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书刊、树木(苗木)名录上,把Leucaena glauca(Willd.)Benth.称为银合欢;而把L.leucocephala(Lam.)de Wit称作“新银合欢”。把这两个拉丁学名看成是两种植物是不对的,它只是异名与正名的关系,所谓“新银合欢”,实际上就是银合欢。此外,还有中名冠以地名的银合欢,如“萨尔瓦多(新)银合欢”、“菲律宾银合欢”等,也都是银合欢这个种,只不过是类型、品系或来源地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的林分结实量、种子散布格局、种子密度及幼苗、幼树数量,并对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以及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两树种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新银合欢树种的单株结实量为1 199粒/株,苏门答腊金合欢为566粒/株,同一树种单株平均结实量为混交林高于纯林;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单株结实量介于新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之间.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林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种子密度减少的幅度较新银合欢小,新银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为90 m、苏门答腊金合欢为110 m.苏门答腊金合欢人工林、新银合欢人工林及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关联系数分别为0.7269、0.6000和0.6000,苏门答腊金合欢天然更新效果稍好.  相似文献   

3.
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是热带亚热带豆科木本植物,生长迅速,用途广泛。可作为薪炭、用材、饲料、绿肥及水土保持林栽培,是我国华南地区农林牧生产上有希望的树种。本文对银合欢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瘤发育  相似文献   

4.
在南安、惠安和厦门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银合欢,幼苗成活率均较高,但长势差异校大,立地条件中等或较好的地方,特别是水、肥适当的条件,银合欢表现速生高产的特性。银合欢在中性和微酸性或微碱性的上壤条件下,结瘤固氮能力较高,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高的土壤中,结瘤固氮能力较低。种植银合欢的林地,土壤肥力可以提高,并可减少水土流失。在沿江两岸营造银合欢林,可以起固土护堤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层收获法,对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新银合欢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物量分配与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82.99t·hm-2)介于赤桉纯林(60.64t·hm-2)与新银合欢纯林(127.79t·hm-2)之间;混交林内赤桉单株平均生物量(44.32kg)较其纯林(29.58kg)提高了49.8%.新银合欢纯林的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25.4%)显著高于赤桉纯林(8.9%),且地上部生物量分配比例(78.0%)显著高于赤桉纯林(73.4%).新银合欢纯林及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40cm土层,赤桉纯林及混交林中赤桉的根系则主要分布于0~80cm和0~60cm土层.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侧根(中根、小根和细根)分配比例均高于其纯林,而赤桉则相反.新银合欢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赤桉生长,尤其是增加其地上部生物量及表层土壤(0~20cm)中的侧根生物量,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新银合欢天然更新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5年6和10月对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新银合欢人工林的调查,发现新银合欢林下幼苗数量较多,经过对幼苗刨根后,发现林下的新银合欢幼苗均为种子实生苗,表明新银合欢是通过种子繁殖来完成天然更新。新银合欢单株结实量在602~1513粒,树体高大的结实量多;其林下幼苗生长良好,更新密度最低为368株·m-2,最高达960株·m-2;新银合欢林缘幼苗最远扩散距离为58·3m,幼苗的扩散范围主要集中在距离林缘10m的区域内,种子受风力和流水的影响,可以沿沟谷传播很远。  相似文献   

7.
银合欢属Leuaena Benth. ,约40种,产中美洲及北美南部。无刺乔木或灌木;叶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头状花序,花白色,故名银合欢,雄蕊10,分离,荚果薄带状,开裂。银合欢L. leucocephala(Lam.)De Wit. (L. glauce(L.)Benth.)原产中美墨西哥,我国引种  相似文献   

8.
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根瘤菌的分离和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的根瘤各分离出三个快生型的根瘤菌,对其形态作了初步的观察。这些根瘤菌可能是同一族的,它们对其寄主植物进行回接和互接均能引起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结根瘤,互接形成的根瘤形态与寄主植物的根瘤相同;箭舌豌豆和武宁苕子的根瘤菌不能引起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植株结根瘤;分离得到的根瘤菌对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均有反馈的增益作用,几个生物学指标均比对照的高;在无菌条件下,全氮培养抑制了根瘤菌对寄主植物结瘤,琼脂固体培养的植株根瘤固氮活性比沙培、水培的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气候因子对银合欢共生固氮的影响。银合欢结瘤固氮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秋结瘤多,固氮酶活性高,冬天及早春结瘤少,活性低。银合欢结瘤固氮的适宜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30℃时活性显著下降,处于0℃或45℃时活性极低,逆境温度处理时间越长活性越低。温度相近的条件下,土壤湿度对银合欢结瘤固氮的影响尤其突出,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严重影响结瘤固氮。遮光条件下银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显著降低,晴天取样的根瘤固氮酶活性比阴天的高。银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峰,第一个峰在11时,第二个峰在17-20时。离体根瘤的固氮酶活性随离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对根瘤的供应及其在根瘤中的贮备对固氮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银合欢在酸性土壤上生长很差,已经证实铝中毒和磷不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报道指出,在酸性土壤上,低效率的生物固氮是限制银合欢生长的另一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和磷对银合欢生长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三种老成土表层(0—15厘米)土样分别釆自位于尼日利亚东南部伊莫州的Ammakama、河流州的Onne和阿南布拉州的Isienu. Ammakama和Onne土样采自灌丛荒地,Isienu土样则采自耕地。土样经过干燥和过筛后,用Juo(1979)的方法进行常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长速率高, 耐旱性强, 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退化热带亚热带森林的修复, 但它也是一种全球性的外来入侵植物。已经有研究发现高生长速率可以帮助银合欢成功入侵亚热带森林, 但是目前还不清楚高生长速率和强耐旱性是否能帮助银合欢成功入侵热带森林。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三亚抱坡岭被银合欢入侵的热带雨林先锋群落为研究对象, 通过t检验比较干季和湿季银合欢和8个热带雨林先锋群落的本地优势种与快速生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和耐旱性(叶片膨压丧失点)紧密相关的功能性状的差异,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研究这些功能性状是否能很好地区分银合欢和其他8个本地优势种。结果表明: 银合欢在干湿季均能快速地生长(比本地物种显著更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且在干季拥有更强的耐旱性(比本地物种显著更低的叶片膨压丧失点)。PCA结果表明这些功能性状能够显著区分银合欢和其他8个本地优势种。因此干湿季的稳定的快速生长和干季的强耐旱性使银合欢成功入侵热带雨林先锋群落。未来可利用这些功能性状筛选合适的本地物种对入侵其他热带森林的银合欢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以银合欢叶作氮源全部或部分取代基质中米糠或麸皮,栽培毛木耳、凤尾菇、金针菇、黑木耳、香菇和佛罗里达侧耳6种食用菌。结果表明,银合欢叶能促进菌丝生长。栽培中发现,含10%银合欢叶和17%麸皮的基质能使金针菇获得增产,而含10%或20%银合欢叶的基质可使其它5种食用菌产量提高11.4%~39.1%。  相似文献   

13.
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速生树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被广泛引种栽培[1,7]。我省引种银合欢历史已久,近年来更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大面积栽培上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酸性强的山地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4.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树种坡柳、银合欢、山毛豆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苗自然干旱胁迫,同时以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坡柳、银合欢、山毛豆3个树种丙二醛含量、膜相对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个树种幼苗的细胞膜透性、MDA及SOD, POD酶活性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干旱胁迫对银合欢膜系统损伤生成的主要降解产物不是MDA;山毛豆清除活性氧毒害作用主要不是通过SOD和POD的作用;通过叶片相对保水力测定及膜透性、MDA相对含量、酶活性变化情况的分析,3个树种中坡柳耐旱性最强,其次为银合欢,山毛豆居后。  相似文献   

15.
银合欢叶作为培养基氮素添加剂能促进佛罗里达平菇、黑木耳和香菇的菌丝生长。除生料栽培培菌期间含羞草素明显自然降解及高压灭菌大量破坏含羞草素外,还发现菌丝对含羞草素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合欢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及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银合欢叶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降血糖效果。银合欢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中鞘翅目甲虫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调查了云南松林、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桉树+新银合欢林、印楝林及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结果表明,鞘翅目甲虫标本925号,计71种,分属18个科,其中叶甲科种类最丰富,象甲科数量最丰富。人工林鞘翅目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在7~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249~2.562,昆虫多样性总体较低。各样地鞘翅目群落之间为不相似水平。云南松林鞘翅目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20、2.562、0.104和0.855,其多样性最高,多树种混交林较高,印楝林较低,而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桉树+新银合欢林多样性极低。多树种混交的恢复对昆虫多样性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引言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la cv. Salvadot)又名萨尔瓦多银合欢,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豆科植物,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饲料、肥料、燃料和木料的多用途树种。据报道第一年可生长2米以上,以后每年生长1米以上。在没有冻害和立地条件好的地  相似文献   

19.
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和葛藤(Pueraria lobota)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其在人工低温6 ℃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 分别在低温胁迫48 h和72 h达最小值, 比对照显著减少13%和27%。银合欢和火棘先升后降, 其中银合欢72 h时显著减少25%; 台湾相思、火棘和葛藤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均先增后降, 在低温胁迫48 h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1%、47%和29%, 银合欢为升-降-升, 各低温阶段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后下降, 火棘和银合欢显著上升, 均在低温胁迫24 h 增加最快,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196%、86%、105%和72%; 台湾相思和火棘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 在48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27%和83%, 银合欢和葛藤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显著大46%和28%; 台湾相思、火棘和银合欢幼苗的SOD活性先升后降, 葛藤持续上升, 且在各个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 4 种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上升, 在72 h达最大值, 分别比对照大46%、54%、8%和165%。主成分分析表明, 低温下幼苗抗寒能力顺序为: 银合欢>葛藤>火棘>台湾相思。  相似文献   

20.
以固氨树种银合欢、南洋楹、大叶相思的木屑为主料,添加棉籽壳等辅料培养猴头菌,以栲树木屑为主料作对照。结果表明,以三种固氨树木屑栽培的猴头菌,菌丝粗壮,均匀,日长速快于对照,增长5.4%~16.2%,而且出菇快,朵形大,产量比对照增加6.0~13.9%。添加南洋楹基质的菌丝长速最快,其次为添加银合欢基质。产量则以添加银合欢基质的最高,添加大叶相思的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