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第6届国际兽类学大会(ITC6)将于1993年6月4—10日在澳大利亚Sydney召开。本届大会下设20个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包括:早期哺乳类、海洋哺乳类、有袋类的演化、哺乳动物系统分类、消化生理学、蝙蝠生物学、灵长类生物学、猪科生物学、栖息地选择、食虫类生物学、南部大陆动物地理学、濒危物种的保护、干扰生态学、干旱地区的兽类、热带地区的兽类、温带地区的兽类、兽类种群生物学、繁殖生理学、疾病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以及野生动物管理。每个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都将进行相关的板报交流。每天安排5—6个专题报告和4个专题讨论。大会期间,将组织一次游览和野餐活动,与会代表及随从人员届时可考察澳洲哺乳动物和灌丛栖息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1)7月 4—9日 第十五届老年病学国际会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联系地址:XV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Gerontology,Budapest Convention Centre,P.O.Bax 233,Budapest,H-144 Hungary. (2)7月 4—10日 第六届兽类学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联系地址:61 TCSecretariat,Biolog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NSW,P.O.Box l,Kensingto NSW 2033,Australia. (3)7月15—8月1日 第九届原生动物学国际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联系人及地址:Dr.H.Mehlhorn,Ruhr University,Bochum,Posffach 102148,4630 Bochum,Germany.  相似文献   

3.
第五次国际兽类学学术会议(Fifth International Theriological Congress)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分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墙报三种方式交流。大会报告共六个,即①Richard Laws:兽类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②Robert May:兽类的常有性(Commeness)和稀有性(rarity):格局及其影响;③David Mech:作为狼-鹿系统推动力的雪因于;④Nicolai Vorontsov:横越白令海峡兽类的进化遗传学和生态学;⑤Stephen Cobb:从尼日尔到尼罗河的兽类保护:政治动物的一个新生态位;⑥GiorgioPilleri:鲸的回声定位系统的进化及其对水环境的适应。分会共44个,包括14个Workshops。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国际兽类学学术大会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约近50个国家的学者出席。中国兽类学会组团参加了会议(包括通过其它途径出席者)代表共15名。 学术大会共收到论文865篇,分大会报告、分会、板报展示等三种形式进行交流。论文篇  相似文献   

5.
汪松 《兽类学报》1985,5(2):140
第四届国际兽类学大会(Fourth International Theriological Congress)将于今年8月13-20日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市举行。本届大会内容十分广泛,除大会开幕词及6项大会报告外,尚包括30项专题学术讨论会及21项专题性的工作讨论会。除此以外,与本届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野生动物疾病协会会议及驯鹿专题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简讯     
<正> 本文简要介绍最近国际上古脊椎动物学界的一些重要情况与活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NSW)生物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学实验室组织的Riversleigh计划(由Mike Archer领导)共有澳大利亚八个科研、教学机构的22名研究人员参加。在这一计划中,NSW的Suzanne Hand研究蝙蝠的分异、进化与生物对比。在Bitesantennary地点发现了几百个渐新世菊头蝠类的完整头骨及较罕见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发展专题讨论会”是由澳大利亚国家红树林研究委员会主办的;15个国家和联合国亚太地区区域组织成员共60多名有关专家参加。会议从5月18日至24日召开,地点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敦斯维尔市澳大利亚海洋研究所。会议期间除一天考察红树林保护区外,均为室内大会,报告内容突出,讨论热烈。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国际兽类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3-20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顿Alberta大学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科、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代表(报名者共1085人)。代表人数最多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约占总数的60%;其次是澳大利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9.
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i Union of Pharmacology,IUPHAR)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药理学大会于1987年8月23至2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自24日起大会进行了5天学术报告和交流。会场分别设在悉尼歌剧院等4处。每天分为专题讨论会、大会报告、口头交流会和招贴交流4段时间进行。大会报告共20个,专题讨论会共40次(175篇),口头交流会共80组(471篇),招贴交流74场(每天15场,每场展示半天,共1537篇)。参加大会的有来自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229人。我国代表团有62人(50人来自国内,12人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团长为王振纲,副团长为刘干中、穆晓枫。我国台湾省有21人出席。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代表人数最多。在所有代表中,美国最多(570人),其次为日本(540人),依次为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同工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6口—13日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召开.共有13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加大会,我国科学院发育所一名研究人员应邀参加会议. 大会共分9个专题进行报告和讨论.这9个专题是:(1)同工酶研究最新进展(专题发言)。(2)同工酶基因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1981年8月21—2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举行了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大会(ⅩⅢInternational Botanical、Congress)。我国植物学者曾参加过第四届、五届、六届大会,自1935年以来中断了416年之久。这次全国组成了以汤佩松教授为首的33人的代表团前往参加会议,台湾省植物学者也有10人参加。本届大会出席的代表来自60多个国  相似文献   

12.
1988年7月25—30日,亚太地区兽类学界近400人聚集北京市怀柔县,举行了学术讨论会。此次大会是亚太地区最大型的一次兽类学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兽类学会和美国兽类学会共同组织。参加大会的中方代表约250人,分别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卫生防疫部门等(其中有四川代表17人),外方代表约150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会议共收到论文308篇,中国兽类学会主席夏武平教授等4人在大会发言,小组宣读论文140篇,其余均以板报(英文)形式展示。其中有关大熊猫方面的论文40篇,有17篇来自四川,3篇来自外国代表提交。…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下兽类演变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4月14—17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研究所、卫生防疫站、自然保护区、动物园以及林业部的代表共74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张洁教授主持,理事长夏武平教授致开幕词,陕西省林业厅的负责同志到会并讲了话。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5篇,大会报告8篇:陕西省兽类资源演变概况(陈服官),我国兽类栖息环境分类及其在估计兽类多样性中的应用(张荣祖),大熊猫种群群落衰退的情况(胡锦矗),褐家鼠在新疆的侵入和扩散研究(张大铭),40年来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宋延龄),灰色系统及其在动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杨奇森),人类活动和中国的海兽(周开亚),我国华南40年来珍稀动物资源的变化(刘振河),梅花鹿分布区的历史变迁(马逸清)。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杂草学会组织并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杂草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杂草防除大会,于1992年2月17—21日在墨尔本市摩拿士大学召开。大会有来自美、英、法、日、加拿大、丹麦、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国际兽类会议将于1985年8月13日至20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艾伯塔大学召开。会议将安排5个学术报告,30场座谈会和一些专题讨论会。会后还将安排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国际生物-纳米-信息融合大会暨2006年国际生物芯片技术论坛大会从10月9日开始,经过4天紧张而有序的大会主题报告,研讨交流和参观访问,于10月1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园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界代表和企业家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英国投资贸易总署组团前来参加大会,并以分会的形式对英国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和微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90.8.20~24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赖德市举行。大会收到论文243篇,其中昆虫病毒43篇,会议代表266人,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提供论文14篇,出席代表4人。大会由阿德赖德大学的Pinnock教授主持。开幕式上由著名的昆虫病毒学者、加州大学的Federici教授作了题为“无脊椎动物病理学的光明前景”的大会报告。会议分为28个专题,与昆虫病毒有关的有细胞培养,流行病和生态学,GV,NPV,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五个专题。Miller作了分子杆状病毒学、激素调控及病毒杀虫剂的改进;Maeda: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  相似文献   

18.
彭少麟  任海 《生态学报》2002,22(8):1371-1372
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 ( Queensland Government of Australia)和史密森研究院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主办 ,澳大利亚雨林合作研究中心 ( Rainforest CRC)、国际冠层网络 ( International CanopyNetwork)、昆士兰大学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杰姆斯库克大学 ( James Cook University)、格里菲斯大学 ( Griffith University)等协办的第 3届国际冠层大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3~ 2 8日在澳大利亚海滨城市凯恩斯举行。来自世界 2 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30 0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其中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出席者居多…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屈国际兽类学大会(简称Ⅲ ITC)于1982年8月15-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计747人,提出论文600余篇。中国代表5人:夏武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杨安峰(北京大学生物系)、高耀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马逸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和杜继曾(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受到大会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该会是兽类学领域的综合性大型国际会议。大会执委会主席为苏联的V.E.Sokolov院士,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主席为芬兰的E.Palmen教授。东道国组织委员会,代表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兽类学部组织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20.
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共514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代表有69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人数名列第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