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研究用广西猕猴GMm-Ns新品系的培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广西猕猴新品种GMm-Ns的两个家系(?)代,(?)4只猕猴颅的测量数值;两个家系F_2代两只猴丘脑内侧背核(MD)立体定位数值。非本品种猴颅、脑测量数值作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颅型的遗传性以及脑内结构立体定位数值十分稳定。G-O_p/APO-O_p能作为种培殖脑研究专用实验猕猴及其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穿刺注射。穿刺以通过苍白球中心的鼠脑切面中尾状核区为靶目标,穿刺后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确定穿刺点位置,比较MRI预扫描定位穿刺与经典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结果 MRI预扫描定位组穿刺准确率为88.89%,经典穿刺组穿刺准确率为66.67%;两种方法的穿刺定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预扫描组的穿刺定位准确度明显高于经典穿刺组。结论 MRI预扫描可显著提高鼠脑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是进行立体定位精细穿刺的必要操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小白鼠为针麻模型,分别用谷氨酸钠和氯化铵使电针镇痛“无效”的动物脑氨降低,“有效”的动物脑氨升高,验证脑氨对痛阈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脑氨水平升高痛阈降低,反之,脑氨水平降低则痛阈提高。脑氨与痛阈之间存在一分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证实脑氨对电针具有明显的特异性。 根据实验结果还讨论了提高电针镇痛效果的途径,谷氨酸在脑氨代谢和电针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上用谷氨酸提高针麻效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麻醉的临床实践表明,针感(得气)是针刺镇痛的前提。研究针感这一课题,对阐明针麻原理无疑有一定意义。我们在人体进行的实验指出,针刺某些穴位时,从体表可记录到相应神经的电活动,因而设想针感系由神经系统传入(河北新医大学生理教研组,1974)。 国内不少单位的工作提到,针刺可兴奋穴位内的多种感受器(魏仁榆等,1974;西安医学院针麻基础理论研究组,1975a),在某些穴位,针感主要与深部感受器活动有关(西安医学院针麻基础理论研究组,1975b;江振裕等,1973)。关于针感传入纤维的类别问题,业已引起普遍重视,但所得结果不尽一致(河北新医大学生理教研组,1974;西安医学院针麻基础理论研究组,1975c,1975d),有  相似文献   

5.
许多工作证明,给小鼠(Pomeranz,1976)、大鼠(范少光等,1979)、兔(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生理组,1977)、猴(黄晔等,1978)等动物和人体(Mayer,1977;江振裕等,1978)注射鸦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针刺镇痛效应便显著减弱。给大鼠电针后,脑内鸦片样物质活性明显增加,且与针效有平行关系(汤健、韩济生,1978)。说明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cnous opiate-like substanee,OLS)在针刺镇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内释出的OLS以很快的速度发生酶解,例如将脑啡肽注入大鼠脑室,一分钟内即  相似文献   

6.
脑电磁场及脑内源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物理学的电磁场理论阐述脑电磁场的产生原理;从源的等效偶极子定位和皮层成像方法两个方面回顾了脑内源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为脑电的基础性研究,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室主要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电生理技术、大鼠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机接口等技术进行应激状态下胃肠机能的中枢调控机制(参与调控的中枢核团、神经元放电、神经通路、神经递质及受体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nears)技术用于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中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猫脑建立体内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近红外光谱仪观察并记录脑组织靶点毁损时的NIRS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温度点下NIRS出现特征性变化曲线。并建立时间、温度及三维模型。结论:利用NIRS实时活体在位监测猫脑射频神经核团毁损术是科学、可行的,优化散射系数是监测的良好指标,比以往单凭经验的作法更科学、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前列腺素(PG)与疼痛的报道逐渐增多(Ferreira and Vane,1974;陆中定等,1979)。针麻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已表明,针刺的调整作用,在针刺镇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G作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体内各部广泛存在(Karim and Hillier,1972)。现有资料表明:小于炎症时浓度的内源性PG是外周痛感受器的致敏物质,PG生物合成抑制剂阿斯匹林抑制PG生成水平后可降低痛感受器的痛敏感性。我们在《前列腺素与针刺镇痛Ⅰ.阿斯匹林对人体皮肤的电针镇痛的影响》(陆中定等,1979)的工作中观察到,口服阿斯匹林1.5克后1小时可提高电针的镇痛效果,并有显著的后效应;因而,提示我们在针麻临床工作中,能否用抑制PG生物合成的方法来提高针麻临床的疗效。本工作重点观察了阿斯匹林对临床针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MUSIC脑磁图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利用实验测得的脑磁图数据准确定位脑磁图源的真实活动位置是脑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脑磁活动源定位问题中,多信号分类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采用的一类方法.为了克服多信号分类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递归多信号分类算法全局扫描时速度太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脑磁图源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运动遍历性的特点估计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大值,进行初步的脑磁图源定位;然后,在小范围内结合网格的方法,进一步进行精确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多个脑磁图源的定位,并且定位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又能达到所要求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利用实验测得的脑磁图数据准确定位脑磁图源的真实活动位置是脑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脑磁活动源定位问题中,多信号分类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采用的一类方法.为了克服多信号分类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递归多信号分类算法全局扫描时速度太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脑磁图源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运动遍历性的特点估计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大值,进行初步的脑磁图源定位;然后,在小范围内结合网格的方法,进一步进行精确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多个脑磁图源的定位,并且定位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又能达到所要求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与镇痛和针刺镇痛的关系,我们在动物实验中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初步证明这类激素本身无镇痛作用,而且也不是直接参与针刺镇痛的过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78)。但对于它在临床针麻手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的工作报道(1976),认为针麻手术的效果与血浆中皮质激素含量有关。此外,根据有些内部资料认为给针麻手术病人增补可的松激素可有助于提高针麻的疗效。 为了进一步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是否参与针麻过程,我们进行了下列两方面的研究:(1)内源皮质激素:肺叶切除手术过程中针麻病人血浆11-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nears)技术用于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中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猫脑建立体内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近红外光谱仪观察并记录脑组织靶点毁损时的NIRS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温度点下NIRS出现特征性变化曲线。并建立时间、温度及三维模型。结论:利用NIRS实时活体在位监测猫脑射频神经核团毁损术是科学、可行的,优化散射系数是监测的良好指标,比以往单凭经验的作法更科学、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不少人体针刺镇痛的实验性研究。由于实验结果不太一致,便产生了对针刺镇痛原理的各种看法。很多人认为,针刺确有镇痛效果,而且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张香桐,1973;江振裕等,1993;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1973),有人进而用纳洛酮(Naloxone,一种吗啡颉颃剂)证明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相似(Mayer,1975)。也有人报道,未观察到针刺镇痛作用(Li,1995)。还有一部分人则将临床的镇痛现象归结于对病员的安慰、鼓励、暗示和分心等心理因素(Kroger,1973;Wall,1974)。最近,Clark等人运用信号侦察论(signal-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一种较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针刺不能降低痛敏感性,仅可提高报痛标准(Clark,1974)。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交感缩血管神经,自Claude Bernard(1852)在兔耳上发现以来,一百多年间经各国学者的研究,已有大量事实和较清楚的了解。但对于交感舒血管神经,却十分模糊和混乱;材料不多。十多年前一般教学参考书和流行的看法是:交感舒血管神经有两类——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的,各种动物分布也不一样;狗和野兔有大量胆碱能纤维,猫大部分为肾上腺素能的,猴和家兔则无此两类纤维。在人类则有争论。至于说到它们的中枢定位和生理意义,材料更感贫乏。近十余年来,Uvnas和Lindgren等利用测量器官血流量和脑走向器的办法,已能精确测定即使在血压无变化的情况下,骨骼肌血流量的变  相似文献   

16.
一些实验巳证实针刺可以激活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在中枢内通过两种感觉传入的相互作用(张香桐,1973)或下行抑制(胡三觉等,1976;第四军医大学生理针麻研究组,1976;沈锷等,1974)等方式抑制痛觉冲动的传递。但是中枢对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是否有传出性控制,针刺能否激活这一机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探讨这种传出控制的可能性及其与交感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蟾蜍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和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免疫金银法-PAP法免疫双重标记以及常规电镜,对蟾蜍胰岛A、B、D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利用A蛋白胶体金(PAG)免疫电镜技术,对胰岛素进行细胞内精确的定位。同时,根据体视学有关立体重建的原理,从A、B细胞不同大小的切面的频数分布,重建了其球体大小的频数分布。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把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应用于失语症的研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1)建立了一套精细程度较高的标准CT脑图,用三维重建方法建立了标准立体头颅,并用伪彩色显示不同的脑结构和语言区.(2)提出标准化应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观点,改进的标准化方法充分利用了CT所能提供的关于脑结构的信息,从而使病灶在每层标准CT脑图上的定位更加准确.(3)对两类临床表现不同但CT显示病灶位置相近的失语症病人共47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标准化之后的病灶的统计处理,得到病灶的集中部位,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在标准立体头颅中显示其空间位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李进  张维嘉  杨文光 《四川动物》2005,24(2):194-196
为达到颅、脑数值稳定、脑结构立体定位准确目的,广西恒河猴选种培育有三原则:动物来源于同一种群,同一地域;颅数值G-OP/APO OP为2 . 5±0 . 1mm ,APO- OP为32 +±1 0mm范围;后宫式饲养繁殖与相应学科研究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如何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胶质瘤基因治疗中最好的药物载体?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大鼠C6胶质瘤模型脑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迁徙与定位。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细胞获取纯化的BMSCs。慢病毒介导EGFP转染BMSCs,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行流式细胞仪检测EGFP阳性转染率。利用立体定向仪将培养好的C6细胞注入大鼠脑内,建立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将标记EGFP的BMSCs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模型鼠脑内;移植后第1,7天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肿瘤内的迁移分布。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以EGFP标记的BMSCs在模型鼠脑内主动迁移分布于肿瘤内部及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