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丰富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中,火棘色素将成为崛起的新秀。火棘(Pyracantha SPP)属蔷薇科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及西北等地分布甚广,储量极丰富。火棘色素蕴藏于果皮、果肉中,呈红色或黄色,色泽鲜艳。火棘果可生食或代粮食用。长期食用实践证明,无毒无副作用。研究和开发火棘色素对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发展经济,开发新的天然食用色素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至今国内外尚未见有关  相似文献   

2.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别名小红果、红子、火把果、红姑娘、救军粮,系蔷薇科火棘属,分布在我国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陕西、广西等省。是水土保持,荒山造林,制作盆景良好的常绿灌木。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具有较好营养价值的野生果实。因此进行野生火棘种子育苗的研究,可以开发山区经济、变野生火棘为人工栽培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供体,以7种乡土植物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油茶(Camellia oleifer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为受体,研究了紫茎泽兰叶的水提液对受试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的化感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在低浓度条件下对花椒、火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其余5个物种的叶绿素影响不显著。在高浓度处理下杉木、板栗和构树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表现显著下降。火棘仅叶绿素b显著下降,马尾松均表现为增加,对油茶和花椒影响不显著。(2)对受体植物生长参数测定后发现,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在高浓度条件下对除板栗外的6种受体植物的所有生长参数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下对火棘、花椒、杉木的地径和冠幅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其余4个物种生长参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火棘(pyracantha)属蔷薇科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在我国则主要产于南方各省区,是一种储量十分丰富而尚未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表明,火棘果中各种营养成份丰富,其中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V_C、V_B族、V_K、K、Ca、P、Zn、蛋  相似文献   

5.
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和葛藤(Pueraria lobota)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其在人工低温6 ℃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 分别在低温胁迫48 h和72 h达最小值, 比对照显著减少13%和27%。银合欢和火棘先升后降, 其中银合欢72 h时显著减少25%; 台湾相思、火棘和葛藤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均先增后降, 在低温胁迫48 h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1%、47%和29%, 银合欢为升-降-升, 各低温阶段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后下降, 火棘和银合欢显著上升, 均在低温胁迫24 h 增加最快,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196%、86%、105%和72%; 台湾相思和火棘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 在48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27%和83%, 银合欢和葛藤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6%和28%; 台湾相思、火棘和银合欢幼苗的SOD活性先升后降, 葛藤持续上升, 且在各个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 4 种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大46%、54%、8%和165%。主成分分析表明, 低温下幼苗抗寒能力顺序为: 银合欢>葛藤>火棘>台湾相思。  相似文献   

6.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主要寄生于鸟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虫类,少数见于鱼类。目前文献报道本科吸虫能寄生于人体的虫种已有十多种,在我国报道寄生于人体的已有7种(赵慰先等,1983)。其中棘隙属Echinochasmus Dietz 1909在我国曾报道寄生于人体的仅有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及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liatus。本文现报道在广州市郊区发现寄生于人体的棘隙属一新种——九佛棘隙吸虫,新种Echinochasmus jiufo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7.
野生植物青刺尖和火棘果实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青刺尖 (PrinsepiautilisRoyle)属蔷薇科植物 ,俗称鸡蛋果,茎叶入药,治痛疽毒疮、蛇咬伤、风火牙痛、骨折、枪伤;根治虚咳;果治消化不良、食积;种子含脂肪油,可食。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昆明、蒙自、大理和丽江等少数民族地区。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也为蔷薇科植物,俗称火把果,具有健脾消积、活血止血、保胎、解表等作用。对青刺尖和火棘果实营养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1]。本文首次对青刺尖和火棘的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旨在为开发利用这2种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8.
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侵染率对喀斯特坡地坡位与物种的响应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是合理利用土壤AMF促进喀斯特植被恢复的前提。该研究在充分调查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灌丛坡地环境背景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曲利苯蓝染色-镜检法检测并计算典型灌木黄荆(Vitex negundo)、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根系AMF侵染频度、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等侵染率参数。结果表明:(1)相同坡位火棘的侵染频度、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均显著低于红背山麻杆和黄荆;下坡位黄荆和火棘的侵染强度均高于中、上坡位,而中坡位红背山麻杆的丛枝丰度显著高于上、下坡位(P<0.05)。(2)物种显著影响AMF侵染频度、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坡位显著影响AMF侵染强度,物种与坡位的交互作用仅对AMF丛枝丰度有显著影响(P<0.05)。(3)影响AMF侵染率的关键土壤因子是土壤深度和全钾含量(P<0.05)。因此,合理利用土壤AMF促进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需要考虑地形与物种的选择,并应注重兼...  相似文献   

9.
通过响应面优化建立了福林酚比色法检测火棘总酚含量的定量方法。考察了福林酚试剂的浓度(mol/L)及用量、Na2CO3溶液的浓度(g/L)及用量、水浴时间及温度、待测液体系的p H值及乙醇浓度等因素对火棘总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Box-Behnken设计优化火棘总酚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火棘总酚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 m L适宜浓度的火棘总酚提取物,加入0.4 mol/L福林酚试剂5 m L,漩涡混匀后,加入170 g/L Na2CO3溶液1 m L,混匀后于34℃水浴反应40 min,冰水中快速冷却,室温条件下于765 nm波长测吸光度。该方法具有极好的重复性及重现性,1 h内检测稳定性高,回收率高达99.95%,测定时可忽略待测液体系p H及乙醇浓度的影响。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植物总酚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棘豆属二新记录种——黄绿花棘豆和丛棘豆。黄绿花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丛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文中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1.
棘跳虫科一新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善祥 《昆虫学报》1980,(2):188-190
我国对弹尾目(Collembola)的研究不多,据胡经甫(1935)“Catalogus Insectrum Sinensum”国内已有记载的种类共18种两个型。均为意大利人Silvestri(1924)在我国采集,经法国人Denis(1928)鉴定。Yosii(1940)报道台湾省5种。1962年Kowalski 在我国北京、南京和杭州等地采集,由Stach(1964)鉴定,报道我国跳虫共47种。至目前为止,我国跳虫已超过50种。 由于跳虫对蔬菜的为害,作者于1960—1962年间在上海市郊进行采集与分类研究。经鉴定属棘跳虫科(Onychiuridae)棘跳虫属(Onychiurus)的三种(其中一新纪录)。并发现一新亚科新属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平 《昆虫学报》1979,(2):184-187
棘丽(虫犮)属(Spinanomala)和肩丽(虫犮)属(Tichanomala)所包括的种类和分布范围都比较小,体长一般在10毫米以下。棘丽(虫犮)属已知有9种,大多数分布东洋区,我国记栽1种;属征:在第2 腹节两侧各有1—3根棘状粗毛刺,其色泽和大小,通常跟腹部的被毛不同。肩丽(虫犮)已知3种1亚种,我国记载的1种,分布于西藏南部;属征:中胸后侧片十分发达,突出在前胸背板和鞘翅基角之间,在背面可见,前胸背板周缘披短毛。  相似文献   

13.
野生火棘在贵州省的资源分布广泛,由于省内各地区气候因子的不同,导致野生火棘果实的营养性成分存在差异。为探究贵州省野生火棘果的营养性成分差异,明确影响营养成分积累的气候因子,筛选出适宜生长区域,采用硫酸-苯酚法、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索氏提取法和福林-酚比色法对火棘果粗多糖、总蛋白、总脂肪和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气候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之间4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将10个不同产地火棘分成3大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相对湿度是影响贵州野生火棘果营养成分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降低相对湿度利于火棘果中营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火棘(火把果)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国际上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视 ,火棘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植物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开发利用潜力。1 .形态特征与分布火棘PyracanthaangustifoliaSchneid系蔷薇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高可达 4m。短侧枝常成刺状 ,小枝细长 ,水平延展或平卧。叶倒卵形至倒卵长圆形 ,先端圆钝微凹 ,基部楔形 ,叶缘有圆钝齿 ,齿尖内弯 ,近基部全缘 ,表面暗绿色 ,两面无毛。复伞房花序 ,花白色 ,径约 1cm ,花期 5~ 6月 ,果熟期 9~ 1 2月。火棘主产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北、西藏等省区 ,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  相似文献   

15.
报道中国大陆1新纪录种,美洲棘脊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1913(缨翅目,蓟马科,蓟马亚科),这也是棘蓟马属Echinothrips Moulton,1911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纪录.目前该种仅在我国北京海淀区的辣椒上发现.棘蓟马属以头、前胸背板和后胸背板具网状刻纹与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特征十分相近,但以发达的中胸内叉骨刺与之相区别.美洲棘蓟马系检疫性害虫,本文列出了它的世界分布和寄主植物种类.实证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云南槭树红叶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誉称“植物王国”。在槭树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上植物的“王国”性也是一个极佳的例证。槭树,属槭树科(Accraceae)槭属(acer L.),英文名Maple,全世界约2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有一种分布于非洲北缘。我国是世界槭树的分布中心,分布的种类最多。到目前为此,已知有164种(包括作者发表的6个新种),占全世界槭属植物种类的75%以上。主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各省区分布械树种类是:云南59种,四川44种,湖北30种,广西29种,陕西、贵州各28种,浙江25种,安徽23种,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乌鹳(Ciconia nigra Linnaeus)的肠内找到三种棘口类吸虫,为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Allechinostomum nigriconiatum sp.nov.),中国肿头吸虫、新种(Chaunocephalus sinensis sp.nov.),肿头吸虫(Chaunocephalus ferox Dietz,1909)。对两个新种作了描述。 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与该属的其他各种主要区别在具有卵巢后子宫环盘曲。中国肿头吸虫、新种与肿头吸虫的区别主要在卵黄腺滤泡呈横行排列,分布向后达体后部、角棘较小等特征,并与该属的其他种也作了比较。肿头吸虫属种的发现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东亚均为首次。 文内对异棘口吸虫属(Allechinostomum Odhner,1910) 与肿头吸虫属(Chaunocephalus Dietz,1909)的分类位置各作了论述,并均列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笔者1987年9月8日在吉林省张广才岭老爷岭山采到一份标本,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经鉴定为短孔棘刚毛菌(Echinochaete brachyporus)隶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棘刚毛菌属(Echinochaete)。棘刚毛菌属为多孔菌科中一个较小的属,现已见报道的共有6种1变种,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对于本属及其种类在我国未曾有记载。本文对该属的概况及新记录种的特征、分布作了报导。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65个园林树种的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树种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主体,其生态功能的定量研究是园林植物筛选、配置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测量武汉市65个常见园林树种的光合、蒸腾日变化及冠幅、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发现树种间、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植物之间的水分利用、固碳释氧、蒸腾降温及滞尘能力均有显著差异.根据分层聚类分析,可将它们划分为5大功能类群.其中低固碳低滞尘型26种;高固碳高降温型8种(分别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和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高滞尘低降温型9种(分别为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夹竹桃Nerium indicum、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悬铃木Platanus hispanica、雪松Cedrus deodara、银杏Ginkgo biloba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低水分利用高蒸腾型11种;高水分利用型11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浙北地区常见景观树种对大气硫、氟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嘉兴市北部化工区(污染区)和中央公园(清洁区)共52种景观树种叶片的硫、氟含量进行测定,对其在污染环境中吸收富集硫、氟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北地区52种景观树种叶片硫、氟含量差异较大,不同采样点和不同生活型之间的变异也较大。灌木树种叶片硫和氟含量略低于乔木,但高于小乔木;落叶树种叶片硫和氟含量均高于常绿树种。依据叶片对硫、氟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叶片的硫、氟含量,将这52种景观植物分为5大类,筛选出对硫、氟污染的综合修复能力较强的树种,如杨树(Pterocarya stenoptera)、柳树(Salix babylonic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红花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榉树(Zelkova serrat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和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等。这些可为浙北地区植物修复化工区硫、氟污染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