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诱导黑麦草Loliump erenneL.内生真菌产孢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黑麦草Lolium perenne5个栽培品种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形态稳定的内生真菌,它们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均不产生分生孢子。通过在PDA和MEA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扫刷营养体、近紫外光照射以及在菌丝体上放置宿主植物等诱导方法,使其中5株真菌不同程度产生了分生孢子,通过分生孢子的形态成功鉴定了黑麦草内生真菌。实验证明通过诱导内生真菌产孢的方法并借助形态学依据来鉴定无性的内生真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从三尖杉 ,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出 1 72株内生真菌 ,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共 90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 ,如红色面孢霉 (Neurosporasp .) ,木霉 (Trichodermasp .) ,镰刀菌 (Fusariumsp .)等有抑制作用 ,来自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和香榧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 40 %,54.2 %及 57.1 %。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1 5mm的高抗菌株有 3 5株。按Ainsworth等鉴定系统和方  相似文献   

3.
冬青卫矛上的叶点霉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莉  吕国忠 《菌物学报》2007,26(2):171-173
报道了分离自冬青卫矛植物叶片上的一株内生真菌。在培养基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具有一明显的附属物,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新种,命名为冬青卫矛叶点霉Phyllosticta euonymi-japonici。模式标本(IBE 0000989)保存于大连民族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 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松属植物内生真菌过程中,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到45株Epicoccum nigrum。根据它们在PDA培养基生长时的总体形态特征,划分为三组形态类型。从每组类型中随机选取三个代表菌株作进一步的分子鉴定。rDNA的ITS和5.8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菌株为E. nigrum。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前人提出的在Epicoccum菌种鉴定中,孢子大小和菌落颜色不能作为可靠的种级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引起菜豆炭疽病的 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 (Sacc. Et Magn.)Br. EtCav.大量培养物中,发现一个在低温培养保存中丧失产生分生孢子能力而仅产生子囊壳的菌系。对其形态学、培养特征、单子囊孢子培养的研究及与有关种的形态比较结果表明,这个源于分生孢子的子囊菌培养物是菜豆小丛壳Glomerella lindemuthianum Shear。这个培养物经人工接种菜豆,再分离时首先产生无性态分生孢子,经数代培养又回复有性态,表明有性过程的产生是同宗配合的。这种有性与无性阶段之间的交替和联系,证明这是一个全型态真菌,即菜豆小丛壳 G. lindemuthianum 是无性态荣豆炭疽菌C.Lindemuthianum 的有性态。  相似文献   

7.
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L.)5个品种———SR4000、Pinnacle、Topgun、CalypsoⅡ、Justus中分离出61个菌株。次培养后,所得形态稳定的菌株可分为4个形态群,依据其形态特征及APPCR的结果,确定其中的57个分离菌株为Neotyphodiumlolii。  相似文献   

8.
球孢白僵菌高壳聚糖酶突变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1 31 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高能电子束分别诱变分生孢子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 ,经 3轮诱变 ,筛选到 5株高产突变株。其中一株最高产的定名为Beauveriabassiana 131 6-V1 ,其壳聚糖酶活力是原始菌株的 1 6倍 ;而且经传代培养 ,其高产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9.
从南方山荷叶分离出一株产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南方山荷叶 (Diphylleiasinensis)的根、根状茎及叶柄部位共分离出 5 4株内生真菌。通过薄层层析(TLC)对 5 4株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了初步分析 ,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做进一步检测 ,得到 1株产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 (SJ2 1 ) ,经鉴定为纠错青霉 (Penicilliumimplicatum)。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块法对大麻(Cannabis sativa)根、茎、叶等组织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具有脱胶功能的菌株,对获得的脱胶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从大麻根、茎、叶的组织部位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6株,茎部分离到9株真菌,叶部5株,根部2株。(2)编号为DM6的内生真菌具有较强的果胶分解能力,其透明圈直径为2.49cm。(3)形态学鉴定发现,内生真菌DM6不能产生孢子,菌丝较为粗壮、分支较少、有明显的隔;分子学鉴定表明,内生真菌DM6与Phoma aliena(KC311486)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同一分支上。因而内生真菌DM6可以鉴定为茎点霉属一种(Phomasp.)。  相似文献   

11.
千层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冯俊清  周树良  洪亚辉 《生物磁学》2009,(14):2641-2644,F0003
目的:为从千层塔中分离具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奠定基础。方法:新鲜千层塔茎段,经酒精和升汞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核糖体基因居间序列(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内生真菌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枝状枝孢霉属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枝状枝孢霉的ITS序列相似,鉴定该菌株属于枝状枝孢霉;内生真菌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黄青霉的特征相符合,鉴定该菌株属于黄青霉;内生真菌I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尖孢镰刀菌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相似程度高,鉴定该菌株属于尖孢镰刀菌;内生真菌Ⅳ菌落形态与盾壳霉相似,ITS序列与GenBank中6条属于盾壳霉的ITS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鉴定该菌株属于盾壳霉。结论: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枝状枝孢霉、黄青霉、尖孢镰刀茵和盾壳霉。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朱军  阎波  李佳梅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18,37(1):110-119
本文采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及直接克隆测序的方法初步鉴定了新疆天山地区代表性的两种药用植物天山雪莲和红景天根内可培养及不可培养的内生真菌。从两种药用植物根中共分离获得34株内生真菌,除7株鉴定为镰孢菌属Fusarium外,其余菌株均具有暗色、有隔菌丝,不产生孢子;从形态上看,属典型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采用直接克隆测序的方法,从两种植物的根中共获得143个真菌克隆子。依据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鉴定多数克隆子归属于柔膜菌目Helotiales及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与已知的DSE如背芽突霉属Cadophora、瓶头霉属Phialocephala、瓶霉属Phialophora以及Leptodontidium等有90%以上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该结果显示DSE在天山雪莲和红景天根部内生真菌中占优势,暗示其可能参与了宿主植物对高寒、强辐射环境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13.
N·coenophialumN·lolii及其近似种N·huerfanum、N·chisosum、N·aotearoae、N·sp·共6个种18个菌株及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8个品种的供试种子,通过对Tub-2基因引物IS1~IS3和NC25基因引物F1~R1进行扩增,设计了种子中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套式扩增的通用引物Tub-2-F~Tub-2-R,设计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特异引物F3~R3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植物内生真菌这一微生物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番木瓜植株的叶片、果实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对番木瓜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出1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菌株,并利用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和真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对该菌株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番木瓜果实中分离获得编号为G41的内生真菌菌株可归类为青霉属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研究证实番木瓜果实中存在可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色的色素物质,分生孢子近圆柱形,有粗且比孢子壁厚的暗色横隔膜,隔膜数1~5个.10个菌株的5.8S rDNA/ITS序列与内生真菌Embellisia sp.L12株的序列高度相似.推测该内生真菌属于Embellisia.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五味子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以人参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Schroet.]、人参黑斑病病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试验共分离得到74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出33株,分别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的轮枝孢属(Verticillium)、柱隔孢属(Ramularia)和瘤座孢科的镰刀菌属(Fusarium)。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5个内生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3个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乙醇提取液对2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特性,诱导菌丝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及产生途径,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显微镜下面观察病果形成不同阶段以及人工诱导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测定不同温度和湿度对菌丝产生分生孢子的影响;分别用病果和人工诱导产生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健康的桑椹,统计其发病率;以不同发病阶段的病椹在PDA、诱导培养基上产生的菌丝和菌核为材料,通过q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cAMP途径对于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结果] C.shiraiana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50%-80%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人工诱导产生的分生孢子和病果中的分生孢子形态差异较大;病果中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健康的桑椹,其发病率为37%,而人工诱导产生的分生孢子对桑椹不具有侵染能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在马铃薯片上被诱导产生;外源添加的cAMP影响菌丝的形态和分生孢子的形成,但不影响菌核的形成。AC含量在桑椹发病的第2阶段增长迅速,在发病的第3阶段和第4阶段迅速下降,PKA在发病的桑椹中始终没有表达。[结论]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果可通过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分生孢子的形成对cAMP途径中的AC和PKA表达量起负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能够进一步增加我们对病原菌侵染桑果所需外界环境条件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C.shiraiana的侵染循环和分生孢子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姜黄植物根茎中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表面消毒法分别于春、冬季从姜黄植物根茎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分离获得51株内生真菌(春季33株、冬季18株),初步鉴定其分别归于5个纲、7个目、8个科、8个属(Fusarium,Gibberel-la,Alternaria,Phomopsis,Diaporthe,Nectria,Botryosphaeria,Mucor),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51.0%)和赤霉属(Gibberel-la,17.6%)为优势菌群;春季分离的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离率为82.5%),而冬季的内生真菌仅归入4个属(分离率为45.0%)。结论姜黄植物中内生真菌具有较丰富的物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在类群组成和分布上存在季节性差异,某些内生真菌(Fusariumsp.)具有宿主偏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树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分离培养中国树花内生真菌,对内生真菌的菌落、菌丝和孢子进行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对获得的ITS序列通过Gen Bank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并进行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中国树花中分离得到可培养内生真菌51株,分属4纲、5目、7科、12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总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7%、18%,为中国树花内生真菌优势属。[结论]首次对中国树花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分离得到的51株内生真菌进行合并相同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18株聚为5大类。  相似文献   

20.
产黄芩苷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黄芩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得到17株内生真菌,其发酵液对10种指示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通过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中12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其中3株(G2、J4和J5)具有较广的抑菌作用。从黄芩茎和花中分离得到的2株内生真菌J1、H3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产生黄芩活性成分——黄芩苷,结合菌落形态特征、显微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均属于青霉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