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实验观察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在CT定位引导下用0.5mm穿刺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髓核消溶术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LDD)和经皮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单节段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6例.其中PLDD治疗17例(A组),等离子消融治疗19例(B组).根据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一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两组手术后一月内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其中B组患者术后3d和7d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相比,经皮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消失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O型臂引导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采用侧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疼痛、功能改善等。结果:患者术前VAS7.5±1.2,ODI(%)62.7±16.0,术后6个月VAS1.6±1.9,ODI(%)32.1±24.3,治疗效果明显,且无严重并发症,少数短期并发症可恢复。结论:O型臂引导下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治疗急性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19例(21个节段)急性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采用MED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术后9天内出院,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术后按Nakai标准行功能评级: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7%.结论:MED术能尽快解除急性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髓核对神经的急性压迫,防止神经损伤进行性加重,且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恢复快和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可作为治疗急性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3例采用臭氧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同时给予相关的护理,并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1、3个月的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VA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ODI由27±3.22降至3.2±1.2,VAS由8.6±0.75降至2.45±1.02。结论臭氧配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
林泓怡  林建  王净蒙  韩影 《生物磁学》2011,(Z1):4675-4677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经皮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单节段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6例。其中PLDD治疗17例(A组),等离子消融治疗19例(B组)。根据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一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两组手术后一月内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其中B组患者术后3d和7d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相比,经皮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消失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脊柱骨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杜仲腰痛丸治疗,每次8粒,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39/53)](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和无椎间盘炎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并使用改良Macnab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骨科自2005年l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应用APLD( 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应用MED(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治疗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应用传统后路椎板开窗技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术后均随访8个月~3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三组不同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LD及MED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疼痛全部缓解,无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采用微创技术和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但微创技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日短,恢复快,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Tonsillotomy,TT)联合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的鼾症患儿77例机分为实验组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TT组)和对照组即扁桃体全部切除术(Tonsillectomy,TE)组(TE组)。选用儿童OSA-18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儿童鼾症患者术前1个月和术后6个月进行调查随访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采用VAS量表计量两组患儿术后1-7天的吞咽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出血、术后扁桃体发炎情况以及扁桃体增生情况。结果:TT组和TE组患儿术后6个月OSA-18量表的总评分及5个维度的总分较术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0),但两组术后OSA-18量表的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TT组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7天的吞咽疼痛VAS评分均较TE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患儿出血、无扁桃体反复发炎以及扁桃体组织增生。结论: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联合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短期临床疗效明确术后吞咽疼痛程度轻微、疼痛时间短,短期内无扁桃体增生及反复扁桃体发炎,可作为治疗儿童鼾症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周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K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辅助治疗顽固性膝关节炎疼痛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可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接受PTED治疗的194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评价其Mac Nab疗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VAS疼痛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及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至术后12月,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3月、12月的VAS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12月,患者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0.7%、92.3%。结论: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3.
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的疗效观察。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两组。A组行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穴位治疗22例,B组传统针刺穴位治疗22例。在治疗前后2周、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评分表JOA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1)点式直线偏振光(A组)与传统针刺穴位(B组)两组治疗后VAS值和JOA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 <0. 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2)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与传统针刺疗效(P> 0. 05)无统计学差异。JOA治疗后总改善率评分为观察组89%,对照组86%。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腰腿痛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与传统针刺效果相当,但弥补了传统针刺治疗的不足,扩大了适应症范围。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8,(3)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而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82%低于对照组的3.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或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29例,对其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减压手术,观察术前术后的疗效对比。结果:疗效按照术前和术后疼痛及麻木的感觉类比(VAS)评定,术前VAS评分为(5.46±0.56)分,术后1周为(0.8±0.65)分,术后6个月(0.5±0.43)分,在不同时间节点术后与术前相比较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并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影响腰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腰间盘突出症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射频热凝及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不同阶段的先后应用,进行疗效观察。单纯通过射频热凝治疗方法,治愈率为20.67%;单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为21.23%;两种方法先后协同使用,治愈率为48.04%。结论: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其下肢症状的产生既有椎管内病变因素,又有椎管外病变因素,其中,椎管内外病变的共同影响,是下肢症状产生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YESS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YESS组,采用TESSYS手术的76例患者作为TESSYS组,采用BEIS手术(即改良的TESSYS手术)的47例患者作为BEIS组。于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IS组和TESSY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YESS组,且BEI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TESSYS组,BEIS组的住院时间高于YESS组和TESSY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各时期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三组间术前、术后不同时期VAS评分整体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优良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可以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但是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所差异,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采用不同术式,以获得更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Mast Quadrant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5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9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PTED)患者58例,接受Mast Quadrant通道系统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3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TED组与Quadrant组。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椎间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天、7天腰痛VAS评分及ODI均优于Quadrant组(P0.05);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Quadrant组(P0.05);两组术后腿痛VAS评分、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Mast Quadrant通道技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能够明显减少出血及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oxomed Tergumed系统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进行腰椎间孔镜手术的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进行系统的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训练,将其分为功能训练组实验组(28例)与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疼痛(VAS)、功能评分(ODI)、相关肌肉力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时,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6月,实验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实验组各肌肉群力量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肌肉群力量仍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roxomed Tergumed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的康复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相对于传统的术后康复训练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且并无显著的安全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5例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米非司酮和射频消融术及单纯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出现阴道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均无复发。二组月经量减少、痛经、下腹酸痛坠胀、贫血纠正情况及子宫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