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荷属( Mentha Linn.)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材[1],其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2-3],其非挥发性成分也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为详细了解薄荷的非挥发性成分,作者对薄荷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薄荷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薄荷在分类上归属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属植物还包括椒样薄荷、圆叶薄荷、唇萼薄荷、留兰香等常见植物。薄荷中含有丰富的精油,薄荷精油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日  相似文献   

3.
以开花期的椒样薄荷(Mentha × piperita)、薄荷(M. haplocalyx)和苏格兰留兰香(M. × gentilis)叶片部位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 通过GC-MS分析, 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精油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 (1) 椒样薄荷与薄荷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和异薄荷酮, 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酮和柠檬烯。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符合欧洲药典与ISO标准, 椒样薄荷需要继续改良以提高其精油品质与抑菌功能。(2) 精油单独使用时,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15442对椒样薄荷精油和薄荷精油敏感; P. aeruginosa ATCC 27853对薄荷精油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敏感。精油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抑菌范围和强度均有所改变: 绿脓杆菌的2个菌株对精油与抗生素的组合最为敏感, 其中, 椒样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的组合对P. aeruginosa ATCC 15442显示出最强的增效作用, 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混合之后对P. aeruginosa ATCC 27853出现拮抗作用。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对所有精油以及精油与抗生素混合物均有抗性。(3) 椒样薄荷、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不仅对精油品质有影响, 而且影响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作用, 可考虑将其作为薄荷属植物品质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开发利用永州异蛇(尖吻蝮蛇)和永州薄荷两种地方特色资源,本研究通过GC-MS法分析了永州薄荷精油的成分,采用药敏纸片法测试了永州薄荷精油、异蛇蛇蜕浸液及二者复配剂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永州薄荷精油中共检出20种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成分为薄荷醇(42.67%)、薄荷酮(27.30%),二者占总含量近70%;另有7种成分占总量比例超过1%,分别是α-蒎烯(3.65%)、β-蒎烯(3.28%)、柠檬烯(5.63%)、正辛醇(1.47%)、异薄荷醇(7.88%)、胡薄荷酮(1.35%)、乙酸薄荷酯(2.70%);还含有2种其他产区薄荷精油中未被检出的萜烯与二氢香芹醇(0.50%)。永州薄荷精油与异蛇蛇蜕浸提液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其中薄荷精油对痢疾杆菌的抑制效果较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佳,而异蛇蛇蜕浸提液则对二者的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两种提取物复配液的抑菌效果优于各自单方;相同原液浓度下,二者最佳复配比为薄荷精油:蛇蜕浸提液1∶2(V∶V);复配剂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和10 mg/mL。研究结果为两种地方特色动植物资源的协同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薄荷,土名银丹草,喜阴喜湿,耐寒性好,常生于水边。传说薄荷是水泽精灵蜜斯(M i n t h e)化身的水边芳草,"薄荷属(Mentha)"因此而得名。薄荷最早盛产于地中海地区及西亚洲一带,后由欧洲经西伯利亚、新疆、喜马拉雅三条路线进入我国,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50 mg·L~(-1))赤霉素(GA_3)以及清水浸种不同时间(6~36 h)、层积不同时间(5~20 d)和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5~25 min)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100~200 mg·L~(-1) GA_3处理6 h, 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且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 其中, 用150 mg·L~(-1)GA_3浸种,薄荷种子的发芽率最高(57.3%).用清水浸种6~36 h后,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浸种12 h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于10 ℃层积5~15 d后,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高于对照,发芽启动时间也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层积5~10 d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47.8%~52.4%.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超声波处理5~20 min后,薄荷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有极显著提高,其中用超声波处理10 min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68.3%.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处理10 min是打破薄荷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可显著提高薄荷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RAPD标记的薄荷属(Mentha L.)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 L. )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8%,表明薄荷属植物种间和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3 处,供试的38个种源被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日本薄荷(M. arvensis L. )、灰薄荷(M. vagans Boriss. )、留兰香(M. spicata L. )、皱叶留兰香(M. crispata Schrad. ex Willd. )、椒样薄荷(M.×piperita L. )和薄荷(M. haplocalyx Briq. )的37个种源,第2大类仅包含唇萼薄荷(M. pulegium L. )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38个种源被分为6组:A组仅包含日本薄荷1个种源;B组包含灰薄荷的4个种源;C组包含留兰香的2个种源和皱叶留兰香的6个种源;D组包含椒样薄荷的5个种源和留兰香的2个种源;E组包含薄荷的17个种源;F组仅包含唇萼薄荷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83处,B组、C组、D组和E组可各自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亚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相吻合;同一种类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说明薄荷属植物种内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和环境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青海薄荷的光合及热能耗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海省民和、西宁和湟源3个地区的药用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最大净光合速率(Pn)湟源>西宁>民和;(2)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参数(1/Fo-1/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西宁最高,而相应的光合功能的相对限制(LPDF)西宁最低;(3)西宁薄荷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高(0.875),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最低(1.114)。研究表明,青海薄荷有光抑制现象发生,但并没有造成PSⅡ反应中心的不可逆破坏;西宁薄荷光化学能力较高而湟源薄荷对于过剩光能的耗散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健康和机械损伤的薄荷Mentha spicata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嗅觉反应的影响,为筛选小菜蛾植物源驱避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触角电位(EAG)仪和Y型嗅觉仪分别测定小菜蛾雌、雄成虫对健康和机械损伤薄荷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通过田间试验测定雌蛾产卵选择的忌避反应。【结果】健康薄荷和机械损伤薄荷均能引起小菜蛾雌、雄成虫触角电位反应,但损伤薄荷引起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显著高于健康薄荷(P0.05);室内行为选择试验结果显示,损伤薄荷对小菜蛾雄性成虫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驱避指数为53.33%,对雌性成虫有极显著驱避作用(P0.01),驱避指数达到80%;田间产卵选择试验发现,损伤薄荷对小菜蛾雌成虫产卵有极显著驱避作用(P0.01),产卵忌避指数达到71.32%。但是健康薄荷对小菜蛾雌、雄成虫的行为选择和雌性成虫的产卵选择均无显著驱避作用(P0.05)。【结论】机械损伤薄荷对小菜蛾成虫有较强的驱避效果,可以对其进行驱避活性挥发物质的筛选或作为驱避源来防治小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十一、l-薄荷醇分子式 C_(10)H_(20)O 分子量156.27 [来源]l-薄荷醇l-Menthol存于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及辣薄荷M.piperita L.等挥发油中。薄荷主产于江苏、河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区,而以江苏为主要产区。全草含挥发油1.5~2.0%,油中l-薄荷醇78~85%。另含少量薄荷酮Menthon等成分。薄荷在显蕾期和花开占30~40%植株时,以及晴天3~5天后,气温较高而风力小时,采下的植物的挥发油中含l-薄荷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滇产薄荷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滇产38个薄荷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得油率及化学成分。滇产薄荷的得油率在0.18% ̄0.52%之间。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醇、酮、酯、萜烯类化合物。栽培的家薄荷挥发油富含香芹酮、柠檬烯,其化学分类属于香芹酮系列。野生薄荷挥发油富含薄荷醇和薄荷酮,属于薄荷酮系列;部分野薄荷样品,富含香芹酮、环氧辣薄荷烯酮或芳樟醇,属于混合系列。  相似文献   

12.
薄荷原油及其产品薄荷脑、薄荷素油有兴奋、助消化、杀菌镇痛、止痒、芳香清凉等功能,是医药卫生、日用化工、食品工业等重要原料之一。薄荷脑油又是我国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区野生薄荷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广西、云南、河北、江苏四个地区的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共检测了84种化学成分,多以烯、醇及酮类物质组成。江苏样品主要由蒎稀(11.10%)、d-柠檬稀(42.30%)和胡薄荷酮(25.50%)组成;广西样品主要有香芹酮(25.46%)、d-柠檬稀(28.75%)和桉油素(14.91%)组成;云南和河北在主要成分上相似,云南样品主要有蒎稀(22%)、d-柠檬稀(18.45%)和桉油素(16.96%)组成;河北样品主要由蒎稀(23%)和d-柠檬稀(33.33%)和桉油素(12.45%)组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薄荷精油的组成受环境影响较大,江苏薄荷胡薄荷酮含量较高,广西薄荷含香芹酮较高,云南和河北主要成分相似,组成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江苏东台产薄荷(M entha haplocalyxB riq.)的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培养基添加物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导致薄荷玻璃化苗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中的6-BA、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当6-BA浓度为2 mg.L-1、蔗糖浓度为4%、琼脂浓度为0.70%、培养温度25℃、光照12 h.d-1(2 000 lx)时,薄荷试管苗的繁殖系数较高,玻璃化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薄荷挥发油合成途径关键酶之一的薄荷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PPS)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得到GPPS基因开放式阅读框(1 131 bp),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测序验证的重组质粒pET-28a-GPPS转入Rosetta(DE3),利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显示,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后6 h,SDS-PAGE显示薄荷GPPS基因在Rosetta(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目前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已日趋成熟,以GPPS大亚基基因为靶目标,成功构建了薄荷GPPS大亚基基因的pBI121-RNAi-GPPS干扰载体。  相似文献   

16.
薄荷精油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微  吴楠  付玉杰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7,27(5):626-62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在鉴定出的21种成分中,异佛尔酮(41.22%)、β-石竹烯(10.01%)、斯巴醇(2.89%)、β-蒎烯(1.45%)和桉树脑(1.13%)为主要成分。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变形杆菌出现最大的抑菌环。MIC实验中,薄荷精油的浓度范围为5.00%~0.039%。在所选的8种菌种中,变形杆菌的MIC及MBC值最低,分别为0.625%及1.25%。结果充分证明,薄荷精油对于所选的8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在食品及制药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永州薄荷精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基于所得精油进行了植物源天然空气清新剂的研制。结果发现:(1)永州薄荷精油的最佳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微波时间250 s、微波功率300 W、蒸馏时间2.5 h,在此最优条件下永州薄荷精油平均得率达3.3%;(2)基于薄荷精油与永州另一优势植物资源香姜精油复配研制植物源空气清新剂,发现基于二者的复方精油配方除臭效果优于各自的单方精油,且在二者配比为2∶1(薄荷精油∶香姜精油),总体积分数为6%时对臭气分子清除作用最佳,并表现出良好的趋蚊功效。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可以获得较高的薄荷精油得率,所获精油搭配香姜精油开发多功能空气清新剂可行性强且效果好,研究结果可为永州地方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开花期的椒样薄荷(Mentha×piperita)、薄荷(M.haplocalyx)和苏格兰留兰香(M.×gentilis)叶片部位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通过GC-MS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精油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1)椒样薄荷与薄荷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和异薄荷酮,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酮和柠檬烯。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符合欧洲药典与ISO标准,椒样薄荷需要继续改良以提高其精油品质与抑菌功能。(2)精油单独使用时,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15442对椒样薄荷精油和薄荷精油敏感;P.aeruginosa ATCC27853对薄荷精油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敏感。精油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抑菌范围和强度均有所改变:绿脓杆菌的2个菌株对精油与抗生素的组合最为敏感,其中,椒样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的组合对P.aeruginosa ATCC15442显示出最强的增效作用,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混合之后对P.aeruginosa ATCC27853出现拮抗作用。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对所有精油以及精油与抗生素混合物均有抗性。(3)椒样薄荷、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不仅对精油品质有影响,而且影响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作用,可考虑将其作为薄荷属植物品质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薄荷油和留兰香油都是从薄荷属植物中得到的重要天然香料。这些精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例如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油已发现120多种成分,苏格兰留兰香(M.cardiaca)油含有194种化合物。但它们的主体成分都是对(艹孟)烷衍生物——单萜化合物。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的含油率,以及精油的化学组成、物理化学常数和香气香味,在不同的栽培地区、气候条件和收获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引起了植物学家、植物化学家和香  相似文献   

20.
对伊犁地区不同产量条田椒样薄荷进行调查,分析促进椒样薄荷高产的必要措施。研究发现合适的种植密度是椒样薄荷高产的先决条件,多年生椒样薄荷每667 m~2出苗密度在4-5.5万株时,椒样薄荷才具有高产的潜能;高产薄荷具有返青早、生长势强的特点,但仅通过生物状无法判断椒样薄荷产量。椒样薄荷产量高低与收割时间及管理措施相关,但与土壤的肥力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