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损伤是严重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后产生的水肿、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是致使脊髓损伤继发性加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及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和脑-肠轴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关系非常紧密。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影响脊髓损伤后并发症发生以及加重。本文主要就肠道菌群对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和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是缺血脊髓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脊髓组织的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较前更加明显,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治疗措施也具有多样性,脊髓缺血后脊髓微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破坏和脊髓水肿等是脊髓功能损害的主要诱因,至今为止,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主要有药物及物理治疗等方法,本文作者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希望对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学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程度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为正常对照组、轻(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14天处死,HE和Nisse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和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脊髓中Bax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和58.3%,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中)度脊髓损伤和重度脊髓损伤中的Bax的阳性率分别为18.5%和59.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x基因表达与大鼠脊髓损伤有密切关系,且随着损伤程度加重Bax表达也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脊髓损伤的miR-31转基因小鼠继发性损伤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解,进一步了解和探究miR-31在脊髓损伤修复中起到的促进作用。方法使用Impactor M-Ⅲ脊髓撞击器分别对FVB小鼠和miR-31转基因小鼠进行击打,成功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于3d、7d、14d、21d进行BBB评分、H E染色、免疫荧光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两组小鼠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HE染色结果恢复趋势虽大体相同,但BBB评分显示在7d、14d,miR-31转基因小鼠的脊髓损伤恢复状况优于FVB小鼠。免疫荧光和PCR检测显示:Nestin在14d、21d两个时间点上miR-31转基因小鼠高于FVB小鼠;miR-31转基因小鼠NSE的表达量高于FVB小鼠。结论 miR-31在脊髓损伤后可能发挥着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改善脊髓损伤模型脊髓内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脊髓损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1、2、3及4周,利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应用ELISA法测定手术后14 d大鼠损伤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运动功能评分显示高压氧治疗组和模型组差异显著。ELISA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而高压氧处理后,炎症因子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高压氧可通过降低损伤脊髓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改善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以后引起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导致损伤的神经组织难以修复。目前脊髓损伤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减轻和延缓继发性损伤造成的伤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脊髓损伤治疗领域的进展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目前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在治疗脊髓损伤的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在未来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脊髓损伤可划分为三个病理生理阶段:原发性损伤期、继发性损伤期和慢性损伤期。基因表达的改变在脊髓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可以调控转录后所有基因的表达,所以miRNAs是脊髓损伤中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miRNAs是20-25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s 3‘UTR结合下调其表达实现的对mRNA翻译进程的调控。miRNAs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疾病有密切关系。脊髓损伤后miRNAs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和炎性反应通路在炎性应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在细胞凋亡中表现出了复杂的功能,其表达的改变可能同时刺激和抑制凋亡;miRNAs可通过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和调节胶质瘢痕的进程;miRNAs的下调可能通过促进轴突靶向作用、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来促进损伤脊髓部位再生进程。目前脊髓损伤仍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对神经系统疾病中miRNAs作用的研究,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也是将来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脊髓缺血损伤合并脓毒血症后大鼠脊髓的病理改变及脊髓组织中锌转运体1(zinc transporter1,ZnT1)的表达规律。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8)、腹主动脉阻断组(I/R组,n=8)、内毒素组(LPS组,n=8)和腹主动脉阻断+内毒素组(I/R+LPS组,n=8)。用HE染色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病理损害,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ZnTl的表达规律。结果:1.病理结果改变:除S组外,I/R组、LPS组、UR+LPS组三组大鼠HE染色切片中均可见脊髓组织损伤,各组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以下规律:S组〈I/R组〈LPS组〈I/R+LPS组。2.免疫组化结果:脊髓损伤组ZnT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增加(P〈0.05)。结论:1.脊髓缺血损伤合并内毒素攻击可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2.腹主动脉阻断合并内毒素攻击所致脊髓损伤早期脊髓组织中ZnT1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节脊髓损伤早期脊髓组织中锌稳态平衡进而在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病理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实验结果可为寻找早期脊髓损伤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脊髓损伤后,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脊髓损伤后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围绕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在迷走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肠道菌群代谢物3个途径中发挥的作用,及与胃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以细胞内脂质活性氧堆积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广泛存在于肿瘤、癌症、急性肾损伤等多种疾病当中。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脊髓损伤的具体发生机制及高效治疗方法仍在探索当中,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调控神经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治疗SCI的重点。然而,对于铁死亡参与脊髓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收集和整理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脊髓损伤后铁死亡方面的相关文献,针对铁死亡参与脊髓损伤的调控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治疗脊髓损伤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治疗和康复一直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现代医学虽然显著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存活率,然而在改善患者损伤神经功能方面进展甚微,其原因主要在于脊髓损伤后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伤对脊髓神经结构的伤害难以逆转,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主要围绕减轻继发性损伤和促进再生来开展。SCI后炎症反应始终存在,这与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的不同时间、不同损伤部位发挥不同作用密切相关。该文就免疫细胞在SCI后炎症微环境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成年哺乳类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是一项复杂且尚未解决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感觉丧失,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脊髓损伤的新策略.近年来,应用外源性或内源性神经元中继的治疗手段为脊髓损伤后环路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干细胞或生物材料等移植物作用于脊髓损伤区,可改善损伤区局部微环境,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促进脊髓环路重建和功能恢复,因此成为较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方法.本综述主要介绍细胞移植治疗、组织工程策略和基因调控等方法在修复受损脊髓的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脊髓损伤后新生神经元是否具有潜在的功能整合,重建受损神经环路,并恢复其运动和感觉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构建小鼠脊髓击打损伤模型仪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期探索脊髓击打损伤模型建立的标准化。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制Allen脊髓打击器(A组,n=20)和Impactor M-Ⅲ脊髓撞击器(B组,n=20)进行击打,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于1d、3d、5d、7d、14d、21d六个时间节点,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对小鼠下肢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数据。并在3d、7d、14d、21d四个时间节点取实验小鼠脊髓损伤处进行HE染色。结果两组脊髓损伤模型在1d、3d、5d、21d四个时间节点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7d、14d,B组小鼠的脊髓损伤恢复状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形态切片上差异不大。结论两种击打脊髓的实验仪器均可成功建立小鼠的脊髓损伤模型,采用Impactor M-Ⅲ脊髓撞击器构建的脊髓击打损伤模型小鼠恢复较自制Allen脊髓打击器更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是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手术缓减外力压迫,防止脊髓神经进一步受损。细胞替代治疗理论上可治愈脊髓损伤,不同类型细胞可从各角度产生治疗作用,包括损伤后的脊髓轴突再生、神经元再建和轴突髓鞘化等,进而促进功能恢复。对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研究中的最新结果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导致患者瘫痪或死亡,预后差。脊髓损伤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多种信号通路被激活,在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RhoA/Rho信号通路在脊髓变性和再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讨论RhoA/Rho激酶信号介导的脊髓发病机制,以及针对RhoA/ROCK通路靶向药物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和影像的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唔疗提供了实验信息。使用7~8周龄小鼠,咬除T9~T10棘突及相应椎板,用重物压迫脊髓,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进行行为学评分及病理和影像学的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而实验组评分较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影像学的改变。可见在实验组中小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改变,在行为学上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脊髓损伤半切动物模型,模拟人类脊髓半切伤,为后期脊髓损伤的治疗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实验小鼠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以T10胸椎棘突为中心,暴露T9~11棘突和椎板;在体式显微镜下,咬除T10棘突及椎板,暴露该阶段脊髓;用虹膜剪尖端将脊髓半切至脊髓后正中静脉右缘。于造模后1d、3d、5d、1w、2w、3w,采用双盲BMS评分法,评价各组小鼠后肢运动功能。并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进行结晶紫染色、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微结构检测,以观察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手术组实验动物均表现出损伤侧后肢瘫痪,BMS评分低于7分;脊髓损伤局部形态学观察显示该方法能很好地实现脊髓半横切。结论小鼠T10脊髓损伤半切模型建立成功,死亡率低,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8.
犬脊髓损伤治疗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犬脊髓损伤治疗动物模型 ,为实验研究提供直接的病例材料。方法 人工损伤犬脊髓 ,使用直流电场刺激使脊髓损伤恢复。结果 人工犬脊髓损伤模型建立 ,直流电场刺激治疗可恢复神经功能。结论直流电场刺激在不同时期对犬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能促进脊髓再生 ,使脊髓通路更快更完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破坏性疾病,一旦脊髓损伤发生,治疗棘手,对患者家庭、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负担。近年来,通过建立大鼠脊髓损伤细胞相关模型,对于脊髓损伤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的建立对脊髓损伤治疗有深远意义。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或间接对脊髓损伤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星形胶质细胞模型培养制备方案等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建立一个客观化、定量化、可模拟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提供指导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都展示出了巨大的前景,但是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以脊髓损伤为例,近年来,细胞生长因子逐渐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突破点,而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基本策略是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受体细胞后,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利用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技术充分发挥生长因子效应促进神经再生。基因载体常用转染率高的病毒,受体细胞以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为主。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情况,阐述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对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