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生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探讨了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生理。实验结果表明 ,成熟的蒙古扁桃种子胚形态和生理发育完全 ,种皮含有萌发抑制物质。在 1 7°C下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率较高 ,光可以促进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用 2 %PEG 60 0 0、0 .5 %NaHCO3 、0 .1 %NaCl、0 .2 %NaCl和 5 0 μg/mLNAA浸种处理均促进蒙古扁桃种子萌发 ,而 5 0 μg/mL 6 BA浸种处理对蒙古扁桃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蒙古扁桃幼苗茎尖,茎切段和叶片等外植体均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脱分化与再分化决定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 NAA0.1mg/L,芽分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MS+IBA0.5mg/L。 相似文献
5.
以塔克拉玛干南缘的优势物种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引进种大果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的离体叶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分状况下水势、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大果白刺在脱水胁迫初期气孔导度值(Gs)高达495.7mmol.m-2.s-1,相对含水量(RWC)>96%时Gs降幅较小,维持较高气孔开度进行光合作用;骆驼刺气孔对脱水胁迫反应较灵敏,Gs值控制在180mmol.m-2.s-1以内且Gs总体下降缓慢。(2)大果白刺在RWC>84%时水势高于骆驼刺并保持平稳下降,骆驼刺始终保持较缓慢下降趋势。(3)二者叶片气孔导度与水势绝对值均呈负指数回归关系,-2.2Mpa为大果白刺水势临界点,未发现骆驼刺有明显临界点。(4)二者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脱水胁迫下均表现为初始荧光F0显著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中心Fv/F0值下降;骆驼刺的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TRo/RC)和单位反应中心数目(RC/CSo)呈波动变化,大果白刺在RWC<78%时各项荧光比活性值急剧上升且荧光曲线转为平台型。研究表明,骆驼刺具有低水势忍耐脱水的抗旱方式,并且反应中心可能存在可逆失活和能量陷阱等方式响应水分胁迫,而大果白刺具有高水势延迟脱水特征,其水分胁迫极限阈值RWC为78%;骆驼刺作为当地的优势种对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而大果白刺并不适宜在长期干旱胁迫或者地下水位波动较大的地区进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根压与根系吸水根压是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一些教科书中将根压视为根系吸水的动力之一,认为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了根系吸水过程。这是不正确的。根系利用代谢能,主动地将土壤中的溶质吸收到内皮层内部,又主动(或被动)地将吸收的溶质转移到导管中,使导管溶液的浓度高于外部溶液的浓度,通 相似文献
7.
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和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特征。结果表明:梭梭和沙拐枣在湿润状况下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梭梭低于沙拐枣,日平均分别为19.60±0.12μmol·m-2·s-1和24.06±0.50μmol·m-2·s-1;E也是梭梭低于沙拐枣,日平均分别为5.53±0.08mmol·m-2·s-1和8.21±0.26mmol·m-2·s-1;WUE则不同,日平均梭梭高于沙拐枣,分别为3.28±0.05mmolCO2·mol-1H2O和2.84±0.06mmolCO2·mol-1H2O。WUE年均值也是梭梭高于沙拐枣,二者最高值都出现在9月,次高值出现在7月,WUE的高低变化与年降水量的高低分布一致。在湿润和干燥两种状况下,梭梭和沙拐枣Pn对光强的响应表明,水分条件好时Pn明显增大,光能利用率提高。从湿润状况时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以及干燥状况时也具有低CO2补偿点,确定梭梭和沙拐枣具有C4光合途径。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濒危植物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群落结构层次单一,共有42种植物,隶属23科,以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和菊科为主;蒙古扁桃群落随着海拔的升高,株高和冠幅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群落的β多样性比较得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蒙古扁桃群落间相似性减小,物种更替速率增大,群落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相邻群落间生物多样性差异越来越不明显,更替速率也逐渐变慢。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蒙古扁桃株高密切相关,这是导致蒙古扁桃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荒漠沙地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沙生植物是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流等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些植物种类,它们不仅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而且在其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初即巳开始,随着测试手段和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随着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强沙生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系统性。本文就沙生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国内外有产植物抗逆生理生态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沙生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9 a定株观测方法,研究了蒙古扁桃物候期对应气候因子指标、年株高变化、地径生长、冠幅变化及根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与气温、地表温度、地温(15 cm)、空气湿度和水汽压等因子关系密切,而与蒸腾量和日照时数关系较疏;年株高变化符合直线方程:y=18.91 8x-0.780 6(R2=0.991 5);年地径变化符合直线方程:y=0.275 6x 0.348 6(R2=0.999 2);年冠幅变化符合指数方程:y=50.371e0.2527x(R2=0.989 9);根系纵向和横向生长趋势分别符合指数函数方程:y=12.914e0.7358x(R2=0.971 5)和y=17.126e0.6918x(R2=0.965 4),但纵向生长落后于横向生长,即侧根生长优于主根。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西北干旱荒漠区内中国特有属贫乏, 仅有6 属, 只占中国特有属的2.33%, 均属于新特有成分;中国特有种109 种, 隶属于49 属、18 科, 既有新特有种, 也有一些古老孑遗种;地理分布区类型, 以古地中海属和温带属占绝对优势, 均有18 属, 占总属数的36.73%;西北干旱荒漠区各地的中国特有种分别为:塔里木盆地38 种, 准噶尔盆地32 种, 河西走廊44 种, 阿拉善高原42 种, 柴达木盆地17 种。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内蒙古沙地云杉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内蒙古沙地云杉究竟是哪一种,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个争论性问题。本文通过三种云杉的形态解剖比较、栽培实验观察、同工酶和核型分析以及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沙地云杉既不同于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Nakai),也不同于白扦云杉(PiceameyeriRehd.etWils.),应划分为一个独立种更为合适,即将原来发表为白扦云杉的变种新组合之为独立的种,沙地云杉(PiceamongolicaH.Q.Wu)W.D.Xu(PiceameyeriVar.mongolicaH.Q.Wu)。 相似文献
15.
根据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的特征, 不以种群的分株数量代表种群大小, 而尝试以不同茎级的根茎长度代表种群大小,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 研究了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的两个种群——A种群(46°31.09′ N, 88°33.06′ E, 紧邻乌伦古湖)和B种群(46°28.07′ N, 88°33.07′ E, 位于沙漠腹地)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 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I型。A种群在中龄阶段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 死亡率出现高峰, 种群的净增长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较低, 表现为衰退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下降趋势; B种群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是干旱贫瘠的荒漠环境所导致的系统压力, 种群的R0、rm和λ值适中, 表现为缓慢增长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此外, 研究结果验证了Leslie矩阵模型可以扩展应用到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这类特殊生活型植物的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上。 相似文献
16.
梅雌蕊发育和受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梅细叶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南京地区,雌蕊心皮原基分化高峰期在10月上旬,12月下旬,形成胚珠原基。次年2月下旬至3月初,胚囊分化渐趋势成熟,蓼型胚囊。子房内着生2个半倒生胚珠,通常仅1个发育为种子。胚珠具厚珠心,形成珠孔塞和珠心冠。3月上旬开花,传粉后2-3天,花粉管经引导组织进入子房,5天左右,多数胚囊中已完成双受精,8天,胚乳游离核开始出现,13天左右的材料,原胚开始形成,胚胎发育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该区人工植被经过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植物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增大,42年前(1956年)建立的人工植被多样性指数达到D=0.706~0.822或H′=1.393~1.893,10年前(1987年)建立的人工植被其多样性仅为D=0.501~0.702或H′=0.819~1.074;β多样性的测度表明,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在其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2次物种周转速率相对较快的阶段,这一特点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对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绿洲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基质条件等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应用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对库姆塔格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荒漠植物群落分布随其生境地貌不同而不同,山前戈壁上分布有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群落,冲积河道低地分布有荒漠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群落,戈壁沙漠过渡带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低海拔的沙山上分布有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群落、膜果麻黄(Ephedra rzewalskii)群落和梭梭群落。2)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群落Shannon_Wiener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合头草群落最高(1.706),具有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的成分;梭梭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居中(0.875~0.890),荒漠植被类型特征明显;沙拐枣群落、胡杨群落、多枝 柽柳群落、胀果甘草群落较低(0.079~0.495),荒漠林、盐地沙生灌丛及盐化草甸植被均有零星分布。3)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层次中,灌木层占居主导地位,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0.769~1.451)远远大于草本层(0.193~0.254),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受灌木层影响较大。4)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表现为经向、纬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经向、纬向变化为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的草原化植物合头草群落(1.706)向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的荒漠植物梭梭群落(1.379)和盐化植物多枝柽柳群落(0.376)的过渡,海拔梯度则 呈现低水平的沙拐枣群落(0.819)到高水平的膜果麻黄群落(0.890)向低水平的梭梭群落 (0.645)变化。荒漠植物群落过渡地带一般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植物区系特征参数的设想”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关于建立植物区系特征参数的设想”一文中几个主要理论问题即植物区系的有关概念、植物分类系统的主要缺陷和植物区系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