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板对菜地烟粉虱的诱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黄板诱集花菜和菜豆田中烟粉虱成虫。结果表明:花菜田中东西向放置的黄板诱集效果优于南北向,搭架的菜豆田中顺行向优于垂直行向;黄板放置高度花菜田以黄板下端略高于菜叶顶部为宜,搭架的菜豆田以架中部为宜;诱集时间以11时至15时为佳。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两种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寄主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比较了寄生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两种寄生蜂——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和浅黄恩蚜小蜂En. sophia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了以烟粉虱为寄主时两种寄生蜂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后足胫节长度间无显著差异。浅黄恩蚜小蜂的产卵器及卵均长于丽蚜小蜂的,但浅黄恩蚜小蜂的待产卵量显著少于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检测寄主所花时间短于丽蚜小蜂,但检查圈数显著多于丽蚜小蜂,产卵时间以丽蚜小蜂所花时间为多。以4龄初期的烟粉虱为寄主时,丽蚜小蜂的卵期为48 h,而浅黄恩蚜小蜂24 h即完成卵期的发育。后者的蛹历期也显著短于丽蚜小蜂的蛹历期。丽蚜小蜂由卵到成虫的总发育历期比浅黄恩蚜小蜂的要长72 h左右。一头丽蚜小蜂与一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后的总产卵量为14.0粒,略高于两头丽蚜小蜂组合的总产卵量(10.2粒),显著高于两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的产卵量(9.5粒);两种蜂组合的处理中被寄生寄主体内的着卵量为1.73粒,显著高于单独一种蜂组合中被寄生寄主的着卵量,后两者分别为1.29和1.39粒。在寄主竞争情况下,在被两种蜂均寄生的寄主体内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产入的卵量分别为1.21和1.43粒,显著高于仅被一种蜂寄生的寄主体内的对应蜂种的卵量,后者分别为1.06和1.19粒。结果提示两种蜂均能识别对方的存在,且浅黄恩蚜小蜂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四个省份6个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和2个蚜小蜂种群内共生菌Cardinium的感染率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与DNA测序技术检测来自广州、肇庆、南宁、昆明、厦门烟粉虱种群以及广州2个蚜小蜂种群内Cardinium的感染情况,通过基于mt COⅠDNA序列和16S r RNA序列建立烟粉虱和Cardinium系统进化树,分析烟粉虱、寄生蜂和共生菌Cardinium的协同进化关系。【结果】广州的Asia II1与Asia II7烟粉虱种群、肇庆与南宁的MEAM1烟粉虱种群、昆明与厦门的Mediterranean烟粉虱种群以及广州的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双斑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种群体内都有Cardinium的感染,且以Mediterranean与土著的Asia II1、Asia II7感染率较高(65.2%~92.5%),寄生蜂体内的感染率较低(16.7%~18.6%)。通过进化树对比分析发现,Cardinium与烟粉虱寄主之间无协同进化现象,但是Cardinium在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烟粉虱与寄生蜂之间的同源性超过98%。【结论】Cardinium在两种寄主昆虫之间进行相互感染与传播的概率较大,寄生蜂可能是Cardinium在不同烟粉虱种群之间水平传播的桥梁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氏桨角蚜小蜂和丽蚜小蜂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更有效地发挥其控害作用,在大棚条件下评估了这两种寄生蜂在种内及种间竞争时对单雌寄生率及对烟粉虱的控害潜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种间竞争导致丽蚜小蜂的单雌寄生率显著降低,而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无显著影响,种内竞争对两种寄生蜂的单雌寄生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单头蜂对烟粉虱的致死率比较,两头蜂在夹叶笼内对烟粉虱的致死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蜂的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对寄生蜂的控害潜能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波地区烟粉虱及其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利用天敌对烟粉虱进行生物防治已经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于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对宁波地区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虫口数量及其寄生蜂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查得烟粉虱寄生蜂共7种,它们是恩蚜小蜂属Encarsm Forster的浅黄恩蚜小蜂En.sophia、日本恩蚜小蜂En.japonica、丽蚜小蜂En.formosa、黄盾恩蚜小蜂En.smithi和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的蒙氏桨角蚜小蜂Er.mundus、狄氏桨角蚜小蜂Er.debachi、盾黑桨角蚜小蜂Er.melanoscutus,其中优势种为浅黄恩蚜小蜂En.sophia、蒙氏桨角蚜小蜂Er.mundus和狄氏桨角蚜小蜂Er.debachi,这3种寄生蜂分别占收集到寄生蜂总数量的35.89%、49.66%和11.01%;此外,田间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烟粉虱虫13数量最高峰在2007年12月,自然寄生率最高峰在2008年10月,寄生率可达到13.86%;田间黄瓜上的烟粉虱虫口数量最高峰出现在2007年11月,自然寄生率最高峰在2007年8月,寄生率可达到8.22%;田间茄子上的烟粉虱虫口数量高峰出现在2007年7月和9月及2008年10月,自然寄生率高峰出现在2007年7月和9月及2008年9月,分别达到13.25%,10.30%和5.92%.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优势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的安全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分别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和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室内毒力以及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的LC50分别为453.76 mg/L、2.00 mg/L和29.47 mg/L,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LC50分别为0.23 mg/L、1.07 mg/L和0.64 mg/L.通过风险系数评估,表明阿维菌素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安全,而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对该蜂成蜂具有轻微到中度毒性.3种杀虫剂在烟粉虱和寄生蜂之间的选择性毒力指数表明噻虫嗪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负向选择性最强,其次是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最弱.3种杀虫剂均可显著降低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对蛹的毒性为轻微有害,风险等级为2级.本研究结果将为烟粉虱综合治理中协调使用寄生蜂和化学药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不同食物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寄生蜂取食、寄生等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阐明食物或营养来源对蚜小蜂取食、寄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古桥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furuhashii、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和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蜂蜜水、2~3龄烟粉虱若虫及清水进行饲喂,观察和研究分析3种食物来源对3种蚜小蜂取食与寄生等行为的影响。【结果】3种蚜小蜂均以取食15%蜂蜜水的蚜小蜂的取食、搜索与寄生等行为频次最高、分配时间最长,而取食清水的蚜小蜂取食、搜索与寄生等行为频次最低、分配时间最短;取食不同食物后,3种蚜小蜂各种行为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不同食物或营养来源对蚜小蜂的取食及寄生等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可以影响到蚜小蜂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烟粉虱蚜小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调查采集和鉴定 ,初步获得了广东省内烟粉虱蚜小蜂 6种 ,其中隶属于恩蚜小蜂属EncarsiaFoerster的有 4种 ,隶属于桨角蚜小蜂属ErtmocerusHaldeman有 2种。调查发现 ,蚜小蜂在蔬菜和园林植物上的寄生动态有一定的规律 ,4月中旬至 6月下旬和 9月下旬至 1 1月下旬寄生率较高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和 1 1月下旬至翌年 2月下旬寄生率较低。初步确定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 .为广东省内烟粉虱的寄生蜂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9.
双斑恩蚜小蜂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烟粉虱体内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明惠  任顺祥  邱宝利 《昆虫知识》2007,44(3):397-401,I0003,I0004
首次对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 Heraty et Polaszek雌蜂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测和数码摄像,明确了双斑恩蚜小蜂的生殖方式是两性产雌,雌蜂为初寄生蜂,孤雌产雄且雄蜂为自复寄生。雌蜂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条件下,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为(13.1±2.5)d,卵期(1.98±0.38)d,幼虫1龄(0.95±0.33)d,2龄(2.48±0.40)d,3龄(3.46±0.43)d,预蛹(0.95±0.20)d,蛹(4.88±0.80)d。  相似文献   

10.
蚜小蜂和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烟粉虱两种寄生性天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和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5×10^6个孢子·ml^-1喷施粉虱座壳孢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95.74%,按每株植株3头雌蜂的密度释放桨角蚜小蜂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57.58%。在两者联合控制时,一个世代内喷施粉虱座壳孢2次,再释放桨角蚜小蜂1次或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97.02%~97.91%,烟粉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联合使用时,桨角蚜小蜂和粉虱座壳孢间无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云南Q型烟粉虱种群的鉴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mtDNACOⅠ基因片段作标记,对采自云南昆明一品红上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种群生物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种群COⅠ基因片段(501bp)与摩洛哥Q型、西班牙Q型烟粉虱的相应碱基序列具有极高的同源性,与2种Q型烟粉虱的COⅠ基因仅分别相差3个和4个碱基,同源性分别达到994%和992%。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云南昆明一品红上存在Q生物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12.
棉田烟粉虱种群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转Bt基因棉花(国抗22号)和对应的常规亲本棉(泗棉3号)棉田中对烟粉虱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月份烟粉虱成虫在棉株垂直方向上分层不明显;8月份以后,棉株上层虫口密度显著高于中层和下层.在水平分布上,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空间格局基本相同,种群密度较低时呈均匀分布,较高时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密度越高,聚集强度越大.从整个发生期间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都处于扩散和聚集交替进行的动态过程中.国抗22号和泗棉3号棉田烟粉虱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发现光周期对其种群增长影响显,表现为光照时间越长(9-18小时),越有利于该虫的发育,其发育速率、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种群增长指数都随之增大。研究表明,至少在12小时以上的光照条件下,才有利于烟粉虱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刺吸电波图实验中金丝与烟粉虱的粘连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吸电波图(EPG)是用于研究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的电生理技术。实验中,昆虫粘连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该文以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 ,为例,介绍了粉虱成虫和若虫粘连的具体步骤和注意细节,比较了不同粘连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冷冻法是粘连粉虱最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棉株上烟粉虱若虫种群的垂直分布与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在棉花植株上的垂直分布调查发现 ,烟粉虱在棉株各部位均有分布 ,且分布极不均匀 ,统计分析表明棉株各部位间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棉花顶部烟粉虱的若虫数量约占全棉株若虫总量的 1 6%,通过对棉株各部位烟粉虱的若虫数量与整株若虫总量的回归分析 ,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6.
湿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湿利于烟粉虱种群的发生和增长,在小黑飘虫人工繁殖中,作为小黑飘虫猎物寄主的烟粉虱的室内繁育,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利于温室内烟粉虱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马宁远    张伟  依萨克.司马义  罗亮  马德英   《生态学报》2008,28(6):2654-2654~2662
应用地统计学(GS)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为害新疆棉田的时空动态,并与经典统计学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一致表明,烟粉虱成虫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的格局,而各时期成虫的聚集程度依据空间变异随机程度所占的比例不同而不同.经频次分布检验,以零频率法参数拟合的负二项分布来表达其空间分布型最为合适.运用GS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到种群分布面积变化与扩散的趋势,并依此对昆虫种群的扩散模型进行模拟.棉田烟粉虱成虫在田间7~8月份均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随机程度为19.22%~49.99%;空间相关距离(相关程)在一个月内从32m急速增至6372m,随后在2000~3000m的范围波动.从整个发生过程看出,烟粉虱从越冬场所顺风侵入大田后,迁飞扩散在很大程度上受风向的影响,属于典型的借助风力扩散的昆虫,其在棉田的垂直分布则与吐鲁番地区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特征有关.顺风扩散时多从棉株上部叶片开始危害, 而逆风扩散时从棉株中、下部叶片危害.烟粉虱在棉株上建立稳定种群后,中、下部虫口密度要略高于上部, 这是烟粉虱对吐鲁番地区特殊气候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内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侯茂林  文吉辉  卢伟 《生态学报》2006,26(5):1431-1437
采用中色粘虫板(黄板)和植株调查方法在河北省固安县日光温室内研究了烟粉虱成虫在黄瓜结瓜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北边平均诱集量((668·8±663·9)头/(板·d))是南边((357·5±349·4)头/(板·d))的1·87倍;除8∶00~10∶00以外,其他时段内北边诱集量均显著高于南边;同时,北边植株上烟粉虱成虫数量也显著高于南边。温室东边逐日和各时段诱集量均高于西边,但差异不显著。在垂直方向,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所有叶片上均有分布。烟粉虱成虫从6∶00~18∶00各时段均很活跃,但不同时段活动水平存在差异。8∶00~10∶00平均诱集比例最高(25·7%±9·7%),12∶00~14∶00最低(13·2%±5·2%);8∶00~10∶00的诱集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另外,黄板南面诱集量((352·5±186·1)头/(板·d))显著高于北面诱集量((160·7±90·4)头/(板·d))。对日光温室黄瓜上烟粉虱的监测、成虫诱杀和综合治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