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灰色系统及其在动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甘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奇森 《兽类学报》1993,13(1):71-74
  相似文献   

2.
夏学文 《生物数学》1997,1(3):59-64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与灰色系统方法提出了灰色时间序列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建模及预报方法,把它应用于农业经济的建模与预报问题中,经检验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灰色理论在芸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灰色理论对8份芸豆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为芸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种质资源中以2245产量最高,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动物作为研究代谢调节、分化、发育中有关基因功能的工具已在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因转基因动物的准确、经济、实验次数少和显著缩短实验时间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进行"快速筛选"和药物非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的手段。本文将对毒理学研究方面常用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进行阐述,旨在更全面的了解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技术培育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方面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的制备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动物流感(influenza)不仅会对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跨越种间障碍进入人群,引发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和灾难性后果.模型动物是研究流感传播机制的重要基础.模型动物的使用有助于我们对流感病毒传播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从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常用模型动物的宿主限制因素和模型动物在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中的选择与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带灰色项的时间序列模型,对这类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建模与预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农业产值问题的预报与研究之中,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8.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发育学、遗传学、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其具有繁殖能力强、发育迅速且同步、体外受精和幼体透明等生物学和形态学特点,经广泛培养和筛选突变品种,目前斑马鱼品系资源丰富。与其他非脊椎模式动物相比,它与人类有更高的同源性。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结合其特殊的行为学检测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模型和相应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绿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是源于水母(Jelyfish)、海笔(SeaPen,SeaPansy)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外经适当波长的光激发便可发出绿光,所发出的绿光用普通荧光显微镜或荧光激活细胞分拣器(FACS)均可检测到。GFP作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上的一种选择标记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机体毒副作用小且不需要添加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检测GFP无损于细胞或胚胎的完整性及活力。本文概括介绍GFP的生化、发光光谱及遗传学特征及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辅助检测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包括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口腔疾病、代谢性疾病、中耳及内耳疾病以及肿瘤等,能够提供多样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影像数据,因此已经成为动物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之一。本综述将深入介绍Micro-CT的成像原理、梳理其在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Micro-CT技术上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1985年4月至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峰,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高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化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类资源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建立兽类资源管理系统的意义,然后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目标、数据结构及系统软件的设计。介绍了标本、物种分布名录及文献库管理的功能,并对本系统创建及应用的物种、地名代码体系作了介绍。最后介绍了已经用此系统建立的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标本及中国兽类分布名录等基础数据库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月至1993年12月,作者在浙江萧山围垦农区采用体重法将臭 种群分为5个年龄组。雄体:Ⅰ.幼年组(体重≤308)、Ⅱ.亚成年组(体重>309,≤40g)、Ⅲ.成年1组(体重>40g,≤52g)、Ⅳ.成年II组(体重>528,≤648)、Ⅴ.老年组(体重>64g);雌体:幼年组(体重≤24g),Ⅱ.亚成年组(体重>24g;≤36g).Ⅲ.成年Ⅰ组(体重>369,≤46g),Ⅳ.成年Ⅱ组(体重>468,≤54g),Ⅴ.老年组(体重>54g)。各年龄组的繁殖特性存在差异。种群以成年Ⅰ组为主,但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存在有性别差异,雄性种群以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为主,雌性种群以亚成年组和成年Ⅰ组为主。种群的年龄结构存在季节性变化。在室内,雄性在春季和冬季以成年Ⅱ组为主,夏季和秋季以老年组为主;在室外春季、秋季和冬季均以成年Ⅰ组为主,夏季则以成年Ⅱ组为主。室内雌性在各季节均以成年Ⅰ组为主,而在室外春季和冬季以亚成年组为主,夏季和秋季以成年Ⅰ组为主。其种群年龄结构存在有年变化。  相似文献   

14.
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本文观察了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3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30例)。心绞痛发作时首先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2粒,然后以麝香保心丸2粒,3次1d;对照组则含服消心痛10 mg,然后以消心痛10 mg,3次/d,疗程均为四周。结果发现,含服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均能迅速缓解心绞痛发作,对缺血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3.3%和96.7%,对照组均达96.7%,两药疗效相当。经过四周冶疗两药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消耗量,改善心绞痛分级。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达93.9%~96.7%,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两药均可明显改善缺血负荷,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420±271,411±291 VS 664±324 mm×min P值均小于0.05)。超声心动图示麝香保心丸可缩小左室收缩末和舒张末容积指数,并改善心功能。麝香保心丸副作用小,且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灰色GM(l,l)模对生态预测有重要应用,本文讨论了它的一个改进模GM*(l,1),并深化了文[l]提出的两个问题,给出了较简明的证法,还确定了文[1]所希望的一个“合适的”常数.  相似文献   

16.
草莓品种经济性状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莓主要6个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安徽发展草莓,应以宝交早生,美国6号两个品种为主;辅助以丰香和绿色种子.  相似文献   

17.
高原鼠兔与达乌尔鼠兔食物资源维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作者于1993年在青海省刚察县年诺索玛地区发现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达乌尔鼠兔(0.daurica)在布哈河谷二阶同域且重叠分布之现象,并从这两种鼠兔的食物资源利用出发,研究了其生态位关系问题。在食物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PS),高原鼠兔为0.4744,达乌尔鼠兔为0.4964,即它们具有相近似的生态位宽度。这两种动物的生态位在食物资源谱维上的重叠值(FT)为0.809  相似文献   

18.
中国萱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萱草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本草学分类、分布、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为正确分类鉴定及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资源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通过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资源生态位的田间调查,测定3种主要缨小蜂(稻虱缨小蜂Anagrus mllaparvalat,长管稻虱缨小蜂Anagrus longllubulosus,拟稻虱缨小蜂Anagrus paranllaparvalac)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生态位测定的基础上,按生态位的理论观点,充分调动了稻飞虱缨小蜂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C. BUDDE 《Bioacoustics.》2013,22(2-3):161-173
ABSTRACT

The study describes the vocal repertoire of the Grey Crowned Crane Balearica regulorum gibbericeps and speculates on the purpose the calls serve. The repertoire consists of 4 tonal and 7 non-harmonic calls. Chicks have 3 different vocaliz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