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蛇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据史书记载,我国人吃蛇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不少古医书谈到吃蛇有治病健身之功。有关专家认为蛇的真正营养是由于蛇本身的功能特性所决定。蛇没有眼睑永远不会瞌眼而精神抖擞。蛇的胃容纳力很强,即使吞下骨头、玻璃也能照样消化。蛇的脊椎骨较多,  相似文献   

2.
黑脊蛇     
黑脊蛇 ,Achalinnsspinalis Peters为游蛇科游蛇亚科脊蛇属、无毒蛇。体小而细长 ,全长 30~ 50 cm,最大可超过 60 cm;圆柱形 ;头略呈椭圆形 ;头、颈区分不明显 ;眼小 ,圆形或直立椭圆形。背面棕黑色 ,有一深纵条黑脊线 ,占脊鳞及其两侧各半片鳞宽 ;腹面色略浅 ;腹枚前颞鳞仅尖端入眶 ;鼻间鳞缝比前额鳞短 ;背鳞除最外行较大而平滑外 ,其余均起棱。上唇鳞 6,3- 2 - 1式 ;眼前鳞及眼后鳞均无 ;颊鳞 1 ;颞鳞 2 2 ;背鳞通身 2 3行 ,个别的在躯干某段有 2 1或 2 5行者。腹鳞雄性 1 46~ 1 64,雌性 1 59~ 1 76;尾下鳞雄性 50~ 66,雌性 39~ 5…  相似文献   

3.
灰鼠蛇     
灰鼠蛇又名过树龙、过树榕。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无毒蛇,为浸制三蛇酒、五蛇酒、蛇胆酒的原料之一,常用来治疗风湿等症,也是较普遍的一种食用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福建、台湾、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头长、眼犬,瞳孔园形,体圆柱形,尾长,全长一米左右,头及体背棕灰色,每鳞的中央黑褐色,各鳞前后缀连呈黑褐色的细纵纹。唇缘及腹部淡黄色,腹鳞两端与体色同。  相似文献   

4.
那年夏初,我到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参加散文笔会,住在三港桐木农民招待所。这里森林密布,水瀑飞浅,云缭雾绕,鸟语花香,景色异常迷人。住下来后,兴味正浓,可一听说武夷山不仅飞禽走兽多,还是个著名的蛇区,立刻给与会者投下了淡淡的阴影。虽说怕蛇,但听起蛇经来,却又觉得十分新鲜。熟悉情况的福建同行介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堪称蛇的王国。大连附近的蛇岛不过两万条蛇左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里据估计有蛇100万条以上。计有灰鼠蛇、棱鳞锦蛇、灰尾两头蛇、赤链蛇、盲蛇、腹蛇、蟒蛇、竹叶青、黑脊蛇、翠青蛇等62种(其中毒蛇16种)6科29属。仅蕲蛇(五步蛇)就有50万条以上。单听这么个数字,就够把你吓一跳了。有个叫十八跳地方,三十万亩区域,才是真正蛇的世界。专家们说在那儿,每一平方米,有二条半蛇。其中一个蛇坑,方圆不过四平方公里就生活着十多万条  相似文献   

5.
蛇的半阴茎     
蛇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之一。每当谈起蛇,自然会联想到它细长光滑而没有脚的体形,或出没于荒草野塚间,或隐匿于墙角石隙中的生活习性。蛇的无脚可能是人们印象最深的特征。然而我们不时听到有人说:他们确实曾见到蛇从其肛孔两侧伸出它的一双“脚”来!其实,这并不是脚,而是  相似文献   

6.
小头蛇     
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为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蛇。小头蛇属有 60多种 ,我国已知有 1 3种 ,分布于亚洲南部、大洋州和埃及。体圆柱形 ,头短小 ,躯、尾较短 ,头与颈区分不明显 ,吻鳞大 ,略呈三角形 ,从背面看清楚 ,眼中等大小 ,瞳孔呈圆形 ,鼻孔位于鼻鳞中央 ,颊鳞略呈四方形 ,眶前鳞 1 ,眶后鳞 2 ,背鳞光滑或仅有数行微弱起棱 ,上颌齿 6- 1 6枚 ,后面的牙齿明显增大 ,脊柱后部的椎骨没有椎体下突。小头蛇的鉴别特征 :头后与颈背有一粗大的黑褐色箭形斑 ,躯、尾背面有距离略等的黑褐色横斑 1 1 - 1 5 2 - 5条 ,有如秤杆上的秤…  相似文献   

7.
初中动物学的爬行纲一章内,以黄颔蛇与蝮蛇为代表,简要地谈到无毒蛇与毒蛇的区别。可是书中所指的黄颔蛇究竟是什么蛇?我国无毒蛇类种类很多,应该以什么蛇作为代表?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有人认为黄颔蛇是指产于日本的 ELaphe climaco-phora;也有人将凡是颔上有黄斑的种类都称为黄颔蛇,因此,将紫灰锦蛇 Elaphe porphyracea、三索  相似文献   

8.
蛇的食性     
自然界中蛇类的食物十分丰富.蛇主要吃活的动物,包括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蛞蝓、蛇、鸟、鱼、蛙、蜥蜴以及昆虫等,甚至小型兽类.蛇吃植物非常少见,但曾有人了见到蟒蛇吃芒果或番茄.研究蛇的食性,有利于为饲养蛇供应食料.蛇的种类很多,各种蛇所摄取的食物也不相同.有的蛇是狭食性的,专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例如翠青蛇吃蚯蚓;钝头蛇吃陆生软体动物;乌梢蛇吃蛙;眼镜王蛇专吃蛇或蜥蜴;眼镜蛇、蝰蛇嗜吃鼠类;尖吻蝮(五步蛇)、蝮蛇(土公蛇)等不但吃鼠、蛙、还捕食鸟类;银环蛇喜吃蟮鱼、泥鳅:金环蛇以鱼、蜥蜴、蛇为食;烙铁头以蜥蜴、鼠类和鸟为食;竹叶青以蛙、晰蜴和鼠类为食;海蛇均以鱼类为食;白花锦蛇和黑  相似文献   

9.
蛇角     
牛羊有角是尽人皆知的。要是说蛇也会长角,那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大家惯见的蛇均无这玩意儿。不过,确有长角的蛇,且看刊在学术专著《南非洲蛇类》上的这两帧图片。为了强调某些蛇长角的特点,一些蛇的正规名称上就特地加个“角”字点出这一特色,如北非产的角蝰、北美产的角响尾蛇、西南非洲产的角咝蝰等等。和牛羊角相比,蛇角是小巫见大巫,但从生发的机理而言,这些“角”均为皮肤的衍生物,因蛇角实际上是种棘状的大鳞片。  相似文献   

10.
人集合司空见惯,离群索居往往被视为怪涎,鸟儿成群结伙亦不少见,原因是有利于它们的生存竞争。蛇的天性好独往独来。即便在数目众多的蛇岛,它们也大多各自为政,不搞团体活动。所以,蛇的集会使人觉得怪异,是生物世界中一个不解的谜。诸君不信,请看几例。一天早晨,湖南省安化县岳溪乡古楼坡村村民易某的家四周突然出现了群蛇,这些蛇有的围住房屋,有的还往屋里钻。这群蛇的数目很多,仅被易家人打死的就有38条,最大者为2.4公斤。有人解释说,是因易家附近一个大溶洞被山洪淹没,里面的蛇便逃到易家来避难。但它们为什么“异口同声”地选中了易家这块宝  相似文献   

11.
脚跟;蚂蝗过水无脚印,大蛇走过草会崩。 蛇谚 蛇成语 △牛鬼蛇神么龙蛇飞动么龙蛇馄杂么佛口蛇心么杯弓蛇影、画蛇添足△虎头蛇尾么春酬秋蛇么封泵长蛇 蛇谜 入草中一根绳,弯弯曲曲行.猴子看见就躲开,青蛙看见没性命。 蛇盘歌 什么走路横又横?什么走路无脚跟?什么过水无脚印?什么走过草会崩? 螃蟹走路横又横,大船走路无么蛇有蛇窿,鳖有鳖洞。△蛇有蛇径,鳖有鳖途。八蛇有蛇路,鳖有鳖路。△蛇大窿大。么蛇过霸篱,不死也脱层皮。△短脚鸡有肉.短尾蛇有毒。△一朝踩着蛇.三朝怕草绳。 蛇的歇后语 △跺草自出蛇-一细察自然出 八蛇过打田埂一一已…  相似文献   

12.
读了生物学通报1957年6月号上张孟闻(以下简称“他”):“爬行纲动物采集注意事项”一文,觉得其中有三点是很不妥当的:第一点是他把五步蛇和蕲蛇当作两种不同的蛇,这是错误的。根据我们的考证以及厂大中药材工作同志的意见,都认为药用的蕲蛇就是五步蛇。第二点是他认为浙南之南才有五步蛇,这也是与事实完全不符合的,实际上,整个浙江从北部到南部都有五步蛇的。第三点是他说钝头蛇是毒蛇,这也是错误的,钝头蛇并不是毒蛇。  相似文献   

13.
红点锦蛇     
《蛇志》2000,(1)
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 ( Cantor)为无毒蛇。体背面淡红褐色 ,背中央一条 2行鳞片宽的橙黄色的纵线。体侧各有暗黑褐色斑纹连成的纵线二条。头背有“∧”形黑斑。腹面密集不规则的褐黑色小方斑。有些色变异个体其黑色部分转变为褐黄色。上唇鳞 7( 8) ,2 ( 3) - 2 - 3式 ,眼前鳞 1 ( 2 ) ,眼后鳞 2 ,颞鳞 2 ( 3,1 ) 3( 2 ,4)。背鳞平滑 ,2 1 ( 2 3) - 1 9( 2 1 ) - 1 7( 1 5)行。腹鳞雄性 1 63~ 1 86,雌性 1 68~ 1 88;尾下鳞雄性 51~ 64,雌性 47~ 56。体长雄性可达 843 1 44mm,雌性可达 71 3 1 0 8mm。该蛇为半水生性 ,常在田…  相似文献   

14.
顾学玲  顾孝银 《蛇志》2003,15(2):28-28
霉斑病是发生在蛇皮肤上的一种霉菌传染病 ,多发于梅雨季节 ,是蛇常患的季节性皮肤病。毒蛇中平常不爱活动的蝮蛇、尖吻蝮、金环蛇等更易患此病 ,其来势汹猛 ,会导致大批此类幼蛇死亡。1 病因  霉斑病顾名思义是由霉菌感染而引起的。盛夏季节的蛇场内由于温度高、湿度大 ,阴雨连绵及蛇窝内空气混浊 ,霉菌易大量滋生成为致病祸根 ,此时环境卫生差的蛇场更易流行发病。健康蛇也可通过互相接触而感染。此外 ,蛇若吞吃了有霉菌孢子后更易暴发本病 ,且易于死亡。2 症状  蛇的腹鳞上可见有点状或片状的黑色霉斑块 ,继而向蛇的背部和全身延伸…  相似文献   

15.
张亮 《生命世界》2013,(2):58-63
一咬结缘2004年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位朋友手上得到3条来自湖南莽山的黑背白环蛇活体,准备在同行做标本前给它拍几张照片。当我轻轻地用手托着最大一条蛇的后半身,把它从箱里拿出来,在迅雷不及掩耳之时,这条蛇突然连续在我手上不同位置咬了4口。虽然无毒,但也疼啊!尽管我被无  相似文献   

16.
奇臭天王蛇 1986年6月,中药资源普查队在紫金山捉住一条长1.2米的怪蛇,其臭扑鼻,眼大、嘴长,口里不停地发出咕咕的叫声,头顶有一个明显的黑色“王”字。经专家考证,其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天王蛇雷同。传说为蛇中之王,真稀奇。莫愁湖蟒蛇 1988年9月,莫愁湖园林工人在清理杂草时,发现一盘曲的大蟒蛇;长3米,胸腹直径15厘米,体重20公斤。蟒蛇多长在热带近水的森林里,以捕食小禽兽为生。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2月5日,在仁寿县黑龙滩发现1条活体黑眉锦蛇的双头幼蛇。此蛇全长42厘米,重17克。左侧头长1.7厘米,宽0.9厘米,右侧头长1.8厘米,宽1厘米;在右侧头吻至颈背2.5厘米处分叉呈“丫”形,左侧头向左外侧下方的倾斜度大;两个头之间以相邻的下颔皮肤相连。头背和体背鳞片均属正常。此蛇在海拔约500米的小山丘向阳坡面(离住宅十多米处)的土埂洞穴旁晒太阳时被采获。活动时右侧头抬正,掌握前进方向;左侧头则朝向左下方,其右眼随右侧头活动而转动,两个头的舌同步或不同步伸出。不活动时右侧头保持警戒状态,稍有惊扰,立即伸舌;左侧头眼的瞬膜浑浊,…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7月,在河南省栾川县进行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伏牛山采得一批蛇类标本。其中一种经鉴定为颈槽蛇Rhabdophis nuchalis,隶于游蛇科颈槽蛇属。该蛇采集于伏牛山自然保护区(33°18'N,111°12'E,700m)阔叶林路边的草丛中。经检索,颈槽蛇在河南未被报道过,系河南省蛇类分布的新纪录种。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CIB),标本号为CIB94009。标本为雄性成体,头体长438mm,尾长97mm。头背面橄榄绿色。从头至尾,有不明显红色及黑色斑点。腹面灰褐色密布  相似文献   

19.
赵仲如 《蛇志》1992,4(1):44-45
在爬行动物纲中,蛇目和蜥蜴目共同隶属于有鳞亚纲.蛇和蜥蜴是现生爬行动物种类最多、适应力最强的两类.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蛇是从原始蜥蜴类分化出来的,是蜥蜴进化主干上发出的一个侧枝.也可以说蛇是高度特化了的蜥蜴.这可从一些原始蟒蛇类如蟒科来看,此科某些属种仍有肩带和腰带残迹,有的在肛门二侧至今  相似文献   

20.
竹片蛇,因其头体部扁平似竹片俗称竹片蛇或裹脚蛇(图1见封二)。上唇鳞2—2—3;体鳞排列明显斜行;鳞式19—17—15;背鳞起棱;腹鳞145—165,尾下鳞58—70对;雄性体长550毫米,尾长150毫米;雌性体长570毫米,尾140毫米,颈背有黑色箭形斑纹。经鉴定为斜鳞蛇中华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sinensis Boulenger),分布于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省。无毒蛇。以蛙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