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原侵染对采后葡萄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ABA处理采后葡萄可显著促进乙烯释放和抑制IAA的生成,加重葡萄落粒。乙烯利对ABA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显著抑制IAA和GA3的生成。葡萄感病后组织内源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ABA含量显著增加,乙烯释放率增大,IAA含量显著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在果梗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葡萄采后施用外源ABA可显著刺激其呼吸速率和乙释放率,ABA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大于C2H4;当葡萄被交链孢和灰霉葡萄孢侵染后,呼吸和乙释放均加强。交链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后2d达最大值,而灰霉区区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即即达最大值。葡萄感病后,落粒现象加重,组织内源ABA和C2H4含量增加,IAAT GA2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与白光对照相比,蓝光明显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并使幼苗体内的自由态IAA,GA1,玉米素和二氢玉米素含量下降,ABA含量和乙烯释放时则明显增加。说明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与其体内激素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香梨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阮晓  王强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5):402-406
以库尔勒香梨「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的变种」为材料,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期间检测内源IAA、GA3、ABA、乙烯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初期IAA、GA3、ABA含量最高,有利于幼果坐果;GA3与ABA的比值变化对果实迅速膨大起关键作用;高浓度GA3对阻抑叶绿素分解起明显作用,果实成熟衰老期间,IAA含量与乙烯释放速率呈方向相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HPLC和GC分别测定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幼穗多胺( 腐胺,亚精胺和精胺) 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并研究了外施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 和乙烯前体ACC生成抑制剂AVG 对两系幼穗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育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其保持系幼穗, 外施AVG 引起两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 不育系幼穗多胺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幼穗, 外施MGBG 使两系幼穗Spd 和Spm 含量下降, 并使保持系花粉育性降低。外施AVG 抑制乙烯释放,促进多胺合成;而外施MGBG 抑制Spd和Spm 合成, 却促进乙烯的释放; 而且,乙烯释放速率与多胺(精胺和亚精胺)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在水稻CMS 系及其保持系幼穗发育过程中乙烯与多胺( 精胺和亚精胺) 的生物合成竞争SAM。  相似文献   

6.
乙烯在豌豆植株顶端优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BAP和CPPU处理豌豆植株叶腋可诱导处理部位侧芽的生长,同时伴有大量乙烯产生,用乙烯合成抑制剂AVG处理或植株去顶同样可导致侧芽的生长与乙烯释放量的多少无关。而3种物质处理后诱导产生的侧芽的数目,长度及其鲜重与处理部位内源IAA含量的增加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钙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渗透胁迫下,玉米轩叶片中内源ABA含量增加,乙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峰值,叶中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先降后升。施CaCl2水溶液后叶中ABA增加的起始时间延迟,乙烯释放量减少,Put、Spd、Spm含量均增高。  相似文献   

8.
枯水Ping柑果实乙烯释放量、ABA含量和POD活性较非枯水的高,而呼吸速度、IAA、CTK、维生素C和GSH含量较非估水的低。枯水果果肉的营养物质向果皮转移的能力较非枯水果弱。  相似文献   

9.
利用HPLC和GC分别测定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幼穗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并研究了外施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和乙烯前体ACC生成抑制剂AVG对两系幼穗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其保持系幼穗,外施AVG引进两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不育系幼穗多胺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幼穗,外施MGBG使两系幼穗Spddisp  相似文献   

10.
葡萄采后施用外源ABA可显著刺激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ABA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大于C2H4;当葡萄被交链孢和灰霉葡萄抱侵染后,呼吸和乙烯释放均加强。交链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后2d达最大值,而灰霉葡萄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时即达最大值。葡萄感病后,落粒现象加重,组织内源ABA和C2H4含量增加,IAA和GA3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不同光温组合下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5(NK58S)及普通水稻品种农垦58(NK58B)的幼穗乙烯生物合成变化及其与育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NK58S幼穗乙烯生成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调节,而光周期对NK58B幼穗乙烯生成无明显影响。NK58S幼穗乙烯生成的变化与育性转换光温作用模式完全吻合。其幼穗乙烯释放速率(ERR)与花粉可育度(lny)呈极显著负相关。用AVG抑制乙烯生成可使NK58S(LD)不育性明显逆转,而用ACC促进乙烯生成又可急剧降低NK58S(SD)的可育水平。表明幼穗乙烯生成与PGMR育性表达密切相关,乙烯参与育性转换的调控并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缓慢干旱时大豆叶片的脂氧合酶活性升高,乙烯,乙烷及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外源ACC可使乙烯释放速率增加,快速干旱及离体叶脱水后LOX活性、乙烯和ACC水平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乙烷与乙烯具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严重损伤乙烷释放亦降低。叶片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在3种方式处理中均有增加。离体叶用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可抑制脱水刺激的LOX活性,同时也抑制乙烯的生成,但对乙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切花保鲜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唐菖蒲等切花进行了处理,测定其内源植物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抑制乙烯生成保鲜效果差,相反,通过促进内源乙释放的途径,可以延缓中寿花唐菖蒲、玫瑰、月季、和短寿花昙花,令箭荷花的衰老;对蜀葵、黄花等中、短寿花、可以通过促进水分吸收的途径来延缓衰老。并再次证明长寿花的内源乙烯生成能力与CTK/ABA比值均比短寿花高。  相似文献   

14.
菊水梨皮层和髓的乙烯合成酶(EFE)活性和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及其果实乙烯释放量均分别高于二十世纪梨。在同一品种果实的皮层和髓中,ACC含量无明显差异,但髓的EFE活性明显高于皮层。梨果实内含有丁二胺、亚精胶和精胺3种内源多胺,而以丁二胺和亚精胺含量为最高,精胺含量虽低但较稳定。果实在乙烯释放高峰出现前,其皮层和髓中的丁二胺和亚精胺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采后梨果实的乙烯生成与果实内EFE活性,ACC含量、多胺含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乙烯生成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品种间,而且在果实的皮层和髓之间也存在差异,梨果实的髓似乎对整个果实的乙烯生成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香蕉(MusaacuminataCollacv.DwarfCavendish)果实采后以商业上推荐使用的1.5%Pro-long溶液处理,贮藏于20℃和75%相对湿度下,分别测定果实的ACC含量、MACC含量、EFE酶活性、乙烯释放、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果实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PRO-LONG处理延缓了香蕉果实果皮的叶绿素降解、硬度的下降以及乙烯释放的增加.在后熟过程中,处理果实的ACC含量发生积累.ACC含量的高峰在乙烯释放高峰和EFE酶活性高峰之前出现.与对照比较,处理果实的ACC含量和EFE酶活性的高峰延迟了5d出现.在后熟过程中,以Pro-long处理果肉四片,其EFE酶活性受部分抑制(抑制率为19.45%至40.51%).果实MACC含量在贮藏起初处于一个较显著水平,随着后熟的发展而逐步增加,但与ACC含量的明显增加相比变化是微小的.我们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PRO-LONG涂膜对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氧的供给,部分地抑制了EFE酶活性,延缓了乙烯的形成和释放,从而延长了后熟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适当浓度的BA、GA、乙烯到和青霉素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杜梨休眠种子的萌发,效果大小依次为BA、GA、青霉素、乙烯利。BA抑制下胚轴的加长生长而促进加粗生长。GA促进下胚轴的加长生长。适当浓度的乙烯利和青霉素对下胚轴加长生长加加粗生长均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麝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suu beam ’)切花在第4 天开始释放乙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ACC合酶活性相应增加,乙烯释放第6 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钙调蛋白含量的变化和ACC合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GA、硫代硫酸银(STS)和氨基氧乙酸(AOA)处理的切花中钙调蛋白含量比同期对照的低,乙烯生物合成被抑制,切花衰老被推迟。钙离子促进花瓣乙烯的释放。钙调蛋白抑制剂氯丙嗪(CPZ)对乙烯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钙拮抗剂对呼吸跃变后苹果组织乙烯生成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博定、La^3 和Ca^2 对呼吸变后苹果(品种辽伏)圆片的乙烯生成影响不显著,高浓度钌红(2mmol.L^-1)显著抑制乙烯生成,而较低浓度的钌红(0.25mmol.L^-1)则促进ACC向乙烯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纯化和功能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中国东海鲸鲨软骨为原料,通过盐抽提、丙酮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折、分子筛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获得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I(shark cartilgae angi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I,SCAIF-I),对其分子量、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生长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CAIF-I分子量18kD,在细胞和整体水平上显著抑制新血管生成,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25±1)℃下,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处理对采后青梅果实叶绿素含量、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调包装果实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乙烯吸收剂处理的;各处理中气调包装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始终很低,GA3含量较高,IAA和ABA含量则较低;对照果实的则相反,乙烯释放量很高,IAA和ABA含量较高,而GA3含量较低。乙烯吸收剂处理的处于二者之间。气调包装可以维持果实较高的GA3水平,降低ABA含量,保持较高的GA3/ABA值,抑制IAA和乙烯的生成,延缓梅果叶绿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