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病原斯氏和导小杆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因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并得到了商品化的发展.自50年代,特别是7O年代末,我国从原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引进了大批昆虫病原斯氏和异小杆线虫.同时也从土壤或自然寄主中分离出许多本国线虫种或品系,并对此类线虫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调查和鉴定、田间大面积应用、安全性、共生细菌、大量繁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将综述这些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昆虫病原线虫是新型的生物杀虫剂,对钻蛀及土栖性害虫防效较好,具有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的潜力。昆虫病原线虫的产业化培养是昆虫病原线虫商业化应用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培养方法,包括活体培养、半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昆虫病原线虫的种质保存及培养,为拓展昆虫病原线虫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原线虫可开发成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多种地下及钻蛀害虫的安全防治。但昆虫病原线虫货架期较短,对寒冷等极端环境的耐受性较差,影响了其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商业开发。本文介绍了寒区的昆虫病原线虫资源,总结了昆虫病原线虫耐寒性的测定方法及增强方法、耐寒性差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耐寒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研究昆虫病原线虫的耐寒性,对于解释种群动态,指导昆虫病原线虫的低温保存,以及拓展其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述昆虫病原线虫液体培养的研究概况。包括液体培养的研究历史,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昆虫病原线虫产量的影响,营养源的选择,培养参数在昆虫病原线虫液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感染期昆虫病原线虫脂肪酸含量,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二者互惠共生 :共生细菌需要昆虫病原线虫作为载体以寄生寄主昆虫并做为自己的营养来源 ,而昆虫病原线则需要依靠共生细菌来杀死昆虫。综述了共生细菌的病原作用、抗菌作用与杀虫作用 ,评述了共生细菌的基因工程进展 ,讨论了昆虫共生细菌在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线虫是防治白蚁极具潜力的生物杀虫剂,但其在白蚁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细菌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白蚁应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业已商业化的昆虫寄生性天敌,对农林和卫生等重要害虫具有安全和有效的控制作用.这类线虫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同类线虫、共生细菌、寄主昆虫、寄生真菌以及其它昆虫病原物等;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温湿度、盐度、紫外线等.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综述这类线虫的研究进展,为昆虫病原线虫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对许多农业害虫都有很明显的毒杀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资源,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杀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是新型的生物杀虫剂,其感染期幼虫是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唯一虫态,对昆虫病原线虫基因功能的研究及转基因改造有助于推进昆虫病原线虫的产业化。本研究基于昆虫病原线虫"噬母现象"的原理,以不同的孵育液孵育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的怀卵成虫,找到可以简单快速从怀卵成虫直接获得整齐龄期的感染期幼虫的方法,为该线虫卵或性腺的RNA干扰后感染期幼虫的收集及生物测定提供基础,为昆虫病原线虫的转基因改造以提高其环境耐受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扩散至我国十余个省、市(区)。由于草地贪夜蛾已报道对多种常用农药及Bt等制剂产生抗性,因此寻求新的生防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昆虫病原线虫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保护剂、增效药剂、施用技术以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