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附属医院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精神与大医精神的融合与重构,精神实质是追求真理,厚爱生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附属医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但也存在同质化、凝练不到位以及大学精神、大医精神体现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附属医院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应有顶层设计,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并制订落实好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代体验式花文化研究—以木芙蓉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花文化流传久远,历经了古代农业社会、近现代工业社会及当代后现代社会。本文以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为例,详细论述了在中国古代、近现代社会文化中花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形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分析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花文化的体验因子数值,并研究了适宜于当代的体验式花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附属医院在做好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项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健康的针对医学生后期教育的附属医院文化,有益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医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附属医院学生工作实际情况,从医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讨论,探讨在大学附属医院如何构建有益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它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种商品工业的象征。它也是一种寻常之物,到处都可见其踪迹,一种可谓妇孺皆知、普通之极的物品。但是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大俗大雅,曾经为社会的变迁留下了精彩的篇章它就是烟标。  相似文献   

5.
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了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人类的绿色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早期的图腾文化中就包含了绿色文化的萌芽,而且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十分突出。我国各民族的绿色文化传统,从人类幼年时期就开始创造,并且得到宏扬与光大,成为今天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绿图腾、树崇拜等自然崇拜观,正受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挑战,特别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也受到商品经济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冲击。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往往会造成优秀的绿色文化传统的丢失,而发展、特别在传统绿色文化基础上的持续发展,又会造成绿色文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古树是人类聚居地最具标志性的生物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古树正面临衰退。如何保护人类聚居地的古树及其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是科学家和林业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古树研究论文发表,但仍然缺乏对人类聚居地古树研究现状和观点的总结。我们从古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保护的文化根源和保护实践,以及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目前人类聚居地古树的研究现状和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对未来古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发,并为古树的可持续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不仅仅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扬,还开始注重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战略也给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向创新型文化体系转变,展开业务建设、全景架构、的创新型文化生产,进一步的完善了我国文化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杨仕梅 《蛇志》2006,18(1):76-77
文化是指与人类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的一切内容。医院文化建设内涵,就是多年来形成的医院风气,一种医院精神,也就是医院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工作态度等。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医院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化石》1998,(1):16-17,27
化石文化发展略史@刘晓峰化石文化发展略史刘晓峰化石文化是经人类长期创造和累积而发展起来的持续变迁的系统,具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在追溯化石文化历史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化石文化的本质类型主要有科学文化和艺术文化两大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清晰而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毛舒欣  沈园  邓红兵 《生态学报》2017,37(24):8179-8186
生物文化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二者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保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健康的基础。由于其内涵丰富、涉及学科众多、研究内容广泛,在研究时把握研究对象及相应尺度尤为重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通过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因素紧密连接在一起,表现为空间上的重合、共同的进化过程以及受到共同的威胁。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进行共同保护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传统生态知识、文化景观等三大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主要发展趋势。我国学者在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的一些领域做出了富有特色和价值的工作,但在保持我国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的同时,还需紧跟国际热点和趋势,在机制与系统分析、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环境影响、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习追根溯源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因此外语学习离不开母语的基础。语言学习的指引是人文精神。学习外语以及外来文化是以民族精神为根基的,决不是虚无飘渺的。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美文学、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这种民族性和人文性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来探索和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作一项关于人权和发展的科学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文化权利,尤其是文化平等权、保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范围的界定可以看出,公约事实上把很多有悖人类人权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在它承认和保护的范围之外的。那些具有妇女歧视、种族歧视、虐待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从属于商品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任何在现代市场大潮中持久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壮大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除了企业在企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开发外,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影响,科学合理的发掘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地域文化资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重点就是探讨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如何进行有机结合,以地域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最终使企业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该文提供了许多关于动物文化现象的证据,并且提供了动物创新和社会学习能力的观察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用以说明文化在动物中存在的可能性.然而,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两者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特殊的认知模式--文化认知造就了人类复杂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药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快构建和完善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加强责任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医学问题,自杀意念是抑郁症主要症状之一,抑郁症与自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甚至视自杀为一种解脱。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抑郁症病惠自杀的原因与特征,旨在有效识别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及早防护,降低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同时丰富我国抑郁症研究的医学社会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晏琪  徐武军  付玲  古新仁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16-120
采用文献考证法、田野调查法与逻辑演绎法,以元明清社会环境为视角,分析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变迁及其动力。自元代至清代,从变迁形式来看,书院园林选址从郊野山林迁入为城市高胜地,布局从单轴线前祀后学的建筑空间形态发展成双轴多进深多院落的园林空间形态,园林文化从以儒学文化为主转变为儒道释俗文化共存。从变迁动力来看,政治环境和经济支持是书院园林建设发展的基础,政体态度决定了书院园林存亡及其社会意义,经济支持在书院维系和官学化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力,文化环境受政治环境影响,包容的政治环境允许延续宋儒品格,严苛的政治环境禁锢自由文风,因此文化环境对书院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与文化确立起到关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森林文化价值是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交往互动、和谐共生中所发育形成并提供人们的精神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总和,作为森林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尚在探索完善中。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人与森林共生时间"的核心理论和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方法,构建了包括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53项指标因子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核定了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标系数,并对森林文化价值物理量和价值量开展评估。研究发现,森林文化价值与人在森林中停留、互动共生的时间成正比,人与森林的共生时间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的;其价值高低,与自然力的作用、森林资源要素和环境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区域森林文化价值存在梯度差异。通过我国各省区市案例结果表明,森林文化价值量与森林覆盖率、森林常驻人口、森林质量、森林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森林游憩和森林的文化产业、区域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植物学—社会及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民族植物学的性质、研究现况及其在经济、生态、环境和学术上的应用情况。民族植物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其在增强民族自信心、伦理学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作用得以论证。民族植物学的文化价值具体而生动,体现于种种直接的植物文化现象(如植物礼仪文化、食花文化、树叶信、草药文化等)和宗教行为(如植物图腾、树神崇拜、神林崇拜等)。通过对民族植物学的经济、生态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分析,作者相信,民族植物学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文化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植物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与植物界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化、信仰文化、景观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道德文化。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五十六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于广袤的国土上,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传统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