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点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金泉 《生态科学》1993,(1):39-124
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东南侧,介于112°56′08″E~113°04′18″E,24°30′28″N~24°48′09″N之间,占地3301.9公顷。地形复杂,峰峦叠嶂,为广东省最高峻雄伟的山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植被特点复杂而多样。主要表现在: 1.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属的地理成分结构中,除了未见有中亚分布类型外,其它14类成分均有代表,其中又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但山上亦有一定比重的北温带成分。 2.植被的外貌终年常绿。生活型谱:Ph(83.33%)>H(8.34%)>Ch(4.76%)>Cr(3.57%)>T(0%);叶级谱:中叶(57.1%)>小叶(29.8%)>微叶(17.1%)>大叶(6.0%),这与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叶级谱有较大区别,在叶质叶缘等方面亦有相似的特征,表现它已明显地向南亚热带、热带森林过渡。 3.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植被类型有:典型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苔藓矮林。 4.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自下而上见有: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00~800米以下),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00或800米至1600或1700米之间)、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苔藓矮林带(海拔1600或1700米以上)。 5.原生植被保存面积大,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保护区范围,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级南岭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东南部屏边县与河口县之间,海拔225米至2365米,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等为主。由于该地区直接受到北部湾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加之植被类型齐全并且保存完整等原因,该自然保护区的蕨类物种丰富独特,附生蕨类植物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艾怀森 《动物学研究》2007,28(6):633-633
2003年至今,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进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时发现,在高黎贡山南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4′35″—98°46′20″,北纬24°50′49″—24°58′35″之间,有野生林猬种群。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681m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杜鹃苔藓矮林之中,以昆虫为主食。在其人工饲养中,  相似文献   

4.
中越边境西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隆山是滇南最高峰 ,最高海拔 3 0 74.3m ,跨越中越两国边境线。其北坡在中国境内 ,南坡在越南境内。西隆山 2 0 0 0年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隆山已经查明的高等植物 1 79个科 ,469个属 ,781种。其中 ,国家级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有 2 3种。在西隆山分布的植被类型有 5种 :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和次生植被。人为活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大 ,该文据此对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101科273属514种,落叶栎林分布面积最广。随海拔升高,植被依次呈现出4个分布带:沟谷落叶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主要有4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其中热带分布占总属数的75.21%,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分布具有热带性质。其天然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含暖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草丛,2个植被亚型含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阔叶矮林,以及33个群系。  相似文献   

6.
正井冈山位于江西的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的中部。范围在东经114°04′05″~114°16′38″,北纬26°28′32″~26°40′03″之间,总面积21?499?公顷。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主要山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区内植被起源古老,植被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12个植被类型。区内还有目前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是研究中国乃至全球中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区内有维管束植物3?800多种,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属华东湿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平均降水量为1,832.8 mm(方元平等,  相似文献   

8.
谢帆  王素珍 《生态学报》1983,3(1):89-90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井冈山区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典型的常绿阔叶林。该山区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6°36′—29°00′,东经113°50′—114°20′之间,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是山地红黄壤。据作者采集所见,整个井冈山区共有野生乔木130种,隶属于45科,70属。常绿阔叶林主要覆盖在海拔1,000—1,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上。 本文的目的在于初步揭示常绿阔叶林更新的某些规律。野外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查样地内  相似文献   

9.
短尾猴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阐述了短尾猴栖息地的季节变化。春季,主要利用海拔570-1600米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夏季,限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落叶阔叶林。秋季的栖息地,在海拔650-1200米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冬季仅利用海拔600-900米的常绿阔叶林。此外还报道了短尾猴四季的食物组成。并对栖息地的变化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广西花坪林区资源昆虫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其儆 《昆虫学报》1966,(2):152-154
花坪林区位于广西东北部,属龙胜临桂县管辖,处于北纬25°31′—25°39′及东经109°48′—109°58′之间,海拔500—1850米,为广西中山山地之一。具有中亚热带南部山区的气候特点,年均温12—14℃,夏短冬长,年雨量1800—2200毫米,全年低温高湿,干湿季节交替不明显,四季均有云雾笼罩。土壤由低到高大致区分为二垂直带,海拔700—1300米的中山区为山地黄壤带,13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为山地黄棕壤带。森林保存较好,中山区分布有较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中山区为亚热带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全林区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1.
云南老君山发现福建华珊瑚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4月20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君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22°57′0.97″N,104°36′17.27″E,海拔1 218 m)采集到蛇类标本1号,经鉴定为福建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kelloggi,图1)。该物种国内已知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和重庆,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本次发现为云南省首次发现。标本现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阴那山位于广东东北部,居东经116°22′41″—116°25′13″,北纬24°23′34″—24°24′50″。该地区于198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群峰高耸,五指穿云,最高峰海拔1297.2米,属南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在阴那山脚下灵光寺门前有两株阴那古柏,它是粤东的珍奇树木,为古  相似文献   

13.
正梧桐山位于深圳特区东部,横跨罗湖和盐田两区,其主峰海拔943.7米,被称为鹏城第一峰。梧桐山是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林地面积1933.3公顷,依次有规律地分成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山里溪涧幽邃、植物茂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据统计梧桐山有维管朿植物233科764属1376种。  相似文献   

14.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15.
 九龙山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北纬28˚21′,东经118˚52′。土地面积约75km2。主峰海拔1724m。植物种类丰富,初步统计约有种子植物143科、584属、1149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组成为主。本文用数值分类NTS专用软件在IBM—PC型计算机进行数值分类。主要有6个植被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针叶林和竹林。常绿阔叶林为本区地带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本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花坪保护区鸟兽物种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地跨临桂、龙胜两县,是南岭支脉越城岭山地南延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为109°49′07″–109°58′10″E,25°28′55″–25°39′15″N,总面积151.33km2,海拔600–1,800 m。该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均降水量2,000–2,200 mm,年平均气温12–14℃,常出现阴湿多雨雾大的天气,林间相对湿度经常保持在85–90%。区内保存有完整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分布有我国著名的孑遗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西隆山中国部分的植被,详细地记述了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的群落组成。该两种植被类型的优势类群分别以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和石楠科杜鹃属的多种植物为特征。比较研究显示该地区的两种苔藓林与云南西北部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从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东西分布和生态类型的划分等几个方面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海拔分布上,蕨类植物有着与不同植被相关的生态适应性,2000~2800 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地带蕨类植物种类最为丰富,附生蕨类植物占到了该海拔地带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8.5%;(2)东坡有蕨类植物387种,西坡则只有355种,东西坡共有种达295种;(3)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可划分为16个生态类型,本区明显地以阴生植物、亚高温植物和中生植物居多,附生植物种类所占比例大,旱生植物和石生植物种类少等为主要生态特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温度生态类型以亚热带植物种类为主,温带植物和寒温带植物少。  相似文献   

19.
草海,位于贵州西北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南郊,地处东经104°12′~104°18′,北纬26°49′~26°53′。湖底海拔高2170米,比降万分之一至三,平均水深仅2米,最深亦不足5米,最大蓄水量1.4亿立方米。该湖区面积45平方公里,是云贵高原中部顶端乌蒙山麓腹心的一个高原岩溶淡水湖泊,也是贵州省境内最大的一个湖泊,是我国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黑颈鹤为代表的野生珍稀鸟类和草海完整的高原湿地生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南部的南岭山地东段,处于江西南部,与广东边境相连,北纬24˚31′一24˚39′,东经114˚27′一114˚29′,面积约2000公顷。2.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中高等植物1200种以上,约有206科;苔藓植物约30种,蕨类约62种,种子植物1100种以上。脊椎动物100多种。3.动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有许多古代的科属,包括很多残遗种和稀有种。又是我国著名的单种属:观光木属和半枫荷属的家乡。有许多稀有的珍贵动物如:云豹、金猫、豹、华南虎、獐、水鹿、鬣羚、大灵猫、穿山甲、水獭、白鹇、平胸龟等。动物区系上,属于东洋界的华中区。4.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有四个群系纲;Ⅰ.常绿阔叶林;Ⅱ.针叶林;Ⅲ.山地草甸;Ⅳ.山地苔藓、矮林;14个群系,约19个群丛。顶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