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进化保守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如在免疫系统的发育与稳态以及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 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肿瘤坏死因子(TNF)/TNF 受体(TNFR)家族的重要 成员TNFα/TNFR、Fas/FasL和TRAIL/TRAILR成为重要的药物靶点,并开发出多个相关靶向药物,尤其是生物药物,其中有些在临床疗 效和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简介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TNF/TNFR家族重要成员,着重对其通过介导细胞凋亡而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及其 相关药物研发作一综述,希望对我国的药物研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表达人 PSP94、TNFα衍生物 ( TNFα D1 1 a)及 PSP94与 TNFα D1 1 a( PSP94- TNFαD1 1 a)双功能蛋白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 TNFα D1 1 a、pc DNA- PSP94和 pc DNA- PSP94- TNFαD1 1 a,与 rh PSP94和 rh TNFα D1 1 a蛋白分别在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上进行了 PSP94与 TNFαD1 1 a联合治疗人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当动物肿瘤直径长至约 1 0 mm时 ,将以上 3种真核表达质粒分别以 50 μg/只的量给相应组动物的左右四头肌内注射一次 ,同时设 pc DNA3.0空载体对照组 ;rh PSP9450μg/kg、rh TNFαD1 1 a 1 0 0万单位 /kg、rh PSP94和 rh TNFαD1 1 a以同样剂量联合给药 ,肌肉注射 ,每 d一次 ,连续 1 0 d,同时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基因治疗动物给药后第 1 5d处死 ,蛋白治疗组停药后第 2 d处死 ,观察疗效 ,计算抑瘤率 .结果显示 ,以上述方式给药 ,无论是基因治疗组还是重组蛋白组 ,给 PSP94的动物肿瘤虽然未见明显缩小 ,但肿瘤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液化现象 ;给 TNFαD1 1 a的未见明显的抑瘤效果 ;PSP94-TNFαD1 1 a融合基因或 rh PSP94+ rh TNFαD1 1 a联合给药 ,不仅肿瘤有所缩小 ,而且也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液化现象出现 .初步认为 :( 1 ) PSP94有一定的抗前列腺  相似文献   

3.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的临床特征为动静脉血栓形成或习惯性流产。血清学特征为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L Ab)持续阳性等。目前,对APS治疗的主要方法为针对血小板的抗凝血治疗。然而,治疗过程中抗凝强度和持续时间难以把握,且对中风等重度患者疗效甚微。β2糖蛋白Ⅰ(β2 glycoprotein I, β2-GPI)是一种可与阴性磷脂结合的血浆糖蛋白,由5个结构域组成。第5结构域在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等阴性磷脂结合后,改变自身构象并暴露位于第1结构域的抗原位点,随后被自身抗体特异性识别形成三元抗体复合物,激活血栓形成相关信号通路,促进APS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β2-GPI的分子结构及其在AP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β2-GPI的结构,β2-GPI抗体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及其在APS发生发展和治疗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以β2-GPI为基础对APS的诊断和治疗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β2-GPI作为APS精准治疗靶点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 ,以 [3H] 醛固酮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结合容量 (Rt)和表观解离常数 (Kd) ;采用体内注射TNF α、IL 1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α MSH)和合成肽KPV (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发现 ,肾胞液存在两种不同结合容量、不同亲和力的醛固酮结合活性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的Rt (Rt1:4 1 6± 7 2fmol/mgpro ;Rt2 :3 17 6± 70 0fmol/mgpro)相比 ,轻烫组的Rt(Rt1:4 1 4± 5 0fmol/mgpro ;Rt2 :3 14 8± 4 5 7fmol/mgpro)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5 ) ;重烫组的Rt(Rt1:2 2 4± 5 4fmol/mgpro ;Rt2 :196 3± 3 2 5fmol/mgpro)则显著下降(P <0 0 1;P <0 0 1)。体内注射TNF α与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能明显提高重烫组Rt值。结果提示 ,重度烫伤大鼠肾胞浆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TNF α、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防止重度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已成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者及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性抗体用于肿瘤治疗已显示出较好疗效。在微生物耐药性日益增多、全球突发传染病威胁依然存在及持续性微生物感染难以治愈的当下,抗微生物领域中的抗体治疗正在积极研发中。本文综述了抗体治疗在抗微生物感染领域中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抗TNF-α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NF α主要是由一种活化的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研究表明 :适量的TNF α在宿主抵抗微生物入侵和抑制肿瘤产生的防御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过量的TNF α与其它炎性因子一起产生多种病理性损伤。TNF α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衰竭等其它疾病有直接关系。通过抑制TNF α的活性作用有可能对与TNF α有关的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目前在败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银屑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特殊疗效。以TNF α为靶点开发的药物包括 :抑制TNF α生成的药物和直接作用于TNF α中和其活性的药物 ,这些药物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抑制TNF α的产生和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抗TNF α治疗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抗TNF α治疗的药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与常规治疗药物相比,抗体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好等优点,其作为一类重要的治疗性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应用范围逐渐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扩展到心血管和感染性等疾病中。人源抗体的全部结构是由人类抗体基因所编码的,因此避免了异种蛋白长期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之人源抗体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其逐渐成为治疗性抗体研发的首要选择。综述了近年来治疗性人源抗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及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探讨了人源抗体制备技术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人源抗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现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艾滋病进程并显著延长患者寿命,但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潜伏库的存在,艾滋病迄今尚无法治愈。近年发现抗HIV广谱中和抗体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并延缓疾病进程,为研发艾滋病疫苗和治愈策略带来了曙光,尤其是序贯免疫策略的使用极大推进了广谱中和抗体的开发和应用进程。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第1个临床应用的广谱中性单克隆和抗体,无疑为抗HIV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本文围绕近年来抗HIV广谱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未来广谱中和抗体研发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早期抗体药物是鼠源单克隆抗体,存在免疫原性强、半衰期短等问题。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抗体药物从最初的鼠源单抗,逐步发展为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及全人源化抗体。通过片段重组、位点修饰、药物偶联等方法,科研人员研发了包括抗体融合蛋白、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抗体片段等形式多样的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抗体药物人源化历程,不同类型的抗体结构和特点,以及抗体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抗体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 PSP94- TNFαD1 1 a融合基因的表达和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 ,将含该融合基因的质粒 pc DNA- PSP94- TNFα D1 1 a转染 NIH3T3细胞 ,72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并提取细胞总RNA,经 RT- PCR,得到与目的基因长度相符合的 c DNA片段 ;以 PSP94c DNA为探针 ,对 RT-PCR产物进行 Southern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 :转染 PSP94- TNFαD1 1 a融合基因的 NIH3T3细胞 ,其 RT- PCR产物杂交信号为阳性 .细胞培养上清用 TNF抗体行 Western印迹和 ELISA分析 ,检测结果为阳性 .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 ,细胞培养上清不仅具有 PSP94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 PC- 3生长的活性 ,而且显示出 TNFα对 L92 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 ,pc DNA- PSP94- TNFαD1 1 a质粒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 PSP94- TNFα D1 1 a,且表达的 PSP94- TNFαD1 1 a融合蛋白具有预期的双重生物学活性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在大肠杆菌内对抗TNFα抗体Fab片段转运效率最高的信号肽,并优化Fab片段表达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对抗TNFα抗体Fab片段连接不同的信号肽序列获得了5种分泌载体并完成了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Weste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筛选出最适信号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结果]对周质重组蛋白抗TNFα抗体Fab片段转运效率最高的信号肽为麦芽糖结合蛋白MalE,周质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温度29℃、时间9 h、p H7. 5、IPTG浓度2. 0 mmol/L。[结论]通过信号肽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促进了菌体对周质重组蛋白抗TNFα抗体Fab片段的表达,其中最佳信号肽MalE对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 3。  相似文献   

12.
BCAA对大鼠LDH、TNF_α、Ca~(2+)-ATPase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BCAA对大鼠LDH、Ca2 + ATPase、TNFα 的影响。方法 :Wistar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CAA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摄食普通酪蛋白饲料 ,BCAA实验组饲料添加BCAA ,5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待测。结果 :BCAA显著增加血中TNFα 水平 ,明显增加骨骼肌LDH活力 ,显著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Ca2 + ATPase活性 ,但不影响血乳酸、肌中LDH活力和心肌及骨骼肌中糖原含量。结论 :BCAA具有调节LDH、Ca2 + ATPase活力 ,促进TNFα 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念珠菌是与人类共生的条件致病真菌,能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皮肤黏膜和全身系统性持续感染.系统性念珠菌病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临床缺乏念珠菌病的早期诊疗手段、可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毒副作用大、耐药菌株越来越普遍、新药研发难度大等因素,抗真菌治疗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有较多研究者致力于阐明白念珠菌感染的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并试图研发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免疫治疗方法,使免疫治疗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手段.该文将几种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疫苗和抗体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旨在为新型抗白念珠菌感染疫苗及抗体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阻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物学制剂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对以风湿性关节炎为首的自免疫疾病的治疗。而且,各个厂家在面向已有药物的市场扩张而展开研发竞争的同时还在加紧进行新药的开发。2005年11月12日~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召开的美国风湿学会总会及学术会议上,公布了生物学制剂与低分子化合物的最新治疗试验成绩和开发状况。其中,引人关注的就是以TNFα为标的的下一代抗体。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药物,具有高选择性,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肿瘤、免疫疾病等,也可以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风和脑肿瘤等。然而,因为血脑屏障低通透性,限制了抗体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试验中,抗体药物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如今,人们利用血脑屏障上内源性转运蛋白介导,设计了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抗体药物。对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栋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11):2327-2333
治疗性抗体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药物靶点过于集中造成了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医药企业在研发抗体药物时需要探寻差异化的研发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文中从药物的来源、结构形式、靶点选择、药物作用机制和差异化药物特性等方面探讨了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差异化研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抗体药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靶向性强、特异性好等优点,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创新药物研发的热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加快推进新冠病毒(SARS-CoV-2)抗体药物的开发。在此情势下,认真分析抗体药物现状和趋势,梳理国内外新冠病毒抗体药物研究进展,明确我国当前抗体药物创新的机遇、挑战和建议,对加快我国药物自主创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alpha的拮抗剂是治疗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首选,但抗体类拮抗物因副作用明显而使用受限,尤其是机体内抗抗体的产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药物代谢。而肽类物除免疫原性低之外,和小分子相比也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强的靶标特异性。使用7肽和12肽两种M13噬菌体展示库筛选TNFα拮抗肽,以分析7肽和12肽分别作为TNFα拮抗肽的亲和性与功能性。经过3~4轮的筛选和验证,得到2条7肽序列和2条12肽序列。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合成肽与TNFα结合的亲和性,编号632的7肽亲和性最强,Kd=138nmol/L;编号636的12肽亲和性稍差,Kd=8.59μmol/L。InsightⅡ软件分别分析632肽和636肽与TNFα二聚体结合,发现632肽与TNFα二聚体结合更加稳定,并且在细胞水平上632肽拮抗TNFα活性功能比636肽更强,有632肽存在的条件下TNFα诱导的L929细胞生存率上升了3倍,而636肽的作用只有2倍。7肽比12肽更适合作为TNFα拮抗肽。  相似文献   

19.
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造成了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迫切需要研发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综述了疫情暴发初期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进展,重点介绍“老药新用”、小分子及抗体创新药物研发和中药等。通过“老药新用”研究发现多个老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氯喹和羟氯喹等进入临床研究,尤其是瑞德西韦成为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首个药物。针对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S蛋白开展的抗体发现和靶向3CL蛋白酶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等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开展小分子抑制剂发现是抗新冠肺炎创新药物研究中的主要方向。此外,中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都进入了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梁琍 《生物技术通讯》2006,17(5):799-802
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和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肿瘤渗入量低、亲和力低和半衰期短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学科的渗透,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可使其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性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利器。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