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正在按A、B、C……顺序排版,涉及微生物术语名称有关姓氏问题。提到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的“氏”是否可以省除?长期以来,在微生物学中发现的某菌均有以发现者姓氏命名的还不少,在术语名称中这个“氏”不可去掉。对某种新发现的微生物,以姓氏命名者如已提到的沙门氏杆菌,加上“氏”(相当中国人的姓)以表示对发现者的尊重与纪念。这个属细菌是美国细菌学家DE Salmon发现的而得以命名的,译成中文名称即沙门氏菌属,曾译为沙门氏杆菌属,其中“杆”字倒可省去,而“氏”应保留。还有如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志贺氏菌属(Shigella)等等。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菌的发现者并以其命名加个“氏”的内涵不仅仅表示对发现者的尊重与纪念,而且避免与地名汉译术语相混淆;再者,带“氏”的菌名术语名称在教科书中久已通用成为习惯,突然将“氏”省去,似感到不适应;第三,菌的发现者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被后人铭记并激励后人,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特别是微生物学的发展进程中,地球、宇宙间客观存在的那些未知微生物或超微生命体,能培养或不能培养的等等,都有待生命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究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蔡翘教授不仅在生理科学领域中卓有建树,而且在神经解剖学上也有过杰出的贡献。“蔡氏区”就是蔡翘教授早年赴美留学期间发现并首先描述的中脑网状结构内的一个神经解剖学构造。为了表彰他的这一功绩,国际神经解剖学界遂以其姓氏来命名该区域,使中国人的名字又一次载入科学史册。  相似文献   

3.
莫里斯·威尔金斯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与沃森和克里克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尽管如此,科学界对他的关注甚少,甚至一度遭受争议与批评。本研究较为客观地介绍这位伟大科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人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他通过对动物、植物以及古生物的观察和研究,否定了18世纪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唯心论形而上学自然观,首次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他和达尔文一样享有论证进化方法的荣誉,这个方法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拉马克对生物科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不畏困苦挫折,始终如一地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和成年入学习仿效的。拉马克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一批瑞典地质古生物和地理学家,活跃在我国的学术界,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地质学家安特生以他倡导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掘和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在学术界广为人知;而斯文赫定更是以自己罗布泊探险和发现楼兰遗址而蜚声中外。比较而言,人们对古生物学家布林的贡献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一批瑞典地质古生物和地理学家,活跃在我国的学术界,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地质学家安特生以他倡导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掘和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在学术界广为人知;而斯文赫定更是以自己罗布泊探险和发现楼兰遗址而蜚声中外。比较而言,人们对古生物学家布林的贡献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7.
化石之旅     
李音 《化石》2013,(4):64-66
孩子(王楷越)从小对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恐龙,但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的爱好。杨钟健老先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爪哇直立人化石发现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注意,也大大的刺激了古生物学家对猿人材料的追索。1911年,英国有一个自称是化石爱好者的地主兼律师的人道逊,声称他在萨塞斯克州的辟尔唐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材料,并把这些材料交给了当时负有盛名的古生物学权威伍德瓦德(M.S.Wood-ward)和解剖学权威纪斯(Keith)去鉴定。这些权威欣喜异常,很快地“研究”了这些材料,并于1912年2月18日在伦敦地质学会宣布:他们发现了最原始的人类遗骨。这包括有破碎的头骨和一个下颌骨,这个“原始人”被命名为“道逊曙人”。事情一公布便轰动了世界,它的发现者道逊也就出了名。在道逊得意忘形的时侯,却有些人  相似文献   

9.
乳齿象是在两千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出现的,约一万一千年前绝灭了。乳齿象是怎样绝灭的?密执安古生物博物馆的弗希尔最近指出,北美古印第安人的狩猎活动对乳齿象的绝灭有很大影响。弗希尔研究了从密执安瓦西特那组泥炭坑出土的一部份乳齿象骨骼。他发现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的表面有伤痕。他将两个颈椎对在一起,他发现伤迹正好相重合。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冰封雪盖的珠穆朗玛峰,到四季如春的南海诸岛,到处都印下了古生物工作者的足迹。他们不分严寒酷暑,终年跋山涉水,细心地从古老岩层中寻找和分析各种生物的化石和遗迹。他们看来都很平凡,工作似乎也很单调、枯燥。但正是他们,在掀动记载着地球沧桑变迁的浩翰史册;他们是一些熟谙大自然撰写的“天书”的人。今天,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有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兵。他是我国第一代古生物学家,早在五十年前,他的名字就见诸于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刊物。他,就是我们将在这里介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解放以来,我国古生物的研究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研究人员比解放前增加了数十倍,研究的范围也  相似文献   

11.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11(4):375-377
李四光教授在蜓类研究中的贡献《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今年是李四光教授诞辰一百零五年周年。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类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他精深的学术思想和他的许多学术观点至今仍继续指导着类的研究工作。他的道德文章象一面旗帜,永远是所有类工作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盛金章院士获库希曼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盛金章日前接到美国库希曼基金会寄来的库希曼奖牌和通知,表彰他在有孔虫类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库希曼基金会是以国际著名微体古生物学家JosephA.Cushman命名的,表彰在微体古生物领域...  相似文献   

13.
张文堂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以来,他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早古生代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在叶肢介化石研究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他第一篇毕业论文是《河北开平盆地奥陶纪三叶虫》,发表于1949年《中国地质学会志》24期。文中报导和研究了我国华北奥陶纪重要的三叶虫属种,如古等称虫Eoisoletus,小栉虫Asaphellus等,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辽西地区一直是我国进行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地区,其中生代地层分布较广,含有的古生物种类也较多,对古生物学家们进行古生物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古生物学家们在辽西中生代发现了大量的鸟类及植物群落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辽西地区含鸟层鸟类及古植物的研究,有了一次次令人惊喜的发现,使得辽西地区在国内外备受关注,辽西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宝库。  相似文献   

15.
古生物磨片、绘图、分析技术是古生物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反映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几十年来我省的有关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提高我国古生物研究成果的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我省广大古生物技术人员,迫切要求总结经验,探讨和学习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孙瀚如 《化石》2021,(4):74-77
<正>随着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影响和恐龙书籍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古生物。无论是凶猛的霸王龙还是可爱的三角龙,都不缺乏粉丝。笔者从小就特别喜欢古生物,并逐渐开始对古生物学进行探索。随着对古生物学学习的深入,笔者逐渐地意识到古生物学本身的重要性,对它的兴趣也愈发浓厚。笔者意识到了喜欢古生物和研究古生物学,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人喜欢古生物,只是源于他们对一些灭绝的生物感到好奇,而古生物学却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古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7.
奇云 《化石》2003,(4):19-23
姓氏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但一直以来许多人只是把姓氏当作沿袭后代的一种标志、一个符号。很少有人知道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形成、演变到今天的近 1 3亿大家庭的五千年社会进化史和人类遗传的奥秘。 2 0 0 2年 8月 1 6日 ,新华社发布消息 :我国姓氏遗传学专家关于“姓氏基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研究者称。查一查Y染色体上的“姓氏基因” ,就可以帮助中国人寻根问祖。奇 !基因与姓氏有关在一般人看来 ,“姓氏”与“基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然而 ,在一些科学家的眼里 ,两者在遗传学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于1983年5月5日至7日在合肥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到会代表共74人,其中正式代表58人,列席代表4人,特邀代表及来宾12人。大会总结了安徽省古生物学会,自1979年4月6日成立到现在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了四年来的工作成绩和在推动安徽省古生物研究工作方面的贡献;同时在会上有20多位同志宣读了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研究和讨论了与我省有关的地层和古生物等方面的问题。安徽省地跨南北相地层的过渡区,地层发育齐全,剖面连续完整,化石丰富,历来为国内同行所重视。特  相似文献   

19.
正张文堂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以来,他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早古生代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在叶肢介化石研究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他第一篇毕业论文是《河北开平盆地奥陶纪三叶虫》,发表于1949年《中国地质学会志》24期。文中报导和研究了我国华北奥陶纪重要的三叶虫属种,如古等称虫Eoisoletus,小栉虫Asaphellus等,广泛被后世  相似文献   

20.
《古生物学报》1985,(2):129-133
王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于1984年4月5日病逝。他从事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为推动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离开我们一年了。谨以这一期学报敬献给他,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