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其临床应用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甚至在有关临床疗效的争议中一度沉寂。而近几年,随着免疫技术的提高,ACT技术再次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作者就ACT技术发展历程和临床应用过程中细胞类型选择、细胞数量确定、疗效评价等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迎接新生事物诞生的,除了鲜花,常常还有荆棘。转基因技术尤为如此,诞生伊始,质疑、争论甚至激辩,就贯穿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前行。惠子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纷繁世界中的质疑、争论,也让转基因技术有了更加丰富而真实的内涵。接受争议,明辨真理,拨开迷雾找到更有可能通向真理的路,停顿和省思未尝不是继续前行的嘹亮号音。  相似文献   

3.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是20世纪深具影响的一项医学成就,虽然它使许多家庭能够得享天伦之乐,但也在家庭、伦理和法律等方面引发诸多争议。回顾了辅助生殖技术从产生之初到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主要发展历程,对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衍生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介绍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曲折过程,以及该技术在婚姻家庭领域引起的争议和对婚姻家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医疗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一些在中世纪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根本治疗,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但同时,医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的一些基因缺陷病得以保留并遗传给后代。原因是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在现代的环境下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物种的进化得益于优秀基因的保留。而如今的环境使人类优秀基因慢慢流失甚至消失。同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让人类许多优秀的基因慢慢流失。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在遥远的将来会走向灭亡。如何让人类的优秀基因得以保留,甚至发展(或者说是变异)出更好的基因,是人类能够"青春常驻"?本文将给予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转基因食品能吃与否在社会中饱受争议,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危害健康还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高的品质充满疑惑。而与转基因食品相比,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却不怎么受关注。什么是转基因医药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所涉及的行业并不仅只有人们普遍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它还飞速  相似文献   

6.
张瑞  杨若宸  张倍函  马骅 《生态学报》2023,43(13):5320-5335
绿色发展的内涵在于构建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脱钩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共生与多元化发展。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效率及驱动机制对推动"绿色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目前学界在驱动机制方面未见对技术变化偏向性的探究,因而缺少从要素视角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以"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为样本,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绿色发展的表征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1995至2019年间各国绿色发展趋势和技术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技术变化的要素偏向性对不同类型国家绿色发展的驱动特征。主要研究结论为:(1)多数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70%;(2)技术进步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其中中性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而偏向性技术变化却倾向于降低绿色发展效率;(3)基于绿色发展特征将沿线国家分为强、较强、较弱和弱四种类型。各类国家的绿色技术进步均以中性技术进步为驱动力量,而偏向性技术进步普遍呈能源密集型和生态环境恶化型特征。类型I中绿色发展快于GDP发展的国家,其偏向性技术在投入要素中偏向能源,而在产出要素中偏向期望产出,呈现能源密集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特征,说明其低碳政策已对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而能源规制的激励作用仍有待于加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的宏观衡量指标,以节能低碳规制促进偏向性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带来食品产量、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但其安全性也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全面且严格的监管势在必行,而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检测是严格监管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其中,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及应用。本文中,笔者综述了包括常规PCR、数字PCR、等温扩增、侧翼序列扩增及核酸检测试纸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做出了原理阐释、应用介绍和方法评价,以期为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锟  曲戈  刘卫东  孙周通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10):1806-1818
工业酶是绿色生物制造的"芯片",支撑着下游数十倍甚至百倍的产业。解析工业酶结构与功能关系是对其设计改造并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蛋白结构解析技术和计算模拟技术的发展,酶结构与功能的构效关系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得酶理性设计,甚至是从头设计成为可能。文中围绕酶结构的可塑性及其催化功能的多样性,综述工业酶结构与功能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编辑技术是人为的对基因片段进行修改的一种技术。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关注在人工核酸酶剪切技术领域,主要为ZFN技术,TALEN技术,CRISPR技术以及单碱基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技术缺陷和伦理争议也为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以及国内外的伦理探讨进行简要综述,期望能启发读者重新认识基因编辑技术。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解决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技术在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研究出了多项分子技术来消除转基因带来的潜在威胁,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外源基因清除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力工具.综述了几种解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的方法及其最新进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的目的基本上都以取得新的知识和技术的突破为主,这在一般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中都不会有很大的争议。但在生命科学和科技的发展中,不但研究的过程产生许多伦理争议,而且在研究的目的或结果方面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分歧。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命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常常是具有特殊形式的生命,比如制造出一些新的混种生命或具有毒性的细菌等等。如果这些研究与人类生命有关,则争议更为严重,比如关于是否应该进行克隆人的研究等。克隆人  相似文献   

12.
海绵窦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可累及颈内动脉、Ⅲ~Ⅵ对颅神经甚至垂体等重要结构,表现出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由于其毗邻颅内重要结构,手术全切难度高。近年来,随着CT、MR等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对海绵窦解剖的认识、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海绵窦脑膜瘤在术前诊断、评估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由于此区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在治疗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对海绵窦脑膜瘤目前诊断及治疗策略的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注意对人类的社会交往甚至是生存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心理物理学实验范式(中央线索范式的变式)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ERP、f MRI、MEG等)以及神经心理学方法(脑损伤病人),系统探究了社会性注意在认知神经机制方面的特异性.社会线索(眼睛注视、头部朝向、生物运动行走方向)均能诱发独特的反射性注意定向效应,并且该注意效应在行为和神经层面上区别于非社会线索(箭头)诱发的注意效应.然而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因此有关社会性注意是否特异于非社会性注意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社会性注意特异性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能够为人类大脑中是否存在一个专门的"社会性注意探测器"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性注意在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医疗供给竞相采用高科技医疗技术和仪器,以从事品质竞争的行为称为"军备竞争"(medical arm race)。通常,竞争能最有效调动全社会生产积极性,提供更多、更好产品和服务。然而,在高度信息不对称、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医疗市场中,竞争是否"有效",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中存在巨大争议。从国内外研究总的来看,国外从多个角度针对医疗市场非价格性或品质竞争行为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国内却较少,且大部分主要是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办医对医疗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陆地上,对于什么是"山"一直有争议,对其界定既与周边隆起的相对高度、大小、陡度等有关,又会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而且经常如此)。按英国地形测量局的定义,将陆地上相较周边有明显隆起且高度超过610米的地形地貌称之为"山",再矮一些就是"小山"或"丘陵"。  相似文献   

16.
莫里斯·威尔金斯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与沃森和克里克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尽管如此,科学界对他的关注甚少,甚至一度遭受争议与批评。本研究较为客观地介绍这位伟大科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开花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达尔文当年就因未能解决这一难题而称其为"讨厌之谜"。近日,中国和丹麦古植物学家联合发表了对十字中华果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目前最无争议的中国早期被子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18.
类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主要成员。FXR在胆汁酸代谢、胆固醇代谢、脂代谢以及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显示,FXR在代谢性疾病,如高糖血症和高脂血症,以及肠道炎症性疾病、肝再生,甚至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现阶段对于FXR的代谢调控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尚不明了,甚至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FXR对代谢的调控作用,以及FXR对肿瘤细胞增殖的不同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诸葛菜,民间俗称"二月兰",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诸葛菜属(Orychophragmus Bunge)植物,其花蓝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因在花卉、油料、蔬菜和饲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开发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诸葛菜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属内种及变种的分类学地位虽一直存在争议,但在组织培养技术、抗逆性、营养价值、驯化栽培、与近缘属  相似文献   

20.
1988年国际香根草网络主席里查德·格雷姆肖先生引入到中国的香根草技术是一种利用香根草进行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境恢复、防灾减灾、污染治理的生态工程与植物修复技术。在过去20多年,该技术应用到中国南方10多个省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当年引入香根草技术时,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早已有"野生"的香根草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1936年。而最初的香根草种源究竟是中国本土生长还是从国外引入?至今未见确凿的证据或资料。目前,世界上栽种的香根草是通过分蘖等无性繁殖的,在中国未发现香根草的无序蔓延及其"排他"现象。与此相反,由于香根草的种植可改善恶劣的生境条件,使其他乡土植物得以很快定居并生长,从而导致香根草自身萎缩甚至消失。此外,香根草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常因除草剂的喷洒而消失。因此,把香根草当作外来入侵种并认为会成为杂草的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