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研究了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和垂体细胞激素合成及分泌的直接作用。结果显示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单独作用于无血清培养的颗粒细胞时,抑制雌二醇的合成,但刺激孕酮的分泌;在与促卵泡素合并处理时,颗粒细胞雌二醇、孕酮的分泌量随着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利用促性腺激素生物测定方法证明大鼠整体用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处理后,垂体中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活性明显下降;同时外周血清中促卵泡素的活性亦下降。培养的垂体单纯用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处理后,其培养液经生物测定呈现抑制颗粒细胞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减弱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的抑制作用。提示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除通过垂体卵巢轴系起作用外,还能直接作用于卵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芹菜素在10-9mol/L浓度时对雌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侧脑室注射方法观察芹菜素对雌性大鼠生殖轴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侧脑室注射后第3天取血浆,采用放免技术测定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结果:在给药后第3天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增加而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芹菜素抑制雌二醇(E2)合成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实现对雌二醇(E2)、孕酮(P)分泌的抑制。芹菜素通过影响雌激素受体而使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腺垂体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3.
作者给22天的未成年雌性大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于25天处死,取卵巢,将卵泡液处理后得到大鼠卵泡液性腺素(gonadocrinin)的粗制剂。将此性腺素制剂加入垂体细胞单层培养以后,培养液中的LH和FSH均增加。而以同样方式处理大鼠肝脏所得到的制剂无此作用。在大鼠间情期第二天,静脉注射该性腺素,血清LH水平的变化与用LRF处理的大鼠相似。这说明,在体及离体条件下,性腺素均能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离体条件下,性腺素仅仅刺激LH和FSH的分泌,对其它几种垂体激素(PRL、GH及TSH)的分泌均无影响。这提示性腺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证明,该性腺素制剂中没有可测出量的FSH、LH、雌激素、孕酮及睾丸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培养不同时间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水平,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的基因表达水平,推断体外培养时间对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及相关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分别于0 h、24 h、48 h、72 h、96 h收集鸡卵泡颗粒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内的孕酮及雌激素分泌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内FSHR和LH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培养初期0 h~48 h孕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显著降低(P < 0.05),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到72 h两种激素的分泌量又开始增加,并达到培养初期水平,培养至96 h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分泌量再次降低;颗粒细胞FSHR和LHR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 < 0.05)。结论:体外培养的卵泡颗粒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量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可能与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相关,从整体上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量均降低,可能与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基因表达量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鼠卵巢黄体细胞、颗粒细胞培养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α型心房钠尿肽(α-ANP)对性甾体激素孕酮(P)和雌二醇(E_2)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0.1—10ng/ml 浓度的α-ANP 促进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并呈量效关系。α-ANP 也促进大鼠卵泡颗粒细胞分泌孕酮,但对分泌雌二醇没有影响。说明α-ANP 也影响卵巢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在小鼠卵泡闭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g Y  Jiao LH  Liu RH  Wang QB  Wang H  Xia GL 《生理学报》2002,54(1):75-78
应用幼年小鼠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s serum gonadotropin,PMSG)处理的动物模型,研究了卵泡从发育到闭锁动态变化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结果表明:(1)24日龄小鼠给予PMSG(10IU/只)后6d时,卵巢中出现大量闭锁卵泡,颗粒细胞DNA琼脂糖电泳显示了梯形条带;(2)随卵泡闭锁发生,卵巢AngⅡ含量增加;(3)AngⅡ显著拮抗FSH刺激颗粒细胞雌二醇生成的作用。我们认为,AngⅡ参与了对小鼠卵泡闭锁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转铁蛋白抑制大鼠卵泡颗粒细胞FSH受体的结合与维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晶华  郭建 《生理学报》1992,44(5):496-501
转铁蛋白能抑制大鼠卵泡颗粒细胞的分化,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用已烯雌酚处理后分离的大鼠颗粒细胞,观察了转铁蛋白对FSH结合到颗粒细胞,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对颗粒细胞FSH受体量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理浓度范围的转铁蛋白部分地阻断了~(125)I-rFSH结合到颗粒细胞上;将转铁蛋白与FSH一起处理细胞,发现它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SH对颗粒细胞FSH受体的维持作用,并表现为孕酮及雌二醇的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8.
曾报道,生长激素(GH)、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能调节颗粒细胞成熟,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充分阐明。Hutchinson 等研究了 GH、IGF-I 和卵泡刺激素(FSH)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它们对颗粒细胞甾体生成作用的影响。实验所用颗粒细胞取自己烯雌酚处理的未成熟大鼠,在离体条件下再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或 FSH 加以刺激。结果表明,GH 在 PMSG 存在下,能增加芳香化酶活性和孕酮  相似文献   

9.
抑素(inhibin)是由卵巢颗粒细胞或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它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亚胺环己酮(cycloheximide)是一种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强抑制剂。为了研究抑素的作用机制,作者比较了抑素(32KDa,从猪卵泡液提取)和亚胺环己酮分别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抑素和亚胺环己酮都能抑制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的基础分泌及细胞内 FSH 含量(ED_(50)分别为1.0ng/ml 和22.5ng/ml),但它们都不改变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分泌及细胞  相似文献   

10.
选用12头18月龄,体况良好,体重380 kg的西门塔尔牛育成母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研究亚硒酸钠(0、0.3、0.6和0.9 mg Se/kg DM)对发情周期外周血清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亚硒酸钠后发情周期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和雌二醇分泌水平提高,0.3 mg/kg组和0.6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3 mg/kg组较0.6 mg/kg组高(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添加0.3 mg Se/kg DM对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有显著促进作用,兼顾基础日粮的含硒量,建议日粮硒水平为0.37 mg Se/kg DM。  相似文献   

11.
过去曾经多次报道,卵泡液和精液能促进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但对其中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尚未了解。美国李卓浩等报道,从人卵泡液中分离到一个14肽,即人卵泡促性腺激素释放肽(hF-GRP)。在离体条件下,hF-GRP 具有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活性。用小鼠垂体培养法测定,其促进卵泡刺激素(FSH)或黄体生成素(LH)释放的 ED_(50)值分别为每管2.0μg/ml(1.2nmol/L)和2.6μg/ml(1.6nmol/L),活性比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低。初步资料表明,hF-GRP 在大鼠完整垂体培养系统及垂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甾体避孕药对垂体生殖激素的影响,本实验以动情前期大鼠受二次静脉注射GnRH诱发的LH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为模型,观察经肌肉注射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避孕药(抗孕-53或18-甲基炔诺酮)后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反应。抗孕-53的剂量为3,1.5,0.75,0.375和0.19mg;l8-甲基炔诺酮的剂量为4,1和0.5mg,各溶于0.5ml茶油;对照组为0.5ml茶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抗孕-53均促进血浆LH浓度升高,其中以3mg组的反应最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不同剂量的18-甲基炔诺酮对垂体敏感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血浆LH浓度降低(P<0.01)。大鼠经肌肉注射乙炔雌二醇21μg和10.5μg后,其垂体对GnRH的反应也有促进作用,但不能完全模拟抗孕-53的效应。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甾体避孕药能增加或降低大鼠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发情期及妊娠期雌性蓝狐(Alopex lagopus)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选取11只繁殖期雌性蓝狐,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孕酮(P)以及催乳素(PRL)的含量。结果表明,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发情期及妊娠期血清中浓度一直处于较稳定水平,并呈波动式分泌,最大值分别为(2.18±0.69)U/L和(8.82±1.83)U/L,同种激素不同检测日期数据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雌二醇在发情期和妊娠期血清中浓度亦处于较稳定水平,最大值出现在发情第1天,为(27.73±23.19)ng/L,数据两两比较差异亦不显著(P> 0.05);孕酮在发情期维持较高水平,最大值在发情第3天,为(2.41±1.35)μg/L,之后在妊娠期持续下降,分娩当天达到最低点,为(0.13±0.14)μg/L,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 <0.05);催乳素在发情期先下降,最低值为(0.15±0.04)U/L,第3天开始升高,并在妊娠期保持较高水平,到分娩时维持最高(0.21±0.05)U/L,数据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初步探索了5种激素含量在发情和妊娠期间的动态变化,为养殖蓝狐的生殖生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激发的SD大鼠卵巢为模型,用3′-末端原位标记和形态健康卵泡和闭锁卵泡,用原侠杂交方法研究了在卵泡发育和闭锁过程中甾体激素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mRNA的表达规律。发现StARmRNA在膜-间质细胞和黄体化颗粒细胞中表达,未黄体化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均无表达。PMSG注射后12小时卵巢内已有StARmRNA的表达,24小时表达量升高,72小时表达量达高峰。PMS  相似文献   

15.
鸡GnRH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膜细胞合成甾类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鸡卵泡膜细胞体外无血清贴壁培养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GnRHⅡ)对鸡卵胞膜细胞合成睾酮(T)和雌二醇(E2)的直接作用;以及在绵羊促黄体激素(oLH)或促卵泡激素(oFSH)存在时,cGnHⅡ对膜细胞合成T或E2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①在培养液中单独加入cGnRHⅡ,能促进F5、F3卵泡膜细胞合成T及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而对于F1卵泡膜细胞的作用效果不明显。②cGnRHⅡ与oLH(50ng)共同处理,当cGnRHⅡ低剂量(100g)时,膜细胞T合成量明显增加,而加大剂量时,T合成量则显著降低。③cGnRHⅡ(500ng)与oFSH(50ng)共同处理对膜细胞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降低cGnRHⅡ的含量,可逐渐恢复oFSH对膜细胞E2合成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药乌力吉-18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及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乌力吉-18高、低2个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对照组灌胃逍遥丸,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2.0 g·kg-1·d-1、1.0 g·kg-1·d-1乌力吉-18,连续给药31学艺术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ROG)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组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组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的表达;以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卵巢组织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蛋白表达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乌力吉-18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血清LH含量(P<0.05),上调下丘脑组织GnRH、垂体组织GnRHR表达及卵巢组织FSHR、LHR蛋白表达(P<0.05);乌力吉-18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清FSH、LH、E2含量(P<0.05),上调下丘脑组织GnRH表达及卵巢组织FSHR表达量(P<0.05),并可显著升高卵巢组织中FSHR、LHR基因表达量(P<0.05);对照组可明显升高血清E2含量(P<0.05)。结论:蒙药乌力吉-18可明显升高血清FSH、LH及E2的含量,促进下丘脑组织GnRH、垂体组织GnRHR及卵巢组织中FSHR、LHR的表达,表明乌力吉-18能够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及受体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清楚许多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雄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在增加器官重量、RNA和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活性以及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方面能促进肾生长。除了这些促进肾生长的激素以外,Nicholson等证明,还有一种绵羊垂体分泌的多肽片断能促肾增大,其依据是这一因子能增加经阉割并切除垂体的大鼠肾重量。经生化分析这一多肽片断主要由LH组成,不含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γ-促脂解激素、加压素和催乳素,而仅含少量的TSH和FSH。每天给切除垂体的大鼠注射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TSH和FSH都不能刺激肾生长。为了解答垂体分泌的促肾素(renotropin)活性是否归因于LH内在活性的疑问,Nicholson等检测了  相似文献   

18.
多次注射雌二醇或睾酮对雌鳗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活动以及卵巢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睾酮的作用更较雌二醇显著;多次注射LHRH-A的促进作用则不明显。多次埋植雌二醇或睾嗜促使脑垂体合成GtH,但所取血清样品中的GtH含量都未见明显增加,多次埋植雌二醇后血清中卵黄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卵巢GSI增长幅度小,表明埋植雌二醇虽能促使肝细胞合成和卵黄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卵巢明显发育长大,这表明埋  相似文献   

19.
IGF-Ⅰ能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代谢、增生、分化,甾体激素的生成及受体的诱导。卵泡内IGF-Ⅰ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及卵泡大小的调节。 1976年Rinderknecht和Humbel从血清中具有胰岛素样活性但不同胰岛素抗体反应的物质中分离出两种肽类,由于这两种肽类是依赖于生长激素,并具有促进生长的特性,因此被定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简称IGF)。IGF又由于其组成肽类的氨基酸不同而被皮分为IGF-Ⅰ和IGF-Ⅱ。IGF-Ⅰ分子量约7000道尔顿,包括70个氨基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以放射自显术观察了18-甲基三烯炔诺酮对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1)正常怀孕大鼠胚泡在子宫内膜着床前后(2—7天),~3H-胸腺嘧啶核苷大量参入内膜间质细胞核。但交配后第1天注射18-甲基三烯炔诺酮,~3H-胸腺嘧啶核苷则只参入内膜上皮细胞核内,间质细胞DNA 的合成受到抑制,使间质细胞不能转化为蜕膜细胞,因而阻止了胚泡着床。(2)正常怀孕2—7天大白鼠,注射~(35)S-硫酸钠后在子宫内膜中未观察到银颗粒,证明不合成硫酸粘多糖。但交配后第1天注射18-甲基三烯炔诺酮,由第3天开始,在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边缘和腔内都出现了大量的银颗粒。结果指出,药物促进了硫酸粘多糖的合成。(3)18-甲基三烯炔诺酮对间质细胞DNA 合成的抑制和促进内膜硫酸粘多糖的合成,很可能是通过抑制孕酮的生理效应而实现的。(4)孕酮的生理效应被抑制,可能是由于18-甲基三烯炔诺酮竞争占据了内膜靶细胞中的孕酮受体,使孕酮不能与其结合以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而产生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