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观察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沉积对外周血T细胞穿过血脑屏障的影响,通过立体定位仪将Aβ1~42肽注射到大鼠双侧海马(以Aβ42~1反序列肽为对照),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发现,Aβ1~42上调了外周血T细胞中巨嗜细胞炎症蛋白(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1α,MIP-1α)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分析显示,脑内的Aβ1~42也引起了脑微血管内皮上MIP-1α受体(CCR5)的表达增加,以及伴随的脑实质内T细胞数量的增加.然而,大鼠腹腔内注射抗MIP-1α中和抗体则阻断了Aβ1~42所致的脑内T细胞数量的增加.提示脑内Aβ沉积能诱导外周血T细胞MIP-1α依赖性迁移入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通络方药作用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MIP-1β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由MIP-1β在小胶质细胞上的受体-CCR5介导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通络方药作用后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加入到由5nM MIP-1β刺激6h后的原代大鼠小胶质细胞中,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系统来观察小胶质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CCR5,p-p38,P-JNK表达情况.结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迁移到Transwell下层的细胞数量(P<0.01),降低小胶质细胞上MIP-1β的受体CCR5表达,同时抑制了其下游信号蛋白p38和JNK的磷酸化.结论:通络方药作用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务件培养液可抑制由MIP-1β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迁移,其作用发挥可能是通过抑制MIP-1β的受体CCR5表达,降低了其下游通路上p38和JNK蛋白磷酸化程度实现.  相似文献   

3.
研究趋化因子基因对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防治HIV的新策略。将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或者pVAX1GP120单独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 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用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小 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应答。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 1α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gp120抗体滴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 均高于pVAX1GP120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RANTES、MIP-1α基因联合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免 疫小鼠,可能增强HIV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RANTES、MIP-1α基因对体液免疫有加强作用。因此, RANTES、MIP-1α基因对于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趋化因子基因对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防治HIV的新策略.将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或者pVAX1GP120单独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用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应答.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d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gp120抗体滴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pVAX1GP120免疫组比较,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d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VAX1GP120联合RANTES、MIP-1α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pVAX1GP120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RANTES、MIP-1α基因联合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HIV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RANTES、MIP-1α基因对体液免疫有加强作用.因此,RANTES、MIP- 1α基因对于HIV-1外膜蛋白基因疫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月龄C57BL/6J小鼠血管纹上S1PR1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究老年耳蜗血管纹内皮细胞上S1PR1变化对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听觉功能;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耳蜗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免疫荧光检测耳蜗血管纹上S1PR1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 ELISA检测S1P的释放量; Transwell小室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 Western blot检测EC上S1PR1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12m组小鼠听力阈值明显增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耳蜗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升高, S1PR1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细胞水平, D-gal+EC组中S1P的释放量降低, S1PR1表达水平下降,加入外源S1P后, S1PR1表达水平增加; D-gal+EC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加入外源S1P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给予S1PR1抑制剂干预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在衰老状态下,耳蜗血管纹内皮细胞上S1PR1表达下降,这可能会下...  相似文献   

6.
1995年,Cocchi等[1]发现RANTES、MIP-1α和MIP-1β等β-趋化因子具有抗HIV-1感染活性.1997年,Feng等[2]和Deng等[3]证实β-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分别是HIV-1侵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T淋巴细胞嗜性(T-tropism)分离株被称为X4毒株,巨噬细胞嗜性(M-tropism)分离株则被称为R5毒株[4].RANTES与CCR5有着高度的亲和力,二者的结合可对HIV-1的细胞附着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并下调CC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这一结果使RANTES抗HIV-1感染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得到合理的解释.最近,Garzino-Demo等[5]证明,β-趋化因子的诱导分泌与HIV-1感染后疾病进程的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人群中β-趋化因子水平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表明β-趋化因子对艾滋病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价值.为此,我们在克隆人RAN-TES基因的基础上,在体外转录与翻译系统中实现了该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分泌与表达因子(RANTES)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本研究抽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CC) 50例、乙肝肝硬化(LC) 38例、慢性乙肝(CHB) 43例,分别记为HCC组、LC组、CHB组,且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员4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其外周血MIP-1α、RANTES水平,并分析外周血MIP-1α、RANTES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实验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TNM分期越大,分化程度越低,外周血MIP-1α水平越低,RANREs水平越高(p0.05),原发性肝癌转移外周血MIP-1α水平显著低于非转移者、RANREs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者(p0.05)。本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MIP-1α水平低,RANTES水平高,均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表达与小鼠胚胎血管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蛋白表达与小鼠动脉形态学发生的关系,了解CREG蛋白在血管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制备E9.5d-E18.5d胎鼠、新生1d、28d和2月成鼠不同脏器功能血管的石蜡组织切片,观察主动脉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不同发育时相的血管细胞中CREG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标记物肌动蛋白(SMα-a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E9.5d的胚胎血管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CREG表达阳性,主要定位于血管壁的单层内皮细胞中,SMα-actin表达为阴性;E10.5d的胚胎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开始出现少量SMα-actin表达阳性的原始VSMCs,同时CREG蛋白表达,定位与SMα-ac-tin蛋白一致。自E12.5d开始SMα-actin蛋白在血管中膜VSMCs中表达增强并持续至成年。CREG蛋白在三层结构的血管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在E15.5d达到最高,E18.5d表达下降并维持至成年。进一步分析CREG蛋白在成年鼠心、肺、脾和肾等多个脏器血管中的分布,发现所有脏器血管细胞均表达CREG,但表达丰度明显不同,在储存血管和分配血管中CREG蛋白呈高表达,在调节血管中低表达。结论CREG蛋白在小鼠胚胎血管发育早期、持续表达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脏器功能血管中表达的差异,提示CREG蛋白可能通过调控并维持血管细胞,特别是VSMCs的分化,参与了胚胎血管发生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n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水平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305例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诊科脓毒症相关病死率评分(MEDS)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中低危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nCD64、MIP-1α表达水平,分析nCD64、MIP-1α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血清nCD64、MIP-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危组患者血清nCD64、MIP-1α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CD64、MIP-1α均与MEDS评分呈正相关(r=0.636、0.650,P0.05),同时nCD64、MIP-1α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781,P0.05)。nCD64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效能高于MIP-1α(Z=2.654,P=0.014)。结论外周血nCD64、MIP-1α表达水平可反应细菌性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细菌性脓毒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6癌蛋白对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外泌体中β-联蛋白(β-catenin)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HPV16 E6敲低细胞模型(shE6组),通过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特征进行检测,发现shE6相对于对照组(NC组),细胞增殖速率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向S期的过渡阶段,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侵袭能力下降。同时提取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利用Western印迹对β-联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相对于NC组,shE6组细胞内β-联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外泌体中β-联蛋白量增加,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均增加。上述结果提示,HPV16 E6促进细胞恶性表型可能与E6蛋白能够抑制β-联蛋白以外泌体形式释放,从而增加其在细胞内的积累,以及抑制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引物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DNA,将目的基因与经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直接测序序列分析。MIP-1α和B7-1目的基因质粒转染293T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浓缩液的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MIP-1α、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滴度均达2.00E+8 TU/mL。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并包装出高滴度的小鼠MIP-1α和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D1α分子,趋化因子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CCL20/MIP-3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通用二步法检测CD1α和趋化因子CCL20/MIP-3α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α和CCL20/MIP-3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1);CD1α与CCL20/MIP-3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趋化因子的减少导致抗原提呈细胞数量下降,不足以引起肿瘤局部免疫反应而导致了宫颈局部病变的侵袭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和MIP-1α的表达、TAM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MCP-1和MIP-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MCP-1、MIP-1αmRNA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高分化胆囊腺癌中二者的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胆囊腺癌,其中MCP-1mRN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CP-1、MIP-1α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胆囊腺癌组织MCP-1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胆总管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IP-1α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肝脏显著相关。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24.89±0.84)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0.66),有显著性差异(P〈0.01)。TAM与MCP-1、MIP-1α mRNA表达评分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80,0.567)。MCP-1 mRNA与MIP-1α mRNA评分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8)。结论:MCP-1、MIP-1α的表达增加及TAM计数升高可能调控和影响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MCP-1、MIP-1α可能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供者CD4+T细胞表面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L-选择素(LAM-1)和人整合素-4(VLA-4)的表达及其介导的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CD4+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方法:使用三色荧光标记检测动员前及动员后第5天供者外周血LFA-1、ICAM-1、LAM-1和VLA-4的表达率,ELISA方法检测动员前后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4能力,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CD4+T细胞,检测动员前后CD4+T细胞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迁移能力和对ICAM-1的黏附能力。结果:动员前后CD4+T细胞LFA-1(CD11a)和VLA-4(CD49d)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员前后CD4+T细胞LAM-1(CD62L)和ICAM-1(CD54)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动员前显著高于动员后(P<0.01);动员前后CD4+T淋巴细胞向SDF-1α的迁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员后CD4+T细胞对ICAM-1的黏附率降低(P<0.01);动员后IL-4和IFN-γ两个细胞因子在外周血血清的浓度均降低(P<0.01)。结论:rhG-CSF动员不影响CD4+T细胞LFA-1和VLA-4表达及CD4+T细胞迁移,但影响CD4+T细胞ICAM-1和LAM-1表达以及CD4+T细胞通过LFA-1对ICAM-1的黏附能力影响,并可能影响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及IFN-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TAM 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 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 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 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MCP-1、MIP-1alpha mRNA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高分化胆囊腺癌中二者的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胆囊腺癌,其中MCP-1 mRNA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MCP-1、MIP-1-alpha-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胆囊腺癌组织MCP-1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胆总管及发生 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IP-1alpha-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肝脏显著相关。胆囊腺癌组织中,TAM 计数(24.89± 0.84)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 0.66),有显著性差异(P<0.01)。TAM与MCP-1、MIP-1alpha mRNA 表达评分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 分别为 0.580,0.567)。MCP-1mRNA 与MIP-1alpha-mRNA评分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8)。结论:MCP-1、MIP-1alpha的表达增加及TAM 计 数升高可能调控和影响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MCP-1、MIP-1琢可能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SGL-1 缺失对遗传基因工程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并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GFBP-6、TNF-α和MIP-1γmRNA 表达水平.方法 用血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正常C57/BL/6 小鼠和PSGL-1 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PSGL-1 -/-小鼠)的外周血中血常规的差异;其次,提取两种鼠的血液的m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C57 小鼠与PSGL-1 -/-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TNF-α和MIP-1γmRNA 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C57 小鼠相比,PSGL-1 -/-基因工程小鼠在12 周龄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倡P <0.05)、淋巴细胞(倡倡P <0.01)和白细胞细胞(倡倡倡P <0.001)总数显著增加炎症因子TNF-α以及MIP-1γ表达增加(P <0.05).结论 PSGL-1 的缺失改变了小鼠细胞因子并影响了外周血的血细胞组成,MIP-1γ和TNF-α炎症因子上调,有可能影响了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该文旨在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新生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将分离培养的肺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LPS组;用10μg/mL的LPS处理细胞后分别于0 h、6 h、12 h、24 h、48 h时间点收集细胞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划痕实验观察LPS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RT-PCR)检测白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水平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相关蛋白P65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肺血管内皮细胞成鹅卵石样排列, VIII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面抗原荧光染色阳性。划痕实验中, LPS组细胞在12 h的迁移高于对照组(P0.001);荧光定量PCR检测到LPS组分泌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趋化因子MIP-1α、MCP-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Western blot显示, LPS组与对照组相比, VEGF蛋白表达在24 h、48 h处降低(P0.05), VEGFR2蛋白表达在各时间段都明显降低(P0.001),同时, NF-κB相关蛋白P65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脂多糖诱发的炎症反应影响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发育,其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激活,诱导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表达升高和VEGF/VEGFR2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荷瘤小鼠皮下注射人工合成胸腺肽α1 (sTα1).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细胞亚群比率、T淋巴细胞增殖数量和脾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三个指标,来判定sTα1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sTα1可提高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降低CD8+T细胞比率,使CD4+/CD8+的T细胞比率增加.sTα1能明显加强正常小鼠、环丙酰胺(CTX)免疫抑制小鼠和荷瘤+CTX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5),明显促进正常小鼠及各免疫抑制组小鼠脾细胞细胞因子mIL-2和mIFNγ释放(P<0.5).结论:sTα1可促进T细胞的快速成熟,活化T细胞,纠正了荷瘤和化疗药物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促进Th1型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刘伟  余英豪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3,(6):38-43,I0005-I0007
目的观察转染趋化因子MIP-lα和共刺激分子B7-1基因增强小鼠抗淋巴瘤的效应。方法将MIP-1α和B7-1基因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应用RT-PCR检测MIP-1et和B7-l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MIP-lα和B7-1蛋白表达;转基因EL-4细胞注入小鼠右腋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灭活的转基因EL_4细胞注入成瘤小鼠体内,观察其增强小鼠抗淋巴瘤效应。结果RT.PCR检测发现EL-4/MIP-lα+B7—1细胞内有MIP-1α及B7—1mRNA表达,Westernblot显示MIP-1α及B7-1蛋白表达;MIP-lα组、B7-1组较对照组成瘤时间延长,成瘤率降低,肿瘤平均体积较小,而联合组成瘤性消失;MIP-1俚和B7-1治疗组的肿瘤平均体积、重量及肿瘤器官转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的肿瘤平均体积及重量明显小于MIP-lα和B7-1组(P〈0.05),而且联合组小鼠平均生存期,均较单基因组、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转染MIP-1d和B7-1基因能够明显增强小鼠机体抗淋巴瘤效应,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为淋巴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ibeA,ibeB,ibeC是与大肠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密切相关的基因,但迄今各基因的功能并不清楚。应用侵袭分析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各基因的缺失突变型及野生型大肠杆菌对HBMEC的侵袭、细胞骨架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型菌大肠杆菌侵袭率为3.46%,而ibeA,ibeB,ibeC缺失突变株分别为0.54%、0.82%和0.73%:ibeA缺失突变型与野生型大肠杆菌作用相似,可引起HBMEC的细胞骨架蛋白分布改变,在细胞膜处呈明显的聚集,而ibeB和ibeC缺失突变株并未引起细胞骨架的明显改变;野生型和ibeA缺失突变型大肠杆菌可引起紧密连接结构的明显改变,而ibeB和ibeC缺失突变株对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这些观察到的结果提示:ibeB和ibeC基因产物可能在调节细胞骨架和影响细胞紧密连接中起重要作用,而ibeA基因产物在其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