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生素     
<正>结构式为(l)的抗生素X-14885A是由链霉菌菌株X一14885(NRRL12350)在液态碳水化合物和氮营养的培养基中进行深层好气倍养产生的。化合物(I)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舌骨痢疾螺旋体(引起猪痢疾的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它也可作为实验  相似文献   

2.
<正> 造纸中用微生物降解木质素还未达到商业阶段的原因主要是这一过程太慢。然而,通过遗传工程成功地生产出的木质素降解酶可以改变这一状况。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V.R.Srinivasa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克隆了一种酶,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它能够切开在木质素中大量存在的芳基-烷基(aryl-alkyl)和芳基-烷基酯键。木质素是树木  相似文献   

3.
一种南海海绵(Acanthell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国南海海绵(Acanthella sp.)中分离得到了11个有机化合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和X-衍射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α-amuurolene(I),(1R,6S,7S,10S)-10-isothiocyanato-4-amorphene(Ⅱ),acanthene B(Ⅲ),isothiocyanate 1(Ⅳ),( )-10(R)-isothiocyanatoalloaromadendrane(V),axisordtrile-3(Ⅵ),kalihinene(Ⅶ),kalihiolA(Ⅷ),胆甾醇(Ⅸ),麦角甾醇(Ⅹ)和麦角甾-6,22-二烯-5,8-环二氧-3-醇(Ⅵ)。其中化合物Ⅱ-Ⅷ是首次从中国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异腈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农药     
<正>具有化学式(I)中n是1或2的化合物是一些新产物。在(工)的制备中包括对另一种化合物且的处理,该物的化学式中在金属离子前有a一酮酸。在除草物质SF一1293的培养生产中,(I)是有用的添加剂。(I)可大大提高SF一1293的产量。在a氨基一4一  相似文献   

5.
<正>以菌种培养在肉汁滤液并通过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CG一50(H')层析柱和硅胶柱层析的吸附作用分离出这种抗菌素。并通过薄层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净化。Mndfomyc加D的分子结构式根据其物理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低铁胁迫下磷素用量对大豆光合和磷/铁性状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为磷、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前期筛选的6个磷高效基因型和6个磷低效基因型大豆为供试材料,设4个P∶Fe配比处理,分别为0∶30、30∶30、150∶30和300∶30(μmol·L-1),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磷、铁利用率进行了测定,利用单株粒重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进行通径分析,通过因子得分综合评价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对不同P∶Fe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 基因型效应、P∶Fe处理效应和两者互作效应对始花期(R1)光系统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系统Ⅱ吸收的能量用于耗散为热量的比例(NPQ)、光系统Ⅱ吸收的能量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的比例(qL)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磷高效大豆基因型完熟期(R8)籽粒磷利用率与R1期光合速率呈负相关;磷低效大豆基因型R8期籽粒铁利用率与R1期NPQ呈正相关关系,而与R1期qL呈负相关关系;R1期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与磷高效基因型呈负相关,而与磷低效基因型呈正相关,这表明R1期ΦPSⅡ可以作为鉴定低铁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大豆基因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发现,磷高效基因型表现为随着磷水平的上升而先降后升,而磷低效基因型则为先升后降,但两者拐点均出现在P∶Fe为30∶30处理下,这表明在低铁条件下P∶Fe为30∶30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的一个临界值。因而,在低铁地区种植磷高效大豆基因型时,磷肥的施用量至少要大于1∶1 (P∶Fe);而种植磷低效基因型时,磷肥的施用量不宜超过1∶1 (P∶Fe)。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     
<正> 852842产生抗生素U-64815的微棘链霉菌N R R L 12524生物学纯培养[专,英]/Up-john/US 4454-228:29.09.82-US-426482(12.06.84)29.09.82 as 426482.84-164914/26(12页)[译自D B A,1984,3(18),84-08578]微棘链霉菌N R R L12524在含有可吸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     
<正> 852571链霉菌噬菌体载体的构建:硫链丝菌肽抗性基因(tsr)引入R4噬菌体[英]/Morino,T.…//Agric.Biol.Chem.-1984,48(8).-1985~1990[译自DBA,1984,3(23),84-10928]用焦磷酸浓缩法从R4-δ-2中分离出R4噬菌体的两个进一步缺失突变体R4-δ-21和  相似文献   

9.
<正> 较早时候发现的银离子抗性细菌与使用含银化合物治疗烧伤病人有密切关系,这种菌还存在于照相胶片再处理工厂的废弃物中。现在,Biogen(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小组在美国犹他州的银矿土壤中发现了抗银离子的微生物。施氏假单孢杆菌银离子抗性菌株的有关基因位于该菌的一个质粒上(该菌有三种质粒)。这种抗性看来是银抗性微生物的一种天然进化现象。人们还不知道这个质粒如何使细菌对银离子产生抗性。这个质粒上的基因可以产生某种化合物,能与银离子形成一种惰性复合物。生产的化合物可能是金属硫因的类似物。已知  相似文献   

10.
马蹄荷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R.W.Br.)茎皮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I)、胡萝卜甙(Ⅱ)、樱桃甙(Ⅲ)、芒花甙(Ⅳ)、圣草酚(V)和白藜芦醇(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镍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方法:用两种镍化合物(NiCl2·6H2O、NiSO4·6H2O)分别制成含Ni(Ⅱ)浓度为1000、500、250、125、62.5μmol/L及31.25μmol/L的溶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株,72h后MTT法测试细胞增殖活性,确定NiCl2·6H2O与NiSO4·6H2O的TC50,并分别以TC50的Ni(Ⅱ)作用培养的HUVEC细胞株,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h、48h、72h、96h、120h)的细胞相对增殖活性;2,4-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作用72h时培养上清液及细胞裂解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计算Ni(Ⅱ)化合物作用下细胞LDH的释放率,评价Ni(Ⅱ)对其影响;HE常规染色观察两种镍化合物作用72h后的细胞形态;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两种化合物作用HUVEC细胞TC50为125μmol/L,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毒性增强;同一浓度的Ni(Ⅱ)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两种镍化合物对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NiSO4·6...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离探索了中药草果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PNPG法测定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中药草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R)-1-(1-ethoxypropyl)-3,5-dimethoxyphenol(1)、(R)-1-(3,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2)、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3)、香草乙酮(4)、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5)、香兰素(6)、4-萜烯醇(7)、methyl (9S,10R,11E,13R,15Z)-9,10,13-trihydroxyoctadeca-11,15-dienoate(8)、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9)、amomutsaoko A(10)以及renealtin A(11)。其中化合物1为酚类化合物,是作为天然产物首次报道,化合物10和11具有强于阿卡波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HPLC-DAD-ESI-IT-TOF-MSn技术,结合对照品对比和文献检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质谱使用ESI离子源,采用负离子模式分析液质数据。结果表明:(1)首次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蒽酮类(芦荟素A、芦荟糖苷A)、色酮类(芦荟新苷D、7-O-甲基芦荟新苷A、altechromone A、芦荟苦素、芦荟新苷G、芦荟新苷C)、α-吡喃酮类(芦荟宁A、芦荟宁B)四类成分的主要化合物的裂解途径。蒽醌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失去CO2和CO为主,蒽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失去CO为主,色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酯基的水解为主,α-吡喃酮类的裂解途径主要包括己糖苷的裂解、CO2和H2O的丢失等。(2)共检测到168种化学...  相似文献   

14.
其它药剂     
<正> 853323从头状链霉菌NRRI12508株获得AX-2物质[专,英]/Kyowa-Hakko/EP-110-563 : 28.10.82-JP-189467(13.06.84)27.10.83 as 306551.84-147767/24(16页)[译自DBA,1984,3(17),84-08158]本文介绍了化合物(Ⅰ)。这是一种抗肿瘤制剂,在营养性培养基中培养该菌,特  相似文献   

15.
<正> 支链淀粉酶能分解支链淀粉的α-1,6-糖甙键。用于生产葡萄糖浆的淀粉原料中含有7 5~8 5%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是由α-1,4-糖甙键和α-1,6-糖甙键组成的具有高度分支结构的多糖,其中含4~5%α-1,6-糖甙键。普通的α-淀粉酶不能分解α  相似文献   

16.
疫苗     
<正>本文报道了无细胞及脂多糖的抗原成分,为一多糖组分(I)和蛋白组分(Ⅱ)的复合物。(I)包含脑膜炎双球菌B血清组特异的英膜多糖。(11)包含脑膜炎双球菌血清型 2和6特异的外膜蛋白,具单一的主要成分,分子量为42000士300。这些成分对制备脑膜炎疫苗是很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究驱避机理,此前选择萜类驱避化合物及与DEET(避蚊胺)具有类似结构的酰胺类驱避化合物,开展了驱避化合物与引诱气味组分(L-乳酸、羧酸等)缔合作用对驱避活性影响的研究。为了扩大驱避化合物的类型,本研究选择另外一组43个酰胺类驱避化合物,计算了它们与蚊虫引诱物氨之间的双分子缔合作用,以及该缔合作用对驱避活性的影响,从而为驱避机理研究提供帮助。【方法】用Gaussian 03软件优化驱避化合物单体和双分子缔合体的三维结构式;通过Ampac和Codessa软件建立结构与驱避活性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驱避化合物与氨分子的缔合距离、角度和缔合能量分别是2.2~3.0,128~180°和14~25 k J/mol;最佳四参数模型中R2为0.8987,其中2个参数来自驱避化合物单体,分别是(1/6)X GAMMA polarizability(DIP)和ESPminimum net atomic charge for an H atom,另外2个参数来自双分子缔合体,分别是ESP-DPSA-2 difference in CPSAs(PPSA2-PNSA2)[Quantum-Chemical PC]和Minimum valency of a C atom。模型检验中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平方的平均值分别为0.9013和0.8666。【结论】驱避化合物与氨分子之间存在弱氢键力缔合作用,驱避化合物分子的极化度及其与氨分子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缔合体中分子间键相互作用及其电荷分布均对驱避活性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双分子缔合对驱避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检验表明最佳四参数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本研究可为寻找新型蚊虫驱避剂和揭示蚊虫驱避剂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热解解聚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木质素α-O-4连接部分的热解机理,以4-(3-羟基-1-苯氧基丙基)-苯酚为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6-31+G(d,p)方法,对该二聚体热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产物、过渡态、产物进行几何结构的完全优化,通过计算各可能路径的反应能垒,确定了该模型化合物主要通过Cα-O键的均裂和协同断裂的方式发生裂解反应,主要生成苯酚、4-甲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和香豆醇等酚类产物以及乙醇、甲醇、甲醛等小分子物质,由此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该模型化合物的详细热解解聚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Escherichia coli重组表达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PGUS-E)的键选择性,本研究以PGUS-E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推测为指导,选择了可能影响PGUS-E的键选择性的R329、T369、N467位点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利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键选择进行筛选,得到优势突变酶R329K、T369V。结果显示:与PGUS-E酶相比,突变酶R329K、T369V键选择性分别提高26.9%、34.3%。突变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酶的最适p H和温度与PGUS-E一致,但其酶催化效率下降。由此可见,R329、T369对酶催化的键选择性和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综上结果,本文应用饱和突变方法改善了PGUS-E的键选择性,为酶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理解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D-果糖和L-酪氨酸为原料合成了2-L-酪氨酸-2-脱氧-D-葡萄糖,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采用热重-差热(TG-DTA)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了产物的热裂解。结果表明:1)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2)化合物裂解温度为153.01℃,600℃时样品总失重达到86%;3)裂解产物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裂解产物主要为杂环类、酮类、羧酸类、醛类和醇类等,这些物质表现出甜香、焦甜香、烘焙香、坚果香、花香和奶油香等香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