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扩增得到的核因子(NF)κB亚基p65基因片段克隆至测序载体pGEM-T,测序验证该序列为预期目的片段后,再将该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用GST蛋白亲和柱纯化融合蛋白p65/GST。Western印迹验证该蛋白具有NF—κB抗原活性。结果表明,构建了NF—κBp65/GST融合表达载体,并表达和纯化了NF—κBp65/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F-κB的功能和筛选NF—κB拮抗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途径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反应是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在免疫反应的分子调控中有两个重要的调节节子:核因子-κB(NF-κB)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NF-κB是免疫反应的激活子,而GR是免疫反应的抑制子,两者互为生理拮抗剂。NF-κB与GR相互拮抗机制可能有三:NF-κB和GR直接作用;NF-κB与GR竞争性地与有限的转录辅因子相互作用;GCs上调IκBα基因的表达。在功能上,NF-κB与GR也是有相互拮抗。NF-κB与GR拮抗作用的生理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NF-κB与GR的拮抗作用是机体保持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调节机制之一;NF-κB与GR的拮抗作用是GCs可能的抗炎机制。  相似文献   

3.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是NFκB/IκB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成员,参与机体抗细菌感染等多种免疫反应,可通过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从而调控生物体多种免疫基因表达。该研究采用RACE技术从香鱼中克隆得到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PaIκBα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1341bp,GenBank Accession No.JN801027),开放阅读框ORF为936bp,编码311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64bp,3’非编码区为341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香鱼IκBα蛋白的序列中包含5个保守的锚蛋白重复序列,N末端含有信号诱导蛋白,C末端含有PEST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香鱼IκBα蛋白与胡瓜鱼IκBα的同源性最高,为95%;其次是大西洋鲑、虹鳟、尼罗罗非鱼和鳜鱼等,同源性分别为76%、75%、70%和6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香鱼IκBα蛋白与胡瓜鱼、虹鳟、尼罗罗非鱼、鳜鱼和大西洋鲑等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PaIκBα基因在香鱼肝脏、肾脏、脾脏和鳃中表达水平较高,其次是肠、脑和肌肉,在心脏中表达极少。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感染香鱼后,PaIκBα基因表达增强,感染24h达最大值,表明PaIκBα基因在香鱼受到嗜水气单胞菌刺激的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的激活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转录因子NF κB是一类具有多向性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它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基因启动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结合 ,增强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已有报道NF κB的激活将导致TNF、IL 1、IL 6、IL 8、ICAM 1、P selectin等基因的过度表达 ,而后者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综述核因子 κB蛋白家族成员的情况及其相互作用 ,NF κB可能的激活途径及其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致病因素和机制 ,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影响NF κB活性的药物。这些发现将为急性肺损伤及一切NF κB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NF—κB因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及其它应激反应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常见的形式是由p50和p65组成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NF-κB由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并发生磷酸化和乙酰化,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研究表明受NF-κB调节的基因有200多种,其激活因子不少于150种,所以对NF-κB在各种条件下的激活过程及信号传导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了当前关于NF—κB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由TNF-α、IL-Ⅰ及LPS刺激而引起NF—κB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人类某些疾病当中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Tan GJ  Yang TZ  Zhao XY  Zhou LX  Cao CL  Ma CS 《生理学报》2003,55(1):58-64
为探讨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分别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和NF-κB p65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7、14和21d时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了这些变化与EAE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仅有少量NF-κB蛋白表达,其活性也很低;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免疫后14d达到高峰,NF-κB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发病率最高、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也最明显;21h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NF-κB蛋白表达后,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说明脑组织NF-κB的动态变化与EAE症状及脑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脑组织NF-κB的激活对EAE的发病起着关键的作用,应用NF-κB抑制剂可能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NF-κB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F-κB蛋白家族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改变会引起多种炎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该主要介绍近些年来在NF—κB及其相关蛋白的主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揭示NF—κB蛋白家族与炎症、肿瘤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探讨NF—κB相关蛋白抑制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NF—κB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它分布广泛,并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调控,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最近研究表明,NF—κB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塑型有关,并在急、慢性神经退行性变如脑损伤、脑缺血、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抑瘤基因NGX6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GX6基因是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分子遗传室在对鼻咽癌研究中筛选克隆出的一个新基因.以稳定转染并表达NGX6基因的HT-29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质粒的HT-29细胞以及HT-29细胞为对照组,利用PI/Annexin—V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EMSA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鼠结肠癌种植瘤中,转染了NGX6基因的与未转染及空白载体组比较,结肠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EMSA(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 tassay)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发现转染了NGX6基因的细胞NF—κB的激活均明显受到抑制.此研究说明,NGX6基因只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结肠癌细胞NF—κB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
CYLD(cylindromatosi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CYLD丢失或突变可致肿瘤形成,多个研究显示,其表达蛋白CYLD可去泛素化TRAFs、NEMO及Bcl-3而抑制NF—κB、JNK等信号途径的激活,这二种途径在肿瘤的形成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CYLD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同时CYLD也受NF—κB及IKKγ的反馈调控,这种相互调控对维持体内多种反应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NF—κB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一种多极性基因调控性能的转录因子,能够激活若干个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过程,从而控制它们的生物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对NF-κB的研究进展,对NF-κB的结构组成、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吴春婷  赵佳晖  闫树凤  靳丽妍  朱光发 《生物磁学》2009,(8):1462-1464,1483
目的:构建针对人核因子κB亚基P65基因mRNA的短发夹干扰RNA(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NF—κB P65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根据shRNA设计原则,在人NF-κB P65全长序列中选取含19个核苷酸靶序列,设计形成siRNA的DNA模板并克隆到shRNA表达载体pSUPER.retro.neo中,构建针对NF—κB P65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经293A细胞包装,并感染NIH3T3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后,感染THP-1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结果: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针对人NF-κB P65亚基的shRNA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其感染THP-1细胞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NF-κB P65 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高效感染THP-1并明显抑制NF—κB 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和哮喘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核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CARM1和NF—κB(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ARM1和NF—κB(P65)在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发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NF-κB结合位点在LPS诱导人TNF-α基因转录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NF κB结合位点对LPS诱导性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将构建的含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及其不同缺失片段的pGL2萤光素酶报道基因重组体 ,体外转染HL 60细胞 ,观察LPS刺激对TNF基因启动子指导萤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发现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3个NF κB结合位点的存在是该基因最大组成性表达和LPS诱导性表达所必需 ;将这 3个位点缺失可完全阻断报道基因的LPS诱导性表达 ,并使其组成性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0 1) .缺失κB1和κB2位点 ,使基因组成性表达与LPS诱导性表达均减少约 50 % (P <0 .0 1) ,但诱导倍数则与非突变体相近 ;反之 ,用κB3反义寡核苷酸封闭κB3位点 ,保留κB1和κB2功能 ,使LPS诱导性基因表达抑制 70 % (P <0 .0 0 1) ,诱导倍数明显降低 .保留原有κB3位点 ,再将κB3位点取代κB1和κB2位点 ,可使基因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几乎完全恢复 ;将κB3位点向TSS移近 (- 98→ - 52 ) ,取代Sp1位点 ,虽然κB1和κB2位点仍然缺失 ,但仅一个κB3位点即可使基因组成性和LPS诱导性表达恢复到 80 % .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这个κB3位点 ,不但可使TNF α启动子完全丧失对LPS的反应性 ,还可完全阻断所控基因的组成性表达 .结果表明 ,人TNF α启动子区域 3个NF κB位点均参与该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on-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ELISA技术,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径角度,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LMP1可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突变后,可同时下调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在Doxycycline诱导LMP1表达状态下,NFκB反式激活活性增强,同时端粒酶活性升高;进一步应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NFκB p65寡脱氧核苷酸和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分别阻断NFκB活性,可降低由LMP1诱导的端粒酶活性.因此,NFκB作为LMP1信号传导途径上的枢纽,可能介导了LMP1对端粒酶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贴块法原代培养VSMCs;分别采用MTT法检测leptin对VSMCs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Lep-tin对VSMCs中NF?κB的细胞内定位和VSMCs核中NF?κB的蛋白含量。结果leptin对VSMCs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促增殖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Leptin能促进VSMCs中的NF?κB从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并且这种作用也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Leptin能促进VSMCs增殖,能激活VSMCs中NF?κB,使其从胞质转位至胞核;同时,目前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NF?κB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关系密切,提示Leptin促进VSMCs的增殖作用中可能有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Sirt1是哺乳动物长寿基因Sir2的同源蛋白,越来越多研究表明Sirt1在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Sirt1具有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的作用,可通过一系列底物去乙酰化,参与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它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的信号蛋白,包括PGC-1α、PPARγ、PTP1B、NFκB/JNK等,影响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或活性,调节糖脂代谢,抑制脂肪组织低级炎症,进而对胰岛素敏感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Sirt1还通过NAD+水平与AMPK相互调节,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Sirt1可能成为改善胰岛素抵抗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真核细胞核转录因子Rel/NF·κB家族广泛存在于从昆虫至人类细胞中,参与细胞的分化、发育、凋亡、黏附及炎症反应。通常NF·κB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无活性的方式滞留于胞浆,当多种外部信号作用于细胞时,活化的NF·κB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其功能。目前,对NF·κB激活的信号传导机制已基本明确,IκB激酶(IκB Kinase,IKK)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IKK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IκB激酶(IKK复合体)是NF-κB信号转导途径成员之一,包括3个亚基:催化亚基IKKα、IKKβ和调节亚基IKKγ。无刺激时,NF-κB与抑制蛋白IκB家族的一个成员结合,或者与无活性前体(如p100)结合而以无活性形式存在。在外界信号如TNF-α或淋巴毒素β等刺激下,经过复杂的信号转导,IKK复合体被激活,导致IκB和(或)p100发生磷酸化,结果NF-κB被释放出来,进入细胞核内激活靶基因。最新研究发现在TNF-α刺激下,IKKα可直接进入细胞核内,通过催化组蛋白H3磷酸化进而激活特定NF-κB应答基因的表达。IKKα是首次发现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直接进入细胞核内调节基因表达的上游成分,为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κB组成性活性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和正常发挥,涉及T细胞、B细胞等多种重要免疫细胞的发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免疫受体如MHC Ⅰ类分子、T细胞受体、IL-2R以及补体、急性时相蛋白等的表达调控。某些因素的刺激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使NF-κB的诱导性活性上升数倍,甚至数十倍,结果引起免疫应答过度,造成以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的免疫病理的发生。正确认识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关系,有助于我们对NF-κB信号转导途径中存在的高级管理机制的研究,成为人们破译NF-κB活化的免疫生理应答及免疫病理应答调节的关键,对于临床寻求免疫病理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