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肝癌细胞7721中研究了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佛波酯(PMA)]和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活力的影响,以探讨TPK和PKC对GnT-V的调节。结果发现,EGF或PMA处理细胞48h后,GnT-V的活力明显增高;蛋白激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槲皮素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抑制TPK和PKC的同时,抑制GnT-V的基础活力,并完全阻断EGF或PMA对GnT-V的增高作用;TPK的特异性抑制剂Tyrphostin-25和PKC的特异性抑制剂D-鞘氨醇分别应用时,各自只能部分地取消EGF或PMA对GnT-V的诱导。但当Tyrphostin-25和D-鞘氨醇同时加入培养基中则可完全阻断EGF或PMA对GnT-V的诱导激活。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亚胺和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相仿,不但可抑制GnT-V的基础活力,也可完全消除EGF或PMA对GnT-V的激活。以上结果提示EGF或PMA通过蛋白激酶调节GnT-V的酶蛋白合成,并且GnT-V受到膜性TPK和PKC的双重调节,其中m-TPK较m-PKC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酪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肝癌细胞7721中研究了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佛波酯(PMA)]和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活力的影响,以探讨TPK和PKC对GnT-V的调节。结果发现,EGF或PMA处理细胞48h后,GnT-V的活力明显增高;蛋白激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槲皮素和染料木黄酮在抑制TPK和PKC的同时,抑制GnT-V的  相似文献   

3.
蛋白激酶和D—鞘氨醇对人肝癌细胞磷脂酶D活力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激酶(TPK)对7721人肝癌细胞中磷脂酰胆碱(PC0专一性磷脂酶D(PLD)的调节,测定了各种PKC和TPK抑制剂和PKC抗体对该细胞中PLD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4种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H-7,CalphostinC和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以及2种TPK抑制剂Tyrphostin46和木质异黄酮(Genistein)f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糖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检测PCK激动剂佛波醇酯(PMA)和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对IGF1降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MA和星形孢菌素分别能抑和增强IGF1的降糖作用,建立了高表达PKCα的HepG2细胞株,IGF1对此细胞株的降糖作用与对照相比大大增强,PMA和星形孢菌素分别可大大抑制和增强IGF1对PC  相似文献   

5.
用我室建立的HPLC法测定分化诱导剂,视黄酸(RA)和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及增殖促进剂,佛波醇肉桂酸乙酸酯(PMA)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和III(GnT-V,GnT-III)的影响,发现对照细胞在培养5天后GnT-V略见升高。经RA和db-cAMP处理后,可通天降低GnT-V的活力,但不论对照或处理细胞均未测出GnT-III的活力。PMA可增高GnT-V和GnT-III的活力,对GnT-III的增加较GuT-V发生较早亦较强。以上结果和我室报道的RA或db-cAMP减少而PMA增加SMMC-7721细胞表面N-糖链的天线数相符,也和大鼠化学诱发肝癌中GnT-III和V的增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ANG)Ⅱ在10-10-10-6mol/L范围内剂量依赖性促进无血清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au2nmol/L)对心肌细胞基础状态3H-Leucine掺入无明显影响,但Stau预处理30min,则可有效阻断ANGⅡ(1μmol/L)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刺激作用;单纯应用PKC激活剂PMA(1μmol/L)可使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MA组3H-Leucine掺入量增加了41.04%。细胞Na+-H+交换抑制剂Amiloride预处理也能阻断ANGⅡ刺激3H-Leucine掺入细胞蛋白质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PKC和Na+-H+交换的激活,可能是ANGⅡ诱发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的重要胞内信息转导机制。本工作还观察到,阻断细胞Na+-H+交换后并不影响由PKC激活导致的蛋白质合成增加,提示可能存在着PKC和Na+-H+交换彼此相对独立地调节心肌细胞生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佛波酯引起蛋白激酶C下降调节的专一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佛波酯(PMA)对蛋白激酶的下降调节是否有激酶专一性及亚型专一性.用组蛋白H1作为蛋白激酶C(PKC)和蛋白激酶A(PKA)的受体底物,加入PKC和PKA的特异性激活剂区分PKC和PKA,用聚谷酪(41)为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专一性受体底物,以32P-ATP为32P共同供体底物测定三种蛋白激酶的活力,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KC亚型.结果发现PMA对人7721肝癌细胞只引起PKC而不引起PKA和TPK的下降调节,PKC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槲皮素和特异性抑制剂D-鞘氨醇能大部分取消PMA对PKC的下降调节,但TPK抑制剂genestein则没有阻断下降调节的作用.用HL-60细胞还证明PMA只对含量丰富的PKCα和PKCβⅡ亚型而不对含量很少的PKCβⅠ亚型发生下降调节.上述结果说明PMA对蛋白激酶的下降调节有激酶和亚型专一性.  相似文献   

8.
Wu B  Wang TH  Zhu XN  Pan JY 《生理学报》1999,51(1):19-24
本实验用无血清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探讨内皮素1(ET1)对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作用。结果显示:ET1可显著诱导cfos的表达,其表达的高峰在30min,2h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反应和被ETA的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Q123所阻断;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可诱导cfos表达,而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则可阻断ET1诱导的cfos表达;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预处理心肌细胞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的cfos表达无明显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ET1诱导cfos表达是通过ETA受体介导的,PK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信使系统在LA90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A90细胞(RSV温度敏感突变株LA90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为模型,研究了二酰甘油(DG)-蛋白激酶C(PKC)信使系统在细胞转化中的作用。通过免疫沉淀法观察到LA90细胞在允许温度(33℃)时具有很高的pp60v-src激酶活性,远高于非允许温度(39℃),当从39℃转至33℃10分钟,激酶活性就已显著升高。同时运用3H-甘油掺入并结合板层析分离方法和酶活性测定,发现LA90细胞中DG含量和PKC活性在33℃条件下高于39℃,当由39℃转至33℃10分钟,细胞内DG含量和PKC活性均明显增加。我们进一步探讨了PKC活性与癌基因v-ser、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实验表明,PKC的激活剂TPA可刺激39℃条件下的LA90细胞中v-sre和p53基因表达,PKC选择性抑制剂H7可抑制33℃条件下LA90细胞中v-erc和p53基因表达。看来,pp60v-src可通过刺激磷脂酰肌醇(PI)代谢激活DG-PKC(diacylglycerol-proteinkinaseC)信使系统,后者通过某种途径调控v-src和p53等癌基因之表达。因此DG-PKC信使系统可能是pp60v-src转化细胞及被转化细胞维持转  相似文献   

10.
李田昌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6,48(4):337-3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已知的体内活性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作用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但ET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效应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用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ET促细胞增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T-1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摄取 ̄3H-TdR和激活MAPK,此作用可被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H-7和ET_A受体拮抗剂BQ123所抑制,但不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A(Herb)所抑制,用PKC激动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预处理VSMC,使其PKC活性下调,可显著减弱ET-1对MAPK的激活能力。本结果提示:(1)MAPK参与ET-1所致的VSMC增生;(2)ET-1促细胞增生与激活MAPK的作用是由ET_A受体和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KCα、β1和β2亚型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录的调控作用.以mdr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驱动的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和PKC基因表达载体共同转染COS7细胞后,测定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PKCα、β1及β2对mdr1基因的转录有下调作用,PMA可进一步加强这一作用;在此转染体系中,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也可抑制mdr1基因的转录,但在只转染mdrluc的细胞中,staurosporine对mdr1的转录则没有影响,提示staurosporine仅在PKC过量表达的细胞中抑制mdr1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2.
蛋白激酶抑制剂噬菌体的构建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合成编码cAMP信赖蛋白激酶(cAPK)的热稳定抑制剂第5-24位氨基酸「PKI(5-24)」的DNA片段,并将之克隆到phage display载体fd-tet-DOG1使中,使PKI(5-24)以融合于g3p蛋白的形式展示了噬菌体是到了PKI噬菌体,蛋白激酶抑制活性测定表达PKI噬菌体可有铲地抑制CAPK的活性。结合实验结果显示PKI噬菌体能与固相化小鼠CAPK催化亚基α(His6-mCα  相似文献   

13.
蛋白激酶C对鼻咽癌细胞P21~(ra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与抗P21H-ras单抗,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双参数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探讨鼻咽癌细胞CNE-2Z中PKC与H-ras表达的关系。结果:1)P21ras蛋白在CNE-2Z细胞主要在胞膜(27%)与胞浆(93.7%)表达。作用于PKC调节区的抑制剂sphingosine(SS)(2×10-5mol/L)与作用于催化区的staurosporine(ST)(2×10-6mol/L)在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浓度使P21ras表达程度均减弱,胞膜阳性率明显降低,分别为5.6%与1.6%。2)蛋白质-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法测定发现在G1期细胞群Ras蛋白表达差异较大,提示Ras蛋白主要在G1期合成逐渐增多;经PKC抑制剂SS与ST处理后,G1期细胞表达的差异减小,说明PKC抑制剂抑制了G1期Ras蛋白合成。本研究结果提示:PKC对Ras蛋白向发挥作用的部位胞膜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Ras蛋白的表达可能与CNE-2Z细胞G1/S期的过渡有关。  相似文献   

14.
Luo ZQ  Sun XH  Qin XQ 《生理学报》1999,51(3):241-245
应用反义技术探讨c-fos基因ET-1调控肺泡Ⅱ型细胞(ATⅡ)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的胞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内皮素-1(ET-1)可提高ATⅡ细胞的^3H-胆碱掺入。(2)蛋白激酶C(PKC)激活剂PMA可使ATⅡ细胞的^3H-胆碱掺入量增加,PKC抑制剂H7可抑制ET-1的促PS合成效应。(3)ET-1和PMA可显著提高Fos蛋白表达量,H7和c-fos反义寡核苷酸(ODN)  相似文献   

15.
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VEGF变化与PKC活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低氧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变化与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观察低氧(1%O2)培养不同时间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浆、膜PKC活性和培养液中VEGF水平变化;加入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后,测定低氧、常氧培养不同时间二者的变化。结果:低氧时膜PKC活性和培养液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加入PKC抑制剂后,常氧和低  相似文献   

16.
系统感染TMV的番茄叶胞外提取液经冰冻干燥浓缩、-20℃丙酮沉淀、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4种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这些酶是由75kD亚基构成的电荷异构体(chargeisomer),用过碘酸-Schiff反应证明是糖蛋白,以D-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β-D-GlcNAc)和p-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半乳糖苷(pNP-β-D-GalNAc)为底物,这些酶具有相似的性质。N-乙酸氨基葡萄糖(GlcNAc)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是这些酶的竞争性抑制剂,Ag+和Hg2+是它们的强抑制剂,Fe2+、Fe3+和Cu2+也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寡聚核苷酸片段筛选白色念珠菌MAPK的基因家族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与哺乳动物p34^CDC2同源性很高的Ser/Thr蛋白激酶,在多个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中起作用。现有的实验语气表明,MAPK很可能在白色念珠菌形态发生中起作用。我们根据白色念念菌的已知的两个MAPK基因;CEK1与MKC1第Ⅶ亚结构域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卫段27nt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来筛选白色念穆  相似文献   

18.
佛波酯对A—549细胞株中蛋白激酶C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对人肺癌表皮细胞株A-549细胞中数种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亚型的调节作用,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A-549细胞中检测到有PKC-α、PKC-βⅡ、PKC-γ、PKC-δ和PKC-ε等亚型的表达,但未检测到PKC-ζ的表达。PMA对细胞的短时间处理诱导所有这5种亚型的不同程序的转位(  相似文献   

19.
蛋白激酶C的激活转位和它介导的信号通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激酶C是一系列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已发现了至少十二种同功酶。在静止细胞中,它主要以非活化形式存在于胞浆中,由受体-G蛋白耦联的PLCβ激活便裂细胞膜上的磷脂而释放DAG;与PKC的结合引起了PKC的别构激活;而通过其它信号途径激活的PLD水解胞膜的磷脂酰胆碱(PC)产生的磷脂酸经磷脂酸酯酶产生的DAG可能是PKC持续激活的必要条件。在体外实验中,PKC的持续激活是一些细胞分化所必须的。蛋白激酶C的激活首先引起了它转位到膜,有时转位到核,并在转位后继续保持磷酸化活性,同时对它的下游底物进行磷酸化导致它们的活化。PKC可活化RafSer/Thr蛋白激酶及NF-kB,介导细胞对外界的反应,包括对核基因表达的调节,引起细胞生长或分化等。由于Raf可与活化的Ras—GTP结合从而定位到胞膜,说明蛋白激酶C与Ras介导的Raf-1/MEK/MAPK信号通路间存在着“对话”。  相似文献   

20.
天花粉蛋白的定点聚乙二醇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种定点修饰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偶联到预先选定的位点.利用nTCS无半胱氨酸(Cys)残基这一特点,通过定点突变将一个Cys残基引入TCS以取代第7位的丝氨酸(Ser)残基.然后,与巯基反应的PEG-m aleim ide 即可偶联到新引入的Cys 残基上.经纯化得到均一的PEG-TCS复合物,在SDS-PAGE上显示一条区带,表观分子量为38 kD.复合物的体外致核糖体失活活性降低了6倍,但其体内引产活性与nTCS相同.定点PEG修饰方法为改造TCS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