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气调技术贮藏鲜人参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报道但对决定其气调贮藏指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低和最高忍耐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结合小包装、限气人参保鲜试验工作,我们研究了氧水平对密闭系统中贮藏鲜人参呼吸作用的影响.为有效地实施鲜参气调贮藏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与人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LC和HPLC方法分析比较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人参(P.ginseng C.A.Mey.)及其加工品红参(red ginseng),以及不同规格的西洋参中人参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西洋参中人参皂甙总量及人参二醇型皂甙的含量明显高于人参及红参,且含有1种人参及红参中未发现的未知人参皂甙Rx,但不含人参及红参中含有的Rf;人参中人参二醇型皂甙的含量高于人参三醇  相似文献   

3.
4.
人参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参细胞培养液的 pH 值在培养过程中先迅速降低然后缓缓回升,后又趋于平稳。合成皂甙高峰在细胞生长对数期稍后出现。生产皂甙的最佳收获期,细胞悬浮培养为20—25天,细胞发酵培养为15—18天。细胞生长和皂甙累积要求有一个稳定而又适宜的 pH 值环境。发酵培养无论对细胞生长、培养规模、还是皂甙含量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6.
电子束辐照在农产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子束辐照保鲜机理和特性进行了阐述,并对近年来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水果、食用菌、蔬菜、肉类、谷物等农产品保鲜中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与钴源辐照相比,电子束辐照具有杀菌作用强、方便快捷、安全环保等优势,因此该技术在农产品保鲜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贮藏保鲜研究李惠民,贺军民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国内外需求量很大。但常由于保鲜技术不过关,致使其品质、色泽、风味在短时间内骤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故研究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阐明食用菌变色腐...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通报》2005,40(1):35-35
医学界日前在证实人参的药用价值的同时,得出一项惊人发现,那就是,人参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人参根,而是人参花蕾,后者的药用价值远远超过人参根。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保鲜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经过PE袋包装,减压,充气,低温等处理进行保鲜贮藏,经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水份丧失,干物质消耗,呼吸强度和粗纤维的含量均比对照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虽比贮前略低,但均比对照高,从外观观察,各处理均有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Rg1抗衰老和促智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Min 《生理科学进展》1996,27(2):139-142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皂甙Rg_1是人参“益智延年”的主要有效成分。本研究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首次发现Rg_1能选择性增强老年大鼠免疫功能,改善老年大鼠的行为活动和操作能力,提高青、老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功能,促进海马细胞内c-fos基因的表达,并对抗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作用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为Rg_1抗衰老和促智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年限栽参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析,探究人参生长年限与微生物碳源利用、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人参生长与土壤生物活性之间的变化规律,旨在从生物活性角度分析人参连作障碍成因及为科学指导栽参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AWCD值、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均降低,而优势度度指数升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随栽培年限增加活性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代谢与土壤酶活性关系密切,微生物种类多,奇异度高,微生态系统稳定,土壤酶活性高。因此,保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土壤酶活性,是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人参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四种红树林植物的淡水驯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建  陈桂珠  罗航 《生态科学》1999,18(3):12-15
选择秋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4 种红树林植物的幼苗, 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进行了8 个月的池塘和陆地的淡水驯化试验。对之分别计算了成活率、茎高增加量、基茎增加量、生物量的增量和凋落物量, 并定期对其成活状况、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各树种在淡水池塘中均能较好生长, 木榄和桐花树对陆地也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12种薄膜保鲜袋和7种保鲜剂及采前、采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延长香椿保鲜期的效果,筛选出H3和H1和T2三种保鲜袋和一种防腐保鲜剂2%异维生素C 0.2?Cl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人参总皂苷(GTS)和远志总苷(PTG)抗抑郁配伍剂量比例,形成参远苷(SGY)制剂,为研制开发抗抑郁新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方法,GTS和PTG均选取25、50、100 mg/kg三个剂量,按照完全随机的两因素3×3实验设计,得到参远苷的9个不同配比组。C57BL/6J小鼠(用于悬尾实验)和ICR小鼠(用于强迫游泳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10 mg/kg,帕罗西汀用于悬尾实验;阿米替林用于强迫游泳实验)及参远苷的9个不同配比组,共11组。灌胃给药7 d,观察各组对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并通过空场实验观察参远苷各配比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参远苷与单味GTS、PTG的抗抑郁作用比较实验中,C57BL/6J小鼠(用于悬尾实验)和ICR小鼠(用于强迫游泳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10 mg/kg,帕罗西汀用于悬尾实验;阿米替林用于强迫游泳实验)、参远苷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0 mg/kg)、GTS和PTG各四个剂量组(均为18.75、37.5、75、150 mg/kg),共13组。灌胃给药7 d,观察各组对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析因设计结果表明,GTS和PTG之间无交互效应。参远苷配比组75 mg/kg(GTS∶PTG为50∶25)及150mg.kg-1(GTS∶PTG为100∶50)显著并稳定缩短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得出GTS和PTG的剂量配伍比例为2:1。空场实验结果显示,参远苷各配比对小鼠运动总路程无影响。参远苷与单味GTS、PTG抗抑郁作用比较实验结果显示,GTS 75、150 mg/kg缩短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对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无影响。PTG 18.75、37.5 mg/kg缩短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对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无影响。参远苷75、150 mg/kg缩短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5)。同时,参远苷37.5、75 mg/kg缩短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结论 GTS和PTG以2:1的比例形成的参远苷(SYG)制剂,质量容易控制,作用机制多样,符合抑郁症复杂多样的发病机制,优于单味GTS和PTG,进一步研究之后,有可能成为新型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北青龙衣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鉴别,展开条件为三氯甲烷-甲醇(8: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水-磷酸(10:90:0.2)为流动相,指标成分为(4S)-4,5-二羟基-α-四氢萘酮-4-O-β-D-吡喃葡糖苷。结果:方法灵敏、可靠、准确、重复性好。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北青龙衣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建立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模型对中药人参抗运动性疲劳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取新生大鼠骨骼肌细胞,将其随机分成人参组和对照组。在两组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mg/mL人参提取物和等量的D—hanks液进行培养。两组细胞分化成肌管后,将用钙离子染料处理过的细胞置于共聚焦显微镜上检测其荧光强度。待荧光强度稳定时,分别向两组细胞加1μmol/L地塞米松溶液,记录并比较两组细胞用地塞米松刺激前后荧光强度的改变幅度。结果发现,两组细胞胞浆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P〈0.05),但人参提取物组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人参提取物对地塞米松刺激引起的疲劳骨骼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人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骨骼肌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参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巍  吴绛天 《生物技术》1994,4(1):26-29
从人参幼叶的培养中,筛选出了质地松疏、生长迅速、易于分散、可以长期进行继代培养的淡黄色半透明状愈伤组织系。将这种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建立起分散程度好的人参悬浮细胞系。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人参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生长曲线。实验表明,水解酪蛋白(LH)对人参悬浮细胞的生长有利。滋养培养可以使人参悬浮细胞的愈伤组织形成率提高,并在低密度下达到较高的植板率。这为有效地筛选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高产人参细胞株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离体诱变技术选育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麦12等为材料进行幼层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二号新品种千粒重65g,杂交后代表明,大粒变异多为显性突变。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欧李果肉和果仁中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内蒙古欧李果肉及果仁中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李中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丰富,其中VC的质量分数为590.1 mg.kg-1,远远高于苹果、草莓、葡萄、柑橘、西红柿等水果的VC含量;矿物质元素Ca质量分数在果肉中达428.1 mg.kg-1,是其它水果Ca含量的2~10倍;果仁中达3.743 g.kg-1,其含量与杏仁中相当;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在果肉和果仁中所占比例达氨基酸总量的1/3以上,为以后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Korean Red Ginseng (KRG) is a valuable herb in Asian countries that is used as a crude substance to inhibit inflammation and to enhance vitality, longevity and immunit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KRG against the toxicity of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MPP+) were investigated in vitro in the present study.

Methods: PC12 cells were pretreated with the water extract of KRG for 24?h, then incubated with MPP+ for 24?h. The growth of the cells was assessed using a live cell viability assay, the ratio of apoptotic cells was measured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morphology of the apoptotic cells was detected using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ick-end labeling (TUNEL) staining.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3 and -9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ults: Pretreatment of the KRG extract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ly MPP+-treated cells (p?p?p?p?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KRG treatment suppresses MPP+-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s by regulating caspase cascades, suggesting a possible role for KRG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