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光明日报》曾报道过一条重要考古发现消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8年5月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古墓基主系战国初年的曾国侯君——曾侯乙。  相似文献   

2.
高等动物的鸟类和哺乳类,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能使体内温度保持在比较恒定的水平;而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则不能进行这种体内温度的调节,但羽毛或皮毛等体表覆盖物对体内温度调节也起作用。在极冷或极热的条件下,爬行类或两栖类会被冻僵或者热死,而哺乳类和鸟类却仍可活动,其成功的决窍就是“热血”。从其外貌和骨骼结构上还很象爬行类的动物起,体内温度控制的产生就可能开始了。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有人就  相似文献   

3.
当代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使过去偏重于形态描述的古生物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少的传统结论正在为新的科学实验所修订。过去的教科书和科普文章中,总是把恐龙当成愚蠢笨拙的象征。画家笔下的典型的恐龙,常常是巨大的体躯上搭配着很不相称的豌豆般的脑子;它们在阴沉的沼泽中,迟钝地跋涉着。在谈到恐龙的绝灭时,也经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鸟,代表着自由。看着它们轻巧灵动地在天空中飞翔,你是否会把它们与史前那些庞然大物恐龙联系在一起呢?如果有人说,恐龙并没有灭绝,现在就在你身边,它们依然存活着,只不过变成了鸟类,你是否会听得目瞪口呆呢? 百余年前,英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一个假说,他推断鸟类可能  相似文献   

5.
恐龙的头骨不大,脑量较小,因而一般来讲,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十分迟钝。据推测,恐龙走动的速度是很缓慢的。为了测定恐龙的行动速度,英国古动物学家马卡莱克桑德尔最近采用了比较直接的方法。首先,研究了各种恐龙足迹的间距大小,并与其肢骨的长度进行了对比。然后,再将所得的数字与现生动物的比例数据相比较。由于现生动物走动的速度是我们已经了解的,所以就可得出结论,即地球上四足动物中最大的蜥  相似文献   

6.
地点:美国蒙大拿州北部。时间:白垩纪后期(8000万年前)。一天中午,热浪滚滚,太阳光直射大地,一群鸭嘴龙在叫着。这些9米长的恐龙在为筑巢而忙忙碌碌。这时,一只二吨重的雌性恐龙在窝边似乎紧张而又激动。窝有1.8米高,是用烂泥和烂植物枝叶垒起来的。过了一会儿,这只恐龙用它那巨大的嘴移动着上层的枝叶,露出了20个恐龙蛋(一次就孵这么多)。这蛋个个象大梨子似的。它用嘴把蛋一个个敲开。几个小时后,蛋里的小恐龙唧唧喳喳地吵着要出来。这样一个场面似乎难以相信:恐龙也会象鸟似地培育后代吗?这种恐龙与其他种类的恐龙不同吗?正是这样。最近,古生物学家找到证据足以说明恐龙在培育后代方面各不相同。杰克·霍纳尔是知名的恐龙专家之一。十多年以  相似文献   

7.
自贡恐龙化石已查明有七十多处,遍及所辖四区二县,有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剑龙等近二十个种属的恐龙,真是千奇百怪,无其不有。自贡恐龙化石具有点多,地史分布时间长,新属新种多,恐龙动物群组合特征明显的特点,有“恐龙之乡”之美称。自贡恐龙化石如此之多是由于四川盆地的古地理、古环境为恐龙的栖息生存创造了天然条件。在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末,湖水占据了现今的四川盆地全境,这就是地质上叫的“古巴蜀湖”。这种特殊环境,为后来恐龙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大约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四川盆地没有强烈的地壳运动,气候温湿,雨水充沛,地势平坦,湖  相似文献   

8.
答:所说的立体感就是立体视觉,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感知能力,是人在进化发展历程中获得的一项特有的双眼高级视觉功能。人在用双眼看同一物体时,这一物体的影象就分别落在了两眼的视网膜上,形成基本相同的两个影象。由于左右两眼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物体的每一点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投影的对应点就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一个微小的位置差移,这个差移称为视差。当眼睛将视差传到大脑,经加工后,大脑就可把两眼传入的两个平面影象合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影象,即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9.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素以恐龙化石蕴藏丰富,分布广泛,保存良好著称。誉满中外的“恐龙窝”究竟有多少种类?据初步统计,自一九一五年由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在荣县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的七十年间,发现的恐龙有两大类群:蜥龙类和鸟  相似文献   

10.
江秋福 《化石》2004,(4):18-18
“鸟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变成型”是英国科学家赫胥黎于1870年提出的名假说。一百多年来,没有人能拿出可信的证据证明或驳倒这一观点,但是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书籍在提到鸟类起源问题时均认同这一观点,似乎它已经没有证明的必要了。1999年,一个中国人,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博士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森林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森林是人类的保护伞。它是地球上氧气的制造者。地球上的森林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氧气,60%是由森林制造的。一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吸收一千公斤二氧化碳,制造730公斤氧气。森林也是大气的净化机。千千万万张树叶吸附着大气中的尘埃,一条36米的林带,一公里之内飞尘量可减少30%,每公顷森林一年可吸收30—70吨尘埃。森林也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是当今危及世界的三大毒品之一,可谓人所共知,但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它的来历如何?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据考证,早在公元前数百年的古希腊,医生们就已经在使用取自罂粟未成熟果实的乳汁来治疗病痛了。这种乳汁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干燥凝结,变成褐色或黑色的物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鸦片。鸦片是英文opium的译音,其语源是希腊语 opion,意思是“罂粟汁”。在以后的两千年中,鸦片由其发源地东地中海地区,首先向西传到了罗马及欧洲各地,以后又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13.
最近编辑部收到许多讨论恐龙为什么绝灭的文章和译稿。因版面所限不能一一发表,这里仅摘登数篇,敬请作者原谅。  相似文献   

14.
恐龙是一类典型的陆生动物 ,它们一般栖息在地面上觅食、戏耍、交配和繁殖后代。不过 ,似乎也不尽然。比如有人认为某些恐龙生活在水里 ,象长脖子的马门溪龙和长剞角的青岛龙 ;还有人认为某些恐龙是生活在树上的 ,比如棱齿龙和美颌龙。从生物演化的角度讲 ,象美颌龙这样的兽脚类恐龙是否有树栖习性非常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古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鸟类飞行起源的研究。人类从古代就开始梦想能够象鸟类一样飞上蓝天 ,自由地翱翔。科技发展到今天 ,人类已经借助各种飞行器械实现了这一梦想。然而 ,每当看见鸟类展翅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时候 ,…  相似文献   

15.
怎么保存茶?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受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的影响,会引起茶叶中很多内含物质的氧化和变化,使茶叶品质逐渐产生劣变。因此必须妥善贮藏保管好茶叶。茶叶贮藏保质的要领,主要是要保持茶叶的干燥,不要让茶叶吸潮变质;其次是要尽可能避光、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茶叶贮藏方法有干燥石灰贮藏法、低温贮藏法、保鲜剂贮藏法、抽真空和充氮贮藏法等,有时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会  相似文献   

16.
蜥脚类恐龙在自然博物馆里往往以它庞大的身躯、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引起学生和游客的兴趣。可是这一古老而曾经统治过地球大陆的庞  相似文献   

17.
刘国梁 《化石》2002,(4):39-40
恐龙自发现以来 ,在动物分类学上 ,它一直被视为爬行动物纲下的一大类响当当的成员。这种情况至今未变。但现在看来 ,把“爬行动物”这顶帽子戴在恐龙头上是越来越不合适了。换句话说 ,恐龙实在不像爬行动物 ,说恐龙是爬行动物实在是小看了人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 ,美国古生物学家巴克就曾向传统理论叫板 ,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热血恐龙”理论 ,认为恐龙应当是一类代谢能力高 ,行动敏捷的恒温的热血(或叫内温)动物 ,起码有一部分恐龙如此。而传统观点却认为 ,恐龙是一类行动迟缓 ,呆头呆脑 ,代谢能力不高的变温的冷血爬行动物。恐龙的身上…  相似文献   

18.
泰国的恐龙与恐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枝明 《化石》2005,(3):31-32
我应泰国矿产资源部的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处和泰国树化石博物馆之邀请,从3月11日到3月27日,在泰国参观了三个博物馆、走访了泰国恐龙化石研究中心、考察了4个恐龙化石产地。现将泰国的恐龙化石之研究情况简介给读。  相似文献   

19.
<正>天然琥珀的形成至少需要上千万年,就算是最年轻的琥珀也远早于人类文明的出现。由于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形成过程,琥珀内部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封闭特性,封存在内的古生物保存完好,甚至有可能从中提取到基因片段,这使得琥珀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的复活,就是依靠从琥珀封存的蚊虫体内的恐龙血中提取出DNA。不过电影毕竟是影视作品,按照目前的琥珀研究进展来讲,还没有办法从其中提取到足以复原完整个体的古生物DNA。  相似文献   

20.
恐龙,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成为化石世界中绝灭动物的一个缩影。一提到恐龙,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在潮湿的沼泽地带,有一群体躯庞大而形态笨拙的怪物,步履维艰地朝着不可避免的绝灭的深渊走去。但是,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中生代广泛繁衍、几乎占领整个陆地的恐龙家族至今断子绝孙?恐龙真的是呆笨而低能的动物吗?为什么在长达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期间,恐龙却能和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哺乳动物相匹敌,抑制后者向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