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鲫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黑龙江水系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属天然三倍体鱼类,是实行天然雌核发育的两性种群4,7。关于它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国内外报道为3n=1564。但是我们在银鲫天然雌核发育机制研究中,有时涉及染色体数目鉴定,常见染色体数目超过156。鉴于昝瑞光报道滇池高背型鲫染色体数目为3n=162,有10个超数染色体5,为此我们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雌、雄银鲫进行了染色体组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毛冠鹿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鹿种。分布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省。有关它的核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锡然等人1983年作了报导,其中雄性鹿2n=48,雌性鹿2n=47,在核型中均有一条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但表现形式在两性染色体组型中是不同的,在雌性鹿中是一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雄性鹿中,则为两条断开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和二倍体银鲫的精子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行雌核发育生殖的三倍体(体细胞具有150±染色体)和二倍体 (2n=100)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的精子发生过程.两种倍性的雄性的精子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和细胞核的体积均呈3∶2的关系;而精巢的结构、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器的构成均无明显的区别.其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几个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三倍体银鲫的精子发生与二倍体一样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形态和功能正常的雄性配子.正常的精子发生过程证明,体细胞具有150±条染色体的黑龙江银鲫是已经初步完成二倍化的三倍体,雄性个体在生殖群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测黑龙江银鲫的二倍体实际可能是四倍体,则三倍体的黑龙江银鲫为偶倍性的六倍体,因此其减数分裂可以正常进行,同时又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二倍化,所以雄性可育,且参与繁殖后代 [动物学报 54(3):467-474,2008].  相似文献   

4.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为238。本研究结果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的鲫鱼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方正银鲫雌核发育的细胞学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同种或异种精虫进入卵细胞内只刺激其发育,精虫头部并不形成有功能的雄性原核,结果卵细胞的发育只是在一个雌性原核的参与下进行(洛马索夫,1960)。许多研究报告证实银鲫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Berg 1949年首次提出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雌核发育的假设,其后洛马索夫和哥洛温斯卡娅(1947,1954)用黑龙江移殖的银鲫雌鱼与鲫、野鲤、家鲤等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完全与银鲫同型,并用细胞学方法证实了雄性精核在卵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没有与卵核融合。1966年,Cherfas报道了黑龙江一种雌核发育银鲫的染色体为三倍体。1971、1978年,小林弘先后发表了日本关东系三倍体银鲫(Carassius auratus lagsdorfii)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经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表明黑龙江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的染色体数为150±条,鲫[c.auratus auratus(Linnaeus)]的染色体数为100条。一些研究者将前者称为三倍体,后者称为二倍体。通过显微分光光度法测量了这两鲫鱼雄性个体的红血球和精子的DNA含量。前者分别为112.81和57.57单位,其比值为1.96∶1,后者分别为77.22和37.57单位其比值为2.06∶1。由此证明银鲫雄性的精子发生与鲫一样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因此,我们认为黑龙江银鲫不是三倍体而是一个二倍体种群(2n=150±,n=75±),鲫为2n=100,n=50。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的白细胞培养技术及BSGC-带技术分析了白豚的核型、C-带核型。结果是:白豚的染色体数目2n=44,其核型由1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8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组成。染色体臂数(NF)雌性为76,雄性为75。C-带异染色质呈现出很深的着色区,主要分布在染色体臂上,着丝点区则几乎没有。C-带异染色质的量约为总染色质量的12%。这一结果表明白豚与海生豚类的核型、C-带核型有较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四福花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福花[Tetradoxa ometensis (Hara)C.Y.Wu]体细胞具有36个染色体。其核型组成为2n=36=6m+14sm+4st+12t,即具有3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四福花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与传统对五福花科植物染色体具9基数的认识不同,其基数应为X=18。与Noguchi所发现的具18基数的三倍体五福花的核型相比较,二者在核型组成及染色体结构上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鲫鱼--异源四倍体鲫鲤(♂)×金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雄性四倍体鲫鲤与雌性二倍体红色双尾金鱼交配 ,制备了 1种新型三倍体鲫鱼 ,并对Ⅰ龄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和组型、性腺指数和性腺结构、外形、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为 3n =15 0 ,核型公式为 33m 5 1sm 33st 33t;在繁殖季节 ,三倍体鲫鱼卵巢和精巢指数明显低于作为对照的红鲫卵巢和精巢指数 ;组织学切片表明三倍体鲫鱼的卵巢和精巢不能产生成熟的卵子和精子 ,证明它们是不育的。三倍体鲫鱼体色为青灰色 ,单尾 ,具有一些介于其父母本———异源四倍体鲫鲤和红色双尾金鱼之间的外形特征 ,如具有 1对肉眼不易观察到的短须 ,侧线鳞式为 31 6 7,背鳍为 18,体高 体长之比为 0 5 ,比湘云鲫的体高 体长之比 (0 4 1)有明显的增加。经过约 8个月的饲养 ,该三倍体鲫鱼平均重量为 35 0g,最大个体达 5 5 0g。在Ⅰ龄鱼中 ,雌性三倍体鲫鱼的个体生长速度快于雄性个体。与三倍体湘云鲫相比 ,该三倍体鲫鱼保留了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 ,同时新添了体高 体长比值更高、肉质更甜美的特点 ,为 1种有推广前途的新型三倍体鲫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外周血培养和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分析雌雄中国大鲵的核型特征.结果 表明:(1)中国大鲵染色体数目为2n=60;(2)染色体由大染色体和微小染色体组成,属于两型性染色体;(3)大染色体中有8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2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4)微小染色体有20对,大多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在雌性中发现了4对双臂染色体,第11、25号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3、24号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表明中国大鲵是两栖动物中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11.
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克隆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由于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繁殖方式而成为研究进化遗传学和选择育种的一个独特的模式生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群体的多样性状况一直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了解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群体的克隆多样性状况,本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来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的4个鲫鱼群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血细胞样品,结果证实这些鲫鱼均为三倍体银鲫。通过血清转铁蛋白电泳表型分析,我们从这些银鲫群体中鉴定出总共8个不同的克隆。在这些鉴定的克隆中,有4个克隆(克隆A、J、M和S)同于以前鉴定的克隆,而另外的4个克隆是新发现的。克隆A和M分布最广,出现在所调查的4个群体中;克隆J出现在2个不同的群体中;其余的5个克隆中每个克隆均为单个群体所拥有。不同克隆在群体中的这种分布谱式可能反映了银鲫的各个克隆可在不同水体之间迁移以及同一克隆在不同水体中生存能力存在有差异。在取样的银鲫群体中,发现有一个群体的克隆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群体,而这后3个群体的克隆多样性水平是与已报道过的银鲫群体相似的。这一结果可能暗示着修建水利工程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所揭示的克隆多样性将有助于进化遗传学和选择育种研究。同时,也反映了保护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克隆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红鲤(♀)×银鲫(♂)的杂种胚胎均不能成活。受精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核发育银鲫的精核在两性融合生殖的鲤鱼卵质中能转化为雄性原核,并和雌性原核融合成合子核。但在卵裂开始后,可观察到某些异常现象,如染色体丢失,多极纺锤体形成,以及第二次卵裂时受精卵的两分裂球的非同步性分裂等。我们初步认为,雌核发育银鲫的染色体和两性融合生殖的鱼类染色体之间存在某种不相容性,表现为彼此间的互相排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和银鲫染色体组的雌核发育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野鲫的染色体组型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鲫(Carassius auratus)是洞庭湖水系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野鲫的细胞遗传背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对沅水和澧水采集的野鲫样本逐一进行肾细胞染色体制片及组型分析。结果发现,在两条河流的野鲫群体中均检测出染色体数为100和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两种不同倍性个体,其中,两条河流染色体数为100的二倍体鲫组型公式为2N=28M+22SM+28ST+22T,NF=150;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三倍体鲫组型公式为3N=42M+33SM+42ST+33T,NF=225。在沅水和澧水不同采样点随机采集的共100尾野鲫中,检测出的三倍体比例(85%)远高于二倍体(15%),且二倍体与三倍体鲫个体在形态特征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种不同倍性鲫在同一水体的共存对于鲫的遗传进化与选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二倍体鲫种群的大量减少,则提示我们应该从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角度加强对洞庭湖水系二倍体野鲫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雄差异的RAPD标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从红鲫和湘江野鲤的杂交后代选育出来的,已经形成了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四倍体鱼新种群。用异源四倍体鲫鲤(雄性)和二倍体白鲫(雌性)生产的三倍体湘云鲫已经在全国推广应用。因此,如果能够了解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别分化机制,人为地控制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别分化,生产出大量的超雄鱼,这对于三倍体湘云鲫的产业化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刘少军等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发现异源四倍体鲫鲤有明显的特化的性染色体,这说明通过细胞遗传学研究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别遗传机制是有困难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鳊亚科10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它们的染色体二倍数均为2n=48,由中部、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88—92。初步推测该亚科鱼类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是2n=48。对它们的核型特征和染色体演化方式分析表明,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的核型也大致相似,基本上可概括为14—20 M+24—28SM+4—8ST,都有一对最大的可资区别的染色体,这反映了该亚科鱼类校型的同源性。因此预测在这些鱼的种间乃至属间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成活,甚至能育后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D 系三倍体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 与异源四倍体银鲫, 我们发现异源四倍体的外周血与精巢组织跟三倍体银鲫存在明显差异。HE 染色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银鲫外周血红细胞有明显的分裂倾向。利用流式细胞术对D 系三倍体银鲫与异源四倍体银鲫外周血的DNA 直方图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异源四倍体外周血的DNA 直方图有两个主峰。此外, 我们观察到异源四倍体银鲫精巢的三种类型, 其中Ⅰ型精巢可以产生正常精子, Ⅱ型可观察到精小囊结构, 但不能产生精子, Ⅲ型精巢未发育出精小囊结构。进一步用银鲫Vasa 抗体对精巢切片进行组织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分析, 结果表明, Ⅰ型精巢的生殖细胞完成了减数分裂, 能观察到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以及大量位于精小管中间的精子细胞和精子; 而Ⅱ型精巢的生殖细胞不能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精小囊中存在大量的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 没有精子细胞产生。研究丰富了对异源四倍体银鲫生物学性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分析的珠颈斑鸠和山斑鸠的核型2n=80±,AN=92±,均具有典型的鸟(?)两型性核型。但珠颈斑鸠No.3和7分别为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而山斑鸠的这两号染色体则为端部和亚中部着丝点,珠颈斑鸠核型中含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比山斑鸠多一对,可见这两个近缘种的核型已具有明显的种性差异。根据鸟类核型演化的一般规律,珠颈斑鸠似乎较为原始,而山斑鸠则相对较特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淡水三角涡虫(Dugesia sp)的染色体研究(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不同产地淡水三角涡虫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核型分析表明:河南淇县鱼泉三角涡虫(Dugesia sp)和浙江杭州龙井三角涡虫(Dugesia sp)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6m,均为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河南济源不老泉三角涡虫(Dugesia sp)有24条染色体,为三倍体,核型公式为2n=3x=24=24m,亦全部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上述3个产地淡水三角涡虫染色体的形态较为接近。北京樱桃沟三角涡虫(Dugesia sp)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为三倍体,核型公式为2n=3x=24=22m 2sm,由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中第2、4号各有一条染色体属于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4个产地三角涡虫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较大差异,包括二倍体(2n=2x=16)和三倍体(2n=3x=24),染色体基数属于x=8类型。  相似文献   

19.
异源精子在银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2  
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两性型银鲫群体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种群。异源精子不仅能刺激银鲫卵雌核发育,而且还能影响雌核发育子代的某些性状,如对于子代的生长、性比、体色和肝脏LDH同工酶等都产生了影响。为区别于原有术语“雌核发育gynogenesis”,我们把这种表现了异源精子生物学效应的雌核发育称之为“异精雌核发育allogynogenesis”,发育的子代称之为“异育银鲫”。异育银鲫已以其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产上显示了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0.
彭泽鲫染色体数目及倍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iety pengze)肾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彭泽鲫染色体组是由150条基本染色体和若干条小的超数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150条基本染色体可分为四组,每组中同源染色体的组数与已知二倍体鲫鱼的同源染色体组数一致。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在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st)的第三号染色体组的三条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上均有非常明显的随体,可作为彭泽鲫是三倍体的细胞遗传学证据。彭泽鲫肾细胞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红鲫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5倍,与染色体实验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彭泽鲫是一种三倍体鲫鱼,其染色体数目为3n=150 ,核型公式为3n=33m 51sm 33st 3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