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蕨型叶的植物化石原来都是依其小羽片的一般形态和叶脉型式而分类的。然而,自从上一世纪格朗尤利(Grand’Eury)、斯图(Stur)、蔡耶(Zeiller)等人的著作问世以来,蕨叶结构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求解决种子蕨类各主要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剖学资料及关于其繁殖器官之知识。此种知识与已知的印痕与压模叶部化石比较起来,仍然是颇为贫乏而显然不足的。脉羊齿(Neuropteris)是最早创立的属之一。该属是 Brongniart(1822)作为 Filicites属的一个组或亚属而创立的,其特征为小羽片  相似文献   

2.
甘肃东部下石炭纪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石油工业部地质调查队最近采集的。标本产于甘肃东部中卫及景泰二县之间,详细地层状况,我们还不明白,但根据其产有Sphenopteris(Rho-dea?)sp.,Triphyllopteris collumbiana Schimper 和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Nathorst 等植物的事实,我们相信这一个含植物化石的地层是属于下石炭纪的。Sphenopteris(Rhodea?)sp.(图版Ⅰ,图1,1a)在图版Ⅰ,图1,1a 所表示的一块Sphenopteris 型的碎片是非常别致的。这一块碎  相似文献   

3.
吉林桦甸早二叠世大河深组的心脉羊齿(Cardioneur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脉羊齿(Cardioneura)属是安格拉植物地理区特有的蕨型叶化石,由查列斯基于1934年创立。其时代分布自中石炭世至二叠纪。1932年,查列斯基在研究米努辛和卡拉干达植物化石时,曾将一部分标本定为心羊齿(Cardiopteris)的几个种。但这些种与Cardiopteris的原属征极不一致。辛普(W.P.Schimper,1869)将Cardiopteris的属征归纳为:单羽状复叶,羽轴上具  相似文献   

4.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晚期义县组的似麻黄属植物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辽西义县组单子叶植物化石的发现》中被归入被子叶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和禾 本科的化石,经与现代麻黄科植物对比研究后,发现它们应归入裸子植物门麻黄科似麻黄属。讨论似麻黄属植物的命名,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的材料绝大部分是笔者于1958年和1959年先后到广东茂名及海南岛北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采集的;少数系广西石油普查大队毋安顺同志于1960年自广西上思采集的。这些标本均属于似沙巴榈属(sabcdites),计有4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Sabalites cf.taishuensis Takahashi,Sabalites szei sp.nov.,Sabalites changchangensissp.nov.,Sabalites sp.两广第三纪植物化石曾经正式研究者很少,仅Schenk 记载一种出于广东三水的Rhusatavia Schenk(1883,页268,图版50,图9,10)。棕榈一般视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其化石以前在我国仅知一个种,即发现于辽宁抚顺煤田的Sabalites chinensis Endo  相似文献   

6.
赫勒教授在1927年所发表的“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一书中曾描述几块楔叶属的子囊穗化石,定为一新种,名Bowmanites laxus,另外一种则定为Bowmanitessp.前者发现于太原附近的下石盒子系,后者则发现于上石盒子系。因为“孢子囊柄”的着生形态,赫勒教授相信他的标本很可能是属于楔叶属的。赫勒当时曾经指出:这些标本暂定其属名为Bowmanites,这个属名是Binney 1870年所创立的,这个属名后来仍被Solms-Laubach 1895年所应用,也曾经被Scott 应用于“Studies in Fossil  相似文献   

7.
五通组广泛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苏、浙、皖一带。近几十年的古植物学研究工作,使得五通植物群成为全球晚泥盆世属种最为丰富的植物群之一。安徽巢湖狮子口剖面的五通组出露良好,植物化石丰富。然而,正式描述及图示的植物仅包括石松类Bothrodendron anhuiense Cai et Wu、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ze)Wang et Xu、Sublepidodendron songziense Chen和楔叶类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 Gothan et Sze。本文对狮子口剖面五通组中的晚泥盆世植物化石进行了再研究,计有石松类植物Stigmaria ficoides Brongniart、Stigmaria rugulosa Gothan、Sublepidodendron songziense、Sublepidodendron grabaui和Lepidostrobophyllum sp.,以及楔叶类植物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和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 Gu et Zhi。一些石炭纪的全球常见植物如Bothrodendron Lindley et Hutton、Sphenophyllum Brongniart及Sublepidodendron(Nathorst)Hirmer等已出现在狮子口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中,表明华南很可能是这些类群辐射与演化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辽宁阜新组Chilinia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武 《古生物学报》1980,(3):239-242
本文所报道的植物化石,系1977年我所“辽西中生代地层专题研究小组”收集的。化石产于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的阜新组。这些材料中,有两个新种显然应归属于吉林羽叶(Chilinia Lee et Yeh)的属,记述的新种是C.elegans 和C.robusta。与它们共生的重要植物化石有:Neozamites lebedevii Vachrameev,Ctenis binxianensis Chang,C.lyrata Lee et Yeh,C.szeiana Lee et Yeh 等。在此化石层下部还产有:Ruffordia goepperti(Dunker)Seward,Acanthopteris acutata(samylina)Zhang,A.go-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与似封印叶属(Sigillariopsis 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确认它们为3个新种: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shanxiensis sp. nov.)和太原似封印叶(S. taiyuanensis sp.nov.)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1号煤层(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guizhouensis sp.nov.).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Sigillaria 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主要是欧美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文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几种种子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广泛分布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种子蕨的叶部化石虽不乏记载,用浸解法研究其角质层的工作却做得很少。迄今已发表的仅有Lepidopteris ottonis(Goeppert)Schimper及Thinnfeldia rigida Sze两种(斯行健,1933,1953;朱为庆,1962)。种子蕨植物由于分布广泛,演化迅速,不少属种为有价值的标准化石而为人们所重视。但从分类上看,古植物学中通常所称的“中生代种子蕨”只是一个含义相当模糊的类别。它主要  相似文献   

11.
1952年盛金章同志曾至山西隰县调查煤田地质,仅采得植物化石三种,经研究结果其时代当属於上石炭纪,兹分别述之於下:Lepldodendron oculus-felis(Abbado)Zeiller(图版Ⅰ,图1—2)这一种鳞木系莘夏植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份子之一。正如种名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 所表示,此种鳞木,以其猫睛状的叶痕为其特徵。当前的标本,保存异常佳美,叶痕中的三点(当中的一点代表维管束,两旁的两点代表Parichnos 痕)亦甚为明显。日本学者松泽动将此种化石定为 Lepidodendron  相似文献   

12.
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恐龙蛋新类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天台盆地上白垩统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出地层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的恐龙蛋化石层位进行了详细厘定,对恐龙蛋类型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对前人报道的一些属种进行了分类订正。研究显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基本上可分为7蛋科、12蛋属和15蛋种,代表了我国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化石组合。本文简要报道了主要产自天台盆地赤城山组的双塘似蜂窝蛋(新蛋属、新修订种)、木鱼山半蜂窝蛋(新蛋属、新蛋种)、国清寺副蜂窝蛋(新修订种)、天台棱柱形蛋(新修订种)和张头槽马赛克蛋(新蛋属、新修订种)等3新蛋属、5新蛋种和修订种的主要鉴定特征,并建立一新蛋科——似蜂窝蛋科。  相似文献   

13.
川蔓藻属Ruppia为沉水单子叶植物,世界广布,主要为咸水和盐水生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环境指示作用以及植物系统学研究意义.长期以来,川蔓藻属内种的数目以及属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已有研究资料,目前川蔓藻属共有5个种--R.maritima、R cirrhosa、R. tuberosa、R, megacarpa和R.tuberosa、R.megacarpa和R.palycarpa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关于其系统位置,主要有隶属于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和独立成川蔓藻科Ruppiaceae两种观点.尽管目前许多被子植物分类系统都承认了川蔓藻科.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川蔓藻属与丝粉藻科cymodoceaceae和波喜荡科Posidoniaceae有近的亲缘关系,但对川蔓藻属和眼子菜属Potamogeton区别特征的比较结果倾向于支持将其放在眼子菜科.本文还结合川蔓藻属及相关类群的化石记录和果实特征对其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化石属Limnocarpus和Midravalva被认为是川蔓藻属较早的祖先类群,并认为该属植物应该是由淡水祖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咸水生长植物.最后,提出了在川蔓藻属未来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湖北省泽泻科、水鳖科、眼子菜科及茨藻科11属29种1变种1变型植物(另加采于湛江的软骨草)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泽泻科植物花粉具多个圆形萌发孔,外壁表面为小刺状纹饰;茨藻科植物花粉具远极单槽,表面为绉波状纹饰;眼子菜科及本文研究的水鳖科植物花粉均无萌发孔,分别具网状和小刺状饰纹饰。1.茨藻科植物花粉最原始,泽泻科花粉较进化,眼子菜科花粉较水鳖科花粉进化;2.泽泻属与泽苔草属花粉较慈姑属花粉原始;3.鞘叶眼子菜亚屈花粉较眼子菜亚属的花粉处于更高演化阶段;4.多孔茨藻花粉在该科中最原始。本文工作尚对易变形水生植物花粉形态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cf.M.pahari)、似大林姬鼠(Apodemus cf.A.peninsulae)、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狭齿狨鼠(Hapalomys angustiden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似始家鼠(Rattus cf.R.pristinus)共6属8种,其中包括了5个绝灭种。研究表明,泊岳山巨猿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同地区的三合大洞显得原始,而较相似于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这与古地磁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80万年)相吻合。泊岳山巨猿洞的鼠类大部分均为东洋界成员以及树栖、半树栖及林地生活的种类,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为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林灌环境。泊岳山巨猿洞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这对于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大九湖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03科273属411种,分别占整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的51.8%、31.3%和14.9%。在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上,以温带成分为主。大九湖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20个群系。黑三棱群落(Form.Sparganium stoloniferum)和睡菜群落(Form.Menyanthes trifoliata)为中国首次记载。食虫植物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和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a)及苔草群落(Form.Carexargyi)中的浮毛茛(Ranunculus natans)均为神农架地区首次记载,并且圆叶茅膏菜和浮毛茛亦为湖北省首次记载。在全面调查大九湖湿地公园植被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九湖湿地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描述的魚化石是石油工业部地貭勘探处105队顾信章同志送来的,系采自湖北宜都城南香河岩至洋溪(土幻)剖面下部的蓝灰色頁岩中(属于东湖系),据剖面岩性描述,似属于“东湖羣”上部。香河岩至洋溪(土幻)产魚化石地点剖面:(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18.
四川龙门山晚泥盆世植物的发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四川西北龙门山北段海相泥盆系上统十分发育,化石也非常丰富,尤其腕足类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含植物化石的上泥盆统至今还没有可靠的报道.广元上寺长江沟一带假整合于中志留统之上的一套石英砂岩,历年来都被视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见1978,《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四川分册,地质出版社出版,349页).1974年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地古教研室何廷贵等同志,曾采得一些保存较差的植物化石,由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蔡重阳同志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与似封印叶属(Sig-illariopsis 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确定它们为3个新种: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shanxiensis sp.nov.)和太原似封印叶(S.taiyuanensis sp.nov.)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1号煤层(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gruizhouensis sp.nov.)。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Sigillaria 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主要是欧美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海高原高寒地区C4植物名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笔者实测的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00余种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及参阅已经发表过的国内外不同地区的δ^13C植物名录,整理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3500余种植物中的δ^13C植物。得出青海高原高寒地区共有9科32属的52种植物属于δ^13C植物,禾本科(Gramineae)18属24种,藜科(Chenopodiaceae)9属20种,苋科(Amaranthaceae)1属4种,菊科(Compositae)2属3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各1属1种。同时归纳了52种C4植物的生活型以及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