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滇南桫椤Alsophilaaustroyunnanensis的系统位置 ,我们对该植物与中华桫椤Alsophilacostularis的叶绿体DNAtrnL内含子和trnL F间隔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滇南桫椤的trnL内含子、trnL 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分别为 5 70bp ,36 2bp ;中华桫椤的trnL内含子、trnL 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分别为 5 72bp ,36 1bp。结合已经发表的其他桫椤科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用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结果表明 :1)所分析的桫椤科植物构成一个单系群 ;2 )滇南桫椤与Gymnosphaerapodophylla、Gymnosphaerapectinata、Gymnosphaerapseudogigantea、Gymnosphaeratinganensis、Gymnosphaeragigantea关系较近 ,聚成一支系 ;3)中华桫椤与Cyatheatsangii、Alsophilaspinulosa关系较近 ,聚成一支系。本文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支持将滇南桫椤归入黑桫椤属Gymnosphaera。  相似文献   

2.
阿胶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平 《蛇志》2006,18(1):73-74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由于其原料难得,混淆品较多。本文就阿胶与其5种混淆品进行鉴别比较,现介绍如下。1性状特征1·1阿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黑褐色,有光泽,光黑如漆。质硬而脆,如持其用力拍  相似文献   

3.
郑善荣 《蛇志》2007,19(2):166-167
络石藤是一种常用中药,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1]记载,络石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通过考察和研究,笔者发现我国部分地区将夹竹桃科植物石血[T jasminoides(Lindl)Lem.var.heterophyllum Tsiang]的干燥带叶藤茎混作络石藤药用,并发现《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络石藤一药性状项下关于茎表面有“不定根”、叶片“卵状披针形”等描述,实为络石藤混淆品种石血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 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复杂的大科,由于属间关系不甚清楚,该科分类系统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新蹄盖蕨、拟鳞毛蕨属、假冷蕨属、肠蕨属、短肠蕨属和菜蕨属的系统位置常有争议。根据蹄盖蕨科34种植物和3种外类群植物的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trnL_F区序列分析的结果与rbcL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几乎一致。2.新蹄盖蕨属Neoathyrium Ching&Z.R.Wang不应成立,该属应与角蕨属Cornopteris Nakai合并。3.假冷蕨属Pseudo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窄叶鲜卑花居群间nrDNA(核糖体DNA)ITS序列和cpDNA(叶绿体DNA)trnL-F的碱基差异,并与cpDNAtrnS-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研究两套植物基因组的变异速率。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窄叶鲜卑花叶片中提取总DNA,并对nrDNA ITS和cpDNAtrnL-F区域进行扩增、纯化、测序。nrDNA ITS序列共有601 bp,有变异位点3处,变异位点百分率为0.05%,(G+C)含量为41.4%。cpDNAtrnL-F序列共有927 bp,有变异位点1处,变异位点百分率0.01%,(G+C)含量为32.6%,两种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非常低。比较发现,窄叶鲜卑花nrDNA ITS区域较cpDNAtrnS-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保守,变异速率较慢,比cpDNAtrnL-F序列变异速率稍快。通过对ITS序列单倍型(haplotype)进行分析发现,窄叶鲜卑花现有分布范围经历了居群近期范围扩张,与叶绿体基因组(trnS-G和rpl20-rps12序列)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窄叶鲜卑花nrDNA ITS序列适合该种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暴发水华的水体分离微囊藻(Microcystis)株,并依据gvpA-C间隔区和16S rDNA序列对其分型和比较。在gvpA-C间隔区序列中,有的类型具有一段172—176 bp的额外序列。以不包括额外序列的0.27 kb序列相比较,不同类型之间差异碱基位点达50余个。在16S rDNA碱基变异集中的0.69 kb序列中,不同类型之间有差异的碱基位点共有8个。与16S rDNA序列相比,微囊藻gvpA-C间隔区序列具有高度变异性,并且其PCR扩增可一步完成,不受其他细菌污染,因而可用于微囊藻株系分型。由于横向转移,2种分型存在交叉关系。此外,原本含有或不含有额外序列的微囊藻gvpA-C间隔区序列在系统进化树中分别聚成一簇。  相似文献   

7.
李玲 《蛇志》2008,20(3)
金钱草为常用中药,又名铜钱草、对坐草、蜈蚣草、路边黄、遍地黄,因其叶近圆形似钱而得名.<中国药典>2000年及2005年版一部收载,其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的功能,用于治疗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疗疮、毒蛇咬伤.市面上常出现地区习用品种及混淆品种,正品与伪品的来源、化学成分及功效均不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正品与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是经常被用作种和种群水平系统研究的分子序列.本文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内转录间隔区,包括部分185序列,ITS1、5.8S、ITS2全序列及部分28S序列.4尾奥利亚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长度不同的a、b两种类型ITS1.a型长为536 bp,GC含量为69.96%;b型长为520 bp,GC含量为69.04%~69.42%.4尾尼罗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只存在a型ITS1,长为536~540 bp,GC含量为69.42%~70.19%.与b型ITS1相比,a型ITS1在16~31 nt有16 bp片段(GGCCCGCCTCGGCGC)的插入.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共20条ITS序列中,5.8S长度均为157 bp,GC含量为56.69%~57.96%;ITS2为408 bp,GC含量为72.79%~74.26%.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ITS区序列相似性高达98.2%,表明这两种罗非鱼亲缘关系很近.此外,本文对14尾奥利亚罗非鱼、15尾尼罗罗非鱼以及15尾奥尼罗非鱼[O.aureus(♂)×O.niloticus(♀)]ITS1的扩增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均有a、b两种类型ITS1;15尾尼罗罗非鱼中1尾为a、b两类型ITS1,14尾为a型ITS1;15尾奥尼罗非鱼中则有6尾具有a、b两类型ITS1,9尾为单一的a型ITS1.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ITS1这个位点一致性高,但尼罗罗非鱼中有1尾混杂了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同时也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种质鉴定比形态学手段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latoria sp.rDNA 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latoria 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末端终止法对蓝藻类颤藻科Oscilatoriasp.rDNA16S-23S基因间隔区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了Oscilatoriasp.rDNA基因间隔区427个核苷酸,其中包含1个异亮氨酸tRNA基因(tRNAIle)。并通过计算机联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弹库中获取颤藻科其它种的rDNA基因间隔区序列,通过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颤藻科Oscilatoriaceae属间的某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序列中核苷酸差异值探讨了颤藻科属间界定的分子标准。提出了rDNA基因间隔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赤潮”或“水华”蓝藻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花椒不同居群的rDNA ITS区序列片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rDNA ITS区序列片段有603bp、GC百分比为60.3%。在所比较的花椒居群中,ITS区序列片段存在着22个变异位点。依据花椒rDNA ITS区的碱基差异,我们可以有效鉴别陕西凤县凤椒、甘肃武都大红袍、甘肃文县枸椒等花椒居群。  相似文献   

12.
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介绍了我国重点产区的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Zanthoxylum bungeanum extracts were prepared using seven solvents: water, methanol, ethanol, acetic acid, ethyl acetate, chloroform, and benzene. The volatile composition in the extracts was qual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and the alkylamide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extract compositions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the solvents. A total of 49 volatile components belonging to four groups, terpenoids, alcohols, esters, and keton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xtracts. The Z. bungeanum extracts were either ester or terpenoid type, dominated by linalyl acetate. The extrac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group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Water, methanol, and ethanol extracts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花椒油树脂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迷萃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花椒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花椒超临界迷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花椒原料粒度为60日,萃取条件为压力32Mpa、温度55℃、时间1h。  相似文献   

15.
花椒呈香部位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代表性产地的13批花椒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物进行了比较,建立了花椒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物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在本文采用的条件下,花椒图谱具有较好的特征性,可作为花椒蒸馏法精油的专属性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6.
要在超临界迷流体萃取花椒过程中,使用乙醇作为夹带剂,将花椒中的麻味成分如山椒素等萃取分离出来,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以及夹带荆纯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夹带剂加入量为5%,纯度为80%,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为50℃,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17.
对花椒珠心胚及胚乳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及细胞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珠心胚发生前,有性胚囊发育过程中从大孢子发生到胚囊形成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退化,退化频率50%,未退化的胚囊发育成熟,成熟胚囊仅含卵器和两个极核。卵器最终退化,极核不经受精自发形成胚肥。当胚乳游离核达到15或32个时,最早的珠心胚原始细胞由靠近胚囊球孔端的珠心细胞分化形成。随着子房生长,多个原始细胞持续不断地从珠孔端  相似文献   

18.
花椒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共有峰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3个居群花椒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鉴定了各成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花椒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挥发油,用GC—MS方法测定各种提取方法得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提取挥发得率为3.8%(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2.75%)、沉香醇(21.70%)、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14.27%)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5.9%(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14.01%)、沉香醇(13.18%)、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26.23%)等。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挥发进行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分离法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出78个峰,其中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1种,占86.31%。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花椒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52个峰,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6种,占74.72%。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主要挥发油中有27种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分析11个花椒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7条,其中5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比例为84%。根据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11个花椒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08-0.92之间,可分为2个类群,这种分类与花椒的叶的外形分类结果一致。不同地域种植的同一品种材料遗传距离较大,显示花椒的遗传多样性与地域分布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