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营养液栽培,研究不同矿质营养的缺乏对黄瓜叶片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铜对植株生理影响最大,在各处理中,叶片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木质素含量也处于较低水平,而相对电导度则最高,所测定的4种保护酶(POD、PPO、PAL、SOD)活性也最低。其次是锌,缺锌造成了相对电导度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的下降,除PAL活性外,其余3种酶活性也处于次低的位置。缺锰主要导致了叶片组织可溶性糖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PAL活性的较大幅度的下降。缺钙主要降低了叶片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比较而言,硼和铁的缺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牛蒡寡糖对黄瓜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BOS)溶液喷施黄瓜幼苗植株,研究牛蒡寡糖对黄瓜正常生长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1、3、5、8和10 g?L-1牛蒡寡糖处理的黄瓜叶片其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SⅡ的光化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5 g?L-1是最适处理浓度.因此,牛蒡寡糖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并提高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地表覆盖对温室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表覆盖秸秆、地膜和秸秆加膜对日光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与秸秆的株高和茎粗依次比对照增加91、71、57 cm和0127、0.086、0.111 cm,非嫁接黄瓜增幅较小;地表覆盖可增强光合作用,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秸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63、2.08与1.36 μmol·m-2·s-1,非嫁接黄瓜增幅较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和秸秆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8%和3.15%,而覆盖地膜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8%,非嫁接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秸秆的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0.98、0.48和0.8 mg TTC·g-1FW,同一处理的非嫁接黄瓜根系活力增幅较小;地表覆盖可增加单株干物重,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加膜、地膜与秸秆的单株产量比非嫁接黄瓜分别增加16%、5.3%和3.4%.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分对温室春黄瓜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温室春黄瓜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90%时.黄瓜幼苗长势健壮,茎粗大,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说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培育黄瓜壮苗。株高和叶面积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细胞汁液浓度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植株水分状况反应十分敏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植株水分盈亏状况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低温下壳聚糖处理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50 mg/L的壳聚糖处理减轻了低温对黄瓜幼苗膜的伤害,低温(6℃)处理4 d后,幼苗膜透性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并且显著减缓了低温导致的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 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1光系数(F’v /Em’)的下降;同时,处理使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和脯胺酸含量增加.因此,壳聚糖处理增强了黄瓜幼苗的抗冷性,保护了膜系统,提高了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了低温对光合机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变维矩阵模型在温室白粉虱种群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七十年代以来,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已成为我国北部温室中的主要害虫。为了最经济地将害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必须进行数量预报和最优管理。为此,建立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当然,影响昆虫种群动态的因子是很多的。但作为变温动物,温度因子是最基本的因子之一。尤其对那些象温室白粉虱的昆虫,温室系统相对地简单,天敌从种类到数量上都很  相似文献   

7.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分别用0、2.5、5、7.5、10、12.5、15、17.5、20 mmol·L-1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PHBA)溶液对黄瓜种子处理72 h,选出胁迫作用较明显的10 mmol·L-1浓度;再分别用0、1、10、25、50、75、100 μmol·L-1的褪黑素(MT)溶液对10 mmol·L-1 PHBA下的黄瓜种子预处理24 h,72 h后观察MT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 缓解PHBA胁迫效果最明显的MT浓度为75 μmol·L-1.随着PHBA浓度的升高,黄瓜种子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用10、25、50、75、100 μmol·L-1的MT预处理PHBA胁迫下的黄瓜种子均能不同程度缓解PHBA胁迫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其中以75 μmol·L-1的MT缓解效果最好.用MT预处理黄瓜种子可显著提高PHBA胁迫下黄瓜种子中淀粉酶活性及胚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并降低胚根中O2的产生速率及H2O2和丙二醛含量.外源MT能够通过降低氧化胁迫和促进淀粉的分解转化来降低PHBA对黄瓜发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对温室嫁接和非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观测了黄瓜生长动态与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反应。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嫁接与未嫁接黄瓜分别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80%时株高,叶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土壤水分过高与过低均不利于黄瓜的生长;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势与根系活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或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为害番茄后对后续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生长、发育、成虫寿命和繁殖等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可为明确寄主植物番茄介导的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的种间互作,开展粉虱的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寄主植物番茄叶片上先将B型烟粉虱或温室白粉虱按不同的顺序、时间间隔分开接种,再系统观察后续接上的两种粉虱生长、发育、繁殖等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1)先期接上烟粉虱对后续温室白粉虱的发育、寿命、产卵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需烟粉虱的持续诱导,若去掉烟粉虱,其对温室白粉虱的促进作用即消失;先期接上温室白粉虱可缩短后续烟粉虱伪蛹期,但温室白粉虱的持续存在不利于烟粉虱的产卵,且明显降低烟粉虱的内禀增长率和净增殖率。(2)先后在番茄上同时接上温室白粉虱可降低后续烟粉虱的单雌产卵量和雌、雄虫的成虫寿命;先后同时接种烟粉虱却显著地增加了温室白粉虱的单雌产卵量;烟粉虱的提前存在降低了后续烟粉虱单雌产卵量。(3)但两种粉虱之间作用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后性。烟粉虱对温室白粉虱的发育、寿命、产卵量产生的促进作用大约在其卵期后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温室白粉虱对烟粉虱伪蛹期的缩短作用也需提前诱导;而温室白粉虱对温室白粉虱的促进作用相当滞后,直到成虫期才显现出来。【结论】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之间可通过寄主番茄产生相互影响,前期烟粉虱为害可显著促进后续温室白粉虱卵和若虫的发育,而前期温室白粉虱为害对烟粉虱的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10.
Cd对桑叶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对桑叶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Cd在桑叶亚细胞各组分中分布量的研究表明,当土壤Cd浓度小于22.3mg·kg-1时,桑叶产量、可溶性糖和含氯化合物含量高于或接近对照;桑叶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蛋白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或有促进.当土壤Cd浓度大于22.3mg·kg-1时,Cd对桑叶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随之明显,并表现其毒害作用.根据Cd在桑叶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规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说明桑树是一种具有一定耐Cd性的经济作物.因此,可利用其耐Cd性,在被Cd污染土地上种植桑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