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DArg+ MGBG 处理保持系, 降低花粉可育度, 并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 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 酶和DNA 酶活性下降,使O-·2 生成速率和MDA 含量上升。Put+ Spd + Spm 可消除或部分消除DArg +MGBG的上述效应( 对酶活性的影响除外) 。DArg + MGBG 也使POD、SOD 和CAT活性上升, 但是,多胺只能降低抑制剂对POD 的刺激作用。用Put+ Spd + Spm 处理不育系, 使花粉可育度轻度提高, 并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 含量略有上升,使蛋白酶、DNA酶和RNA 酶活性、O-·2 生成速率、MDA 含量、SOD 和CAT活性下降, 使POD 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幼苗针叶中H2O2、O^-.2、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组织自动化氧化速率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的含量呈波  相似文献   

3.
土壤渍水对小麦开花后叶片几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小麦开花期土壤渍水导致:(1)小麦叶片NR活性及叶绿素含理下降,光合速率降低。(2)叶片ABA一上升.CA1/3含量下降;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MA含量上升,膜透性增大。土壤渍水停止后,渍 造成的伤害仍在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显著衰退,植株早衰。皖麦19对开花期土壤渍水的耐性较杨麦158旨。  相似文献   

4.
用D-Arg+MGBG处理保持系,降低花粉可育度,并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使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上升。Put+Spd+Spm有除或部分消除D-Arg+MGBG的上述效应(对酶活性的除外)。D-Arg+MGBG也使POD、SOD和CAT活性上升,但是,用Pot+Spd+Spm处理不育系,使花粉可育度轻度提高,并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含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细胞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分胁迫使小麦根质膜NADH和NADPH的氧化速率及Fe(CN)6^3-和EDTA-Fe^3+的还原速率明显降低。对照与胁迫处理的质膜氧化还原系统活性均不受鱼藤酮、抗霉素A和DCN等呼吸链抑制剂的影响。在不加Fe(CN)6^-3作为电子受体时,水杨基羟肟酸(SHAM)可明显刺激质膜NADH的氧化和O2吸收速率。水分胁迫促使SHAM刺激的NADH氧化明显降低,但却使O2吸收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6.
臭氧对冬小麦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金明红  冯宗炜 《生态学报》2000,20(3):444-447
通过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臭氧对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抗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氧胁迫下,小麦叶片叶绿素a、b含量明显下降,膜透性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开始上升后转为逐渐下降,过氧化特(POD)活性逐渐或急剧上升。臭氧诱导了活怀氧生成,影响了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促进了膜脂过氧化,对叶片膜保护系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细胞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胁迫使小麦根质膜NADH和NADPH的氧化速率及Fe(CN)63-和EDTA-Fe3+的还原速率明显降低。对照与胁迫处理的质膜氧化还原系统活性均不受鱼藤酮抗霉素A和KCN等呼吸链抑制剂的影响。在不加Fe(CN)63-作为电子受体时,水杨基羟肘酸(SHW)可明显刺激质膜NADH的氧化和O2吸收速率。水分胁迫促使SHAM刺激的NADH氧化明显降低,但却使O2吸收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水淹导致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在水淹胁迫下24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脱落酸(ABA)于21h出现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水淹对小麦幼苗ABA和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淹导致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在水淹胁迫下24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脱落酸(ABA)于21h出现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龙眼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实生幼苗进行人工水分胁迫,检测其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变化,研究了干旱对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龙眼叶片RWC下降,电解质渗漏上升,RWC的下降和电解质渗漏的上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及MDA含量明显上升,且与电解质渗漏的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GSH含量和AsA-POD活性显  相似文献   

11.
高压静电场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银杏愈伤组织经1 .0kV/ cm 强度的高压静电处理后, 愈伤组织生长速率提高, 超氧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蛋白质及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 和吲哚乙酸(IAA) 氧化酶活性下降。实验表明,正高压静电场促进银杏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与HVEF 影响体内SOD、POD 和IAA 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切花瓶插期的衰老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郁金香鲜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瓶插开始即开始下降,花瓣在瓶插初期略有上升,第3天以后随花朵的开放迅速下降。叶片、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与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增加呈负相关,与MDA含量的增加呈负相关;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增加与MDA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同时,饱和脂肪酸所占百分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IUFA的下降与MDA含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在整个瓶插过程中,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周瑞莲  张普金 《生态学报》1996,16(4):402-407
本文研究了高寒草地3种立地条件下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nutans)在春季萌动过程中根系碳水化合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入冬时根系中碳水化合物贮量高、保护酶活性强的牧草春季萌动早、生长快、抗寒性较强。(2)当春季气温波动式回升时,牧草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气温上升而下降,随气温下降而上升。其中火烧地牧草根中SOD和POD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而抗寒性也较强。因此春季高寒山区牧草根内的代谢改组(增加可溶性糖)和酶系统的调节(增加SOD、POD活性)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重要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红松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阎秀峰  李晶  祖元刚 《生态学报》1999,19(6):850-854
随着土壤的逐渐干旱,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幼苗叶中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均在干旱处理后第3天迅速上升;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先是增加,在干旱处理第3天后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明显提高,只有ASP的活性下降。用PEG模拟干旱胁迫与土壤自然干旱胁迫结果略有不同,-1.0MPa PEG溶液对红松幼苗具有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镉对小麦幼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小麦幼苗经镉胁迫后,随着镉浓度的增高,叶征和根系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有所提高。叶片中MDA积累量和SOD活性都高于根,而POD活性则是根高于叶片。随幼苗生长时间延长,叶片和根中的MDA积累量增加,而SOD活性却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放免测定法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内膜增生模型上观察了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前体L-Arg和抑制剂LNNA对内皮损伤血管局部cGMP(EDRF的效应物)和Ag-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后,其cGMP含量显著下降,血管局部Ag-Ⅱ水平明显上升;LNNA可使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而L-Arg却可使内皮损伤动脉中下降的cGMP明显上升,使其升高的局部Ag-Ⅱ水平明显下降。表明EDRF可通过cGMP途径抑制内皮损伤的动脉中Ag-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蛋白酶活性和Pro 含量增加,PDH 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蛋白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而PDH 活性下降的幅度和Pro 含量上升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水分胁迫引起荔枝叶片核酸、DNA 和RNA 含量下降,DNA 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RNA 含量下降的幅度;DNase 和RNase 活性上升,D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小于R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抗旱性强的品种核酸、DNA 和RNA 含量下降的幅度以及DNase 和R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均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钙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浸种提高水稻幼苗叶片中结合态钙、内源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和膜保护酶(CAT、SOD和POD)活性,也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中煮沸稳定蛋白质(boiling-stableprotein)的含量。冷胁迫期间,CaCl2并能减少因冷胁迫引起的GSH、AsA含量,CAT、SOD和POD活性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下降的程度。在恢复期间,经CaCl2处理的幼苗其GSH、ASA、CAT、SOD和POD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水平均有回升。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蛋白酶活性和Pro含量增加,PDH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蛋白酶活性增加的幅度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而PDH活性下降的幅度和Pro含量上升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水分胁迫引起荔枝叶片核酸,DNA和RNA含量下降,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RNA含量下降的幅度;DNase和RNase活性上升,DNase活性上升的幅度小于RNase活性上升的幅  相似文献   

20.
三唑酮对绿豆幼苗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三唑酮处理可提高离体绿豆(PhaseolusradiatusL.)幼苗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叶片衰老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20mg/L三唑酮可提高POD、AsAPOD活性和AsA、GSH含量,对SOD、CAT活性无影响。丙二醛(MDA)含量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提高,并与POD、AsAPOD活性和AsA、GS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三唑酮可降低MDA含量。表明三唑酮有提高植物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保护能力,延缓叶片的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