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柬埔寨的吸血蠓类,以往报道不多,到目前为止,仅记录2属11种,即库蠓属10种(Chastel et al,1966;Wirth,1973)和细蠓属1种(Clastrier,1967)。作者整理采自柬埔寨的金边、磅逊、苏翁等地吸血蠓标本一批,发现2属16种,其中包括2新种及10种新记录。本文以现有标本为基础,综合文献报道,提出初步校订的柬埔寨吸血蠓名录共2属22种,其中包括一种新同物异名,对其中2新种作了描述,对各蠓种的扰人吸血习性和鉴别作了简述,并制订了已知蠓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2.
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定期通过人诱、灯诱以及扫网法等方法采集吸血蠓,对公园内吸血蠓类进行生态监测,统计公园内吸血蠓类多样性、种类构成及其吸血行为.结果显示,公园内吸血蠓共有2属5种,不同月份吸血蠓组成不同.其中优势种为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次优...  相似文献   

3.
淡尾裸蠓新种及其间性体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裸蠓属Atrichopogon Kieffer,1906是蠓科(Ceratopogonidae)中较大的属,全世界已知有350余种,隶于4个亚属。中国裸蠓报道甚少,尚不及20种,其中平蠓亚属Psilokempia Enderlein,1936过去中国尚未见记载。1985牟8月于云南省麻粟坡县采获裸蠓属平蠓亚属的一个新种及其间性体。标本藏于作者所在单位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珍宝岛蠛蠓新种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年在乌苏里江中游地区,虎林、饶河两县接壤地带的珍宝岛及江西岸林区进行吸血双翅目昆虫调查,采获二种蠛蠓,一为西伯利亚蠛蠓(Lasiohelea sibirica Bujanova,1962),这是国内的新纪录,另一新种定名为珍宝岛蠛蠓(Lasiohelea zhenbaodaoensis sp.nov.)。现将新种特征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王崇财  陈星恒  谭润谦  虞以新 《四川动物》2012,31(2):283-284,172
2009年在海南霸王岭(19.0°N,109.0°E)的昆虫调查采集中,采获许多蠓类,经分类研究,发现其中有二种库蠓新种,分别命名为霸王岭库蠓Culicoides bawanglingensis Yu,Wang and Chen,sp.nov.和曲囊库蠓Culicoides reduncutheca Yu,Wang and Tan,sp.nov.。这2种库蠓属新种的模式标本珍藏于医学昆虫标本馆(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100071)。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常见吸血蠓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檬科(Ceratopogonidae)昆虫种属繁多,有营自由生活,有的吸食动物血液营寄生生活,后者有:库檬属(Genus Culicoides)、蠛蠓属(Genus Lasiohelea)、细蠓属(Genus Leptoconops)等。有关吸血蠓种的分类研究,国内瞿、李以及作者等均有过报道,综合已在100种以上,但对其生活习性则尚少观察。 吸血蠓不仅成群骚扰吸食动物血,而且还是人、畜某些寄生虫病、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属于有害昆虫范畴。为了有助于控制与消灭此类害虫,作者等在福建省南部龙海县一带,就当地常见种的季节消长、活动时间、孳生地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 1978年5—10月间,我们对川南的犍为、洪雅、峨眉、乐山及甘洛等地侵袭家畜的蠓种及其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简报如下。 一、在半年的调查中,捕获蠓类共5属,其中吸血蠓3属15种(包括一种未定名蠛蠓),即:1.嗜按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 Edwards2.荒川库蠓C.arakawai(Arakawa)3.指突库蠓C.duodenarius Kieffer4.端斑库蠓C.erairai Kono et Takahashi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铗蠓属蠛蠓亚属吸血蠓一种新种,浑江铗蠓Forcipomyia(Lasioheleahunjiangensissp.nov.,描述了成蠓的形态,并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9.
气象条件对日本库蠓夜间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库蠓是我国广泛分布的吸血蠓种之一,主要嗜吸畜血,但也叮吸人血,侵扰人群。因此,了解日本库蠓的活动习性及其影响因素,对除害灭病具有重要意义。丸山和高木(1977)、陈亢川和蔡连来(1980)、瞿逢伊和宋关鸿(1980)等曾调查过日本库蠓成虫的季节消长、吸血习性和吸血活动时间。本文使用紫外光诱虫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日本库蠓在不同月相夜诱捕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度等气象条件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在四川省采集吸血蠓时,发现库蠓属(culicoides)两个新种。现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藏于四川省成都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吸血蠓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作者等1957—1958年在福建省三个市,七个县进行吸血蠓种的采集,共采到2属13种和1亚种;其中C.fukienensis为新种、C.peregrinus ssp.lungchiensis为新亚种、C.riethi为国内的新记录。 2.本文对C. fukienensis n. sp.和 C.peregrinus lungchiensis n. ssp.的形态作了描述,同时编成了十四个吸血蠓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李铁生 《昆虫学报》1979,(1):98-107
1973年至1976年,我所在参加中国登山队,和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中,于西藏地区共采到吸血蠓3 属34 种,其中拉蠓属(Lasiohelea)1种,勒蠓属(Leptoconops)1新种,库蠓属(Culicoides)32种,包括6新种和国内新纪录7种。 模式标本均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双钩细蠓新种描述及其飞舞活动的初步观察(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虞以新 《昆虫学报》1989,32(1):97-100
1985年7月,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北,乌尔禾镇河滩发现有细蠓刺叮,从而进行了成蠓飞舞活动数量动态的初步观察。观察之日天晴无风,用60目绢纱制作的气网,每小时作交叉挥网采集5分钟,自清晨6时至下午22时,共采获细蠓雌性成虫443只,雄虫227只。经分类鉴定,所捕细蠓均为一新种。根据特征命名为双钩细蠓Leptoconops(Holoconops)binangulus sp.nov.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三种吸血蠛蠓(墨蚊)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本华 《昆虫学报》1951,(1):280-285
(一)本文所叙述三种蠛蠓,亦称墨蚊,采集地区包括四川省重庆之歌乐山、北碚之缙云山、澄江镇、宜宝及嘉定等地。 (三)三种蠛蠓之学名为Lasiohelea taiwana,Culicoides sugimotonis及Culicoides oxystoma,除台湾已有报告外,国内其他各地尚系首次记录。 (三)本文所记载的蠛蠓均系雌性成虫,其雄虫,蛹及幼虫之生态以及与传播疾病之可能性诸问题,尚有继续研究之必要。 (四)触角、触须、腿肢各节之比长,翅斑之分布及感觉毛开口孔之形状等为蠛蠓分类上之主要特征。 (五)三种蠛蠓之嗜血习性各不同:Lasiohelea taiwana之吸血对象为人类;Culicoides sugimotonis吸血对象为家禽有时亦吸人血;Culicoides oxystoma之吸血对象则为家畜。  相似文献   

15.
沱沱河细蠓新种描述(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青藏公路沿线唐古拉山区沱沱河采获的细蠓属全蠓亚属1新种,即沱沱河细蠓Leptoconops(Holo—Conops)tuotuohea sp.nov,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新种的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和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四种库蠓的採集记录(双翅目, 蠓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瞿逢伊 《昆虫学报》1959,(2):161-166
(1)本文记录了作者于1953—1954年在海南岛进行蚊类调查时所采获的蠓类标本,共获有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 Edw., 1922)、苏门答腊库蠓(Culicoides sumatraeMacfie,1934)、尖喙库蠓(Culicoides oxystoma Kieffer,1910)及异域库蠓(Culicoidesperegrinus Kieffer,1910)等四种库蠓,均为海南岛的新记录,其中苏门答腊库蠓(Culicoidessumatrae Macfie,1934)并为我国初次记载。 (2)本文记录了四种库蠓的采集地点、采集季节、采集场所等资料,并对苏门答腊库蠓(Culicoides sumatrae Macfie,1934)的形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吸血蠓类生殖行为和习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华 《昆虫知识》1994,31(3):187-189,192
双翅目长角亚国蠓科(Ceratopogonidae)小型昆虫中刺吸人畜血液的库蠓Culicoides、蠛蠓Lasioheea和细蠓Leptoconops3属统称为吸血蠓类,因其传播病毒、细菌、线虫、原虫和丝虫等多种病原体而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为研究其媒介效能、生态和防治,迫待建立实验室驯养的媒介种群,吸血和交配则是实验室驯养吸血蠓的关键,建立生殖营养节律各个时期的指标又是生态学调查和模型设计的基础。鉴于此,国内外学者早已重视吸血蠓类重要种群生殖营养节律的研究,阐明了许多问题,并建立了某些研究方法,为媒介效能、生态和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  相似文献   

18.
《昆虫知识》2008,45(4)
中科院院士、中国蠓类权威专家虞以新教授日前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发现并命名了一个蠓类新种———公东短蠓。虞以新教授此次共采获蠓类6属:毛蠓属、裸蠓属、铗蠓属、蠛蠓属、短蠓属和库蠓属。其中1种是原产于巴基斯坦的巴国短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1种为新种,被命名为公东短蠓。  相似文献   

19.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在岷江流域进行蠓类调查中,发现蠛蠓属(Lasiohelea Kieffer,1921)的三个新种,现分别描述如下。1.钩茎蠛蠓 Lasiohelea uncusipenis,新种(图1) 雄虫 头部 复眼裸。触角末4节延长,末节有乳头状端突,2—14节各节的相对长度是15:11:11:11:10:10:10:11:11:25:28:24:30,触角比为1.07。触须5节的相对长度是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