉压升高 ,阻抑肺血管重构 ,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吕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探讨内源性CO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结果:(1)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少量HO-1mRNA,缺氧5、10、15d大鼠肺组织HO-1mRNA含量分别增加2.3、3.6、4.0倍(P<0.01),动脉血中COHb分别较正常大鼠增加1.2、2.6和2.9倍(P<0.1或P<0.05)。同时RVSP升高。光镜下可见IAPA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2)Hemin可使缺氧大鼠肺组织HO-1mRNA和动脉血中COHb保持在高水平(分别高达正常对照组的5.2和3.7倍,P<0.01或P<0.05),能部分地抑制缺氧时大鼠RVSP的升高,减轻IAPA的病理改变。结论: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HO-1基因的表达增加,内源性CO生成增多。Hemin促进HO-1基因表达和内源性CO手成,可抑制肺动脉压升高,阻抑制血管重构,对缺陷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素防治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Hypoxia),常氧加肝素组(Normoxia+H),缺氧模型组(Hypoxia)及缺氧加肝素组(Hypoxia+H)共四组。待模型复制完毕后,测定大鼠RVPSP和RV/LV+S,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分析,测定MA%和MT%以确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利用Western-blot实验与RT-PCR实验检测肺动脉中p27蛋白水平及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低氧显著增加了大鼠RVPSP、RV/LV+S、MA%和MT%,引起了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右心室肥厚和肺中小动脉的中膜增厚及外膜增生,肝素的使用减轻了慢性缺氧条件下大鼠的RVPSP和RV/LV+S,降低了MA%和MT%,有效降低了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并减轻了肺中小动脉的中膜增厚和外膜增生。Western-blot实验发现使用肝素的缺氧组大鼠肺动脉中p27蛋白表达增加,而RT-PCR实验发现p27的转录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结果显示肝素可能通过增加p27的表达,从而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轻了肺动脉血管的狭窄及降低了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慢性缺氧对大鼠肺内皮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慢性缺氧时大鼠肺组织内内皮素-1(ET-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①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有少许ET-1样阳性染色物质呈现。②缺氧IW后,肺内ET-1含量增加,主要位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③缺氧2W和3W后,ET1阳性免疫物质进一步增加,于肺泡细胞内也见到阳性染色。④缺氧1W后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缺氧2W和3W后,ET-1mRNA的表达进一步加强。提示缺氧可刺激肺内ET-1mRNA的表达,慢性缺氧时肺内ET-1持续分泌增加,这可能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黄嘌岭(X)-黄嘌呤氧化酶(XO)系统产生氧自由基,应用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慢性缺氧(5000m,10d)对大鼠氧自由基所致肺内动脉收缩的影响及内皮舒张因子(EDRF)在其中的作用。慢性缺氧大鼠有内皮的肺内动脉环对氧自由基的收缩反应较正常环境中的对照动物明显增强,加入EDRF灭活剂还原型血红蛋白(RHb)后更加显著;而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SOD)后则减弱,甚至消除。反之,不论加入RHb或SOD对氧自由基所致去内皮肺内动脉环的收缩反应均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慢性缺氧引起肺内动脉收缩增强与EDRF有密切关系:慢性缺氧可能使EDRF的作用减弱,肺内动脉对氧自由基的反应性增强。表示EDRF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氧诱导因子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SH  Wang JX  Ge RL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3):280-282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高原病等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其特点主要是以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重建)为主。虽然HPH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近来研究表明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一氧化氮(NO)是HPH的重要致病因子。它们可在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介导或在增加的血流切应力和氧应激反应刺激下产生,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将对HI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牛磺酸调节缺氧性肺、脑血管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从磷脂酶A_2(PLA_2)、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和过氧化脂质(LPO)方面探讨了牛磺酸调节肺、脑血管对急、慢性缺氧反应的机制。急性缺氧时狗出肺与出脑血中LPO增加,PLA,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出脑与出肺(入脑)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出肺与出脑血中LTC_4、TXB_2、6-Keto-PGF_(1a)及TXB_2/6-Keto-PGF_(1a)比值均升高。慢性缺氧大鼠肺、脑组织中PLA_2活性均升高。牛磺酸增加缺氧时6-Keto-PGF_(1a),减弱其它变化。提示牛磺酸对缺氧性肺缩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缺氧时PLA_2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LTC_4、TXA_2生成,降低TXA_2/PGI_2比值有关;而牛磺酸减弱缺氧性脑舒血管反应不是直接通过上述变化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肥大细胞对肺小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肥大细胞 (MC)对肺小动脉的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模型 ,观察大鼠肺MC和肺小动脉形态改变及测定肺动脉压。结果 :观察到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和肺MC脱颗粒及空泡变。结论 :肺MC可能也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缺氧诱导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莹  朱依纯 《生理通讯》2004,23(2):40-42
缺氧是机体在缺血、肿瘤等病理因素或高原环境下局部或整体出现的一种内环境状态。大量的研究表明,缺氧可以诱导相应组织血管新生。近年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缺氧可以通过调节几种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炎症介质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促进血管的新生,其中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研究较为深人。对于这些机制的研究,为临床治疗缺血或肿瘤性疾病以及研究高原习服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肺循环中,线粒体除了发挥典型的代谢作用外,还具有调节氧化还原信号、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质量控制等非典型功能。目前,对线粒体在肺循环中的非典型功能及其响应缺氧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有限,需要对肺动脉高压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有更多的了解。阐述了缺氧诱导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以及缺氧对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和丙酮酸激酶M2型表达的影响,总结了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抗凋亡表型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缺氧对线粒体活性、细胞行为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肺动脉高压进展的影响。深入了解调控线粒体氧化信号、代谢和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对研究和治疗肺动脉高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