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毛虫口器形态发生的研究,已有大量工作,结论是发生的方式不一。其中草履虫被认为是属于没有前子虫口器发生的类型。如Yusa(1957)在七种草履虫中,Porter(1960)在双小核草履虫上,Ehret(1963)在绿草履虫上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到近年,在Peck(1974)的有关报告中,和在Hanson(1977)的纤毛虫胞器演化的论述中,都还分别引证或肯定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海洋纤毛虫--冠帆口虫的口器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龚骏  宋微波 《动物学报》2003,49(6):829-834
对海洋盾纤目纤毛虫,冠帆口虫(Pleuronema coronatum)无性分裂期间口器的发生过程做了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普氏帆口虫具相似的过程。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简述如下:老口区的三片小膜经历一个分化和移行过程;前仔虫的口侧膜来源于老口区的口侧膜;后仔虫的小膜1~3与口侧膜均来源于老的口侧膜;在口器发生过程中,前、后仔虫口侧膜的后端均形成一个相应的盾片区,其内的毛基粒在进入营养期之前被完全吸收[动物学报49(6):829~834,2003]。  相似文献   

3.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海洋尾丝虫无性生殖期间的口器发生过程。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类具相似的过程和形式。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表示如下 :后仔虫的小膜 1、小膜 2来源于老口侧膜后段的增殖 ;后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来源于老口侧膜前段的增殖 ;后仔虫的小膜 3来自于老口区盾片的增殖 ;前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来源于老口侧膜 ,三片小膜在口器发生过程中被保留。文中根据现有的形态发生资料对尾丝虫科的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暗尾丝虫的形态与形态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微波 《动物学报》1991,37(3):233-243
本工作采用Chatton-Lwoff氏银浸法及Wilbert氏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淡水纤毛虫暗尾丝虫Uronema nigricans(Muller,1786)的形态、核器、纤毛下器、银线系及详细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类海洋尾丝虫具相似的过程及形式。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表达成: 前仔虫:原口侧膜→口侧膜,盾片; 后仔虫:原口侧膜→口侧膜,第1小膜,第2小膜,盾片; 原盾片→第3小膜。 文中另外列表比较了本属与其它属的形态发生特征,并据此建立了一新科,拟梭虫科。  相似文献   

5.
尖前口虫的口器发生研究(纤毛门, 膜口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咽膜类纤毛虫尖前口虫无性生殖期的核器及口器的演化.其发生特征为;1)新的口原基形成于原前庭动基列与口侧膜间,表观为原口侧膜分裂而致;2)随着形态发生的进行,由口原基依次演化出后仔虫的三片咽膜、口侧膜和三条前庭动基列;3)原口器完全被前仔虫所继承;4)体纤毛器在整个形态发生过程中一直保持双动基列结构.    相似文献   

6.
三种夜蛾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种类夜蛾口器及其感器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烟夜蛾H. assulta (Guenée)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 (Staudinger)3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重要农业害虫雌、 雄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 3种夜蛾雌、 雄成虫口器感器类型均无明显差异。棉铃虫和烟夜蛾口器感器在类型和形状上十分类似, 均具有毛形、 锥形和栓锥形感器; 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粗、 密, 棱纹明显。银纹夜蛾口器感器与两种铃夜蛾区别明显, 除上述3类感器外, 还具有腔锥形感器; 其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细、 疏, 棱纹不明显。结果显示口器感器可用于夜蛾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蝌蚪的口器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技术观察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发育过程中口器外部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林蛙蝌蚪口器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口器发育的初期,角质颌最先出现,接着出现唇乳突以及唇齿;在变态高峰期(G4l~G42),口器结构如唇齿、角质颌和唇乳突则是按以下顺序消失的,即唇齿最先消失,其次...  相似文献   

8.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尝试对四种五株纤毛虫(褶累枝虫(Epistylis plicatilis)、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us)、嗜热四膜虫BF1株(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1)和嗜热四膜虫BF5株(T.ther-mophilaBF5))进行遗传关系研究。用13个ISSR引物对五株纤毛虫进行扩增,六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 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五株纤毛虫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NJ聚类图表明:两株嗜热四膜虫最先聚在一起;其次是褶累枝虫和多态喇叭虫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嗜热四膜虫聚在一起;咽膜亚纲的绿草履虫形成独立的一枝。结果显示:①缘毛亚纲纤毛虫可能是寡膜纲中较独特的一个类群,建议提升缘毛亚纲纤毛虫的分类地位;②缘毛亚纲褶累枝虫与膜口亚纲嗜热四膜虫的亲缘关系近于咽膜亚纲绿草履虫,在寡膜纲中绿草履虫处于原始地位;③五株纤毛虫基因组中均含有微卫星DNA序列:(GTG)4(、GACA)4(、AG)8(、CAA)6和(GAA)6。  相似文献   

9.
孙萍  宋微波 《动物学报》2005,51(1):81-88
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研究了海洋纤毛虫———黄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flava (Cohn ,186 6 )Wirns berger,Larsen&Uhlig ,1987无性生殖期间的细胞发生学。其主要特征为 :1)前仔虫口原基以独立发生的方式出现并独特地形成于口前庭右侧的皮层深处 ,由其对老口围带进行完全的更新 ;2 )老口器不参与新口器的形成 ,完全被吸收 ;3)前仔虫的额 -腹 -横棘毛原基同样为独立发生 ,老结构可能不参加其随后的发育 ;4 )后仔虫的口原基、波动膜原基及额 -腹 -横棘毛原基均来自最初排列无序的毛基粒发生场 ;5 )背触毛及缘棘毛的更新发生在老的结构中 ,并向前后延伸取代老结构 ;6 )在整个发生过程中 ,无大核融合现象。文中同时对该种所表现的发生学特征及系统学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拟小胸虫属(Pseudomicrothorax)是一类稀见的淡水纤毛虫,至今只发现了两个种。1958年以前这个属归全毛类(Holotricha)毛口亚目(Trichostomata)(Kahl 1931;Kudo,1954)。Thompson及Corliss(1958)用银浸法研究了无恒拟小胸虫(P.dubius)的形态及形态发生,发现其口胞器的结构与原属的毛口亚目无任何共同之点,而与膜口目(Hymenostomatida),特别是四膜亚目(Tetrahymena)相似。因此他们将其归属于膜口目。早  相似文献   

11.
自Sonneborn(1939)发现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的交配型以后,其他纤毛虫的交配型也相继发现。证明许多纤毛虫物种都以交配型划分成若干变种而存在。纤毛虫的交配型和种内组成的研究,在实验动物学中有一定理论和应用的价值。本文根据数种纤毛虫的研究报告,介绍一些研究交配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纤毛虫与藻类的共生关系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存在并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纤毛虫与藻类共生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了纤毛虫与藻类共生的生态功能,以及显微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纤毛虫与藻类共生研究中的应用;阐述了包括草履虫与小球藻共生关系建立的4个过程及其互作机制、红色中缢虫与隐藻的共生关系、宿主与共生体之间的互作等内容;提出了纤毛虫与藻类共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草履虫食物泡膜(digestive vacuole, DV)与围藻膜(perialgal vacuole, PV)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红色中缢虫与隐藻共生关系的建立过程、红色中缢虫在共生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叶甲亚科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甲亚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对叶甲亚科8属8种叶甲(Agrosteomela chinensis (Weise),Ambrostoma fortunei(Baly),Asiparopsis convexa (Weise),Chrysolina aurichalcea(Mannerheim),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Gonioctena tredecimmaculata(Jacoby),Parambrostoma mahesa(Hope),Paropsides soriculata(Swartz))的口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并对其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和氨银染色技术对采自西藏温泉的寡膜纲咽膜类纤毛虫第一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primaurelia)和膜口类纤毛虫明布雷斯四膜虫(Tetrahymena mimbres)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首次描述了这两种纤毛虫细胞核器的形态和位置、纤毛图式和口膜的排布模式; 并且测定了SSU rDNA和COXⅠ标记基因序列, 基于这两种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P. primaurelia聚在草履虫P. aurelia复合种中, T. mimbres聚在四膜虫T. borealis类群中。两种纤毛虫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且首次在高原温泉中发现, 不仅为西藏地区温泉原生动物生物资源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也为原生动物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蛋白银法对采自山东胶州育虾池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 Evans&Thompson,1964)的口器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对其形态学做了补足性描述。文章通过对该青岛种群发生过程的研究,认为前人所报道的种群(Evans&Thompson,1964;Pomp&Wilbert,1988)缺乏对某个发生关键时期的观察而存在着错误,即:后仔虫的小膜2明确来自老的口侧膜,而不是前人报道的盾片。此外,文章还发现该种的发生与本属另一哈氏伪康纤虫的发生过程几乎完全相同。主要细胞发生过程为:盾片最先增殖,形成初级原基区,然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最终消失,而后部分最终形成后仔虫的小膜3。继盾片增殖之后口侧膜的锯齿状结构沿细胞纵轴方向分裂成两列,右侧的一列增殖形成次级原基区,之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迁移形成后仔虫的口侧膜和盾片,后部分形成后仔虫的小膜1和小膜2;老口侧膜的残余部分形成前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老的小膜1、小膜2和小膜3则完全为前仔虫所继承。  相似文献   

16.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是水稻飞虱和叶蝉的重要天敌。为了更好的探讨这种盲蝽的取食行为,本研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黑肩绿盲蝽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口针束由1对上颚针和1对相互连锁的下颚针构成。上颚口针具两排脊状突起,并通过连锁机制紧密的嵌合在一起,形成了中空的食物道和唾液道。下颚口针内侧边缘具两排与口针末端方向一致的锐利齿状结构。黑肩绿盲蝽口器上可观察到毛形感器Ⅰ(TSⅠ)、毛形感器Ⅱ(TSⅡ)、锥形感器(BS)和多孔钉形感器(MPGS),大都分布于口器下唇,尤其在下唇端部可见锥形感器密集分布。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探讨这种天敌的食性和取食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甲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本文对叶甲科3亚科9属9种(Chrysomelinae:Crosita altaica altaica Gebler,Chrysolina exanchalcea (Wiedemann),Humba cyanicollis (Hope);Galerucinae:Galeruca nigrolineata Mannerheim,Gallerucida gloriosa Baly,Atrachya menetriesi(Falermann);Alticinae:Ophrida spectabis(Baly);Podontia lurea (Olivier);Euphitrea micans Baly)的口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并对其形态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多节核棘尾虫无小核系虫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纤毛虫细胞具有大核和小核之分。多年来认为大核控制当代无性系细胞的全部代谢活动,小核只在有性生殖时起产生两性原核和受精的作用,从而更新无性系。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小核对当代无性系细胞的皮层形态及形态发生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此工作是在草履虫上(Ng等,1981,1984,1987)和贻贝棘尾虫上(史新柏等,1983,1990;Lu等,1989)完成的。但小核对大核的影响在任何纤毛虫上尚未见报道。笔者用所获得的新种多节核棘尾虫  相似文献   

19.
纤毛类原生动物中宿主—共生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经在100多种纤毛虫中观察到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等共生体。对纤毛虫中宿主-共生体系统的研究表明,双小核草履虫中卡巴粒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理论提供了例证;含细菌共生体的许多厌氧纤毛虫无线粒体,共生体对宿主代谢有重要作用;尾草履虫-钝状全孢螺菌共生作用中,共生菌感染形式的39kDa、15kDa周质蛋白可分别与IF-3-1、IF-3-2两种单抗反应,其共生体早期感染过程中两种抗原的量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共生体生殖形式选择性地合成63kDa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是与共生作有联系的关键分子;绿草履虫-小球藻共生系统中,共生藻中存在葡糖胺硬性壁是其与草履虫发生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其中,共生藻参与宿主代谢,与宿主形成相互受益的专一性关系,并且藻类共生体的作用可能影响了宿主草履虫基因组有关结构,改变了其基因表达。作者推测,探索共生体对宿主基因结构及其表达产物的影响可能是对纤毛虫中共生作用研究的主要趋势,这对于深入了解真核细胞中宿主-共生体双方的相互作用、物质交流在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细胞生命活动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经在100多种纤毛虫中观察到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等共生体。对纤毛虫中宿主-共生体系统的研究表明,双小核草履虫中卡巴粒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理论提供了例证;含细菌共生体的许多厌氧纤毛虫无线粒体,共生体对宿主代谢有重要作用;尾草履虫-钝状全孢螺菌共生作用中,共生菌感染形式的39kDa、15kDa周质蛋白可分别与IF-3-1、IF-3-2两种单抗反应,其共生体早期感染过程中两种抗原的量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共生体生殖形式选择性地合成63kDa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是与共生作用有联系的关键分子;绿草履虫-小球藻共生系统中,共生藻中存在葡糖胺硬性壁是其与草履虫发生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其中,共生藻参与宿主代谢,与宿主形成相互受益的专一性关系,并且藻类共生体的作用可能影响了宿主草履虫基因组有关结构,改变了其基因表达。作者推测,探索共生体对宿主基因结构及其表达产物的影响可能是对纤毛虫中共生作用研究的主要趋势,这对于深入了解真核细胞中宿主-共生体双方的相互作用、物质交流在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细胞生命活动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