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花蜜腺位于子房基部的花托上,为盘状的花托蜜腺,其顶部裂成4片,其裂片大小不等,比例悬殊。蜜腺由产蜜组织和分泌表皮构成,又为结构蜜腺。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动态明显,因此又属淀粉蜜腺。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液泡化动态明显,且淀粉粒和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消长变化,但PAS反应和苏木精脂类染色无明显变化。其泌蜜过程可能为:原蜜汁由邻近的韧皮部提供,经薄壁细胞运送至产蜜组织,在产蜜组织中进一步积聚、合成后,最终蜜汁通过变态气孔和分泌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泌出。  相似文献   

2.
短果大蒜芥(Sisymbrium loeselii L.var.brevicarpum Z.X.An)花蜜腺位于雄蕊基部花托上,属十字花科环状花蜜腺类型中的侧棱环四圆环亚型。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分泌表皮上有变态气孔器,蜜腺中部的气孔器呈舟状分布。产蜜组织中的维管束来自于花托中的维管束分支,属较进化的十字花科花蜜腺的亚型类型。蜜腺原基是在花的各部分原基分化后,由雄蕊基部花托表面区域的2-3层细胞,经反分化形成,环状蜜腺发生发育同步,在蜜腺的发育过程中,蜜腺组织中的液泡和淀粉粒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其原蜜汁由维管束提供,运转至产蜜组织,最后由变态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3.
异株百里香(Thymus marschallianus Willd)花蜜腺分布于子房基部的花托上,结构蜜腺盘状,成熟时膨大,环绕在花托外。蜜腺组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的积累是在蜜腺细胞发育的最初和最后,因此将其归为非淀粉型蜜腺。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液泡化动态明显,而淀粉粒和多糖均不具有明显的消长变化;蜜汁是由韧皮部运转到泌蜜组织中的,再由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渗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4.
耿华美  付强  郭骏  王虹 《植物研究》2012,32(1):22-27
垂花青兰(Dracocephalum nutans Linn.)花蜜腺分布于子房基部的花托上,盘状蜜腺的上部裂成三小一大的四枚裂片,基部在膨大的花托外环绕一圈。蜜腺组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是典型的结构蜜腺;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动态明显,因此又属淀粉蜜腺。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液泡化动态明显,且淀粉粒和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消长变化,蜜汁通过气孔器和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泌出。  相似文献   

5.
龙眼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发育过程以及蜜腺的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花蜜腺结构与泌蜜的关系、泌蜜方式、起源和系统演化等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龙眼的花盘蜜腺位于花托上,呈环状环绕在雌雄蕊基部外围,花芽分化约30d,在雄蕊和花被之间的花托表面,蜜腺原基也开始形成,由花托表面2~3层细胞脱分化形成居间分生组织发育而来;龙眼花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构成,属结构蜜腺;分泌表皮角质层极薄,密布单细胞绒毛,未发现有气孔;产蜜组织由亚腺细胞、产蜜细胞、油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在蜜腺发育过程中,产蜜细胞的液泡和多糖物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蜜腺的原蜜汁来源于韧皮部,蜜汁经表皮角质层渗出。  相似文献   

6.
荔枝花蜜腺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花蜜腺呈盘状,位于子房和花萼之间的花托上。花盘蜜腺由表皮、产蜜组织、维管束组成。蜜腺的原始细胞由花托表面的2~3层细胞脱分化产生。成熟蜜腺产蜜组织细胞含有淀粉粒,为淀粉型蜜腺,表皮细胞内无淀粉粒。产蜜组织出现分化:PAS反应颜色深的细胞成网状分布,与表皮下方的1~2层细胞相连,构成蜜汁的运输通道;颜色浅的细胞分布于网眼处。蜜腺表皮上的角质层波状皱折,有泌蜜孔。表皮毛主要起保护作用,大部分蜜汁通过泌蜜孔排出。  相似文献   

7.
薄荷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薄荷的花蜜腺位于花盘上,属花盘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其下分布有通向子房壁的维管束。分泌表皮的角质层薄,具腺细胞特征,气孔发育正常。产蜜组织为2-3层细胞组成,与其内的薄壁组织有明显区别。蜜腺由花盘发育中表皮及其内的细胞分化发育而成。在开花前后,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的细胞内液泡和淀粉粒呈有规律的变化。蜜汁以渗透方式从表皮细胞直接渗出。  相似文献   

8.
沙枣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枣的花蜜腺位于花柱基部的筒状花盘上,属花盘蜜腺,其蜜腺位于花盘外方,由分履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角质层和变态的气孔器。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其液泡和淀粉粒都随着蜜腺的发育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后形成的蜜汁由盘状蜜腺表面的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9.
荞麦花内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荞麦的花内蜜腺是属于雄蕊之间的花托蜜腺,由八个乳头状腺体组成,但花托内表面部分也为腺质,雄蕊花丝基部的表皮也具分泌细胞的特性。蜜腺组织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不含有维管束,只在产蜜组织的基部有通向花丝的维管组织经过。这部分维管组织比较特殊,韧皮部分子中,伴胞常大于筛管分子,围绕维管束有一圈中间细胞,富含蛋白质物质。分泌表皮上有正常发育的气孔,其保卫细胞含有丰富的淀粉粒。产蜜组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液泡出现由无到增多,然后逐渐减少而最后又增加的有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0.
鹅掌柴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鹅掌柴(Scheffler octophylla Harms.)花蜜腺的发育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鹅掌柴花盘蜜腺位于下位子房上方环绕花柱基部。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心皮维管束与其相邻并发出一些伸入蜜腺基部的短分枝。蜜腺起源于心皮原基基部外侧的几层细胞。鹅掌柴花蜜腺为淀粉型蜜腺,淀粉粒为许多微小颗粒聚集成的复粒。原蜜汁由蜜腺基部维管束的筛管提供,达产蜜组织细胞和表皮细胞后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泌出的蜜汁一部分来自淀粉粒的降解,一部分来自泌蜜期输入的原蜜汁。表皮和产蜜组织细胞均具泌蜜功能。泌出的蜜汁大部分通过气孔排出,还有部分由角质层渗出。  相似文献   

11.
垂柳雌花蜜腺一枚,位于于房与花序轴之间,多呈扁平广卵形,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雄花蜜腺呈基部相连的两枚突起,一枚位于花丝与花序轴之间,基部宽扁,上部棒状;另一枚位于花丝与苞片之间,棒状,仅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雌、雄花蜜腺均起源于花托表面2—3层细胞。在蜜腺发育过程中,雌、雄花蜜腺泌蜜组织细胞的液泡发生规律性变化.雌花蜜腺为淀粉型蜜腺,而雄花蜜腺为非淀粉型蜜腺。雌、雄花蜜腺的原宜汁分别由蜜腺维管束韧应部或花丝维管束韧皮部提供,其蜜计最后均由分泌表皮细胞和变态气孔排出。  相似文献   

12.
地椒花蜜腺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和亚显微观察对地椒花蜜腺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地椒花蜜腺位于子房基部的花盘上,属于盘状蜜腺,新鲜时呈绿色。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为一层细胞,表皮细胞角质膜较厚,表皮上分布着大量的气孔器,气孔器突出于表面;泌蜜组织细胞多层。花盘中央有维管束通向子房,在维管束和泌蜜组织之间有4 ̄5层大型的薄壁细胞。蜜腺由花盘的表皮及其内侧相邻的细胞发育而来,在发育过程中,其细胞中的液泡和贮藏的淀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解剖镜观察、石蜡切片和薄切片等方法,对芝麻菜的花蜜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发育过程及泌蜜前后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芝麻菜花蜜腺4枚,分成两对,其中一对侧蜜腺较大,棱柱状,分别着生在外轮2个短雄蕊基部内侧的花托上,结构上由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组织构成;另一对中蜜腺较小,近棒状,分别着生在内轮4个长雄蕊外侧的花托上,结构上仅由表皮和产蜜组织构成。二者表皮细胞外都具角质层,且蜜腺产蜜组织细胞中只含少量的多糖物质。两类蜜腺的蜜汁均由变态气孔泌出体外。无论侧蜜腺还是中蜜腺,蜜腺原基皆是在雌、雄蕊已分化后,由花托相应位置表皮下的1~2层细胞分裂形成的。在蜜腺发育中,产蜜组织细胞在泌蜜前后不具明显的液泡变化。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floral nectaries of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were examined. The nectaries consisted of four separated parts which were semiorbicular and were morphologically and anatomically similar to one another. They were located at the receptacle between stamens, and each part was composed of secretory epidermis, nectariferous tissue and vascular bundles, belonging to structural nectary. When the various floral organs were developed, 2--3 superficial layer cells of the receptacle between stamens became meristemoid and contributed to primordia the formation of nectary. By intercalary meristematic activity, the four nectaries formed synchronously.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nectary differentiation, the content of starch gra ins and vacuolation in the cells of epidermis and nectariferous tissue changed regularl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d histochemical changes the pre-nectar might be supplied by phloem. The nectar formed in nectariferous tissue was then secreted to the sub-stomatal chamber and where it was finally excreted from the stoma.  相似文献   

15.
烟草花蜜腺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华  胡正海 《广西植物》2001,21(3):236-238
烟草的花蜜腺位于子房基部 ,围绕子房 ,属于子房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 ,分泌表皮角质膜厚薄不匀 ,表皮上分布少量气孔器 ,气孔凹陷 ,孔下室不明显 ,泌蜜组织细胞多层。蜜腺邻接子房壁维管束 ,本身没有维管组织。蜜腺由子房基部的外壁表皮及其相邻的内侧细胞经分裂、生长、分化而来 ,在发育过程中 ,细胞中的液泡和淀粉粒都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原蜜汁由子房壁维管束提供 ,经过泌蜜组织细胞加工后 ,蜜汁通过气孔和薄的角质膜处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