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辣椒素家族是辣椒中含量很高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胃肠道溃疡、减肥及镇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辣椒素的药理活性取决于剂量、给药途径和不同组织中的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同剂量的辣椒素具有抗癌(20~50 mg/kg)与促癌(≥100 mg/kg),防治胃肠道溃疡(<50 mg/kg)与引起胃肠道溃疡(>100 mg/kg)的双向作用;透皮给药的长效止痛作用;在体内肝、肾、肠、肺及血液等不同部位较短的半衰期限制其在体内的临床使用。本文综述辣椒素家族成分的结构特点和辣椒素的主要药理活性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而许多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和低的生物利用度等代谢方面缺陷,这可能是阻碍其体内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增强活性和克服代谢缺陷的辣椒素类似物或许是开发新一代辣椒素药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雄、雌蟹血淋巴与肌肉内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淋巴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立即达到峰值 ,药物开始向肌肉等组织中运转 ,血药浓度在 1h内迅速下降 ,而肌肉中的浓度达到峰值 ;此后无论是血淋巴还是肌肉中的盐酸环丙沙星浓度均缓慢下降 ,到第 12 0h雌、雄蟹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均在 1μg·mL-1(g-1)以下 ,到 2 16h均不能检出。研究表明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药物浓度可用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描述 ,雄、雌蟹的消除半衰期 (T1/ 2 β)分别为 40 .34± 1.48h和 2 2 .0 7±0 31h ;中华绒螯蟹的性别对盐酸环丙沙星在其体内的代谢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恩诺沙星在罗氏沼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了恩诺沙星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血淋巴、肝胰腺、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54%±2.39%、85.43%±2.75%、95.01%±1.99%,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血淋巴、肝胰腺、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34%±8.30%、75.17%±5.42%、80.42%±1.67%;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三种组织中的平均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39%±0.53%和3.92%±1.24%,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11%±1.73%和5.28%±2.10%。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l和0.01μg/ml。罗氏沼虾以10mg/kg虾体重剂量单次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即刻达到峰值,并迅速向组织中分布。实验数据经MCPKP药动学软件分析,恩诺沙星在血淋巴中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t1/2α为0.581h、t1/2β为69.315h、Vd/F为7.230L/kg、CL/F为0.035L/h.kg、K12为0.01/h、K21为0.005/h、AUC为291.898μg/ml.h、Tmax为0.083h、Cmax为6.293μg/ml;恩诺沙星在肝胰腺、肌肉组织中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为1.941h、0.000h;t1/2β为70.732h、59.456h;AUC为308.07μg/ml.h、217.039μg/ml.h。三种组织中均能检测到恩诺沙星的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经MCPKP药动学软件处理后,不能用开放性一室模型或二室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4.
达氟沙星在史氏鲟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10mg/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史氏鲟血浆中达氟沙星的浓度。该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相(15∶85),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0nm和450nm,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达氟沙星在0.005-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05μg/mL。健康鱼单剂量静注达氟沙星(10mg/kg),其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的三室开放模型,方程为C=5.830-5.582t+4.162-1.157t+0.852-0.029t,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0.552h;t1/2β22.186h;AUC34.226mg/(L.h);V 10.922L/kg;Vb10.144L/kg;ke 10.317h.Ah感染组的V1减小至0.290L/kg,静注感染组鱼体内达氟沙星的消除没有显著的改变。健康口服组数据结果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血药浓度和时间方程为C=1.278e-0.073t+0.177e-0.089t-1.455e-0.329t。药动学常数分别为:t1/2ka9.491h,t1/2β78.267h,Tmax6.284h,Cmax0.791mg/mL;α0.073h。但Ah感染改变达氟沙星口服给药后在史氏鲟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分布速率常数降低为0.050/h。消除减慢,消除半哀期延长为93.988h,达峰时间延长为至9.060h,峰浓度降低为0.585mg/mL。口服达氟沙星水溶液,健康及感染组史氏鲟对达氟沙星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6.503%和94.435%。本实验结果表明达氟沙星在健康史氏鲟体内分布广泛、吸收较完全。感染Ah对达氟沙星在史氏鲟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口服给药的影响更为显著。达氟沙星可用于史氏鲟感染Ah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标准手段。从给 药方式上而言,相对于静脉系统化疗及单纯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尤其是进行明胶海绵补充栓塞,可明显改善物代 谢动力学参数,既减少外周药物浓度和非靶器官毒性,又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从剂型上而言,阿霉素 碘化油乳剂能明显降低血药峰值浓度,并能选择性分布于肝脏肿瘤内,达到靶向治疗肝癌的目的。加用明胶海绵补充栓塞,上述 作用会更加明显。肝动脉化疗药微囊栓塞也能取得较明显的物代谢动力学优势,缓释、增加局部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和减轻药物 不良反应。无论外周血药峰值浓度(Cmax)还是曲线下面积(AUC),载药洗脱微球(DEB)栓塞均显著低于阿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 从而取得比传统的化疗栓塞更好的肝癌治疗效果。对不同给药方式及载药剂型的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将对不断提高TACE的疗 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肿瘤化疗与药物代谢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u F  Zhen YS  Shao RG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4):295-298
药物代谢酶(DME)在药物代谢解毒和药物代谢活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组织器官的药物效应和毒性的易感性产生重要影响。DME在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与常用化疗药物有关的药物代谢酶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CY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这些酶均具有遗传多态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诱导,具有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在这期间,生物入侵领域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和经费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资助的项目从1999年的3个增加到2010年的69个,资助的经费从1999年的9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38万元。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在不同学科的分布不均匀,其中,植物保护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123个,生态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82个,这2个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67.9%,得到资助的经费占总经费的66.3%。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22种入侵植物病原微生物、26种入侵动物和24种入侵植物,从中可以透视本领域的研究重点。资助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区域分布格局与我国入侵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生物入侵领域各项工作的资助,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药物代谢酶是催化体内摄入的各种药物进行生物转化的一系列重要酶,属于生物转化酶系中的一类.虽然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在肝脏,但在肝外组织(如前列腺)亦存在,而且可影响药物在局部的生物转化率.药物转运体在药物的跨膜转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程,药物转运体在组织中分布广泛;本文着重阐述这些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在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作用,及它们在前列腺中的特异性表达,同时讨论了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中与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相关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微生物学学科的项目申请、受理和资助的情况,着重介绍了项目申请中应当引起申请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获资助项目情况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希望为科研人员今后申请基金项目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海花  李艳君  廖海  温明章 《微生物学报》2010,50(12):1571-1574
本文详细介绍了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微生物学学科的项目申请、受理和资助的情况,并对项目申请中的新情况、新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为今后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information about proposals received and funde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valuation of peer review, and supporting strategies and reforms in program reviewing 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Division of Botany at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n 2005. A list of general programs and the abstract of key programs funded by this Division in 2005 are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闫章才  袁建军  高峻  温明章 《微生物学报》2009,49(12):1551-1554
摘要: 本文将介绍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微生物学学科各类项目受理与资助概况,并对面上项目的受理与资助情况按照依托单位和研究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实行了新的“申请代码”,使其能够体现科学基金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基础研究状况,同时也体现基金资助项目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的思想。本文对申请代码的修订、2008年度微生物学学科申请与资助项目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科研人员在2009年及今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蔺洁  潘晓冬  勇强  杜兰平  王绿娅 《生物磁学》2012,(28):5598-5600
随着我国科研创新的开展与推进,学生进入实际科研项目已逐渐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项目立论均来自于临床问题,把在患者身上无法实现的方法通过基础实验的手段加以实施和验证,从而达到发现和揭示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目的,结果甚或对临床产生指导意义。首都医科大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生培养点结合这类研究项目的推进,在规范的方法和流程中引导和培养研究生从临床现象中设问、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训练,使研究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共同为转化医学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植物学科共受理面上申请项目449项,其中自由申请项目352项、青年项目42项和地区项目55项.另外,还受理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7项、海外(香港)青年合作基金7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6项.经评议,2002年本学科资助自由申请项目 69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地区基金8项、小额探索项目1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项和重点项目3项.本文还对各分支学科面上项目申请者的情况,以及学科建议资助项目遴选原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最后,还提供了2002年度植物学科资助项目情况一览表.  相似文献   

16.
用量子化学B3LYP/6-31G(d)方法,对Rhodopseudomena viridis细菌光合反应中心质体醌QA(MQ1)与泛醌QB(UQ1)间的电子转移耦合质子转移(PT-ET)机理进行了研究。 对反应(1)之后的Gibbs自由能变化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1) 按照各反应的数值, 在无耦合质子转移的情况下,UQ1不可能由MQ-1连续接受两个电子。由于ΔG0 2b0, ΔG0 3b0和G0 4b0,相应的PTET反应将依序沿(2b)、(3b)及(4b)进行。(2) 在气相情况下, 由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或水分子转移到UQ1的第一个及第二个质子(H+(1)和H+(2))将先后分别与UQ1的No.7和No.8氧原子结合;在蛋白环境情况下(SCRF方法,ε=4.0),质子耦合的顺序正相反, 但H+(1)和H+(2)与UQ-1结合的能量传递差很小。在气相及SCRF模拟环境中, 相同反应间的ΔG0无显著差别。(3)MQ-1间UQ-1的PTET反应如下: MQ1-+UQ1→MQ1+UQ1- (1) UQ1-(O(7)+H+(HisL190) →UQ1H (2b)(Gas) or UQ1-(O(8))+H+(H2O)→UQ1H (2b') (SCRF) or UQ1-(O(8))+H+ (ArgL217)→UQ1H (2b')(SCRF) MQ-+UQ1H→MQ1+UQ1H- (3b)(Gas) MQ1-+UQ1H→Q1+UQ1H- (3b') (SCRF) UQ1H-+H+(H2O)→UQ1H2 (4b)(Gas) or UQ1H-+H+ (ArgL217)→UQ1H2 (4b) (Gas) or UQ1H-+H+ (HisL190)→UQ1H2 (4b') (SCRF)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及国防部化学和生物防御项目(CBDP)中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科研部署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美国发表的埃博拉病毒相关科研论文及主要药品、疫苗研发受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应对生物威胁加强政府投入、资源合理分配、发展广谱性应对措施、加强军地协作等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讨论了加强植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服务,进一步加强植物科学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为了促进植物科学的发展,我国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重视知识创新、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还要重视传统学科如植物分类学等的发展。过去10年间,我们见证了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人才回国,建议国家增加投入支持我国的植物科学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Discovery of the upregula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14 (Fn14) receptor following tissue injury has prompted investigation into bio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the Fn14 recep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ditions such as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therapeutic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to use biomeasures combined with mechanistic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 modeling to enable decision making in early discovery. With the aim of guiding preclinical efforts on designing an antibody with optimized properties, we developed a mechanistic site-of-action (SoA) PK/PD model for human application. This model incorporates experimental biomeasures, including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Fn14 (sFn14) in human plasma and membrane Fn14 (mFn14) in human kidney tissue, and turnover rate of human sFn14. Pulse-chase studies using stable isotope-labeled amino acids and mass spectrometry indicated the sFn14 half-life to be approximately 5 hours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e biomeasures (concentration, turnover) of sFn14 in plasma reveals a significant hurdle in designing an antibody against Fn14 with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The projected dose (>1 mg/kg/wk for 90% target coverage) derived from the human PK/PD model revealed potential high and frequent dosing requiremen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K/PD model suggested a unique bell-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arget coverage and antibody affinity for anti-Fn14 mAb,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direct the antibody engineering towards an optimized affinity. This investigation highlight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ssessment of PK/PD risks during early target validation, human dose prediction and drug candidate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