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给ICR/JCL品系的成年小鼠1次注射利血平(2mg/kg体重)后24小时,其颌下腺(SMG)的去甲肾上腺素(NA)贮存能够被耗竭。在注射后第12天,NA 含量恢复到利血平处理以前的水平。在恢复过程中,雄性腺体的 NA 含量均为雌性的2倍左右。切断颈上神经节(SCG)的节前神经,雌雄腺体的 NA 含量都下降至对照侧的80%左右。消除节前神经的影响以后,在 NA 的恢复过程中,雄性腺体的 NA 含量仍然是雌性的2倍左右。利用神经生长因子(NGF)生物测定法,我们测得本品系成年雄性小鼠 SMG 的 NGF 含量为雌性小鼠的94倍左右。正如外源性 NGF 能选择性地提高交感神经元内的酪氨酸羟化酶活力与 SMG 的 NA 含量一样,在利血平处理后的恢复过程中,雄性腺体比雌性腺体具有较高的 NA 含量可能是由于内源性 NGF 对交感神经元内酪氨酸羟化酶产生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成年小鼠颌下腺的交感神经支配有显著的性差异:雄性小鼠颌下腺内的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基丛的荧光素较雌性小鼠的粗而明亮。用生化方法测定的颌下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以整个腺体计,在雄性小鼠为225.39毫微克,在雌性小鼠为111.05毫微克;以每克腺体计,雄性为4.18微克,雌性为2.91微克。但成年小鼠虹膜内和幼年小鼠颌下腺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无性差异。 多次注射丙酸睾酮后,雌性成年小鼠的颌下腺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上升到同年龄的雄性小鼠的水平;多次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后,雄性小鼠腺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总量不变。 成年雄性小鼠的颌下腺内有较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显然与成年雄性小鼠的颌下腺有高度分化的卷曲小管,产生大量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有关。由于虹膜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没有性差异,颌下腺NGF的作用途径看来是通过神经末梢摄取,经轴突逆向运输到达细胞体,而不是通过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冬瓜(Benincasa hispida)粗提物对小鼠紫外线晒伤皮肤的修复作用,建立小鼠紫外线晒伤模型。观察冬瓜粗提物对晒伤小鼠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冬瓜提取物组(浓度均为31 mg/m L),药物组(利多卡因氯已定气雾剂),正常对照组和阴性组(生理盐水),每天2次涂药并观察创面,分别在0、1、3、7、14 d处死小鼠,取皮肤组织,做病理切片,取晒伤组织提取蛋白并检测VEGF、FGF-2的表达状况。3~7 d时,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VEGF和FGF-2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组,且阳性组与实验组VEGF和FGF-2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炎性细胞和血管数量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明显。即冬瓜粗提物能提高皮肤组织的生长因子VEGF和FGF-2的表达,促进晒伤皮肤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hos.  TK  张玉臻 《应用微生物》1989,(2):14-17
  相似文献   

6.
腺苷酸环化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酸环化酶(AC;E.C.4.6.1.1)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复杂的酶系统,它通过鸟苷酸调节蛋白,与膜表面激素受体相偶联,催化细胞内ATP生成cAMP,介导外部信息的跨膜传递。测定AC活力对于研究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激素,神经递质及药物对细胞代谢的调控,以及细胞增殖分化,肿瘤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Krishna等人(1968)建立的方法为基础,综合有关改进方法,建立了一种简便的AC放射分析法,并对cAMP的分离效果及影响酶活力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体外培养小鼠颌下腺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有上皮样细胞生长。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印迹转移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颌下腺上皮样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
小鼠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11.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边交感系统的营养性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Black,1978;Purves等,1978)。但是,内源性NGF是否同样行使这种影响,至今还没有被人证实(Nja等,1978)。1979年,Carstairs等人利用丙酸睾酮慢性处理,提高小鼠颌下腺内NGF含量以后,观察到颈上神经节(SCG)中有部分神经元肥大,但其它交感神经节不受影响。作者认为SCG内肥大的神经元就是支配颌下腺的那部分交感神经元。由于雄性小鼠颌下腺内的NGF含量是雌性小鼠的92倍(Hirata等,1979),我们实验室直接检查了小鼠颌下腺和虹膜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成年雄性小鼠颌下腺的荧光基丛索远较雌性小鼠的  相似文献   

12.
小鼠颌下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小鼠颌下腺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c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鼠颌小腔内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的分布,它们主要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此外,颗粒由管细胞也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提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参与颌下腺的分泌活动及血液循环等生理调节。  相似文献   

13.
雄性成年小鼠颌下腺醋酸提取物经Bio-Gel p-10凝胶层析可得七个色谱峰,经放射受体结合及放射免疫分析后,证实第七峰的EGF比活性最高。收集该组分,再经Sephadex G-10层析及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可得纯化的EGF样品。SDS-PAGE证明样品的分子量为6 000。RRA,RIA结果表明,样品与标准mEGF具有相同的受体结合活性及抗原性。生物学研究证明样品可以促进新生鼠睁眼和萌牙,刺激成纤维细胞DNA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4.
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微量测定法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计法直接测定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方法.取血样10μl,423nm为测定波长,三氯醋酸为蛋白沉淀剂,在pH6.5,3min的酶反应条件下,反应剩余的谷胱甘肽和其与DTNB试剂反应生成的颜色产物成线性相关.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所需仪器简单,可成为科研及临床研究工作中分析全血中GSH-PX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是一种多组份的复合酶,对各组份的活性需要以不同的纤维素底物和不同的方法加以测定。尽管一般倾向认为滤纸活性是快速测定纤维素酶总量的良好指标,并已有效地用于监测发酵和选育新的生产菌株等方面,然而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仍然要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粗提物毒力测定及甲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雷公藤根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素含量,并将雷公藤粗提物配成5%的乳油,用浸叶法和药膜法测定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的室内毒力,并以几种杀虫剂作为对比.结果表明:该批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素含量为0.0012%;5%雷公藤粗提物乳油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与其他几种常用杀虫剂相比活性较低,还需对其进一步精制和提纯.  相似文献   

17.
硝酸还原酶活力的体外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硝酸还原酶(NR E.C.1.6.6.1)是硝酸盐同化中的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作物育种和营养诊断的生化指标,受到植物生理学和农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此酶不稳定,酶活测定有一定难度,影响了研究工作特别是应用上的开展。最近,周树和郑相穆对体内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在以前方法的基础上,就粗酶的体外分析法作了改进,条件简化,时间缩短,准确性也有提高。一、植物材料 NR是诱导酶,其活力水平受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光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诱导和光处理12小时后,光强3000 1x的小麦叶片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酶活力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脂肪酶催化作用发生在油-水界面上,是一种典型的界面酶,因此其活力测定有别于其他的水相酶。如何准确测定酶活力的大小,对于研究该酶的特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脂肪酶检测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C-Fos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形态学改变与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引进日本C57BL/ksj-db/ 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其近亲交配所得纯合子后代,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下颌下腺,行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图象分析,统计各组下颌下腺C-fos阳性表达的细胞数,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腺泡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下颌下腺实质细胞的增殖减弱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鼠下颌下腺细胞的培养方法,探讨下颌下腺细胞培养条件及细胞生长特性,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腺泡细胞以及涎腺再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取2周龄的小鼠,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别进行培养,用活细胞观察法和HE染色法记录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和细胞倍增时间来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均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1)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10天左右成铺路石样;消化法培养细胞亦为上皮样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2)HE染色下颌下腺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明显;(3)Cytokeratin13和AQP5表达阳性,Wimentin表达阴性;(4)组织块法培养细胞增殖相对较平缓,消化法培养细胞增长较迅速;(5)消化法培养倍增时间(1.3471±0.6071)天比组织块法倍增时间(2.1887±1.1503)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但是同时证明下颌下腺细胞长期传代较困难,这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细胞和涎腺再生体内实验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