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补体受体3(complement receptor3,CR3)为天然免疫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它是专职吞噬细胞最重要的吞噬受体之一,具有广谱配体识别能力。该文综述了CR3在巨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进展,展望了其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被吞噬细胞吞噬是多数凋亡细胞的命运.凋亡细胞表面膜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膜碳水化合物的改变及表面糖蛋白的重新分布和聚集导致被吞噬细胞识别与摄取.吞噬细胞的多种受体参与吞噬过程,有些受体参与栓系凋亡细胞,有些激发巨吞饮的摄取机制.吞噬的摄取过程因吞噬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类型差异而不同.至少有7种线虫吞噬基因及其哺乳动物同源物组成两条部分重叠而又平行的摄取信息传导通路.吞噬基因的突变可以改变凋亡细胞的进程.吞噬功能的缺陷将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主动吞噬,还是病原体诱导非吞噬细胞的被动吞噬,均是不同细胞膜受体介导的细胞肌动蛋白骨架重排过程,受到单体G蛋白和肌动蛋白骨架相关蛋白的精密调控。细胞内重要信号蛋白,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LD)的活性变化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重排密切相关,其参与调节了由抗体受体(FcγR)及补体受体(CR3)介导的免疫细胞的主动吞噬,而细胞肌动蛋白骨架解聚蛋白cofilin被磷酸化后可与PLD结合并激活PLD,进而调节肌动蛋白骨架重排。另一方面,cofilin磷酸化状态严格调控李斯特菌感染细胞过程中的肌动蛋白骨架重排。因此,阐明PLD是否在李斯特菌感染细胞过程中被激活并参与调节肌动蛋白骨架重排,将有助于揭示PLD激活对感染发生的调控作用,对透彻理解细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体依靠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真菌.在免疫系统识别真菌过程中,吞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结合真菌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免疫识别是真菌免疫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5.
凋亡细胞能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对于正常组织的动态平衡和免疫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在凋亡细胞被吞噬(engulfment)的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受体来识别凋亡细胞发出的信号,如:“吃我(eat-me)”信号、缺少存在于健康细胞上的“不吃我(don’t-eat-me)”信号以及由凋亡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来吃我(come-get-me)”信号。至少有7种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吞噬基因(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存在同系物)组成了两条平行但部分重叠的吞噬信号通路,并且通过一个类似于巨胞CL(macropinocytosis)的“栓系-激活(tether and tickle)”保守机制吞噬凋亡细胞,这个机制因吞噬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种类以及细胞凋亡后的时间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被公认为是正常组织生长调节的一种重要机制,与增殖相对。凋亡细胞及时被清除,一方面可以防止胞内有毒物质的释放,避免组织炎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核物质的释放,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的发生。凋亡细胞主要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接触和识别是吞噬发生的前提,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有多种机制的参与。目前已发现三种主要机制参与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包括磷脂酰丝氨酸与磷脂酰丝氨酸受体,碳水化合物与凝集素样受体,血小板反应蛋白、CD36与玻连蛋白受体。  相似文献   

7.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高等动物体内具有强吞噬能力及防御机能的细胞系统,现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 1913年Aschoff观察了细胞的吞噬活动认为血窦、淋巴窦的内皮细胞,脾、淋巴结及骨髓内的网状细胞,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等均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并认为它们均来源于网状细  相似文献   

8.
大型真菌多糖能够调节免疫应答、细胞代谢、细胞癌变等多项生命活动。大型真菌多糖不仅能影响免疫器官,还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研究表明,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特异性真菌多糖受体,该类受体能够与真菌多糖结合,激活巨噬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目前已发现的真菌多糖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ndritic cell-associated C-type lectin-1,Dectin-1)、甘露糖受体和补体受体3等。在免疫应答的最初阶段,巨噬细胞通过识别外部真菌多糖配体被活化,启动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发生吞噬能力增强,促进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产生和细胞因子分泌等一系列免疫反应。然而,真菌多糖刺激巨噬细胞表面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这些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反应精细调控机制,寻找新型天然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研究了注射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注射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吞噬试验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以婴儿双歧杆菌为启动剂可从DBA/2小鼠体内诱生肿瘤坏死因子,提示双歧杆菌可调节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因此双歧杆菌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学反应。推测定居于肠道的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移位到体内器官、释放免疫活性成分被肠道中Peryer氏淋巴结群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作用于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这一推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鱼类三种致病菌的粗脂多糖对异育银鲫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温酚法从柱状嗜纤维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中提取的粗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异育银鲫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鱼类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异育银鲫免疫原性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鱼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鱼相比,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受免鱼的A.hydrophila活菌攻毒均产生了较强的免疫保护力,说明在每种供试菌的粗LPS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1.
精氨酸对烧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观察烧伤后补充Arg对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TNF、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用Wistar大鼠,180±10g,Ⅲ°烧伤后1,3,7,10天取血测定免疫球蛋白A、G、M,及TNF水平,并于烧伤后第3天取腹腔吞噬细胞观察其功能,计算其吞噬指数、吞噬率。结果烧伤大鼠血清IgA、IgG、IgM水平降低,TNF水平明显升高,吞噬细胞功能下降;饲喂补充Arg的饲料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吞噬细胞功能均有所改善,TNF水平降低。说明烧伤后补充Arg可以改善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胶原蛋白肽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用生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肽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8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胶原蛋白肽低剂量组[3 g/(kg·bw)]、中剂量组[7.5 g/(kg·bw)]和高剂量组[12 g/(kg·bw)],每日给药2次,连续2周.检测免疫器官重量、抗体生成细胞数(Jern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结果 高剂量组可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半数溶血值及吞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可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中剂量组可提高胸腺指数、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提高小鼠半数溶血值及吞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低剂量组可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结论 三种剂量胶原蛋白肽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高剂量组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3.
SL-益生素对小白鼠体重及其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鑫  马桂荣 《微生物学报》1995,35(6):455-459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此病毒识别、结合并进入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EB病毒受体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发现此受体即补体受体CR2。本文介绍了研究EB病毒受体的方法、受体的分布、与补体受体CR2的关系、受体的功能以及EB病毒进入细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S  Yao YM  Sheng ZY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13-318
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DC通过趋化因子作用由外周组织迁移至淋巴组织和器官,同时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因子,获得预激幼稚T细胞的独特能力。DC通过不同的受体吞饮、吞噬和胞吞抗原,例如C型凝集素受体捕获和呈递抗原,通过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体和激活DC。本文主要综述了DC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不同病原体识别受体活化和细胞内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是引发传染病的重要步骤。细菌在黏附的过程中,其表面结构或特殊黏附分子和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激活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通过FAK/Src-Cortactin-Arp2/3通路和FAK/PI3K-Rac通路调控细胞骨架重排,促进细菌侵入非吞噬细胞。为了深入探讨细菌侵入非吞噬细胞的整个过程及调控机制,就细菌对非吞噬细胞的黏附、侵入以及细胞FA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 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大类。但这只是为免疫学研究的方便而分类的,实际上,机体的免疫反应乃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反应。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在全部免疫反应过程中,既是相互关连,相互促进,又是相互制约的。 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组织中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以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等。这些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主要作用乃是捕获抗原、处理抗原,使处理后之抗原更加有效地作用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处理抗原乃是非特异免疫反应,在重复处理抗原的过程中,也参与了特异免疫反应。 第二类为淋巴细胞。这是一群极为复杂的不均一的细胞。依其功能特征又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激发下,T细胞分化成为致敏淋巴细胞,并产生和释放各种活性淋巴因子;而B细胞则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各种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表面表达的甘露糖受体在AM吞噬隐球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抑制(FK506)大鼠模型,流式细胞法检测AM表面甘露糖受体mRNA的表达量,观察免疫缺陷对AM表面甘露糖受体表达的影响。将实验(FK506)组与对照(正常)组大鼠的AM分别与荧光标记的新生隐球菌共培养,观察AM对隐球菌的吞噬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免疫抑制大鼠表达的甘露糖受体与正常大鼠无统计学差别,对隐球菌的吞噬亦无差别。结论免疫抑制状态不是影响甘露糖受体表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正常大鼠与吞噬功能缺陷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视杆细胞外节(ROS)膜表面的甘露糖受体的存在和分布,本实验用胶体金标记物对12只Wistar大鼠和12只RCS大鼠的RPE细胞及临近其顶部的ROS表面的Con-A受体进行标记.结果表明。两种大鼠RPE细胞及ROS膜表面均有胶体金标记物.胶体金标记物在两种RPE细胞微绒毛上分布密度较低,而在两种大鼠ROS膜表面分布密度则高。说明两种大鼠RPE细胞和ROS膜表面均有Con-A受体分布。在两种大鼠ROS被RPE细胞吞入后,均无胶体金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