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南海珊瑚岛礁自然植被由于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出现了退化现象,急需进行植被恢复重建。抗风桐作为南海珊瑚岛礁的优势种,在防风固沙以及植被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抗风桐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对其不定芽增殖和活性炭对生根、移栽的影响,以便建立其种苗快速繁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MS基本培养基适合于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最佳继代培养周期为60 d,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培养60 d后增殖倍数达5.52;(2)不定芽在MS+1.0 mg·L~(-1)IBA培养基中生根率为96.0%,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1.6 g·L~(-1)活性炭后其生根率下降至42.4%;(3)以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获得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高达93.9%,而不添加活性炭生根培养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仅为78.3%。研究结果可为抗风桐种苗的离体快繁和珊瑚岛礁的植被恢复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沙群岛软体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华璋 《古生物学报》1998,37(1):121-121
首次系统报道西沙群岛微型软体动物,研究材料采自琛航岛XC-1井和永兴岛西永一井的岩芯中,其中腹足类隶属于25科41属53种;双壳类分属于嵊13属13种。均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动物群。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的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在浩瀚的南海中,散布着许多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礁滩。按其分布情况,大体上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这些岛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在海南岛东南约180浬。包括十多个岛屿,还有刚升  相似文献   

5.
西沙的鼠类,秦耀亮(1979)曾报道有黄胸鼠和作为我国新记录的印度小鼠(缅鼠)两种。1980年5、6月间我们对西沙群岛七个主岛的鼠类进行了历时2个月的调查,除捕获黄胸鼠、缅鼠外,还捕到褐家鼠;同时对鼠的分类作了研究,对各岛鼠类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分布亦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沙群岛植物漫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蔚蓝浩瀚的南海之中,散落着明珠般准灿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由30个珊瑚形的岛、洲、礁、滩组成。海拔大多不超过10米。这里地处热带中部,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旱,还时常受到台风的影响。由于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上美丽的热带岛屿植物景观。就让我带你到岛上去漫步,领略一下这里植物的风采。沙滩绿色尖兵——q源刚一上岛,你就能看到白色灼眼的沙滩上,匍匐着绿色的藤本植物厚藤。它们伸张着藤蔓,搂抱着沙滩,向海浪勇敢地挑战,不让大海吞噬掉这一片沙土。它们总是位于海滩的最前沿,象海岛的尖兵,冒着沙滩达摄…  相似文献   

7.
1973—1975年,我们在西沙群岛进行了多次考查,获得棘皮动物标本近300号。经初步鉴定,我们已采到的棘皮动物有80余种。现将已整理出的品种分五个方面来介绍。 海羊齿类 海羊齿是较古老的棘皮动物,其体形特殊,极似植物。因它有发达的石灰质骨骼,所以古老的海羊齿类  相似文献   

8.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为紫茉莉科常绿乔木,是西沙群岛自然植被中最常见的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其生长速度快,断枝可再殖,在防风、海岸固沙以及海岛植被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野生抗风桐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风桐属阳生性树种,具有叶片厚、比叶面积低、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小等形态解剖特征,利于其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脯氨酸含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风桐生长的土壤养分含量低,但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表明抗风桐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高,对土壤养分贫瘠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抗风桐能适应强光、干旱和贫瘠等生长条件,可作为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由于抗风桐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平衡。该研究结果为抗风桐的引种、栽培、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沙群岛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沙群岛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常绿珊瑚岛林、灌木林或滨海植被。本区有植物89科224属340种,其中大型真菌6科11属22种,地衣1种,蕨类4科4属5种,被子植物78科208属312种。根据其经济用途,划分为10个类型,主要资源植物有药用植物、蜜源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西沙群岛的植物区系与海南岛十分相似,属、种的相似性指标分别为98.46%和94.09%。泛热带分布的属是本区系中最大的部分,占总属数的70.00%。最后对西沙群岛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伟大祖国南海诸岛之一的西沙群岛,地处热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一直在这里从事生产劳动。解放后,特别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批林批孔运动以来,生产和科技人员,进行了多次调查,获得了不少宝贵资料和成绩。西沙的动物种类很多,甲壳动物中寄居蟹类的种类也不少。寄居蟹  相似文献   

11.
西沙群岛位于我国海南岛的东南面,是我国南海。诸岛中靠西北的一群岛屿。这些祖国的美丽岛屿,是由许多珊瑚岛所构成,处于典型的热带地区,因而这里的生物群落带有浓厚的热带色彩。它们类别丰富,生长茂盛。甲壳动物中的蟹类也不例外,不仅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沙群岛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端的一群热带岛屿,自然环境独特,植物区系特殊.本文通过对西沙群岛24个岛屿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西沙群岛的植物多样性、分布以及植物区系,并列出了该地区的植物名录.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共有维管植物396种,隶属于85科262属,其中野生植物220种,栽培植物176种.总体来说,西沙群岛植物种类较贫乏,各岛屿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是我国热带珊瑚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其区系成分与海南岛植物区系联系最为密切,与我国台湾、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的区系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西沙群岛的猛水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之一,西沙群岛是这个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岛附近的海域中生存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的海洋生物色泽艳丽,潮间带的甲壳动物尤其繁多,是一个良好的渔场。1973年和197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协同当地水产机构对西沙群岛先后进行了两次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采集一批浮游甲壳动物水样,其中猛水蚤的种类很多。据部分水样分析结果,将新纪录与新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海参在我国沿海出产很多,近来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海南岛和广西的围洲岛也盛产海参.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水产局交来西沙群岛出产的食用海参一包,要我们鉴定,广东水产企业公司因为我国西沙群岛出产海参极多,想在京津两市试行推销的样品.故要我们好好业鉴定这些海参的品质,经我们研究的结果,共有6种,分为2科4?.这6种海参在太平洋西南部沿岸分布很广,从日本南部、琉球、南洋群岛,直到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岸都有.但中国以前尚未报  相似文献   

16.
王馨慧  刘楠  任海  徐贝贝  简曙光 《广西植物》2017,37(1):1489-1497
对收集于广西桂林的17份野生毛葡萄种质和24份栽培葡萄种质,分别使用12条ISSR和12条SCoT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分子标记均能产生较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可有效应用于葡萄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但在聚类分析结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CoT分子标记能更好地区分野生种质和栽培品种,说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系统进化研究上可能更有优势。从SCoT聚类结果上看,广西植物研究所收集的3个野生毛葡萄种质zws1、zws2和zws3相对其它野生种质而言,更偏向于与栽培种质聚为一类,说明这一类野生毛葡萄可能是这些栽培品种的原始亲本来源之一。不同的野生种质聚为多个类群,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但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桂林野生毛葡萄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栽培品种没有明显的聚类特点,可能因为所选用的栽培品种的地域代表性并不是很强,也可能是因为栽培品种在不断的人工杂交选育过程中,遗传背景趋向一致,遗传多样性降低。该研究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桂林毛葡萄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葡萄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沙群岛常见蚊蝇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七五年四至五月原广东省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单位对西沙群岛的地质、南海水产资源和动物、昆虫、植物区系进行考察。在此期间,作者就蚊、蝇种类、分布和孳生地类型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岛、珊瑚岛、琛航岛、金银岛、石岛和北岛作了调查。这里带菌传播疾患,为害牲畜,影响人类健康的蚊蝇虽多,而其种类及习性,迄今尚少报道。作者在这次采集中获得蚊虫标本121号,蝇类标本239号,经初步整理计有5个科,11个属约18种。现就其种类、分布、孳生地(物)等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74年11月至1975年1月在祖国的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的主要岛屿分别进行了生物考察。特别对和五岛(东岛)盛产的红脚鲣鸟的生活环境及习性作了一些考察,兹报道如下: 一、红脚鲣鸟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红脚鲣鸟 Sula sula rubripes是我国西沙群岛最常见的一种海鸟(见图1、2)。成千上万只居住在西沙群  相似文献   

19.
西沙群岛的腐生半知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群  陈法军 《菌物系统》2000,19(3):428-430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西沙群岛产海滨大戟Euphorbia atoto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药用价值,采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从海滨大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8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为(+)-6-oxocinnamolide(1)、6β-羟基肉桂内酯(2)、山柰酚(3)、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醇(4)、4α,4β,14α-三甲基-9β,19-西利奥普尼-3,20-二酮(5)、sikkimenoid F(6)、(3β,24 R)-3-(acetyloxy)eupha-7,25-dien-24-ol(7)、olibanumol J(8)、myricarin B(9)、aurantiamide acetate(10)、viscumamide(11)、N-苯甲酰基苯丙炔-N-苯甲酰基苯丙氨酸(12)、scopoletin(13)、corchoionol C(14)、吲哚-3-甲酸甲酯(15)、3ξ-(1ξ-羟基)-7-羟基-1-苯并异呋喃酮(16)、对羟基苯甲醛(17)和9,10-二羟基十八烷酸(18)。1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滨大戟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0、13、14和17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在大戟属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活性筛选发现2具有抑制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的活性,IC_(50)为24.81±1.58μmol/L(阳性对照槲皮素IC_(50)为15.23±0.65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