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生素对所致腹泻大鼠肠道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及乳酸杆菌制剂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动态测定抗生素所致腹泻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和结肠组织的移位细菌量;应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应用抗生素可致大鼠腹泻,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组织受损,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肠埃希菌攻击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黏膜损伤程度,促发细菌移位发生。乳酸杆菌可扶正肠菌群结构,修复损伤的肠黏膜,抑制肠细菌移位发生。结论阐明了抗生素、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细菌移位间的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微生态制剂在维持机体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黏膜方面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S1对仔猪后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勇  姚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2006,46(6):961-966
结合PCR/DGGE(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添加益生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S1后仔猪从7至35日龄(断奶后两周)后肠菌群的变化。6窝新生仔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仔猪于7、9和11日龄口服L.amylovorusS1菌液(活菌数5×109CFU/mL)。分别于7、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屠宰一头仔猪,收集肠道样品。比较不同日龄仔猪后肠菌群DGGE图谱表明,断奶后图谱中多数高GC含量细菌条带消失,至断奶后两周又逐渐出现。序列分析显示,这些高GC含量细菌主要为乳酸杆菌。统计分析表明,仔猪口服益生菌S1对其盲肠和结肠菌群的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通过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图谱发现,处理组14日龄出现一特异条带,与其匹配的序列的最相似已知菌为Clostridiumdisporicum,相似性为95%;而35日龄对照组有一特异优势条带,该条带被鉴定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和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从微生态的角度分析HDMTX化疗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互关系,为微生态制剂用于HDMTX化疗副作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并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以便推广应用。方法收集36例HDMTX化疗前后ALL患儿及36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并提取目标细菌DNA,用分子生物学专用分光光度仪进行DNA的A值测量。用细菌的16S rRNA/DNA序列设计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引物,行常规PCR完成细菌的定性,然后取准确定量的两种细菌DNA,经系列稀释后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两种细菌的量。结果HDMTX化疗ALL患儿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患儿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3天、化疗后第7天和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A260值分别为(2436.3±768.6)、(1496.5±577.1)、(1966.6±598.3)和(3479.3±870.5)ng/μl;患儿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3天、化疗后第7天和对照组的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8.10±0.43)、(6.73±0.45)、(7.45±0.43)和(9.12±0.50)ng/μl,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是(6.62±0.4)、(5.96±0.42)、(7.02±0.42)和(7.52±0.43)ng/μl。对照组和ALL组,ALL组化疗前和后,大便标本中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对数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HDMTX化疗ALL患儿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在HDMTX化疗治疗过程中,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整细菌比例,使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尽快恢复正常是必要的。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野猪是当前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数量激增的主要有蹄类。为揭示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菌群功能,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4头野猪胃肠道(胃、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细菌群落,共获得1 268 577条有效序列。经质控过滤,所有序列归类于1 019个OTU,包含19门292属。在门分类水平上,野猪肠道内核心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大肠—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15个菌属。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已基本覆盖样品中所有细菌,测序充分。alpha多样性指数中,结肠和直肠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胃和回肠(P<0.05),证明结肠和直肠比胃和回肠具有更高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也同样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断奶前给仔猪饲喂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对断奶前、后肠道菌群组成、数量和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的影响,分析仔猪生长性能与肠道形态、微生物菌群及SCFAs的相关性,探讨测试菌株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5窝7 d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喂2 mL去离子水(对照组)、0.5×10~9 CFU/mL植物乳杆菌(LP组)或干酪乳杆菌(LC组)的菌液,每组以窝为单位5个重复,于21 d(断奶)、24 d和35 d屠宰,采集回肠和结肠食糜,分析菌群组成和数量的变化,测定SCFAs浓度。【结果】测试菌株均能显著提高断奶2周后回肠、结肠菌群多样性(P0.05),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显著促进断奶前回肠和结肠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SCFA生成,促进断奶后乙酸和总SCFA产生;相关分析显示,测试菌株组仔猪腹泻率下降与SCFAs浓度上升、回肠绒毛高度增加和总菌数量上升显著相关,日增重提高与结肠乙酸和TSCFA浓度增加显著相关。【结论】测试菌株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肠道SCFAs生成。  相似文献   

6.
方圆  李玭  武微  熊倩  律娜  朱宝利  张玉梅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642-3652
[目的] 比较持续母乳喂养条件下不同分娩方式的34周龄婴儿肠道菌群差异,探讨分娩方式对较大婴儿肠道菌群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地区招募健康足月分娩母乳喂养婴儿,在34周仍然参与随访的持续母乳喂养婴儿共21例,其中剖宫产婴儿16例、阴道分娩婴儿5例,进行肠道菌群的16S rRNA检测。[结果] 两组共21个粪便样本中,共注释到6个门,分别为:疣微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两组共21个样本中共有57个OTU注释到属水平,其中,2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厚壁菌门,18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变形菌门,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放线菌门,5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疣微菌门各有1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其中变形菌门在阴道分娩组(44.17%)肠道菌群中的含量高于剖宫产组(16.10%);而放线菌门在阴道分娩婴儿(0.00%)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低于剖宫产婴儿(0.0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共有7个菌属的丰度发生了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副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及一注释到科水平的毛螺旋菌科OTU。[结论] 分娩方式对持续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出生后34周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结合PCR/DGG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添加益生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S1后仔猪从7至35日龄(断奶后两周)后肠菌群的变化。6窝新生仔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仔猪于7、9和11日龄口服L. amylovorus S1菌液(活菌数5×10.9 CFU/mL)。分别于7、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屠宰一头仔猪,收集肠道样品。比较不同日龄仔猪后肠菌群DGGE图谱表明,断奶后图谱中多数高GC含量细菌条带消失,至断奶后两周又逐渐出现。序列分析显示,这些高GC含量细菌主要为乳酸杆菌。统计分析表明,仔猪口服益生菌S1对其盲肠和结肠菌群的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通过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图谱发现,处理组14日龄出现一特异条带,与其匹配的序列的最相似已知菌为Clostridium disporicum,相似性为95%;而35日龄对照组有一特异优势条带,该条带被鉴定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8.
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评价便涂片法监测小婴儿肠道菌群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 3个月以下小婴儿 (试验组 )及 3 2例同年龄正常儿 (对照组 ) ,用便涂片直接镜检法进行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监测。结果 :应用抗生素 3~ 15d,试验组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下降 ,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受抑制 ,革兰阳性球菌渐表现出优势生长。因此 ,对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尽早应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结论 :应用便涂片直接检菌法可帮助临床医生初步判定小婴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 ,简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粪便样本的微生物特点间接探讨猪链球菌2型感染BALB/c小鼠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测定了健康小鼠和猪链球菌2型感染小鼠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多样性分析表明,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均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感染组展示了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种群差异性。在门水平上,相对于对照组,感染组增加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有益微生物比例,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也同时增加了变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在科水平上,感染组和对照组优势菌均含有瘤胃菌科,但其所占细菌总序列的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别占感染组和对照组细菌总序列的36.58%和11.02%。在属水平上,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优势菌属类别及占总微生物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感染组主要以瘤胃菌科UCG-002和乳酸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对照组以螺旋体科GWE2-31-10和密螺旋体属2为优势菌属。综上,BALB/c小鼠感染猪链球菌2型后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调。【结论】通过本研究,不仅对猪链球菌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结肠癌人群肠道菌群结构,探讨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以求找到肠内与结肠癌有关系的菌群。方法:使用16Sr DNA-PCR-DGGE技术对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制作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从图谱中的条带进行切胶回收、进行克隆、测序,与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序列进行比对做树状图分析,对新疆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谱、基因序列及树状图。测序结果显示,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中主要分布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以及很多差异性细菌的分布情况。从维吾尔族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来看,优势菌乳酸杆菌量甚少,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数量较多。结论:肠道乳酸杆菌优势菌量的减少及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比例的改变可能与结肠癌患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物是由存在于肠道部位的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病毒所组成的群体。人们通过对细菌16SrRNA序列进行测序与分析,对动物及其在特定条件下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外,由微生态原理发展而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可维持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畜牧业、水产业中。论文综述了小鼠、犬、猪这三种动物的肠道菌群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肠道菌群的结构、功能以及促进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充分认识圈养食叶猴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征,为饲养管理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个物种的19个个体[黑叶猴(n=5)、川金丝猴(n=9)和西非黑白疣猴(n=5)]的肠道菌群16S rRNA V4-V5区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食叶猴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瘤胃菌科、普氏菌科、理研菌科和毛螺菌科为优势菌科,普氏菌属、密螺旋体属和瘤胃球菌属为优势菌属;食叶猴物种间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按照宿主物种聚类,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 宿主物种是决定肠道微生物组成的重要因素,食叶猴肠道菌群特征反映了宿主对其食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棉地区藏族、彝族和汉族人群肠道微生物菌群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65例,彝族32例,藏族28例。收集受试健康人群清晨空腹粪便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石棉地区藏族、彝族和汉族人群粪便样本16S rRNA序列并建立分类操作单元(OTU),分析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及优势菌群,并对各民族人群肠道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514 069条高质量16S rRNA序列,每个样品平均生成序列数为(4 112.55±1 258.67)条;97%相似度归并共获得68 232个OTU,每个样品平均OTU为(545.86±157.49)个;石棉地区汉族人群粪便标本中占优势细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彝族及藏族人群粪便标本占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菌门水平上丰富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3.810,P0.001;F=17.797,P0.001);石棉地区汉族人群粪便标本优势细菌属为拟杆菌属、栖粪杆菌属,彝族及藏族人群粪便标本优势细菌属为普氏菌属、栖粪杆菌属和拟杆菌属,在拟杆菌属和栖粪杆菌属水平上丰富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9.836,P0.001;F=141.194,P0.001);石棉地区彝族和藏族与汉族人群肠道微生物差异度48%。结论石棉地区藏族和彝族与汉族人群间肠道微生物优势细菌门及细菌属虽相似但在丰富度上存在差异,汉族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菌群呈现不规律、分散聚类现象,彝族、藏族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菌群呈现集中聚类现象,临床应根据种族差异对人群进行膳食指导以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并发症患者(糖尿病肾病组)和53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2型糖尿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另将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对象粪便标本,提取并扩增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DNA进行测序,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划分,并对比分析各样本的Alpha多样性及菌群门类组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独有的OTU有441个,2型糖尿病组独有的OTU有708个,对照组独有的OTU有559个,3组共有的OTU有1 847个。3组对象肠道菌群Ace、Chao1、Simpson和Shannon等指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对象肠道菌群Ace指数和Chao1指数依次升高,糖尿病肾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患者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对象肠道菌群主要组成门类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对象肠道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依次升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从阴道菌群的微生态特征入手,旨在探讨阴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126名处于VVC急性发作且以往有RVVC史的非孕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另有120名正常育龄期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阴道p H值,并采集阴道分泌物行革兰染色镜检,行Nugent评分。同时,通过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等指标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组的阴道p H值(4.51±0.3 Vs 4.11±0.2,P0.05)和Nugent评分(4.21±0.81 Vs 1.31±1.19,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乳酸杆菌密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加特纳菌/普雷沃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其他细菌的密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组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正常组;且患者组乳酸杆菌优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5.56%Vs 95.00%,P0.05),而阴道加特纳菌/普雷沃菌(23.02%Vs 1.67%,P0.05)和革兰阳性球菌优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7.46%Vs 1.67%,P0.05)。结论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与正常育龄妇女存在显著差异,生物屏障的削弱可能是VVC反复发作的风险因素。新型阴道乳酸菌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可能在重建阴道微生态,预防VVC复发方面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褐飞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分离褐飞虱成虫完整肠道并提取总DNA,利用Illumina MiSeq(PE300)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V3-V4变异区和真菌ITS2序列进行测序,统计肠道微生物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量,分析其物种组成、丰度及Alpha多样性。并通过qPCR技术验证随机挑选注释到的4种肠道菌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有效性。【结果】分别获得褐飞虱成虫肠道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2优质序列32 395和24 986条,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分别获得235和128个OTUs。其中,细菌共注释到7个门, 15个纲, 26个目, 45个科和73个属;真菌共鉴定到3个门, 9个纲, 12个目, 15个科和18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门类;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细菌的优势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以及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未确定属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未确定属,其丰度分别为36.37%, 17.22%和15.01%;真菌的优势属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未确定属,丰度为95.77%。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褐飞虱肠道细菌(真菌)的观测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 指数分别为235(128), 262.64(165.40), 3.90(0.91)和0.62(0.75)。4种肠道菌的qPCR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数据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结论】褐飞虱成虫肠道细菌和真菌群落整体多样性比较丰富。研究结果为从共生微生物角度解析褐飞虱的环境适应性以及开发基于微生物防治的新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丙二醛含量,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或P<0.01或P<0.05).结论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16S rRNA基因技术研究仔猪结肠梭菌Ⅳ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高瑞  谢飞  苏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2010,50(10):1373-1379
【目的】研究从7日龄到35日龄(断奶后两周)仔猪结肠中梭菌Ⅳ群(柔嫩梭菌群,Clostridium Leptumgroup)结构以及数量的变化,探究该菌群与结肠中丁酸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3窝新生仔猪,分别在7、14、21(断奶)、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屠宰1头,收集结肠内容物,利用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fatty acid,VFA);提取结肠内容物总细菌DNA,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Real-time PCR技术定性、定量分析梭菌Ⅳ群。【结果】对仔猪结肠中梭菌Ⅳ群DGGE图谱进行相似性分析显示,7日龄仔猪样品归于一簇,数值达90%以上,而与其他日龄的样品间相似性较低,断奶前(21日龄)和断奶后3天菌群则没有显著变化。Real-time PCR定量分析显示,仔猪结肠总细菌拷贝数在断奶后3天显著降低,这一趋势与结肠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丁酸浓度变化相似,而梭菌Ⅳ群拷贝数变化则不显著。克隆和测序分析表明,仔猪结肠梭菌Ⅳ群中的优势菌为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Subdoligranulum variabile以及一些未培养细菌。【结论】7日龄至14日龄仔猪结肠中梭菌Ⅳ群发生改变,但断奶对其影响不大;该菌群和结肠丁酸浓度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微炎症情况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T2DM患者(T2DM组)和57例DKD患者(DKD组)纳入研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6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对象一般资料、血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肠道细菌进行16S rDNA序列测序。比较3组对象一般资料,血液指标,肠道菌群门水平构成情况,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菌属差异性,并对患者炎性指标与菌群种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T2DM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DKD组患者BMI、舒张压和收缩压增加,TC、TG、LDLC、HbAlc、FBG、hsCRP、IL6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均P<0.05)。3组对象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T2DM组和DKD组患者拟杆菌门/厚壁菌门、蓝藻菌门及放线菌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T2DM和DKD患者肠道毛螺菌属、罗氏菌属、粪球菌属丰度升高,双歧杆菌属丰度降低(t=34.269 2、23.157 8、3.589 7、12.364 8,P<0.000 1、<0.000 1、=0.012 2、=0.036 1)。DKD组患者毛螺菌属和粪球菌属丰度高于T2DM组(t=65.349 2、13.573 1,P=0.021 3、0.001 3)。T2DM组和DK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肠道毛螺菌属、瘤胃菌科、粪球菌属、梭杆菌属呈正相关,与红蝽菌科呈负相关;血清IL6水平与瘤胃菌科呈正相关,与红蝽菌科、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衡,微炎症程度与肾脏病变和肠道菌群数量密切相关。T2DM与DKD患者在肠道菌群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肠道菌群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肾脏病变的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79例,以及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收集患者新鲜粪便,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结果对159例粪便标本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共获得1 276 841条有效16SrRNA基因序列,抑郁组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门水平,共发现20个细菌门,抑郁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前3位的分别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在科水平,前3位主要为拟杆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和瘤胃菌科;在属水平,前3位分别是多形杆菌属、普氏菌属、另枝菌属。对照组肠道菌群丰度前3位的分别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在科水平,前3位主要是拟杆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和瘤胃菌科;在属水平,前3位分别是多形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另枝菌属。抑郁组多形杆菌属、普氏菌属、另枝菌属、栖粪杆菌属、考拉杆菌属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组毛螺菌属、副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巨单胞菌属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组拟杆菌属和栖粪杆菌属丰度与SDS评分成负相关,毛螺菌属丰度与SDS评分成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抗炎性细菌拟杆菌属和栖粪杆菌属丰度成反比,与毛螺菌属丰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